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滎陽鄭家
三國草根:沒作弊器隻能拚操作了 作者:半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滎陽出名的世家有哪些?”
戲忠早就做好了調研,迴道:“滎陽是鄭氏一家獨大,其家主鄭泰正巧因駁斥何進招董卓進京而辭官在此。”
“哦?那以他們的耳目效率,怕是今日已經知曉洛陽之事了。”
江山對滎陽鄭氏並不太了解,還是要先接觸再說。
“走,先歇息一番,晚些再下拜帖會麵。”
如今剛到午時,江山一行人昨夜忙了一夜,早已疲勞不堪。
可酒香也怕巷子深,他當即安排人,在滎陽城擴散他要去青州奉旨承辦書院一事了。
此時,江山一行人在城裏酒家隨意吃了些,就到樓上歇息去了。
入夜。
滎陽鄭家。
酒肉飄香。
辭官在家的鄭泰握著書卷,安坐在書房裏,其身後一個妙齡女子正給其揉捏著肩膀。
正當他讀書讀的心猿意馬的時候,門外傳來了一聲熟悉的喊聲:“兄長!洛陽又有新消息了!”
“哦?”鄭泰聽到他弟弟鄭渾這麽一喊,當即站了起來,屏退了左右。
他雖辭官在家,可他的耳目卻時時刻刻盯著洛陽的風吹草動。
要不然,讀個書也不會讀的如此思緒不定。
鄭渾推門而進,關好了書房的門後 這才說道:“董卓已經掌控了洛陽大批部隊,自封司空,與已故的董太後認親,欲立陳留王劉協為帝!”
鄭泰一聽拍案而起,沒好氣的說道:“嗬!董卓這廝換皇帝是學的霍光,當外戚是學的何進,這兩人最後可都沒有什麽好下場!”
說著鄭泰拿起了寫滿信息的羊皮紙,“咦?王允舉辦了文會,看樣子這是要聯合士族應對這個董卓呀。”
“嗯?文會出風頭的竟然是一個侯爺?江山?此人是誰?”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好!好啊!簡簡單單四句話,卻囊括了我等儒學之輩一生的追求!”
“這江山到底是何許人也?師從何方?”
鄭渾坐下來說道:“此人倒是妙人,聽聞其受蹇碩提拔,原本是要被清算之人,可誰知其竟然在邙山中誅殺亂賊張讓,救迴了皇帝,如此便封了候,短短一日便在文會上大放異彩。聽說,董卓的夜宴他也沒去,早早的便跑了。”
“哦?看樣子,此子也不想與董卓同流合汙。”
鄭渾見到兄長對此人有些興趣,想到剛剛在外聽到的消息,當即說道:“對了,兄長,剛剛還得到消息,這江山要承辦書院。”
鄭泰詫異道:“他還要承辦書院?一個宦官背景的軍士,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轉而他話鋒一轉,“不過有他這四句話,承辦書院,他倒是有幾分資格。”
“隻可惜,此子還是太年輕了些。”
鄭渾笑道:“兄長,不止呢,他這書院可是聖上朱批,奉旨承辦,文會上他還讓不少大儒成了其中教習。”
鄭泰站起身,皺眉道:“怎會如此?”
如果說書院有聖上朱批外加大儒門參與,這書院勢必要落成了。
誰都知道,這書院可不是簡簡單單讀書而已,那是會產出官員的!是權力的樞紐!
“消息便是這樣,應該不會有錯。”鄭渾一時間也沒想清楚,江山這個橫空出世之人,怎麽就能掌控這麽一個國之重器。
鄭泰點了點頭,坐了下來,說道: “是了,花花轎子人人抬,聖上若是朱批,此子再有這傳世之句,那些大儒怕是會願意為之擔任教習。可他們如何能去青州那麽遠的地方任教?”
“兄長,他們這教習前麵還有個前綴,是名譽教習。”
鄭泰聽後有些發愣,“名譽教習?這算什麽教習?”
“不知。”鄭渾也搖了搖頭。
鄭泰又問:“青州山高路遠,具體是哪裏?齊國?北海?”
“黃縣。”
“黃縣?東萊?”
鄭泰眉頭一皺,他知曉那地方,賊亂四起,許久都沒新消息傳迴來了。
在東萊黃縣這裏建立書院,怎麽想怎麽不對勁。
堂堂書院聖地,怎麽跑到國土邊緣去了?
尤其是,那裏亂民四起,沒有足夠的武力,能開辦書院嗎?
“報!老爺!府外有一個自稱都亭候的文士,帶了一隊兵馬前來拜訪。”
“哦?”
“這是拜帖。”
鄭泰打開一看,其弟鄭渾也湊過來看了一眼。
“江山?”
鄭渾眼睛一瞪,“他怎麽來了?”
“明麵上赴任黃縣,實際上是避開董卓吧。”鄭泰很快就捋清了其中緣由。
“那他來此是為何故?”
鄭泰也不清楚江山多來為何,他們之間了沒什麽交情。
“命府上設宴,引其後院等待,我梳洗罷就來。”
“老爺,他隨行的還有幾十號軍士如何安排?”
鄭泰沒想到江山出行還帶了兵,略一思忖說道:“前堂供給飯食。”
月上柳梢頭。
鄭泰帶著其弟前來相迎。
“江侯爺前來,有失遠迎,還請不要怪罪呀。”
“鄭公太客氣了,學生不請自來,還望鄭公不要怪罪才是。”
江山自謙一聲學生,讓鄭泰很是受用,畢竟能講出那儒家四句,外帶開辦書院的的人,對他自謙學生,這極大的滿足了他的虛榮心。
他看著江山的目光熱切了許多,拉著江山的手就入了席。
“來飲此一杯。”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鄭泰拉著江山談天扯地,就是沒問江山來此的緣由,反而一副打定了學術交流的樣子。
“來人,把我給鄭公準備的禮物抬上來。”
江山手下的四個甲士,一人捧著一套書簡,昂首挺胸的來到了宴席之中的。
江山笑道:“皆是一些書簡,聽聞鄭公喜好讀書,便順便拿來了。”
鄭泰看到有書簡,沒來由的歡喜,當即走上去查看。
“這些可都是罕見的經卷!”
鄭泰可是識貨的,江山從張讓寶藏淘來的,可都是好書。
這其中的《衍通論》可是難得一見的孤本,他也隻在別人耳中聽過此書的名頭。
江山給出這些書簡一點都不心疼,內容他已經讓戲忠抄錄到絹布之上了。
此時,賓主盡歡之下,江山指著身後這四個甲士,說道:“鄭公,實不相瞞,此等甲士還可招募千餘,而帶甲騎兵還可訓練五百餘騎。所以,學生現在,可是急需糧草援助呀。”
戲忠早就做好了調研,迴道:“滎陽是鄭氏一家獨大,其家主鄭泰正巧因駁斥何進招董卓進京而辭官在此。”
“哦?那以他們的耳目效率,怕是今日已經知曉洛陽之事了。”
江山對滎陽鄭氏並不太了解,還是要先接觸再說。
“走,先歇息一番,晚些再下拜帖會麵。”
如今剛到午時,江山一行人昨夜忙了一夜,早已疲勞不堪。
可酒香也怕巷子深,他當即安排人,在滎陽城擴散他要去青州奉旨承辦書院一事了。
此時,江山一行人在城裏酒家隨意吃了些,就到樓上歇息去了。
入夜。
滎陽鄭家。
酒肉飄香。
辭官在家的鄭泰握著書卷,安坐在書房裏,其身後一個妙齡女子正給其揉捏著肩膀。
正當他讀書讀的心猿意馬的時候,門外傳來了一聲熟悉的喊聲:“兄長!洛陽又有新消息了!”
“哦?”鄭泰聽到他弟弟鄭渾這麽一喊,當即站了起來,屏退了左右。
他雖辭官在家,可他的耳目卻時時刻刻盯著洛陽的風吹草動。
要不然,讀個書也不會讀的如此思緒不定。
鄭渾推門而進,關好了書房的門後 這才說道:“董卓已經掌控了洛陽大批部隊,自封司空,與已故的董太後認親,欲立陳留王劉協為帝!”
鄭泰一聽拍案而起,沒好氣的說道:“嗬!董卓這廝換皇帝是學的霍光,當外戚是學的何進,這兩人最後可都沒有什麽好下場!”
說著鄭泰拿起了寫滿信息的羊皮紙,“咦?王允舉辦了文會,看樣子這是要聯合士族應對這個董卓呀。”
“嗯?文會出風頭的竟然是一個侯爺?江山?此人是誰?”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好!好啊!簡簡單單四句話,卻囊括了我等儒學之輩一生的追求!”
“這江山到底是何許人也?師從何方?”
鄭渾坐下來說道:“此人倒是妙人,聽聞其受蹇碩提拔,原本是要被清算之人,可誰知其竟然在邙山中誅殺亂賊張讓,救迴了皇帝,如此便封了候,短短一日便在文會上大放異彩。聽說,董卓的夜宴他也沒去,早早的便跑了。”
“哦?看樣子,此子也不想與董卓同流合汙。”
鄭渾見到兄長對此人有些興趣,想到剛剛在外聽到的消息,當即說道:“對了,兄長,剛剛還得到消息,這江山要承辦書院。”
鄭泰詫異道:“他還要承辦書院?一個宦官背景的軍士,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轉而他話鋒一轉,“不過有他這四句話,承辦書院,他倒是有幾分資格。”
“隻可惜,此子還是太年輕了些。”
鄭渾笑道:“兄長,不止呢,他這書院可是聖上朱批,奉旨承辦,文會上他還讓不少大儒成了其中教習。”
鄭泰站起身,皺眉道:“怎會如此?”
如果說書院有聖上朱批外加大儒門參與,這書院勢必要落成了。
誰都知道,這書院可不是簡簡單單讀書而已,那是會產出官員的!是權力的樞紐!
“消息便是這樣,應該不會有錯。”鄭渾一時間也沒想清楚,江山這個橫空出世之人,怎麽就能掌控這麽一個國之重器。
鄭泰點了點頭,坐了下來,說道: “是了,花花轎子人人抬,聖上若是朱批,此子再有這傳世之句,那些大儒怕是會願意為之擔任教習。可他們如何能去青州那麽遠的地方任教?”
“兄長,他們這教習前麵還有個前綴,是名譽教習。”
鄭泰聽後有些發愣,“名譽教習?這算什麽教習?”
“不知。”鄭渾也搖了搖頭。
鄭泰又問:“青州山高路遠,具體是哪裏?齊國?北海?”
“黃縣。”
“黃縣?東萊?”
鄭泰眉頭一皺,他知曉那地方,賊亂四起,許久都沒新消息傳迴來了。
在東萊黃縣這裏建立書院,怎麽想怎麽不對勁。
堂堂書院聖地,怎麽跑到國土邊緣去了?
尤其是,那裏亂民四起,沒有足夠的武力,能開辦書院嗎?
“報!老爺!府外有一個自稱都亭候的文士,帶了一隊兵馬前來拜訪。”
“哦?”
“這是拜帖。”
鄭泰打開一看,其弟鄭渾也湊過來看了一眼。
“江山?”
鄭渾眼睛一瞪,“他怎麽來了?”
“明麵上赴任黃縣,實際上是避開董卓吧。”鄭泰很快就捋清了其中緣由。
“那他來此是為何故?”
鄭泰也不清楚江山多來為何,他們之間了沒什麽交情。
“命府上設宴,引其後院等待,我梳洗罷就來。”
“老爺,他隨行的還有幾十號軍士如何安排?”
鄭泰沒想到江山出行還帶了兵,略一思忖說道:“前堂供給飯食。”
月上柳梢頭。
鄭泰帶著其弟前來相迎。
“江侯爺前來,有失遠迎,還請不要怪罪呀。”
“鄭公太客氣了,學生不請自來,還望鄭公不要怪罪才是。”
江山自謙一聲學生,讓鄭泰很是受用,畢竟能講出那儒家四句,外帶開辦書院的的人,對他自謙學生,這極大的滿足了他的虛榮心。
他看著江山的目光熱切了許多,拉著江山的手就入了席。
“來飲此一杯。”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鄭泰拉著江山談天扯地,就是沒問江山來此的緣由,反而一副打定了學術交流的樣子。
“來人,把我給鄭公準備的禮物抬上來。”
江山手下的四個甲士,一人捧著一套書簡,昂首挺胸的來到了宴席之中的。
江山笑道:“皆是一些書簡,聽聞鄭公喜好讀書,便順便拿來了。”
鄭泰看到有書簡,沒來由的歡喜,當即走上去查看。
“這些可都是罕見的經卷!”
鄭泰可是識貨的,江山從張讓寶藏淘來的,可都是好書。
這其中的《衍通論》可是難得一見的孤本,他也隻在別人耳中聽過此書的名頭。
江山給出這些書簡一點都不心疼,內容他已經讓戲忠抄錄到絹布之上了。
此時,賓主盡歡之下,江山指著身後這四個甲士,說道:“鄭公,實不相瞞,此等甲士還可招募千餘,而帶甲騎兵還可訓練五百餘騎。所以,學生現在,可是急需糧草援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