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心理學的人格理論是一種生成理論,它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是在作為主體的這個人與其所生存的環境之間的衝突、協調過程中形成的。弗洛伊德指出,一個人從嬰兒時代起,為了獲得其性欲之滿足,就必然會在本我與其周遭環境及以其父母為代表的超我之間產生一種緊張的衝突,在這種緊張的對峙中,個人會產生一種極大的挫折感和焦慮感,而這種挫折和焦慮感會最終促進和升華一個人麵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和協調能力。弗洛伊德認為,其實個人的精神人格就是自我在協調本我、外在環境和超我之間的相互分歧、相互衝突的要求這樣一種人生的經驗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作家的早期經驗對文學創作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麵:其一,在許多作家那裏,早年經驗以作品的生活原型和題材直接進入創作之中。如高爾基的《童年》、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以及許多作家的自傳體小說,都直接把自己完整的童年經驗作為題材寫進作品。曹雪芹的《紅樓夢》、魯迅的《故鄉》、《社戲》、巴金的《家》等許多作家則以早年經驗為生活原型進行創作;其二,早年經驗作為一種先在心理結構和創作的動力源泉。一般而言,早年經驗按其類型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豐富性經驗,一種是缺失性經驗。所謂豐富性經驗,即他的早年生活很幸福,物質、精神兩方麵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滿足,生活充實而絢麗多彩。所謂缺失性經驗,即他的早年生活很不幸,或是物質匱乏,或是精神遭受摧殘、壓抑,生活極端抑鬱、沉重。但與豐富性經驗相比,缺失性經驗的力量要大很多。缺失性經驗的例子有很多:曹雪芹、吳敬梓、吳承恩等著名小說家,考察他們的身世經曆,或出身豪富,而家道衰落,或本來就生活在下層人當中,幾乎沒有一個是科場、官場都很得意的。可見,作家們的文學創作大多證實“因為深刻,所以書寫”的創作動機。


    淺議作家早期的缺失性經驗對文學創作的影響:北大教授曹文軒曾說過:苦難是作家的一筆財富。而小說是人經曆的體現,一個作家經曆越豐富,其寫作材料來源越廣。但是,經曆單獨並不能造就一位成功的作家。在曆經歲月的路程中,每一個人都會擁有各自的坎坷挫折,但是並非每一個人都能將這種情緒轉變為文字,而這些寶貴的人生體驗在作家的世界裏經過歲月的沉澱和反複思考,便形成缺失性經驗的累積。相對作為立誌成為文字工作者的我來說,我更在乎深入了解作家早期的缺失性經驗。


    隻有在痛苦中了解社會,磨練自己,感悟生活,並加強自己表現生活的能力,這樣才有可能成就自己的文學之夢。好多傷痕文學作家,例如張賢亮等人,他們的作品之所以比較感人,也是因為作者對人生有著比較痛苦的體驗。張賢亮56年發表《大風歌》被打成“右派”,其後幾次抓了放,放了抓,直至1979年9月才徹底平反。其作品《靈與肉》《綠化樹》等感人至深,不能說跟他早期遭受的痛苦經曆沒有太多關係。這無不說明:與豐富性經驗相比,缺失性經驗的力量要大很多。隻憑自己的想象力來杜撰,寫出的東西必然是幹幹巴巴,毫無動人的力量。由於對生活的感悟不深,所以這樣的人是寫不出好作品的。不說偉大作品,就是一般的作品,也是需要經過比較痛苦的生活體驗才能夠寫成的。作家或詩人用文字來將自己的苦難記錄下來,讓世世代代的人都知道,這就產生了作品。因為他們親自涉獵了人生的苦難,而不是道聽途說得到的,所以寫出來的東西特別感人。


    我國古代又有多少文人墨客不是在艱難苦恨中寫就了絕世華章才贏得生前身後名呢?屈原若沒有被貶放逐的經曆就不會寫出《離騷》這樣流傳千古的名文;司馬遷若沒有身廢名劣的苦楚,就不會寫出《史記》這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來;杜甫若不是身遭亂離,就不會寫出那麽多反映人民疾苦的優秀作品;陶淵明若不是官場失意,又怎能寫出《歸田園居》、《讀山海經》、《桃花源記》等帶著孤憤情緒的膾炙人口的詩文來呢?蒲鬆齡若不是一生科場失意、窮困潦倒,是決然寫不出《聊齋誌異》的等等。他們在自己文章中抒發悲憤,將這些缺失性經驗通過筆下的人物來表達使得“作者作之深刻,讀者讀之深刻”的共鳴。想要真正的了解一部偉大的作品,那必然要分析作家的創作處境,確切的說就是研究作家的這個人的人生經曆,因為任何的作品都是寫作者情感的反應。從廣泛的閱讀中我知道大多數的作家都是有過艱難的人生曆程才會撰寫出深刻的文章。


    好多大作家都經曆過十分痛苦的心靈曆程。我們還可以看看外國作家的一些例子:俄國名著《罪與罰》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遭遇也是很具有典型性的。他中年喪妻,貧病交加。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參加革命活動被沙皇政府逮捕並流放西伯利亞。十年苦役,經曆了生與死的考驗。他的好多作品的產生及其風格的形成跟這種經曆是有很大關係的。


    《老人與海》作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名篇之一,記敘了老人聖地亞哥曲折的海上捕魚經曆,該作品向讀者呈現了感人的“忘年交”情誼,扣人心弦的海上搏鬥場麵描寫以及震撼人心的奮鬥曆程。本書以事件的發展順序刻畫了主人公聖地亞哥的遭遇:出海前的居家生活——海上與鯊搏鬥——返迴時的悲慘情狀。作品中有著令人膽戰心驚的故事情節以及沉重的情感賦予,看似簡單的鋪陳卻又使得讀者的情感深陷其中。老人的硬漢形象躍然紙上給讀者帶來了強有力的情感衝擊,而老人的悲慘遭遇以及在此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英雄式的悲情更是給讀者帶來深深的痛惜和思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許你錦瑟,予我華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耳朵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耳朵朵並收藏許你錦瑟,予我華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