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金山橋米
尚食:紫禁城的美味愛情 作者:手抓蔥油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殷紫萍做的是榴蓮燉雞湯,可是朱瞻基嚐了一口便放下了,沒有開口點評。
她內心充滿了不甘,隻好無可奈何地退下。
蘇月華送來了手撕龍蝦飯,奇特的是,她不但烹製了龍蝦,還將龍蝦殼製作了龍蝦燈。
蘇月華上前一小步,謙卑道:“唐代《本草拾遺》中提到一種紅蝦,‘生臨海、會稽,大者長一尺,須可為簪’,正好與太平縣誌中‘五彩皆具、魁梧異常’的巨蝦如出一轍,故而在泉州府又稱為神蝦。今日特以當地漁民傳統的做法烹製手撕龍蝦飯,請貴人品鑒。”
朱瞻基凝眉:“飯在何處?”
遊一帆觀賞龍蝦燈:“殿下有所不知,漁民口中的飯,往往指的就是魚蝦。”
劉尚舉箸,嚐了一口,讚賞點頭:“嗯,蝦肉蘸醬而食,風味獨特,讓人仿佛迴到置身船頭、海風拂麵的那一刻,說不出的心曠神怡……鮮、香、有嚼勁兒,是大海的味道!”
而他窺看朱瞻基的神色,忐忑問:“殿下,您說呢?”
朱瞻基沒有吭聲,而是用箸夾了一塊放入口中淺嚐,每龍蝦肉都很飽滿,肉質鮮嫩,口感清爽不油膩。
他意外地挑挑眉,滿意頷首。
蘇月華麵露喜悅之色。
子衿呈上來的卻是三道菜一碗米飯,配上一杯葡萄酒,因食材過於平凡,所有人都呆住了。
胡司膳向子衿使眼色,子衿當作沒瞧見。
她不慌不忙,手起刀落,雪白的芋頭,眨眼切成薄片,她將放著綿軟白糖的小碟送到劉尚麵前。
潔白的芋頭沾上糖粒,看來十分誘人。
劉尚吃了一口,忍不住又吃第二口、第三口……
他滿口留香:“如此粉糯香甜,迴味無窮,不必說了,荔浦芋頭!”
子衿頷首,打開位於芋盤中央的碗蓋,露出另外一種製法的芋頭。
這便是反沙芋頭,需將去皮的芋頭切條,開文火油炸,最終投入翻滾的糖漿之中,不停地翻炒,直至糖漿化為細膩的糖霜,緊緊裹住芋條……
朱瞻基皺皺眉,心中腹誹。
又是芋頭?!
他舉箸,隨意地咬了一口反沙芋頭,油炸過後的芋頭發出清脆的沙沙聲,晶瑩的糖霜簌簌而落,甜美的味道衝破舌尖,讓人說不出半個字的批評。
他以拳抵唇,輕輕咳嗽一聲,掩飾住驚訝的情緒。
劉尚嚐了一口,連連點頭:“它的鬆脆香甜,更勝清蒸芋一籌啊!一芋兩做!尋常的食材,做出不尋常的味道,這才是手藝。”
朱瞻基眼觀鼻鼻觀心,就是不看子衿一眼。
袁琦悄悄窺視,試圖看破對方心事,奈何皇太孫連眼皮都沒掀一下。
遊一帆成心為難:“再美味,這些也就是大蒜拌黃瓜,茴香蠶豆,哦,再加個芋頭,連根肉絲都無,何以慳吝至此!你是打算以量取勝麽?”
眾人都低頭忍笑。
孟尚食仔細看了看食物,特別是那杯葡萄酒,突然明白了什麽,頗為意外地看向子衿。
朱瞻基怔住,隨後他舉箸,吃了一口米飯,卻是徹底沉默了下去。
所有人都在看朱瞻基的反應,可他再也沒有發表過半句意見,令人一頭霧水,茫然無措。
隔了半晌,從大廚房出來,朱瞻基停步:“祖父交辦如此差事,難怪父親要病了。不過,皇命就是皇命,並無大小之分,他病了,我就替他應差。”
這話袁琦可不敢答,隻好訕訕地賠笑。
“殿下,您看這膳單,還用請示太子麽?”劉尚追出來。
朱瞻基嗓音淡淡:“叫那廚娘出來。”
孟尚食示意子衿上前。
朱瞻基故作冷淡,眼神卻始終落在她的麵上:“為何選用最尋常的食材?”
子衿被那雙眼睛看得麵頰發燙,趕緊低下頭去。
“殿下容稟,古語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招待客人,確實該讓他們賓至如歸。但我國的百姓,才是最珍貴的人。這片土地上的稀有物產,是上天給予勤勞百姓的饋贈,他們才是最該品嚐的人,還有……”
朱瞻基打斷她的話:“當年張騫出使西域,帶迴了今日你所用的食材。珍貴的種子在中華大地上生根發芽,經過一代代地培植,生出千變萬化的美味。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為使節團準備此膳,自然有著特殊的含義。”
子衿沒想到朱瞻基竟如此洞悉她的心意,意外地抬起頭來。
目光相觸的瞬間,朱瞻基先移開了眼,丟下一句話:“就這麽辦吧。”
隨即快步離去。
劉尚看向子衿:“聽見了吧,使節團的膳單,交由你來負責。”
孟尚食引了劉尚向外走。
子衿望著劉尚背影,若有所思。
遊一帆走過來,負手立在子衿身側,揶揄道:“你是不是想說,陛下如此廣施仁德,豈不勞民傷財?”
子衿略一吃驚:“奴婢萬萬不敢!”
遊一帆輕哂:“做生意,自然互惠互利,陛下建通衢,修運河,平叛亂,安邊民,哪件不是耗資巨萬,可至今國庫豐盈,資用充足,若無多方互市,如何能夠辦到呢?”
子衿忍不住又多問一句:“世上可不都是知恩圖報的人,若有不通禮俗之地,德行教化不了呢?”
聽到這番話,遊一帆更意外,隨後他微笑著看她,輕輕拂過腰間的佩刀。
子衿循著他手上的動作望去,入眼的是他左肋懸著的繡春刀,白玉柄、銅葉鞘,在陽光下泛著森森寒意,她唿吸一凜。
遊一帆見她受驚小鹿般,仰頭大笑,轉身快步離去:“劉大人,說好一道飲茶的呢!”
殷紫萍快步上前,挽住子衿手臂:“子衿,你說這些大官兒也真怪,追逐口腹之欲,還鍾愛於評點呢!”
子衿對她笑笑:“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權勢富貴,過眼雲煙,哪及得上頂級美味?”
殷紫萍拖著子衿就往廚房走:“我的榴蓮燉雞湯才是頂美味的,快來嚐嚐!”
子衿忙道:“求你饒了我吧!我不要不要不要!”
遠處,蘇月華望著她二人熱鬧地相攜離去,越發顯得形單影孤。
尚食局外,劉尚若有所思:“剛才吃的米,倒是十分綿軟可口——”
“京山橋米。”遊一帆了然輕笑,“去歲湖廣剛遭了天災,若為使節團供應這種稻米,京師豪商富戶自然競相追捧,百姓的日子也會好過許多。”
劉尚恍然大悟,有些不可思議地迴頭看了一眼尚食局。
遊一帆倒是淡然道:“一介小小女廚,哪有如此多的心思,不過巧合罷了!”
劉尚深以為然,微微頷首。
此時,袁琦領著小宦官,向劉尚與遊一帆行禮,隨後向尚食局而去。
遊一帆側目。
劉尚疑惑:“他怎麽又來了?”
尚食局門口,袁琦示意,小宦官打開了一隻匣子,無數顆奇特的貓眼石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袁琦賠笑:“千裏迢迢從忽魯謨斯帶迴來的貓眼石,您看喜不喜歡?”
子衿不為所動:“多謝皇太孫殿下,奴婢愧不敢受。”
袁琦立刻揮開了小宦官,親自取航海日誌給姚子矜:“險些忘了,姚姑娘先前不是正尋這本書麽,這不就給您送來了。”
子衿聲音冷淡:“用不上了。”
“別呀,這送都送來了,哪兒有帶迴去的道理。”袁琦又將書往子衿跟前湊了湊。
姚子矜隻接了書,對貓眼石看也不看:“請代奴婢謝過皇太孫賞賜。”
而後曲膝,向北方遙謝,轉身就迴去了。
袁琦愕然,突然想起什麽。
方才從書齋過來時,皇太孫囑咐他,要他告訴姚姑娘,終有一日,我們的船隊帶迴來的將不再隻是珠寶和香料,會有更多造福中華百姓的物產!
袁琦一拍腦袋:“哎呀,忘了頂頂重要的那句!”
迴到草舍,朱瞻基挑眉問:“賞賜,她是這麽說的?”
袁琦無奈點頭:“奴哪兒敢亂迴話,姚姑娘就是這麽說的。”
陳蕪的棋子停在半空,突然想到要怎麽走,正欲落下,朱瞻基一抬手,桌上的棋盤就翻了。
她內心充滿了不甘,隻好無可奈何地退下。
蘇月華送來了手撕龍蝦飯,奇特的是,她不但烹製了龍蝦,還將龍蝦殼製作了龍蝦燈。
蘇月華上前一小步,謙卑道:“唐代《本草拾遺》中提到一種紅蝦,‘生臨海、會稽,大者長一尺,須可為簪’,正好與太平縣誌中‘五彩皆具、魁梧異常’的巨蝦如出一轍,故而在泉州府又稱為神蝦。今日特以當地漁民傳統的做法烹製手撕龍蝦飯,請貴人品鑒。”
朱瞻基凝眉:“飯在何處?”
遊一帆觀賞龍蝦燈:“殿下有所不知,漁民口中的飯,往往指的就是魚蝦。”
劉尚舉箸,嚐了一口,讚賞點頭:“嗯,蝦肉蘸醬而食,風味獨特,讓人仿佛迴到置身船頭、海風拂麵的那一刻,說不出的心曠神怡……鮮、香、有嚼勁兒,是大海的味道!”
而他窺看朱瞻基的神色,忐忑問:“殿下,您說呢?”
朱瞻基沒有吭聲,而是用箸夾了一塊放入口中淺嚐,每龍蝦肉都很飽滿,肉質鮮嫩,口感清爽不油膩。
他意外地挑挑眉,滿意頷首。
蘇月華麵露喜悅之色。
子衿呈上來的卻是三道菜一碗米飯,配上一杯葡萄酒,因食材過於平凡,所有人都呆住了。
胡司膳向子衿使眼色,子衿當作沒瞧見。
她不慌不忙,手起刀落,雪白的芋頭,眨眼切成薄片,她將放著綿軟白糖的小碟送到劉尚麵前。
潔白的芋頭沾上糖粒,看來十分誘人。
劉尚吃了一口,忍不住又吃第二口、第三口……
他滿口留香:“如此粉糯香甜,迴味無窮,不必說了,荔浦芋頭!”
子衿頷首,打開位於芋盤中央的碗蓋,露出另外一種製法的芋頭。
這便是反沙芋頭,需將去皮的芋頭切條,開文火油炸,最終投入翻滾的糖漿之中,不停地翻炒,直至糖漿化為細膩的糖霜,緊緊裹住芋條……
朱瞻基皺皺眉,心中腹誹。
又是芋頭?!
他舉箸,隨意地咬了一口反沙芋頭,油炸過後的芋頭發出清脆的沙沙聲,晶瑩的糖霜簌簌而落,甜美的味道衝破舌尖,讓人說不出半個字的批評。
他以拳抵唇,輕輕咳嗽一聲,掩飾住驚訝的情緒。
劉尚嚐了一口,連連點頭:“它的鬆脆香甜,更勝清蒸芋一籌啊!一芋兩做!尋常的食材,做出不尋常的味道,這才是手藝。”
朱瞻基眼觀鼻鼻觀心,就是不看子衿一眼。
袁琦悄悄窺視,試圖看破對方心事,奈何皇太孫連眼皮都沒掀一下。
遊一帆成心為難:“再美味,這些也就是大蒜拌黃瓜,茴香蠶豆,哦,再加個芋頭,連根肉絲都無,何以慳吝至此!你是打算以量取勝麽?”
眾人都低頭忍笑。
孟尚食仔細看了看食物,特別是那杯葡萄酒,突然明白了什麽,頗為意外地看向子衿。
朱瞻基怔住,隨後他舉箸,吃了一口米飯,卻是徹底沉默了下去。
所有人都在看朱瞻基的反應,可他再也沒有發表過半句意見,令人一頭霧水,茫然無措。
隔了半晌,從大廚房出來,朱瞻基停步:“祖父交辦如此差事,難怪父親要病了。不過,皇命就是皇命,並無大小之分,他病了,我就替他應差。”
這話袁琦可不敢答,隻好訕訕地賠笑。
“殿下,您看這膳單,還用請示太子麽?”劉尚追出來。
朱瞻基嗓音淡淡:“叫那廚娘出來。”
孟尚食示意子衿上前。
朱瞻基故作冷淡,眼神卻始終落在她的麵上:“為何選用最尋常的食材?”
子衿被那雙眼睛看得麵頰發燙,趕緊低下頭去。
“殿下容稟,古語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招待客人,確實該讓他們賓至如歸。但我國的百姓,才是最珍貴的人。這片土地上的稀有物產,是上天給予勤勞百姓的饋贈,他們才是最該品嚐的人,還有……”
朱瞻基打斷她的話:“當年張騫出使西域,帶迴了今日你所用的食材。珍貴的種子在中華大地上生根發芽,經過一代代地培植,生出千變萬化的美味。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為使節團準備此膳,自然有著特殊的含義。”
子衿沒想到朱瞻基竟如此洞悉她的心意,意外地抬起頭來。
目光相觸的瞬間,朱瞻基先移開了眼,丟下一句話:“就這麽辦吧。”
隨即快步離去。
劉尚看向子衿:“聽見了吧,使節團的膳單,交由你來負責。”
孟尚食引了劉尚向外走。
子衿望著劉尚背影,若有所思。
遊一帆走過來,負手立在子衿身側,揶揄道:“你是不是想說,陛下如此廣施仁德,豈不勞民傷財?”
子衿略一吃驚:“奴婢萬萬不敢!”
遊一帆輕哂:“做生意,自然互惠互利,陛下建通衢,修運河,平叛亂,安邊民,哪件不是耗資巨萬,可至今國庫豐盈,資用充足,若無多方互市,如何能夠辦到呢?”
子衿忍不住又多問一句:“世上可不都是知恩圖報的人,若有不通禮俗之地,德行教化不了呢?”
聽到這番話,遊一帆更意外,隨後他微笑著看她,輕輕拂過腰間的佩刀。
子衿循著他手上的動作望去,入眼的是他左肋懸著的繡春刀,白玉柄、銅葉鞘,在陽光下泛著森森寒意,她唿吸一凜。
遊一帆見她受驚小鹿般,仰頭大笑,轉身快步離去:“劉大人,說好一道飲茶的呢!”
殷紫萍快步上前,挽住子衿手臂:“子衿,你說這些大官兒也真怪,追逐口腹之欲,還鍾愛於評點呢!”
子衿對她笑笑:“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權勢富貴,過眼雲煙,哪及得上頂級美味?”
殷紫萍拖著子衿就往廚房走:“我的榴蓮燉雞湯才是頂美味的,快來嚐嚐!”
子衿忙道:“求你饒了我吧!我不要不要不要!”
遠處,蘇月華望著她二人熱鬧地相攜離去,越發顯得形單影孤。
尚食局外,劉尚若有所思:“剛才吃的米,倒是十分綿軟可口——”
“京山橋米。”遊一帆了然輕笑,“去歲湖廣剛遭了天災,若為使節團供應這種稻米,京師豪商富戶自然競相追捧,百姓的日子也會好過許多。”
劉尚恍然大悟,有些不可思議地迴頭看了一眼尚食局。
遊一帆倒是淡然道:“一介小小女廚,哪有如此多的心思,不過巧合罷了!”
劉尚深以為然,微微頷首。
此時,袁琦領著小宦官,向劉尚與遊一帆行禮,隨後向尚食局而去。
遊一帆側目。
劉尚疑惑:“他怎麽又來了?”
尚食局門口,袁琦示意,小宦官打開了一隻匣子,無數顆奇特的貓眼石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袁琦賠笑:“千裏迢迢從忽魯謨斯帶迴來的貓眼石,您看喜不喜歡?”
子衿不為所動:“多謝皇太孫殿下,奴婢愧不敢受。”
袁琦立刻揮開了小宦官,親自取航海日誌給姚子矜:“險些忘了,姚姑娘先前不是正尋這本書麽,這不就給您送來了。”
子衿聲音冷淡:“用不上了。”
“別呀,這送都送來了,哪兒有帶迴去的道理。”袁琦又將書往子衿跟前湊了湊。
姚子矜隻接了書,對貓眼石看也不看:“請代奴婢謝過皇太孫賞賜。”
而後曲膝,向北方遙謝,轉身就迴去了。
袁琦愕然,突然想起什麽。
方才從書齋過來時,皇太孫囑咐他,要他告訴姚姑娘,終有一日,我們的船隊帶迴來的將不再隻是珠寶和香料,會有更多造福中華百姓的物產!
袁琦一拍腦袋:“哎呀,忘了頂頂重要的那句!”
迴到草舍,朱瞻基挑眉問:“賞賜,她是這麽說的?”
袁琦無奈點頭:“奴哪兒敢亂迴話,姚姑娘就是這麽說的。”
陳蕪的棋子停在半空,突然想到要怎麽走,正欲落下,朱瞻基一抬手,桌上的棋盤就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