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桓溫在赭圻築城並住進去靜待朝廷的態度的時候,朝廷內部卻早已吵翻了天,針對桓溫要求改革的七事疏,朝堂之上幾乎所有大臣都旗幟鮮明的表達了反對意見,甚至連已經投靠桓溫的郗超、江彪等人也都明確表示反對,甚至有個大臣更是過激的提出了應設法除掉桓溫的想法,並提出了許多具體實施的意見,嚇得皇帝司馬丕趕緊讓他閉嘴,以免被別有用心的人告知桓溫,又要引起一場血雨腥風。
由於朝中的大臣幾乎全部都是東晉頂級的士族門閥,所以他們的意見也就代表了士族階層的意見。
士族階層的集體反對讓司馬丕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一是因為桓溫率軍進京前已經表明了態度,若是不支持他的改革的話那麽就武力進逼朝廷。二是自己已經下旨要求桓溫原地待命,而且桓溫也給足了麵子,按照聖旨在原地等待了六個月之久,閑暇之餘還修築了一座城,若是朝廷再不給他一個明確態度的話,那麽極有可能就會徹底逼反桓溫。
而東晉王朝當前的情況就是,所有的州郡縣皆在桓溫的掌控之下,不但如此,就連京城的衛戍部隊和皇宮的禁軍部隊也都是桓溫的人,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京城衛戍部隊首領桓秘是桓溫的親弟弟,而禁軍統領毛安之則出身寒族,他們不會像同樣是桓溫陣營的郗超和江彪等人可以為了家族利益而敢同桓溫翻臉,所以想要策反他們二人根本不可能。
眼看事情越拖越久,朝廷始終拿不出個解決方案來答複桓溫,司馬丕一天一天的焦慮,司馬丕的身體狀況本來就差,再加上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終於在興寧二年三月的時候,司馬丕病倒了。
其實司馬丕的身體狀況之前就很差,這主要源於他的一個特殊愛好,喜歡吃“仙丹”,也就是通常所稱的五石散。
五石散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時期,秦始皇一心想長生不老,對長生不老藥有一種近乎癡迷的狀態,除了派徐福率三千對童男童女前往蓬萊求長老不老藥之外,還養了一幫術士自研仙丹,這幫術士就用水銀、硫磺、朱砂之類的東西在練丹爐裏燒製,最終煉成了一種紅色發亮的“仙丹”,秦始皇服用不久後就死了。
但是秦始皇的死並沒有阻止人們追求長生不老藥的腳步,反而更加的瘋狂,漢武帝也曾服用過,但是真正流行起來,還得從曹魏時期的何宴說起。
何宴是出了名的好色,為了增加色欲,何宴對五石散配方進行了改良,將其以紫石英、石鍾乳、白石英為原料,且以新型煉製方式製成,“藥效”也更加奇特:服用後先是五髒六腑發熱,全身仿佛烈焰焚身,等著熱量散盡後,全身又接著發冷,這刺激效果,以何晏自己的話說,那真是“並覺神明開朗”。
自此之後,一代代“風流名士”們也就開始有樣學樣,大吃“五石散”找刺激,而且傳說中的好處越來越多。“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就曾說過:這五石散不但讓人長精神,還能美容,吃完了後紅光滿麵。
東晉著名將領陶侃、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等人也表示說,吃了五石散之後不但人變得帥了,體力也變得生猛,一天到晚精力充沛,連續禦女十人都不覺得累。
於是乎,五石散也就成了所謂“名士”們的熱寵,想要在名士圈揚名立萬?就得必須先磕兩口五石散才行。
於是乎,上至垂暮老人,下至無知孩童,都想著嚐幾口五石散。
不但男人們爭相食用,就連婦女們也食用,著名的大才女,有著“詠絮之才”美譽的謝道韞,就對五石散愛不釋手。
有這些“風流名人”做榜樣,五石散的價格也水漲船高,魏晉年間一兩五石散可賣到一千二百錢,這是當時十戶平民家庭一年的生活費……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身皇族的司馬丕自然也會食用五石散,但是別人吃五石散是偶爾吃幾顆助興,而司馬丕則是直接拿著五石散當飯吃,不但自己吃,還給皇後王穆之吃。
而司馬丕之所以如此瘋狂的食用五石散,另一個原因就是司馬氏皇族普遍短命,東晉連續幾任皇帝都是年紀輕輕就死去了,所以司馬丕登基之後,立即命令天下“有才之人”為自己研發可以讓自己長命百歲的“保健品”——“五石散”。
也許是家族“短命史”嚇怕了他,讓他深知,任何時候有命才有一切!
而且,司馬丕所食用的五石散還不同於社會上普通吃的那種,據說是著名醫學家,人稱小仙翁的葛洪改良過後的仙丹,葛洪自從跟隨魏華存魏夫人歸依道教之後,就潛心研究練丹術,所著醫學名著《抱樸子》就是繼承和發展了東漢以來的煉丹法術。
可是即便再怎麽改進,也還是改變不了這種丹藥的本質,無非就是改改材料而已。
其實在司馬丕之前,已經有多起中毒事件發生,比如率先改造五石散,實現“神明開朗”效果的曹魏名士何晏,在服用了五石散沒幾年之後,就變得相貌呆滯,整個人瘦得如同幹柴。
西晉名醫皇甫謐體會更加痛苦,由於多年食用五石散,他時時渾身燥熱,經常需要在大冬天裏脫光了吃冰,夏天更熱到痛苦不堪,好幾次都想拿刀自殘……
而在皇甫謐日常行醫的過程中,更是經常見到五石散帶來的悲慘現場:有人舌頭都給腐爛掉了,殘舌陷入喉嚨裏;有人背上長了恐怖的毒癰,每天疼到痛不欲生;還有人後背完全腐爛,幾乎沒有一塊好肉。
在那個時候,死於五石散中毒的人比比皆是,所以皇甫謐才歎息說:“我雖然也飽受五石散的折磨,可和他們比起來,已經非常幸運了。”
所以,那些所謂的“風流倜儻、放浪形骸”的所謂的“魏晉風度”,其實大部分都是被“五石散”給折磨出來的。
比如說,人服用五石散後,全身就會劇烈發熱,所以人看上去膚色變白,所以就顯得十分“美姿容”。
而且由於劇烈發熱,不能吃熱食,所以隻能吃冷飯吹冷風;服用後精神無比亢奮,走路也發飄,所以才會“走若遊龍”。
由於發熱後皮膚變得敏感,新衣服太硬不能穿,隻能穿破舊柔軟的衣服,為了盡量避免擦傷皮膚,所以就要“峨冠博帶”。
而司馬丕在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一天不如一天的時候。就有過不少大臣勸他不要再吃了,但是司馬丕不聽;
甚至在司馬丕因為吃五石散而變的骨瘦嶙峋,連路都走不動的時候,從不過問朝政的褚蒜子都忍不住出來勸他,但是司馬丕依然不聽。
不但不聽,反而認為身體之所以越來越虛弱,是因為吃的太少的緣故,於是乎就更加瘋狂的吃了起來。
最後,虛弱的體質再加上極大的精神壓力,終於讓司馬丕病倒了,不但下不了床,而且還口不能言,根本就處理不了政事,於是便急詔褚蒜子攝政。
褚蒜子本想推給司馬昱,但是司馬昱很清楚自己的份量,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撐當前的局勢,所以他苦勸褚蒜子再次出山,因為他很清楚,當前惟有褚蒜子的威望和能力才能掌控局麵。
為了天下的安寧,無奈之下褚蒜子隻得放下清修,走出佛堂,再一次執政掌政。
由於朝中的大臣幾乎全部都是東晉頂級的士族門閥,所以他們的意見也就代表了士族階層的意見。
士族階層的集體反對讓司馬丕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一是因為桓溫率軍進京前已經表明了態度,若是不支持他的改革的話那麽就武力進逼朝廷。二是自己已經下旨要求桓溫原地待命,而且桓溫也給足了麵子,按照聖旨在原地等待了六個月之久,閑暇之餘還修築了一座城,若是朝廷再不給他一個明確態度的話,那麽極有可能就會徹底逼反桓溫。
而東晉王朝當前的情況就是,所有的州郡縣皆在桓溫的掌控之下,不但如此,就連京城的衛戍部隊和皇宮的禁軍部隊也都是桓溫的人,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京城衛戍部隊首領桓秘是桓溫的親弟弟,而禁軍統領毛安之則出身寒族,他們不會像同樣是桓溫陣營的郗超和江彪等人可以為了家族利益而敢同桓溫翻臉,所以想要策反他們二人根本不可能。
眼看事情越拖越久,朝廷始終拿不出個解決方案來答複桓溫,司馬丕一天一天的焦慮,司馬丕的身體狀況本來就差,再加上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終於在興寧二年三月的時候,司馬丕病倒了。
其實司馬丕的身體狀況之前就很差,這主要源於他的一個特殊愛好,喜歡吃“仙丹”,也就是通常所稱的五石散。
五石散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時期,秦始皇一心想長生不老,對長生不老藥有一種近乎癡迷的狀態,除了派徐福率三千對童男童女前往蓬萊求長老不老藥之外,還養了一幫術士自研仙丹,這幫術士就用水銀、硫磺、朱砂之類的東西在練丹爐裏燒製,最終煉成了一種紅色發亮的“仙丹”,秦始皇服用不久後就死了。
但是秦始皇的死並沒有阻止人們追求長生不老藥的腳步,反而更加的瘋狂,漢武帝也曾服用過,但是真正流行起來,還得從曹魏時期的何宴說起。
何宴是出了名的好色,為了增加色欲,何宴對五石散配方進行了改良,將其以紫石英、石鍾乳、白石英為原料,且以新型煉製方式製成,“藥效”也更加奇特:服用後先是五髒六腑發熱,全身仿佛烈焰焚身,等著熱量散盡後,全身又接著發冷,這刺激效果,以何晏自己的話說,那真是“並覺神明開朗”。
自此之後,一代代“風流名士”們也就開始有樣學樣,大吃“五石散”找刺激,而且傳說中的好處越來越多。“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就曾說過:這五石散不但讓人長精神,還能美容,吃完了後紅光滿麵。
東晉著名將領陶侃、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等人也表示說,吃了五石散之後不但人變得帥了,體力也變得生猛,一天到晚精力充沛,連續禦女十人都不覺得累。
於是乎,五石散也就成了所謂“名士”們的熱寵,想要在名士圈揚名立萬?就得必須先磕兩口五石散才行。
於是乎,上至垂暮老人,下至無知孩童,都想著嚐幾口五石散。
不但男人們爭相食用,就連婦女們也食用,著名的大才女,有著“詠絮之才”美譽的謝道韞,就對五石散愛不釋手。
有這些“風流名人”做榜樣,五石散的價格也水漲船高,魏晉年間一兩五石散可賣到一千二百錢,這是當時十戶平民家庭一年的生活費……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身皇族的司馬丕自然也會食用五石散,但是別人吃五石散是偶爾吃幾顆助興,而司馬丕則是直接拿著五石散當飯吃,不但自己吃,還給皇後王穆之吃。
而司馬丕之所以如此瘋狂的食用五石散,另一個原因就是司馬氏皇族普遍短命,東晉連續幾任皇帝都是年紀輕輕就死去了,所以司馬丕登基之後,立即命令天下“有才之人”為自己研發可以讓自己長命百歲的“保健品”——“五石散”。
也許是家族“短命史”嚇怕了他,讓他深知,任何時候有命才有一切!
而且,司馬丕所食用的五石散還不同於社會上普通吃的那種,據說是著名醫學家,人稱小仙翁的葛洪改良過後的仙丹,葛洪自從跟隨魏華存魏夫人歸依道教之後,就潛心研究練丹術,所著醫學名著《抱樸子》就是繼承和發展了東漢以來的煉丹法術。
可是即便再怎麽改進,也還是改變不了這種丹藥的本質,無非就是改改材料而已。
其實在司馬丕之前,已經有多起中毒事件發生,比如率先改造五石散,實現“神明開朗”效果的曹魏名士何晏,在服用了五石散沒幾年之後,就變得相貌呆滯,整個人瘦得如同幹柴。
西晉名醫皇甫謐體會更加痛苦,由於多年食用五石散,他時時渾身燥熱,經常需要在大冬天裏脫光了吃冰,夏天更熱到痛苦不堪,好幾次都想拿刀自殘……
而在皇甫謐日常行醫的過程中,更是經常見到五石散帶來的悲慘現場:有人舌頭都給腐爛掉了,殘舌陷入喉嚨裏;有人背上長了恐怖的毒癰,每天疼到痛不欲生;還有人後背完全腐爛,幾乎沒有一塊好肉。
在那個時候,死於五石散中毒的人比比皆是,所以皇甫謐才歎息說:“我雖然也飽受五石散的折磨,可和他們比起來,已經非常幸運了。”
所以,那些所謂的“風流倜儻、放浪形骸”的所謂的“魏晉風度”,其實大部分都是被“五石散”給折磨出來的。
比如說,人服用五石散後,全身就會劇烈發熱,所以人看上去膚色變白,所以就顯得十分“美姿容”。
而且由於劇烈發熱,不能吃熱食,所以隻能吃冷飯吹冷風;服用後精神無比亢奮,走路也發飄,所以才會“走若遊龍”。
由於發熱後皮膚變得敏感,新衣服太硬不能穿,隻能穿破舊柔軟的衣服,為了盡量避免擦傷皮膚,所以就要“峨冠博帶”。
而司馬丕在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一天不如一天的時候。就有過不少大臣勸他不要再吃了,但是司馬丕不聽;
甚至在司馬丕因為吃五石散而變的骨瘦嶙峋,連路都走不動的時候,從不過問朝政的褚蒜子都忍不住出來勸他,但是司馬丕依然不聽。
不但不聽,反而認為身體之所以越來越虛弱,是因為吃的太少的緣故,於是乎就更加瘋狂的吃了起來。
最後,虛弱的體質再加上極大的精神壓力,終於讓司馬丕病倒了,不但下不了床,而且還口不能言,根本就處理不了政事,於是便急詔褚蒜子攝政。
褚蒜子本想推給司馬昱,但是司馬昱很清楚自己的份量,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撐當前的局勢,所以他苦勸褚蒜子再次出山,因為他很清楚,當前惟有褚蒜子的威望和能力才能掌控局麵。
為了天下的安寧,無奈之下褚蒜子隻得放下清修,走出佛堂,再一次執政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