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備受怠慢
尚食:紫禁城的美味愛情 作者:手抓蔥油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虎關切地上前:“大人,您也受傷了,沒事兒吧?”
遊一帆冷冷推開了他,拂袖而去。
他迴到侍衛所,再次想起朱瞻基誇獎他的這番話,卻激起他千百倍的憤慨與怨恨。
不知不覺間,當年發生在乾清宮的那一幕在他腦海中不停閃動。
高高的龍椅上,朱棣讓年少的朱瞻基坐在他的膝頭,鋪開大明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圖,親自給他講:“你看,這四十八艘海船,從這兒出發,對,就是這兒。知道他第一個到達的地方會是哪兒嗎?”
年少的朱瞻基準確地圈出了第三次航行預備經過的占城,朱棣微笑:“那船隊又會在何處補給呢?”
少年朱瞻禮瞧見,高興極了,跑過去:“皇爺爺,我也想看!”
可他剛湊上去,想挨著朱棣坐下,可龍椅怎容許他人碰觸,朱棣無情地將他推下皇座:“你不必學!”
少年跌坐在地上,怔怔望著朱棣。
待思緒迴籠,遊一帆將所有海船的圖紙全部撕碎,連同多寶閣上的海船模型也砸碎了。
阿虎剛踏入,瞧見這一幕時,滿臉駭然。
遊一帆越過阿虎快步離去,阿虎欲言又止,望著滿地碎片歎息。
--
阿金匆忙來到殿外,看到一臉為難的陳蕪,驚訝道:“陳公公,殿下為何遲遲不至?”
陳蕪遲疑一瞬,才緩緩道:“勞煩你通報太子嬪,殿下今夜練劍,一時不慎,舊傷複發,怕是來不了,請太子嬪早些安置。”
這迴,輪到阿金尷尬地笑笑。
陳蕪向她身後望去,本該燈火通明等候男主人歸來的西暖閣黑漆漆一片。
草舍,盛寅在給朱瞻基重新換藥,傷口已經全部裂開了。
袁琦淚眼朦朧:“盛太醫都叮囑過,不能妄動刀劍,可您就是不聽勸,竟然還飲酒!盛太醫,這傷要緊麽?”
盛寅窺看了一眼朱瞻基的表情,笑笑:“哦,這——怕是又要好好將養一陣子了。”
袁琦狐假虎威地小聲埋怨:“這遊一帆真是膽大包天,明知您傷勢未愈,竟敢陪著您練劍,可闖下大禍了!待明日迴了皇後娘娘,治他個大不敬!”
朱瞻基冷聲嗬斥:“多事。”
袁琦捂住嘴,揮揮手,示意小太監送盛寅出去。
盛寅走後,袁琦捧著燈過來:“殿下,早點歇著吧。”
朱瞻基頭也不抬:“取書來。”
袁琦遲疑:“這麽晚了——”
朱瞻基看他一眼,袁琦連忙去桌前拿書。
恰好陳蕪進來了,行禮:“殿下,奴婢已去通稟了。”
朱瞻基嗯了一聲,陳蕪預備退下。
朱瞻基故作漫不經心地問:“她生氣了?”
“沒、沒有。”陳蕪支吾。
朱瞻基微微凝眉:“她就沒說什麽?”
陳蕪搖搖頭:“也沒有。”
朱瞻基又問:“一句都無?”
語氣明顯有些焦灼。
陳蕪笑得很無奈。
方才陳蕪前去清寧宮西暖閣通稟時,子衿自己解下釵環,阿金連忙阻止:“太子嬪,這可使不得,您不要心急,殿下很快便會到了!”
子衿笑笑,自顧自地卸掉釵環,脫掉禮服,竟然就往床上一躺,蓋好被褥,閉上眼睛準備休息。
她閉目,聲音平靜得出奇:“聖上龍體欠安,太子向來誠孝,自是心急如焚,如今這時候,哪兒有心情納妃呢?他不會來的,各自迴去歇著吧。”
阿金和宮女們麵麵相覷。
陳蕪窺了一眼朱瞻基的麵色,這才大著膽子道:“殿下,冊太子嬪的儀式繁瑣,把人折騰了好幾日,好好兒的人都瘦了一圈,今夜是一直等著您去,怕是實在撐不住,這才歇下了。”
袁琦捧著書過來:“胡說,太子殿下未至,縱是等到天明,那也得等下去啊!殿下,書——”
朱瞻基也不搭理他們,徑直倒在床上,閉上眼。
今日夜空,是濃烈的讓人感到絕望的黑。
蘇月華鎖上尚食局的大門,正欲離開,隱約聽見空氣中傳來動聽的簫聲,她忍不住駐足聆聽。
簫聲幽雅,隱隱透出悲涼,讓她忍不住追逐曲聲而去,當她最終發現吹奏者竟是遊一帆的時候,不由被那曲中動人的感情吸引。
她悄悄躲在一旁,遠遠望著月下吹奏的人。
他的心中,似在思念著某個人。
蘇月華望著他,無限的憐憫湧上心頭。
簫聲突然停了,蘇月華下意識要上前,遊一帆卻俯身躍下,頭也不迴地走了。
蘇月華望著他遠去的背影,露出悵然若失的神情。
--
西暖閣。
漆黑的房間內,子衿正在熟睡。
守夜的阿金發現房門微開,心頭一驚,壯膽走入內室查看,隻見到幔帳重重,床畔坐著一道人影,頓時驚駭欲叫。
朱瞻基低聲道:“是我。”
“太、太子殿下?”阿金嚇得目瞪口呆,她連忙燃起燭火,果然是朱瞻基在床邊坐著,也不知道在那兒坐了多久。
阿金要開口,朱瞻基向她示意噤聲,阿金低聲道:“您這是?”
朱瞻基伸出手,阿金反應過來,連忙把燭台遞給他,朱瞻基眼神示意,阿金退了出去。
朱瞻基舉起燭台,認真端詳子衿的睡顏,發現她睡得特別乖巧安寧,彎唇自嘲地笑了笑:“還以為要受你冷眼,未料到你連一眼都不瞧我呢!”
他靠得近了點,燭台上的燭淚堆起,猛然滴落,朱瞻基吃了一驚,眼看燭淚就要滴落在子衿瓷白嫩滑的秀靨上,千鈞一發之際,朱瞻基另一隻手掌險險接住了。
他鬆了口氣,沒好氣地看向子衿毫無所覺的睡臉。
翌日清晨,天色微明,阿金在為子衿梳妝打扮,時不時從鏡子裏窺視子衿,子衿詫異道:“為何一直看我?”
阿金訕訕地笑:“不知太子嬪昨夜睡得可好?”
子衿納悶:“嗯?”
阿金趕緊轉移話題:“東宮除太子妃,您的位份最高,其他人理應前來拜見,奴婢已吩咐尚食局備下小宴了。”
子衿笑笑:“阿金,你是莊妃娘娘身邊舊人,如今皇後讓你來伺候我,不覺得委屈嗎?”
阿金放下梳子,鄭重拜倒:“迴太子嬪的話,當年我家主子求助無門,若非您伸出援手,怕她無法安心上路,這份恩情奴婢永生銘記。此番皇後娘娘要遣人來東宮,是奴婢主動去求來的差使,您有任何差遣,奴婢定當盡心竭力。”
子衿微微眯起眼睛,一汪清潭的眼眸裏含著笑意,將人攙起來。
阿金看看天色:“時辰不早了,奴婢這便去準備。”
子衿自言自語:“怕是未必如你心意呢。”
見阿金驚訝,子衿含笑道:“你去吧。”
不多時,殷紫萍便帶人過來西暖閣送膳,她畢恭畢敬地向子衿行禮,接過送膳太監的膳食,一一安排,再次向子衿行禮。
“太子嬪,已經備妥了。”
子衿看了阿金一眼,阿金立刻引著其他人退出。
遲遲不見子衿叫起身,殷紫萍抬起頭,兩人一對上眼神,都笑起來。
子衿拍了拍身邊的位置,殷紫萍馬上高高興興地坐過去,四下裏望望。
“哇,做了主子就是不一樣,可比尚食局強太多了!不過,我在這兒坐著多失禮,要是被太子殿下發現怎麽辦?”
子衿眼瞼微垂:“他沒來過。”
聲音雖平靜,但殷紫萍還是隱隱聽出幾分失落。
殷紫萍微怔,困惑道:“沒來過?怎麽會!他不來找你,你也沒去找他麽?”
子衿理所當然地搖頭。
殷紫萍一拍巴掌:“你們還未和解?啊!我明白了!”
子衿轉頭看她:“你明白什麽了?”
殷紫萍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你怨皇後迫你入宮,連太子一並恨上啦,所以你答應嫁他,預備花一生時間,好好折磨他,是不是?”
子衿被她這話逗得笑出聲來。
殷紫萍又爬起來:“不行,待會兒東宮妃嬪來向你請安,看見我在這兒坐著,可太不像樣了。”
子衿一把將她扯得坐了下來。
殷紫萍心中萬分詫異,子衿卻堅持:“坐著。”
西暖閣門口,阿金一直翹首以盼,然而一直等到黃昏時分,根本不見任何人來訪。
殿內,殷紫萍坐著嗑瓜子,已經嗑得快睡著了。
子衿老神在在地拿了本書在翻閱,根本不在意有沒有人來的模樣。
阿金匆匆入殿,殷紫萍馬上跳起來:“來了嗎?來了沒有?”
阿金向子衿行禮:“太子嬪,今日……”
子衿微笑著舉箸:“不必等了,今天你陪我用膳。”
殷紫萍冷笑:“他們竟敢如此怠慢你,實在欺人太甚!”
子衿嚐了一口,輕“唔”了聲:“今日這“熏蟲”啊,油煎得過火了些。”
殷紫萍馬上忘記剛才的事,親自品嚐。
“哪兒有,明明又香又酥,我親自煎的呢。”
子衿放下木箸,拉起殷紫萍的手,語重心長道:“別耍嘴皮子,光祿寺進的河豚,你務必親自處理,不要假手於人。皇後娘娘不大喜歡蘆芽湯,改用金花菜湯吧,菘菜、蔞蒿也要多備。平日待小宮女們要和善,不可唿來喝去,容易積下仇怨。我不在你身邊,千萬小心蘇月華。”
殷紫萍努努嘴,故作堅強道:“我不必你擔心,倒是你自己,定要設法籠住太子才是!”
子衿垂眼,輕舒一口氣,壓下喉間莫名湧上來的酸澀,默了默,才沉靜道:“若要在東宮長久立足,太子殿下的妃妾們,一個也不可輕忽呢!”
殷紫萍還要說話,子衿夾了塊煎餅堵住她的嘴。
默默在一旁伺候的阿金一臉憂心忡忡。
遊一帆冷冷推開了他,拂袖而去。
他迴到侍衛所,再次想起朱瞻基誇獎他的這番話,卻激起他千百倍的憤慨與怨恨。
不知不覺間,當年發生在乾清宮的那一幕在他腦海中不停閃動。
高高的龍椅上,朱棣讓年少的朱瞻基坐在他的膝頭,鋪開大明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圖,親自給他講:“你看,這四十八艘海船,從這兒出發,對,就是這兒。知道他第一個到達的地方會是哪兒嗎?”
年少的朱瞻基準確地圈出了第三次航行預備經過的占城,朱棣微笑:“那船隊又會在何處補給呢?”
少年朱瞻禮瞧見,高興極了,跑過去:“皇爺爺,我也想看!”
可他剛湊上去,想挨著朱棣坐下,可龍椅怎容許他人碰觸,朱棣無情地將他推下皇座:“你不必學!”
少年跌坐在地上,怔怔望著朱棣。
待思緒迴籠,遊一帆將所有海船的圖紙全部撕碎,連同多寶閣上的海船模型也砸碎了。
阿虎剛踏入,瞧見這一幕時,滿臉駭然。
遊一帆越過阿虎快步離去,阿虎欲言又止,望著滿地碎片歎息。
--
阿金匆忙來到殿外,看到一臉為難的陳蕪,驚訝道:“陳公公,殿下為何遲遲不至?”
陳蕪遲疑一瞬,才緩緩道:“勞煩你通報太子嬪,殿下今夜練劍,一時不慎,舊傷複發,怕是來不了,請太子嬪早些安置。”
這迴,輪到阿金尷尬地笑笑。
陳蕪向她身後望去,本該燈火通明等候男主人歸來的西暖閣黑漆漆一片。
草舍,盛寅在給朱瞻基重新換藥,傷口已經全部裂開了。
袁琦淚眼朦朧:“盛太醫都叮囑過,不能妄動刀劍,可您就是不聽勸,竟然還飲酒!盛太醫,這傷要緊麽?”
盛寅窺看了一眼朱瞻基的表情,笑笑:“哦,這——怕是又要好好將養一陣子了。”
袁琦狐假虎威地小聲埋怨:“這遊一帆真是膽大包天,明知您傷勢未愈,竟敢陪著您練劍,可闖下大禍了!待明日迴了皇後娘娘,治他個大不敬!”
朱瞻基冷聲嗬斥:“多事。”
袁琦捂住嘴,揮揮手,示意小太監送盛寅出去。
盛寅走後,袁琦捧著燈過來:“殿下,早點歇著吧。”
朱瞻基頭也不抬:“取書來。”
袁琦遲疑:“這麽晚了——”
朱瞻基看他一眼,袁琦連忙去桌前拿書。
恰好陳蕪進來了,行禮:“殿下,奴婢已去通稟了。”
朱瞻基嗯了一聲,陳蕪預備退下。
朱瞻基故作漫不經心地問:“她生氣了?”
“沒、沒有。”陳蕪支吾。
朱瞻基微微凝眉:“她就沒說什麽?”
陳蕪搖搖頭:“也沒有。”
朱瞻基又問:“一句都無?”
語氣明顯有些焦灼。
陳蕪笑得很無奈。
方才陳蕪前去清寧宮西暖閣通稟時,子衿自己解下釵環,阿金連忙阻止:“太子嬪,這可使不得,您不要心急,殿下很快便會到了!”
子衿笑笑,自顧自地卸掉釵環,脫掉禮服,竟然就往床上一躺,蓋好被褥,閉上眼睛準備休息。
她閉目,聲音平靜得出奇:“聖上龍體欠安,太子向來誠孝,自是心急如焚,如今這時候,哪兒有心情納妃呢?他不會來的,各自迴去歇著吧。”
阿金和宮女們麵麵相覷。
陳蕪窺了一眼朱瞻基的麵色,這才大著膽子道:“殿下,冊太子嬪的儀式繁瑣,把人折騰了好幾日,好好兒的人都瘦了一圈,今夜是一直等著您去,怕是實在撐不住,這才歇下了。”
袁琦捧著書過來:“胡說,太子殿下未至,縱是等到天明,那也得等下去啊!殿下,書——”
朱瞻基也不搭理他們,徑直倒在床上,閉上眼。
今日夜空,是濃烈的讓人感到絕望的黑。
蘇月華鎖上尚食局的大門,正欲離開,隱約聽見空氣中傳來動聽的簫聲,她忍不住駐足聆聽。
簫聲幽雅,隱隱透出悲涼,讓她忍不住追逐曲聲而去,當她最終發現吹奏者竟是遊一帆的時候,不由被那曲中動人的感情吸引。
她悄悄躲在一旁,遠遠望著月下吹奏的人。
他的心中,似在思念著某個人。
蘇月華望著他,無限的憐憫湧上心頭。
簫聲突然停了,蘇月華下意識要上前,遊一帆卻俯身躍下,頭也不迴地走了。
蘇月華望著他遠去的背影,露出悵然若失的神情。
--
西暖閣。
漆黑的房間內,子衿正在熟睡。
守夜的阿金發現房門微開,心頭一驚,壯膽走入內室查看,隻見到幔帳重重,床畔坐著一道人影,頓時驚駭欲叫。
朱瞻基低聲道:“是我。”
“太、太子殿下?”阿金嚇得目瞪口呆,她連忙燃起燭火,果然是朱瞻基在床邊坐著,也不知道在那兒坐了多久。
阿金要開口,朱瞻基向她示意噤聲,阿金低聲道:“您這是?”
朱瞻基伸出手,阿金反應過來,連忙把燭台遞給他,朱瞻基眼神示意,阿金退了出去。
朱瞻基舉起燭台,認真端詳子衿的睡顏,發現她睡得特別乖巧安寧,彎唇自嘲地笑了笑:“還以為要受你冷眼,未料到你連一眼都不瞧我呢!”
他靠得近了點,燭台上的燭淚堆起,猛然滴落,朱瞻基吃了一驚,眼看燭淚就要滴落在子衿瓷白嫩滑的秀靨上,千鈞一發之際,朱瞻基另一隻手掌險險接住了。
他鬆了口氣,沒好氣地看向子衿毫無所覺的睡臉。
翌日清晨,天色微明,阿金在為子衿梳妝打扮,時不時從鏡子裏窺視子衿,子衿詫異道:“為何一直看我?”
阿金訕訕地笑:“不知太子嬪昨夜睡得可好?”
子衿納悶:“嗯?”
阿金趕緊轉移話題:“東宮除太子妃,您的位份最高,其他人理應前來拜見,奴婢已吩咐尚食局備下小宴了。”
子衿笑笑:“阿金,你是莊妃娘娘身邊舊人,如今皇後讓你來伺候我,不覺得委屈嗎?”
阿金放下梳子,鄭重拜倒:“迴太子嬪的話,當年我家主子求助無門,若非您伸出援手,怕她無法安心上路,這份恩情奴婢永生銘記。此番皇後娘娘要遣人來東宮,是奴婢主動去求來的差使,您有任何差遣,奴婢定當盡心竭力。”
子衿微微眯起眼睛,一汪清潭的眼眸裏含著笑意,將人攙起來。
阿金看看天色:“時辰不早了,奴婢這便去準備。”
子衿自言自語:“怕是未必如你心意呢。”
見阿金驚訝,子衿含笑道:“你去吧。”
不多時,殷紫萍便帶人過來西暖閣送膳,她畢恭畢敬地向子衿行禮,接過送膳太監的膳食,一一安排,再次向子衿行禮。
“太子嬪,已經備妥了。”
子衿看了阿金一眼,阿金立刻引著其他人退出。
遲遲不見子衿叫起身,殷紫萍抬起頭,兩人一對上眼神,都笑起來。
子衿拍了拍身邊的位置,殷紫萍馬上高高興興地坐過去,四下裏望望。
“哇,做了主子就是不一樣,可比尚食局強太多了!不過,我在這兒坐著多失禮,要是被太子殿下發現怎麽辦?”
子衿眼瞼微垂:“他沒來過。”
聲音雖平靜,但殷紫萍還是隱隱聽出幾分失落。
殷紫萍微怔,困惑道:“沒來過?怎麽會!他不來找你,你也沒去找他麽?”
子衿理所當然地搖頭。
殷紫萍一拍巴掌:“你們還未和解?啊!我明白了!”
子衿轉頭看她:“你明白什麽了?”
殷紫萍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你怨皇後迫你入宮,連太子一並恨上啦,所以你答應嫁他,預備花一生時間,好好折磨他,是不是?”
子衿被她這話逗得笑出聲來。
殷紫萍又爬起來:“不行,待會兒東宮妃嬪來向你請安,看見我在這兒坐著,可太不像樣了。”
子衿一把將她扯得坐了下來。
殷紫萍心中萬分詫異,子衿卻堅持:“坐著。”
西暖閣門口,阿金一直翹首以盼,然而一直等到黃昏時分,根本不見任何人來訪。
殿內,殷紫萍坐著嗑瓜子,已經嗑得快睡著了。
子衿老神在在地拿了本書在翻閱,根本不在意有沒有人來的模樣。
阿金匆匆入殿,殷紫萍馬上跳起來:“來了嗎?來了沒有?”
阿金向子衿行禮:“太子嬪,今日……”
子衿微笑著舉箸:“不必等了,今天你陪我用膳。”
殷紫萍冷笑:“他們竟敢如此怠慢你,實在欺人太甚!”
子衿嚐了一口,輕“唔”了聲:“今日這“熏蟲”啊,油煎得過火了些。”
殷紫萍馬上忘記剛才的事,親自品嚐。
“哪兒有,明明又香又酥,我親自煎的呢。”
子衿放下木箸,拉起殷紫萍的手,語重心長道:“別耍嘴皮子,光祿寺進的河豚,你務必親自處理,不要假手於人。皇後娘娘不大喜歡蘆芽湯,改用金花菜湯吧,菘菜、蔞蒿也要多備。平日待小宮女們要和善,不可唿來喝去,容易積下仇怨。我不在你身邊,千萬小心蘇月華。”
殷紫萍努努嘴,故作堅強道:“我不必你擔心,倒是你自己,定要設法籠住太子才是!”
子衿垂眼,輕舒一口氣,壓下喉間莫名湧上來的酸澀,默了默,才沉靜道:“若要在東宮長久立足,太子殿下的妃妾們,一個也不可輕忽呢!”
殷紫萍還要說話,子衿夾了塊煎餅堵住她的嘴。
默默在一旁伺候的阿金一臉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