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挨了罵,但官員們仍然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大漢帝國,不會有人因言獲罪,每個人都能敞開發表意見。


    李綱總結了眾人的想法後,說道:“陛下,臣以為,黃河泥沙淤積的問題在於水土流失過多,如果能在幾字彎流域退耕還林,穩固水土,可以大大降低含沙量,減緩下遊淤積速度。”


    “不愧是朕的首相,李大人所言甚合我心。”


    ……


    整個黃土高原全都坐落在黃河流域,其麵積占到了黃河流域的85%,黃土高原的森林覆蓋率高低狀態直接決定了黃河的清濁。


    建國前,黃土高原幾乎寸草不生,到處都是黃土,隻有不到1%的森林覆蓋率,這才是導致黃河“一碗水半碗沙”的根本原因。


    自秦以來,黃土高原上的人口密度不斷增大,為了建房、取暖,人們把綠油油的森林砍伐殆盡。


    “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所描述的就是這一現象。


    盡管高產作物已經被廣泛種植,但沒有化肥和農藥的輔助,農作物的產量依然很低,尤其是在土地貧瘠的黃土地帶,很多耕地根本不適合種植。


    在那些地方居住的人生活條件很差,勞動強度很大,但反而是全國最貧窮的,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


    因此,趙耀派出官吏走訪黃土高原地帶,對人們做思想工作,鼓勵他們移民到土地肥沃、人煙稀少的東北地區。


    這些年,經過東北生產建設兵團的屯墾,荒無人煙的東北平原已經成了全國的糧倉,移民過去的人全都很富足,令人羨慕不已。


    近水樓台先得月,東北的各種高福利待遇每年都吸引了大量華北新移民,而其他地方的人雖然也想去闖一闖,卻始終被一畝三分地拖累,難以下定決心,始終沒有勇氣邁出那一步。


    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願意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人們總是對未知和不確定充滿恐懼,除非實在沒有吃的了才會組團逃荒,而且逃荒的距離也十分有限,光靠雙腿走不了多遠。


    考慮到百姓的這一疑慮,趙耀宣布:凡是願意移民東北的人,第一年所有吃穿用度都由朝廷免費提供,開墾出來的土地全都歸個人所有,永久免除農業稅,還可以免費乘坐火車。


    並且,還在永興軍路的各州縣成立了移民局專門為百姓提供服務。


    一時間,移民局的門檻都被踏破了,人們全都對東北這片熱土懷揣著巨大的激情和幻想,尤其是延安一帶的百姓移民意願尤其強烈。


    朝廷的公信力,人們自然是完全信任的,有些果斷的人迅速辦理相關手續,收拾好了全部家當隨時準備出發。


    從延安到東北將近兩千公裏的路程,走肯定是不現實的,起碼要走上三個月,但現在有了火車,時間可以縮短到三四天。


    延安火車站處,第一批移民大約一萬人已經準備出發了,一列火車本來隻有一千個座位,但考慮到人數眾多,硬是擠了三千人。


    擠是擠了點兒,但大家也沒啥怨言,畢竟這可比走路爽多了,速度又快又平穩,一點兒也不顛簸。


    人們以家庭為單位聚集在各自的小區域,相互依偎在一起,眼神裏有迷茫,但更多的是期望。餓了就拿出自帶的幹糧啃兩口,困了直接往地上一躺,此樂何極啊!


    ……


    為了加快移民速度,許多礦用火車都被臨時改造,簡單加上一些座位用於運送移民,平均每天大約有十輛載滿旅客的火車從黃土高原開往東北。一個月內,轉移了永興軍路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人們來到東北後,在各團場附近安置下來,在朝廷的幫助下建房、開荒,忙得不亦樂乎。此時正值初夏,雖然已經錯過了春耕的季節,但勤勞的農人還是種下了不少蔬菜。


    他們心裏都盼望著在新的土地上重建一番家業,彼此間相互鼓勵:“好好幹,日子會越來越甜,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


    黃河幾字彎東側是水土流失最嚴重的流域,是黃河泥沙淤積的罪魁禍首,隨著近百萬移民陸陸續續遷走,大量的耕地空置出來。


    這些荒蕪的耕地和沿河的沙地上全部種滿了小樹苗,好一派生機勃勃之景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十年後,黃土高原必能遍地成林,守住這一方水土。


    在幾字彎北段,西起朔方(巴彥淖爾)東至東勝州(托克托),這一河段長約四百公裏,遊牧民族活動頻繁,以畜牧為主,對植被的破壞力度較小。


    為了防止過度放牧,草場退化引起水土流失,趙耀要求當地的遊牧部落在河段兩岸兩公裏內義務種樹,作為黃河防護林,而且禁止牧民到這一區域放牧。


    按照一畝地300棵樹來計算,兩岸800平方公裏大約需要種植3.6億棵樹,每個牧民平均種植100棵,不過分吧?


    當然,也不能讓人家白幹活兒,種樹可以抵稅——10棵樹抵1頭羊。


    對於牧區,征稅政策是十取一,也就是十頭羊交一頭羊的稅,這稅率已經很低了。


    如果敢抗稅或者偷稅,直接沒收全部牛羊,驅逐到漠北去,餓死你丫的,大漢的土地不養閑人!


    種活十棵樹的難度可比養肥一頭羊要容易得多,牧民們還是很樂意的,有些人看準商機就專門搞起了育苗生意,賺得盆滿缽滿。


    而且,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們也是懂得保護環境的,他們對朝廷的“種樹令”並不反感,反而鼎力支持。種樹抵稅,純純的減稅政策嘛。


    對於幾字彎西側,朔方到蘭州這一段,大約800公裏的距離,主要位於西夏境內。


    李如霜已經為趙耀誕下了皇子,一出生就被封為夏國公,李乾順聞之大喜,李家的榮華富貴終於有保障了!


    趙耀直接修書一封,表示等黃河兩岸綠樹成蔭時,會親自帶著兒子親切訪問嶽父。


    大漢又是植樹造林,又是移民,動靜很大,李乾順了然於胸,他也不磨嘰,直接派人種樹,狠狠地種樹!


    此外,在潼關下遊河段,趙耀則興修水利,加固堤壩,疏通河道,防止河沙淤積。


    從河裏挖出來的河沙與水泥混合後,是很好的建築材料,但這卻構成“破壞性采礦罪”,平民都沒有資格開采河沙。


    這是什麽逆天法律?還讓不讓老百姓活了?趙耀直接廢除,允許人們免費使用河沙。


    政令一出,不等朝廷派人疏通,河道都被沿岸的百姓挖幹淨了,節省了一大筆支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挑戰曆史:在宋朝建設現代化國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昆工第一深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昆工第一深情並收藏挑戰曆史:在宋朝建設現代化國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