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金和吞並高麗兩件軍事壯舉,放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不世之功。


    宋軍的威名威震四海,諸國無不膽寒,同時也積極派出遣宋使學習大宋的文化。


    在唐以前,倭國不過是一個開化程度低、文明程度低的蠻夷之邦,還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茹毛飲血的蠻荒生活。


    但倭國人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求知欲強的同時還很有恆心,敢想敢做。在大化改新後由奴隸製社會進入到封建主義社會,又通過明治維新引導了資產階級改革,發展曆程中的這兩次飛躍都和虛心學習分不開。


    自唐以後,中原與倭國的官方交流一度陷入停滯,一方麵是由於中原常年動蕩不安,另一方麵是倭國人覺得自己已經學到精髓不屑於再卑躬屈膝。


    而現在,大宋不管是軍事、經濟還是文化都在蓬勃發展,民間的商業交流更是十分頻繁。倭國再次察覺到了自身的落後,深慕大宋文明,引頸向望,欲移為己用。於是,便派出了數千名遣宋使遠渡重洋,學習大宋文明。


    倭國此時實行院政製度,崇德天皇隻是個十幾歲的少年,實權都掌握在烏羽上皇手裏。


    在烏羽上皇與崇德天皇之間,藤原氏和新興的源氏、平氏三大武士集團之間的矛盾糾纏在一起。再往下,各個令製國的大名之間也時常爆發爭奪地盤和人口的衝突,為大名賣命的下層武士又不斷壓榨農、工、商階層。這種錯綜複雜的矛盾關係不斷發酵,導致社會動蕩不安。


    要想順利把石見銀山開起來,必須先解決烏羽上皇和石見國大名,而這一批遣宋使的領頭人物恰好是石見國大名的弟弟——梅川庫子。


    趙構親自接見了倭國使團,他們人均身高不足一米六,又矮又瘦跟猴子似的,一看就是典型的營養不良。出於同情,擺下了豐厚的宴席招待他們。


    在倭國明治維新前一千多年的時間裏,他們幾乎沒有吃上過肉,由於造船能力有限不能遠洋捕撈,連魚也很少吃的上,缺乏蛋白質的倭國人普遍長不高,形同侏儒。一方麵是土地太過貧瘠無法養育大量牲畜,另一方麵是信奉佛教而不吃肉,偶爾吃點肉也是用來治病的。


    梅川庫子從登州到大名府的路上,所見之景令其瞠目結舌:幾層樓高的大船、四通八達的道路、一望無際的農田、川流不息的街道、琳琅滿目的商品、體魄健壯的軍隊……他對中原的了解都來源於商人們的傳說,還有書籍上零星的記載,實景與傳說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烏羽上皇派出使團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擔心大宋從安東省出兵順勢把倭國滅了,想要早點拜個碼頭,及時奉大宋為宗主國以免遭無妄之災;二來是為了學習大宋的先進文化和製度,從而提高國力。


    在確立宗藩關係後,趙構提出了想要在石見國設置東瀛都護府,並且租借石見國30年的條件。


    梅川庫子先是大驚失色,而後疑惑不解地問道:“尊敬的陛下,石見國隻有連綿的群山和廣袤的樹林,地形狹長、交通不便,既不能推廣農業也無法發展商業,這樣的不毛之地對大宋有什麽用呢?”


    趙構雙眼微閉,故弄玄虛地說:“近段時間,朕每夜都在夢中夢到一位白發老者,他告訴我石見國的群山之中藏著長生不老的秘密。”


    梅川庫子心想:“趙構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帝,竟然相信所謂的長生不老,真是昏庸又愚昧啊!”


    頓時在內心中不斷鄙視趙構。


    但嘴上還是附和道:“石見國是我們梅川家的封地,我從小在石見國長大,我們那兒雖然物產匱乏,但老人們大都很長壽,陛下英明啊!”


    聽到他講出“封地”二字,趙構當然懂得其中的意思,言外之意就是說俺們家就這麽一個窮地方,可不能白給你啊。


    這個時代的倭國版圖還隻包含四國島、九州島和本州島的南方,而本州島的北方和北海道島都還是蝦夷地。


    蝦夷地上居住的族群叫做蝦夷族,倭國大和族與蝦夷族的戰爭和衝突幾乎貫穿了整條曆史長河。


    隨著倭國不斷地北拓,蝦夷人也逐漸從本州島本土不斷北撤,一直退縮到了北海道。


    在平安時代結束進入幕府時代後,天皇很長時期是沒有實權的,實際的掌權機構是幕府,幕府的執政者稱號是“征夷大將軍”,其中的“夷”指的就是蝦夷人。一直到16世紀火繩槍傳入倭國以後,大和族在與蝦夷族的戰爭才占據上風,不然雙方一直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


    趙構站起身來走到梅川庫子身旁,摸了摸他的頭,輕描淡寫地說:“倭國既然成為了大宋的藩屬國,那大宋就有幫助大和族消滅蝦夷族的義務。到時候,朕會在廣袤的蝦夷地中選出一塊平坦富饒之地作為梅川家族新的封地,你看如何?”


    梅川庫子聽後大喜過望,激動得跪倒在地,三叩九拜,高聲大唿:“陛下萬歲,謝主隆恩。”


    君無戲言,皇帝的承諾含金量是很高的,而且以大宋的軍事實力,甚至不需要大和族的協助都能碾壓蝦夷族,平推蝦夷地。


    梅川家族世世代代蝸居在狹小的石見國,土地貧瘠人口稀少,在倭國的存在感很低,搏一搏單車變摩托,在征服蝦夷地以後一定能實力大增成為實權派。梅川庫子絲毫不質疑趙構的承諾和大宋的實力,心裏已經盤算著以後要選哪一片封地,以及如何振興梅川家族。


    按常理,梅川庫子作為使臣是沒有權力代表倭國做出重大決定的,但租借一個石見國能獲得如此巨大的迴報,天皇一定會同意的,梅川家的掌門人梅川內庫也一定會支持。於是,還沒迴去稟,他就迫不及待地簽訂了石見國的租借協議。


    趙構也不墨跡,立即派徐兢領五萬精銳海軍與倭國使團共同返迴。


    蝦夷人的城牆也薄弱又低矮,禁不起神威巨炮的五輪轟擊就轟然倒塌;裝備也很落後,像是衣不蔽體的野人,隻有頭目才勉強穿著竹子和枝條編織的原始鎧甲。


    與武裝到牙齒的大宋鋼鐵軍團交戰無異於以卵擊石,宋軍所到之處蝦夷人全都棄城而逃。


    不到一個月,蝦夷人就被驅逐出了本州島,大都退迴北海道島上,沒來得及逃跑的也被宋軍俘虜。


    倭國人像是抱到了大腿,舉國上下都在心裏崇拜大宋,天皇竭盡所能跪舔宋軍,比對親爹還好。


    民間也自發把自家女子送到軍營供士兵消遣,想要借此改善基因。


    畏威而不懷德是倭奴的天性,他們隻會崇拜和敬畏強者,同時積極模仿對方的優點化為己用。要像美國對倭國一樣,當一條狗,不能把它當人,仁慈隻會讓倭國得寸進尺。


    之後,梅川家族獲得了一塊廣袤而富饒的新封地,石見國正式被大宋納入管轄範圍。


    趙構在石見國設立東瀛都護府,派大軍駐守,修建軍事要塞。既能保護石見銀山,又能威懾並滲透倭國,擴大影響力。


    之後,大宋的地質勘探隊陸陸續續在石見國的群山之中發現了大量銀礦。


    被俘虜的十幾萬蝦夷人充當了免費勞動力,夜以繼日地開采出銀礦石。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後,每天的產量高達十萬兩。


    一艘艘大船滿載白銀迴到大宋,國庫再次充裕起來,財政危機解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挑戰曆史:在宋朝建設現代化國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昆工第一深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昆工第一深情並收藏挑戰曆史:在宋朝建設現代化國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