慕容垂是慕容皝的第五子,前燕開國皇帝慕容俊的親弟弟,原名慕容霸,後來在一次戰鬥中從馬上跌落磕掉了一顆大門牙,慕容俊稱帝後,因為嫉妒這位弟弟的才能,於是便讓弟弟改名為慕容垂,因為“垂”和“缺”的讀音相近,所以改名的意思就是:這孩子缺了顆大門牙。


    慕容垂是一位天生的將軍,軍事才能十分出眾,在他十三歲時就跟隨父出征鮮卑宇文部,首次參加戰鬥就勇冠三軍,十六歲的時候又隨父征討高句麗,在幾路大軍皆失利的情況,慕容垂與庶兄建威將軍慕容翰另辟蹊徑,在南道大敗高句麗軍,並乘機攻入高句麗的都城丸都,迫使高句麗王高釗隻身逃走。


    在十八歲的時候再次隨父出征鮮卑宇文部,兩軍激戰之時,慕容垂率軍突然從側翼殺出,殺死宇文部大將涉夜幹,宇文軍不戰自潰,慕容部大軍乘勝追擊,一舉攻克了宇文部都城紫蒙川。宇文部首領宇文逸豆歸敗逃漠北,並最終死在了那裏。從此之後鮮卑宇文部消亡,慕容部盡收其畜產,又徙其部眾5000餘人至昌黎郡,此戰慕容部辟地千餘裏,慕容垂因功被封為都鄉侯。


    後來後趙皇帝石虎駕崩,中原大亂,慕容垂力勸哥哥慕容俊趁機攻打後趙,最終慕容俊以慕容垂為先鋒,率軍二十萬攻打後趙,成功奪取了幽冀二州,並收服段部鮮卑段勤部,為鮮卑慕容部進軍中原,並最終建立前燕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


    前燕國建立後,慕容垂又出征塞北,先後擊敗了丁零族、高車族,俘虜斬殺十餘萬人,獲馬13萬匹、牛羊無數,有力的維護了前燕北部邊境的安定。


    正是因為慕容垂戰功赫赫,所以在慕容俊登基稱帝後,封慕容垂為吳王,


    慕容垂從小就深受父親慕容皝的喜愛,尤其是看到他傑出的軍事才能後,認為他是天生的賢傑,因此對他更加的寵愛,甚至一度不顧慕容垂庶子的身份,想立慕容垂為世子,以取代嫡出的世子慕容俊,後在部下的苦勸下才作罷,但是慕容皝對他的寵溺仍超出了其他的兒子,這讓身為世子慕容俊十分的嫉妒。


    當然,兩人終究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而身為開國皇帝的慕容俊也十分的識大體,所以在他繼位後並沒有對於慕容垂極力打壓,這使得兩人的關係一直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


    慕容俊識大體,知道好歹,但是他的皇後可足渾氏就不這麽想了,為了給丈夫出氣,可足渾氏決定對慕容垂的妻子段氏下手,段氏出身名門,是鮮卑段部領袖段末波的女兒,身出貴族的她很有貴族氣質,舉手投足間很有大家風範,這也讓出身小官僚的可足渾氏很是嫉妒。


    段氏與慕容垂結婚之後,夫妻很是恩愛,段氏也先後為慕容垂生下了慕容令、慕容寶兩個兒子。


    可足渾氏造謠段氏參與巫蠱之術,所以將其抓獲,並令人對段氏施加各種酷刑,段氏柔弱的身軀那受得了這般酷刑,哀嚎之聲徹夜不絕,但她依然咬緊牙關,不肯\\\"招認\\\"。


    慕容垂探聽得妻子的消息後,心如刀割,於是便暗中派人勸段氏屈招以求解脫,但段氏太愛自己的夫君了,她又怎麽能忍心讓自己的夫君再遭受這樣的酷刑呢?因此為了保全丈夫的性命,她咬緊牙關依然堅決不肯供出慕容垂,最終被惱羞成怒的可足渾氏給活活的折磨至死。慕容垂也得以脫身,出任平州刺史,鎮守遼東,遠離了政治中心鄴城。


    出於對妻子的眷戀和羞愧之情,慕容垂又娶了發妻大段氏之妹小段氏。這是無聲的抗議,哥哥慕容俊可能也覺出做得太過分了,因而未加阻攔。


    皇後可足渾氏知道了此事之後,心中很是不快。她強令慕容垂廢掉小段氏妃位,再娶自己的妹妹為王妃。慕容垂不敢拒絕,但對新娶的可足渾氏非常冷淡。


    哥哥慕容俊去世以後,慕容垂本以為日子會好過一點。可惜新上台的侄兒慕容偉和他那個厲害的嫂子可足渾氏皇太後,都不是省油的燈。


    當時本該由四哥太原王慕容恪一人獨自輔政,但是可足渾氏皇太後偏偏也要插上一腳,幹預朝政。


    但是慕容恪畢竟是當世名臣,懂得以大局為重,“古之遺愛”的名聲不是白得的,所以他盡力緩和二者的矛盾,有慕容恪在可足渾氏也不敢做出太出格的事情來,兩者得以相安無事。


    得益於慕容恪的欣賞和信任,慕容垂也得又繼續施展自己的軍事才能,繼續為前燕政權發光發熱。


    慕容恪對慕容垂十分的欣賞,他認為慕容垂是難得的人才,因此在臨終前,向皇帝慕容偉極力的推薦慕容垂,建議死後讓慕容垂輔政。


    但是慕容恪的建議遭到了可足渾氏與上庸王慕容評的堅決反對,原因很簡單,可足渾氏是想要輔政大權,而上庸王慕容評則因為慕容恪活著的時候,地位就低於慕容恪,現在他不想再低於慕容垂了。


    有這兩個攔路虎擋著,慕容垂執政的希望破滅了,而蒸蒸日上的前燕政權,也被可足渾氏和慕容評搞的烏煙瘴氣,開始走下坡路。


    所以當桓溫突然兵臨黎陽時,這兩個酒囊飯袋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如何禦敵,而是如何逃跑。


    麵對如此危機,慕容垂實在不忍心祖宗的江山基業毀於一旦,因此求見皇帝慕容偉與攝政慕容評,請求自求自己帶兵抵禦桓溫,慕容評本來不想理他,但是慕容垂給出了一個讓他無法拒絕的理由,慕容垂說道:“實在不行,讓我試試吧,若是戰之不捷,再走也不遲啊”。


    慕容評覺得也有道理,反正仗打到了這個地步,讓他試試也不妨;而且自己的家當也都已經打包好了,若是真打不贏,到時候再跑也來得及,於是便答應了慕容垂的請求,並最終以慕容垂為南討大都督,都督荊、揚、洛、徐、兗、豫、雍、益、涼、秦十州諸軍事、拜為征南大將軍、荊州牧,召集鄴城周邊人馬,湊兵五萬餘人,與征南將軍慕容德一道抵禦桓溫。


    慕容垂獲得兵權後,並沒有急於進攻,而是仔細分析了當前的局勢,他認為桓溫之所以敢直接越過汲郡、枋頭孤軍深入,一是因為有黃河水道作為糧草補給線,二是因為有向導段思,因此他猜測桓溫追求的應該是速戰速決。


    因此隻要截斷了黃河水道,打掉了向導段思,東晉軍隊就會失去前進的目標和方向,那麽就無法實現速戰速決的戰略目的,同時也會因為糧草不濟而軍心大亂。


    於是慕容垂命令征南將軍慕容德率軍一萬突入桓溫的後方,聯合汲郡、枋頭當地的部隊,分散成多股兵力,不斷的襲擊黃河水道上的運糧船支,而自己則集中剩下的四萬餘人,在黎陽與鄴城之間的頓丘設伏,尋找機會先幹掉東晉軍隊的一部分,借以提升士氣。


    而桓溫由於前期進軍太順利,北府軍的幾次出彩的戰鬥又極大的提升了士氣,整個東晉軍隊士氣空前的高漲,而前燕國內則因為幾次戰敗而士氣落到了極點,同時境內又叛亂四起,前燕故兗州刺史、漢人孫元就率宗族起兵響應桓溫,再加上皇帝慕容偉要逃迴遼東老家的傳言,這無形中給桓溫一種錯覺,那就是前燕主力部隊已經被擊潰,境內的叛亂隻會越來越多,因此前燕應該無力再組織有規模的戰鬥了,因此也就放鬆了警惕,這也就給了慕容垂可趁之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阿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阿愣並收藏謀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