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在桓溫的強力推行下,尤其是在彭城王和虞喜事件之後,膽小的士族紛紛主動繳納出陳白籍戶口,而勢力較強的頂級門閥也一改之前無動於衷的態度,也主動繳納出了部分白籍戶口。
就這樣,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全國共清理出了一百多萬戶隱藏戶,新增了三百多萬可控人口,使東晉王朝的可納稅人口總數達到了一千二百多萬,達到了東晉渡江以來的人口巔峰。
通過一方麵精簡合並僑置郡縣,大量裁減不必要辦事人員,另一方麵又清查出大量的隱藏戶口,使朝廷可征稅人口大量的增加,在這一正一反下,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度的增加,可征兵人數也大量的增加,綜合國力蒸蒸日上。
當然,在多方的運作下,撞在槍口上的虞喜最終也沒有被斬首,這倒不是因為桓溫害怕會稽虞氏,而是因為虞喜的身份。
虞喜是東晉時期傑出的經學家和天文學家,虞氏的祖上都愛好天文,虞喜的曾祖虞翻就曾著有《易律曆》,裏麵就有對天文曆法的著作,而虞翻的兒子虞聳也著有《穹天論》,他認為大地在海中,而大海又與天接,天穹隆如半個扣著的雞蛋,中間充滿元氣,這是天不下沉的原因。
虞聳的《穹天論》是吳末晉初產生的比較有影響的天體結構學說,打開了虞氏家族重視天文學研究的風氣。
到了虞喜這一代,則是更進一步,提出了“安天倫”。
在晉代之前,有關宇宙結構的說法主要有“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
“蓋天說”認為天空像一隻鬥笠,大地像一隻反蓋的盤子。
“渾天說”認為整個宇宙像隻雞蛋,天像蛋殼,地像蛋黃,天大地小,天包圍地就像蛋殼包圍蛋黃。
虞喜對此兩種說法都不讚同,他更傾向於“宣夜說”,“宣夜說”認為“日月眾星,自然浮生於虛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須氣焉”,也就是天體星塵皆漂浮於氣體中的理論;“宣,明也;夜,幽也。幽明之數,其術兼之,故曰宣夜”。
同時,虞喜針對人們對天塌地陷的擔憂,提出“安天論”:他認為:日月星辰的運行是秩序井然,有一定的規律,駁斥了當時流行的“渾天說”和“蓋天說”。
天地之大不可窮盡,星體運行井然有序。“安天論”與“宣夜說”的區別很小,僅在於敘述天的結構時兼及於地的結構,認為地極厚,與天形狀相同,這是宣夜說所沒有言及的。
同時,虞喜還發現了歲差,在虞喜之前,天文學家還不知道有“歲差”現象,大家都認為一個“恆星年”正好是一個“迴歸年”,即太陽自今年“冬至”環行天空一周後,到明年“冬至”又迴到原來的位置上。
虞喜經多年觀察之後,發現第二年冬至時節的太陽並沒有迴歸到去年冬至時節的原來位置上,地軸運動引起“冬至”點向西緩慢運行,產生“迴歸年”比“恆星年”短的現象,這即“每歲漸差”的“歲差”。後又經過仔細觀察計算,從上古堯時代開始至晉代的二千七百多年中,太陽從昴星至壁宿退行53度,推算出歲差值為五十年退1度,即每五十年冬至點在黃道上要西移一度。
而虞喜其實早就可以出仕作官,但是虞喜對作官毫無興趣,他更喜歡研究天文,所以在天文上也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在聽聞了虞喜的事跡之後,麵對這樣一個大天文學家,桓溫當然是不舍得殺了的了,要不然就要背負千古罵名了,所以當即赦免了虞喜的死刑,同時又讓虞喜到太常所屬的太史令任職,太史令承擔觀察天象、頒布曆法的重任,讓虞喜到太史令任職,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可就在桓溫推行土斷搞的如火如荼,東晉國力也在蒸蒸日上的時候,皇宮裏卻傳來了皇帝司馬丕駕崩的消息。
司馬丕的身體不好世人皆知,原因就是因為司馬丕愛好吃五石散,別人吃五石散是偶爾吃,他是當飯吃。
因為五石散含汞量比較高,直接造成了司馬丕的汞中毒,不僅瘦的下不了床,更是眼斜鼻子歪,而且還口不能言,經過禦醫們的不懈努力,終於讓司馬丕稍稍好轉了些,但是司馬丕稍好點以後又繼續吃五石散,所以這次就直接把自己的命給吃沒了。
其實在司馬丕駕崩之前皇後王穆之就因為吃五石散太多而先去世了,禦醫們見皇後都死了,司馬丕應該長點記性不會再吃五石散了吧。
但是沒想到司馬丕腦迴路出奇的清奇,他認為皇後王穆之之所以去世是因為吃的不夠多,所以就更加賣力的吃,每次都是讓侍從們準備一大盆就像吃豆子似的抓起一大把來就往嘴裏塞,這什麽身子能經得起他這樣折騰啊。
於是乎,在皇後王穆之去世之後僅僅一個月,司馬丕終於也把自己給折騰死了。
司馬丕的突然去世打亂了推行土斷的進程,因為司馬丕沒有兒子,所以皇位再次空懸,這就使得桓溫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來考慮讓誰繼承皇位的問題,這也讓其他還沒有被清查到的士家大族們暫時性的鬆了一口氣。
司馬丕駕崩之後,按理說選擇新皇帝的問題應該由攝政的太後褚蒜子太決定,但是因為桓溫實際掌控朝政,所以褚蒜子便宣詔大司馬桓溫、丞相兼中書令司馬昱、黃門監王蒙、尚書令王述以及其他三公九卿等朝廷主要大臣商議此事。
名為商議,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此時說了算的隻有褚蒜子和桓溫二人,其他人都是個擺設而已。
按照皇位繼承順序,司馬丕的親弟弟,原來的東海王,現在的琅琊王司馬奕無疑最合適的,琅琊王司馬奕是晉成帝司馬衍的第二子,也是目前在世的惟一一個兒子了,所以不管是從親疏關係還是繼承順序上講,司馬奕都是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
然而,此時的桓溫卻有不同的想法,因為司馬奕此時年齡已經二十三歲,已經是大人了,這也就意味著若是司馬奕繼承皇位的話,那麽太後褚蒜子也就沒有攝政的必要了,而褚蒜子又是最支持桓溫推行土斷的人。
雖然桓溫此時大權在握,完全可以不用理會皇帝的想法和態度,但是若是司馬奕是個愣頭青,硬要跟你對著幹的話,那麽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所以為了能夠繼續推行土斷,保住來不之易的勝利果實,桓溫決定不同意立司馬奕為皇帝,而是想學東漢時期董卓的故事,尋找一個年齡小一點的、需要褚蒜子繼續攝政的皇室成員來繼承大位。
然而,東晉的皇帝由於壽命都不長,所以子嗣普遍不多,東晉的開國皇帝晉元帝司馬睿活的時間最長,活了四十七歲,生下了六個兒子,活下來的隻有三個,除了長子司馬紹繼承皇位之外,還有武陵王司馬曦和會稽王司馬昱。
第二任皇帝晉明帝司馬紹活了二十六歲,留下了兩個兒子,分別是晉成帝司馬衍和晉康帝司馬嶽。
第三任皇帝晉成帝司馬衍活了二十二歲,也留下了兩個兒子,分別是現任皇帝司馬丕和琅琊王司馬奕。
第四任皇帝晉康帝司馬嶽活了二十三歲,留下了一個兒子,就是晉穆帝司馬聃。
第五任皇帝晉穆帝司馬聃活了十九歲,沒有留下兒子。
第六任皇帝司馬丕活了二十五歲,原本育有一子,但是夭折了。
所以,如果不選司馬奕作皇帝的話,那麽就隻能從晉元帝的兒子當中找了,而晉元帝目前在世的兒子隻有武陵王司馬曦和會稽王司馬昱,司馬曦已經被廢,那麽剩下的符合條件的也隻有司馬昱了。
司馬昱已經五十多歲,又混跡官場多年,是個政治老手,比司馬奕還要難對付,這自然不是桓溫想要的。
既然司馬昱不符合條件,那麽他的兒子總是可以的話,因此,桓溫把目光盯上了司馬昱的長子,年僅五歲的司馬耀。
就這樣,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全國共清理出了一百多萬戶隱藏戶,新增了三百多萬可控人口,使東晉王朝的可納稅人口總數達到了一千二百多萬,達到了東晉渡江以來的人口巔峰。
通過一方麵精簡合並僑置郡縣,大量裁減不必要辦事人員,另一方麵又清查出大量的隱藏戶口,使朝廷可征稅人口大量的增加,在這一正一反下,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度的增加,可征兵人數也大量的增加,綜合國力蒸蒸日上。
當然,在多方的運作下,撞在槍口上的虞喜最終也沒有被斬首,這倒不是因為桓溫害怕會稽虞氏,而是因為虞喜的身份。
虞喜是東晉時期傑出的經學家和天文學家,虞氏的祖上都愛好天文,虞喜的曾祖虞翻就曾著有《易律曆》,裏麵就有對天文曆法的著作,而虞翻的兒子虞聳也著有《穹天論》,他認為大地在海中,而大海又與天接,天穹隆如半個扣著的雞蛋,中間充滿元氣,這是天不下沉的原因。
虞聳的《穹天論》是吳末晉初產生的比較有影響的天體結構學說,打開了虞氏家族重視天文學研究的風氣。
到了虞喜這一代,則是更進一步,提出了“安天倫”。
在晉代之前,有關宇宙結構的說法主要有“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
“蓋天說”認為天空像一隻鬥笠,大地像一隻反蓋的盤子。
“渾天說”認為整個宇宙像隻雞蛋,天像蛋殼,地像蛋黃,天大地小,天包圍地就像蛋殼包圍蛋黃。
虞喜對此兩種說法都不讚同,他更傾向於“宣夜說”,“宣夜說”認為“日月眾星,自然浮生於虛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須氣焉”,也就是天體星塵皆漂浮於氣體中的理論;“宣,明也;夜,幽也。幽明之數,其術兼之,故曰宣夜”。
同時,虞喜針對人們對天塌地陷的擔憂,提出“安天論”:他認為:日月星辰的運行是秩序井然,有一定的規律,駁斥了當時流行的“渾天說”和“蓋天說”。
天地之大不可窮盡,星體運行井然有序。“安天論”與“宣夜說”的區別很小,僅在於敘述天的結構時兼及於地的結構,認為地極厚,與天形狀相同,這是宣夜說所沒有言及的。
同時,虞喜還發現了歲差,在虞喜之前,天文學家還不知道有“歲差”現象,大家都認為一個“恆星年”正好是一個“迴歸年”,即太陽自今年“冬至”環行天空一周後,到明年“冬至”又迴到原來的位置上。
虞喜經多年觀察之後,發現第二年冬至時節的太陽並沒有迴歸到去年冬至時節的原來位置上,地軸運動引起“冬至”點向西緩慢運行,產生“迴歸年”比“恆星年”短的現象,這即“每歲漸差”的“歲差”。後又經過仔細觀察計算,從上古堯時代開始至晉代的二千七百多年中,太陽從昴星至壁宿退行53度,推算出歲差值為五十年退1度,即每五十年冬至點在黃道上要西移一度。
而虞喜其實早就可以出仕作官,但是虞喜對作官毫無興趣,他更喜歡研究天文,所以在天文上也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在聽聞了虞喜的事跡之後,麵對這樣一個大天文學家,桓溫當然是不舍得殺了的了,要不然就要背負千古罵名了,所以當即赦免了虞喜的死刑,同時又讓虞喜到太常所屬的太史令任職,太史令承擔觀察天象、頒布曆法的重任,讓虞喜到太史令任職,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可就在桓溫推行土斷搞的如火如荼,東晉國力也在蒸蒸日上的時候,皇宮裏卻傳來了皇帝司馬丕駕崩的消息。
司馬丕的身體不好世人皆知,原因就是因為司馬丕愛好吃五石散,別人吃五石散是偶爾吃,他是當飯吃。
因為五石散含汞量比較高,直接造成了司馬丕的汞中毒,不僅瘦的下不了床,更是眼斜鼻子歪,而且還口不能言,經過禦醫們的不懈努力,終於讓司馬丕稍稍好轉了些,但是司馬丕稍好點以後又繼續吃五石散,所以這次就直接把自己的命給吃沒了。
其實在司馬丕駕崩之前皇後王穆之就因為吃五石散太多而先去世了,禦醫們見皇後都死了,司馬丕應該長點記性不會再吃五石散了吧。
但是沒想到司馬丕腦迴路出奇的清奇,他認為皇後王穆之之所以去世是因為吃的不夠多,所以就更加賣力的吃,每次都是讓侍從們準備一大盆就像吃豆子似的抓起一大把來就往嘴裏塞,這什麽身子能經得起他這樣折騰啊。
於是乎,在皇後王穆之去世之後僅僅一個月,司馬丕終於也把自己給折騰死了。
司馬丕的突然去世打亂了推行土斷的進程,因為司馬丕沒有兒子,所以皇位再次空懸,這就使得桓溫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來考慮讓誰繼承皇位的問題,這也讓其他還沒有被清查到的士家大族們暫時性的鬆了一口氣。
司馬丕駕崩之後,按理說選擇新皇帝的問題應該由攝政的太後褚蒜子太決定,但是因為桓溫實際掌控朝政,所以褚蒜子便宣詔大司馬桓溫、丞相兼中書令司馬昱、黃門監王蒙、尚書令王述以及其他三公九卿等朝廷主要大臣商議此事。
名為商議,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此時說了算的隻有褚蒜子和桓溫二人,其他人都是個擺設而已。
按照皇位繼承順序,司馬丕的親弟弟,原來的東海王,現在的琅琊王司馬奕無疑最合適的,琅琊王司馬奕是晉成帝司馬衍的第二子,也是目前在世的惟一一個兒子了,所以不管是從親疏關係還是繼承順序上講,司馬奕都是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
然而,此時的桓溫卻有不同的想法,因為司馬奕此時年齡已經二十三歲,已經是大人了,這也就意味著若是司馬奕繼承皇位的話,那麽太後褚蒜子也就沒有攝政的必要了,而褚蒜子又是最支持桓溫推行土斷的人。
雖然桓溫此時大權在握,完全可以不用理會皇帝的想法和態度,但是若是司馬奕是個愣頭青,硬要跟你對著幹的話,那麽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所以為了能夠繼續推行土斷,保住來不之易的勝利果實,桓溫決定不同意立司馬奕為皇帝,而是想學東漢時期董卓的故事,尋找一個年齡小一點的、需要褚蒜子繼續攝政的皇室成員來繼承大位。
然而,東晉的皇帝由於壽命都不長,所以子嗣普遍不多,東晉的開國皇帝晉元帝司馬睿活的時間最長,活了四十七歲,生下了六個兒子,活下來的隻有三個,除了長子司馬紹繼承皇位之外,還有武陵王司馬曦和會稽王司馬昱。
第二任皇帝晉明帝司馬紹活了二十六歲,留下了兩個兒子,分別是晉成帝司馬衍和晉康帝司馬嶽。
第三任皇帝晉成帝司馬衍活了二十二歲,也留下了兩個兒子,分別是現任皇帝司馬丕和琅琊王司馬奕。
第四任皇帝晉康帝司馬嶽活了二十三歲,留下了一個兒子,就是晉穆帝司馬聃。
第五任皇帝晉穆帝司馬聃活了十九歲,沒有留下兒子。
第六任皇帝司馬丕活了二十五歲,原本育有一子,但是夭折了。
所以,如果不選司馬奕作皇帝的話,那麽就隻能從晉元帝的兒子當中找了,而晉元帝目前在世的兒子隻有武陵王司馬曦和會稽王司馬昱,司馬曦已經被廢,那麽剩下的符合條件的也隻有司馬昱了。
司馬昱已經五十多歲,又混跡官場多年,是個政治老手,比司馬奕還要難對付,這自然不是桓溫想要的。
既然司馬昱不符合條件,那麽他的兒子總是可以的話,因此,桓溫把目光盯上了司馬昱的長子,年僅五歲的司馬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