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年間,粵西唐琴天資聰穎,三歲開蒙,五歲能詩,十一歲中了秀才,被祖父大加讚賞,稱為唐家讀書種子,定能重振家聲,誰知此後時運不濟,連續三場鄉試都落第。


    家中跟著也連遭不幸,一年之內喪事不斷,父親、祖父、母親相繼去世,隻剩唐琴自己和祖母。


    待三年孝滿,他發現家業消磨大半,覺得讀書高中太慢,祖母可能享不了自己的福,便改學生意,開了家南北貨行。


    哪知半路出家做生意,無長輩親友扶持,仿佛盲人過河一般,全靠運氣,偶爾賺一點,多數虧本,到了年底,他一打算盤,竟虧了六百兩銀子。


    唐琴又痛又悔,隻覺前路茫茫,不知如何是好。祖母安慰他說不要緊,自己手頭上還有些首飾,拿去當了,祖孫兩人也能吃穿幾年,想了想,又催他先把媳婦娶了,完成人生大事。


    父母在世時,早為他定下了一門親事,對方比他小三歲,是雲頭嶺陳員外家的三女兒陳真真,平時年節,兩家互送禮物,往來不絕。


    唐琴想著祖母說得很有道理,未婚妻明年即將及笄,先與嶽父把婚期定下,也好置辦東西,便遣了媒人去雲頭嶺陳家,商議婚期。


    誰知當日下午,媒人捂著左臉迴來了,一鬆開手,左臉上一道腫起的紅印子,手臂上也一道道印記,紅的紅,紫的紫。


    原來他在門口一提唐琴二字,被裏頭吩咐門子打出來了,說陳家好大膽子,居然敢汙蔑陳家小姐的清白。


    唐琴為媒人遭受的無妄之災而道歉,媒人哭笑不得:這都哪裏跟哪裏啊,重點不是自己挨打,而是婚事吹了,自己好好的酬金沒了。


    媒人不死心,問:“你們可有親筆書寫的婚約,可有親友見證,可有信物?”


    唐琴去問祖母,祖母說兩家乃是通家之好,當初定下這樁婚事,也是因為陳家帶著兒女來玩,陳三小姐和唐琴特別要好,進進出出都跟在他後麵,大家都說好一對小夫妻,便就此定下了婚事,預備等他們大了再成親,但並無寫下婚約。


    這些年,他們彼此稱唿親家,若無婚事,如何會稱親家?


    媒人說這可難辦了,沒有一紙婚約,就算告到衙門,也是唐家輸定了。


    唐老太太傷心不已,唐琴卻說:“沒了就沒了,這樣嫌貧愛富的嶽家我一點都不稀罕!我就不相信,沒了他陳家我這輩子就娶不上媳婦!”


    任唐老太太和媒人如何相勸,他都硬著脖子,不肯低頭。


    唐老太太無奈,隻好親自到雲頭嶺陳家,和陳老爺要個說法。


    陳老爺吩咐下人端茶奉果,一口一個老太太,以禮相待,但提起親事卻顧左右而言他,末了道:“這所謂婚事,不過是唐世兄在生時的玩笑話,若是他有心成事,早該遣媒人送聘禮過來才是,一無婚約二無聘禮,如何能談婚論嫁?”


    唐老太太見他們這樁婚事賴定了,兩家境況又天差地別,想來陳老爺愛女心切,不願意女兒過來受苦,既然如此,糾纏無益,就此作罷,便跟陳老爺說往後兩家各自嫁娶,兩不相幹。


    陳老爺麵有慚色,命人送上一大盤銀子,為老太太添衣,唐老太太婉言謝絕了,道唐家雖不比從前,吃飯穿衣還是不用外人幫忙的。


    唐老太太坐著轎子離開陳家沒多久,後麵有個丫鬟趕上來,喊道“老太太且慢”。


    原來她是陳三小姐的貼身丫鬟,陳三小姐不同意退婚,但胳膊擰不過大腿,她一個閨中少女,又有何辦法?隻求唐老太太到官府中控告,她和唐琴的婚事還有一線希望。


    唐老太太搖搖頭,道:“算了,事到如今,悔婚已成事實,何必鬧得兩家不和、人盡皆知?替我轉告你們家三小姐,願她從今往後嫁得高門大戶,夫妻恩愛,百子千孫。”


    話雖如此,唐老太太畢竟年紀大了,走了這麽一趟,又受了些氣,迴到家中頭昏目眩,躺了半天才勉強緩過氣來,吩咐仆婦不許聲張,尤其不可告訴孫少爺。


    過了兩日,方圓數十裏紛紛傳說雲頭嶺陳老爺家三小姐與大蓮塘何家大少爺定親,送聘禮的隊伍足足有三十人。


    大家都說定親已經這樣隆重,若是成親當日那還了得?豈非十裏紅妝送嫁?


    唐老太太聞訊,不由吐了一大口血,暈倒在床,唬得仆婦們一麵掐人中、虎口,一麵速速去南北貨行報信。


    待唐琴帶著大夫趕來,唐老太太出氣多,入氣少,眼看不能活了,大夫也搖了搖頭,說盡人事,聽天命。


    唐琴忽然想起祖父在生時,曾經幫過一位跛足老丈的忙,那個跛足老丈送過他一顆藥丸,說可以救命的。


    祖父病重時,祖母提起此事,要給他喂藥丸,祖父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何必強行與天命相爭,不肯吃,祖父死後,祖母每逢提起此事便恨恨不已,說若是強行喂了他藥丸,也許祖父至今還在。


    眼看祖母就要沒了,唐琴不管三七二十一,找出那顆藥丸,剝掉蠟殼,研碎,與水一起喂給祖母。


    說來也怪,唐老太太當晚唿吸便平穩了,第二天竟醒了過來,休養了一段時間,能吃能走,算是挽迴了一條命。


    唐琴要去尋那位跛足老丈報恩,唐老太太說聽聞跛足老丈住在城西寶光塔下一個草棚裏,有時上山采藥,有時訪友問道,有時街頭送藥,真要有心尋他,十次倒有八次遇不到的。


    唐琴去了幾次,草棚還在,裏麵擱著一張破草席一張薄被,連枕頭都沒,問附近的人,都說最近沒看到他出沒。


    唐琴吩咐下人放了新草席新被子新枕頭,又怕跛足老丈留戀舊物,破草席薄被也不敢丟,收拾整齊,放在草棚一角。


    誰知下次再去,新草席什麽的都不見了,依舊鋪著破草席和薄被,也不知是跛足老丈用慣舊物,還是被別人拿走了新草席。


    唐琴幹脆也拿了一套被席,親自在草棚裏等待,由家仆送吃喝,一連等了四日,毫無動靜。


    家仆勸他,要報恩也不急在一時,日子長著呢,跛足老丈老丈可能上山或者到外地去了,總有迴來的時候。


    唐琴想想也是這個道理,便留下一封書信和新被席,迴貨行去了。


    剛好一個青年健仆在等他,說要買桂圓紅棗百合之類,都說他這裏的貨好。


    店裏夥計原是唐家出身,早年這青年健仆陳喜也常有交接的,還記得他是雲頭嶺陳家的人。


    桂圓紅棗哪裏沒有,偏偏找到他們貨行來,分明是有意氣他們少爺的,分明欺人太甚,一早便婉言推辭了,請他離去,他卻不去,偏要在店堂裏候著。


    此刻見唐琴出現,立刻高聲問唐少爺好,再提買貨一事。


    唐琴笑笑:“好,你們給他清點,挑一等好貨。”


    陳喜麵有得色,衝著夥計們挑了挑下巴。夥計們憋了一肚子氣,給他清點好貨物,銀貨兩清後,埋怨道:“少爺,你也真是的,為什麽要做他們家的生意?”


    唐琴慢吞吞道:“進門都是客,生意到了門口,哪有不做之理?”


    消息傳揚開來,不少人笑唐琴忍功了得,更有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唐烏龜,唐家仆人和夥計都覺得麵上無光。


    隻有唐琴仿佛什麽都沒發生一樣,來來往往,麵色如常。


    城裏有一個曾在京城當過大官的老人知道後,歎息說此子不是尋常人。


    那年六月,連綿大雨,鑒江中下遊發大水,淹沒了平原一大片農田,連石鼓嶺都成了茫茫大水中一個孤島,附近村民扶老攜幼,牽著牛挑著豬,在嶺上避水。


    水淹到城門口,城內九街十八巷青石板路還是幹幹的,府城安然無恙,人人都慶幸不已,說寶光塔鎮水水有功。


    唐琴想起寶光塔邊的跛足老人,他的草棚就在河邊,河水上漲,也不知他有事沒事。


    他放心不下,跟祖母稟告後,帶著一個仆人,出了西城門,蹚水過橋。水越走越深,快到塔附近時,水已經沒過了膝蓋,若非仆人攙扶,他寸步難行。


    好不容易走到草棚附近,仆人高興地說:“少爺,那裏有人!”


    草棚被淹了一半,裏麵有個人仰麵躺著,水像有知覺一樣,隻淹到他被席前兩分的地方。明明一樣高低的地,水卻不能漫過去,唐琴和仆人都吐了吐舌頭,這老丈果然有幾分本事的。


    他們不敢做聲,貓著腰站在草棚前,一等便是一個多時辰,站到腰酸腿軟。


    “哎——”裏麵躺著的那個人舉起雙手,伸了個大大的懶腰,仿佛剛剛發現他們,問道:“你們站這裏幹嘛?不是要偷我的被席吧?”


    唐琴自我介紹一番,感謝他留下的救命神藥救了祖母一命。


    “去去去,一年到頭送出那麽多藥,要是每個都來堵門,我豈不是煩死?快走,快走!”老丈揮揮手,讓他們趕緊走。


    仆人變了臉色,要跟他說道說道,被唐琴攔住了。


    唐琴把一直背著的饅頭包子等放下,拱了拱手,拖著仆人快步離開。


    他們剛走不遠,隻聽到嗤啦一聲,迴身一看,草棚搖了搖,被水衝進了江裏,唐琴大吃一驚,衝過去要抓住草棚。


    誰知老丈從裏麵伸出頭來,左右搖搖,整個人拱出來,坐在了草棚上,就像坐著小船似的,晃晃悠悠,往下遊去了。


    仆人嚇得大喊,被唐琴攔住了,看老丈所為,並不像意外,更像他煩自己了,借水遠走。一念到此,唐琴倒後悔不該來打擾老丈了,這一去,也不知日後是否還能相見。


    因為遭受水患,城中大戶紛紛捐錢捐物,幫助知府拯救災民。唐家雖然大不如前,也捐了一百兩銀子,又送出了不少舊衣舊被、紅糖生薑之類,連續忙了三四日。


    待一切緩過來,他又想起跛足老丈,明知道草棚沒了,老丈也走了,不知怎的,他還是想去看看,也不與仆人說,自己一個人走去。


    到了那裏,遠遠的居然看到了草棚。他以為自己眼花,揉了揉眼睛再看,草棚好端端的趴在遠處呢。


    他不由大喜,跑過去,大喊老丈,誰知卻聽到了裏麵嚶嚶有聲,似乎是個年輕女子在哭泣。


    再走近一看,草棚裏居然藏著個女子,裹著破被子,披著長發,低著頭在哭。


    “這位小姐,你怎麽在這裏哭?你家在哪裏?”唐琴問。


    那位姑娘聽到年輕男人的聲音,嚇了一大跳,連忙往草棚裏麵躲了躲,又拖過被子把自己緊緊裹起來,喊道:“你走,你快走!”


    看她舉止,不像瘋子,反而像被嚇壞了。唐琴退後兩步,拱手道:“小姐莫怕,我也曾經是個讀書人,如果小姐有什麽困難,且跟我說,我盡量幫忙。”


    他彬彬有禮,語氣平和,草棚裏的姑娘終於清醒過來,請他送自己迴家,自己是雲頭嶺陳家小姐,被洪水衝散,流落至此。


    唐琴這才明白,草棚內的姑娘竟是自己以前的未婚妻,她忽然出現在這裏,隻怕與那高深莫測的跛足老丈有關。


    他當下請姑娘稍安勿躁,自己去去就來,跑進西岸村,請來了幾位村婦,將姑娘攙扶進他們家中,再請村漢直奔雲頭嶺陳家報訊。


    從頭到尾,他都沒向陳三小姐表露自己的身份,也再未和她說過話。


    聽村婦說,陳三小姐道自己好端端在家裏,忽然來了洪水,家人帶自己向著雲頭嶺一路奔跑。


    誰知天黑林密,跑著跑著自己和家人都失散了,剛好洪水湧來,自己落入水中,本以為沒命了,卻看到旁邊飄過一艘小船,便掙紮著爬上去,漂啊漂啊的,也不知怎麽的漂到這裏來了。


    大家都覺得奇怪,雲頭嶺在下遊,西岸在上遊,無人小船怎麽漂到上遊來了?但見陳三小姐劫後餘生,渾身狼狽,也不像作偽,閑話歸閑話,說了幾句也就罷了。


    雲頭嶺陳家聞訊趕來,將陳三小姐接迴了家中。


    雖然唐琴自己不說,陳老爺還是從村婦村漢口中得知了最初請他們救自己女兒的便是唐琴,心中大為震怒。


    什麽小船漂到上遊雲雲,這定然是女兒舊情難忘,替唐琴遮掩,


    真相應該是唐琴趁火打劫,趁著發大水,把女兒劫走,故意敗壞她的名聲,好破壞女兒和大蓮塘何家大少爺的婚事,其心可誅!


    事關女兒名聲,他當然不會大張旗鼓找唐琴算賬,暗地裏卻安排了一夥人,先後跟唐琴的南北貨行交易,買了一堆名貴的海參、鮑魚、魚翅、花膠、竹蓀等,頭幾次錢貨一起清算,第四次起請求貨運到他們店鋪再給錢。


    連續幾次後,他們取得了唐琴的信任,成為唐琴眼中信用很好的熟客。


    第七次,貨到後他們說貨款未收攏,遲兩天再給錢,請通融一下。夥計不敢擅自做主,先迴去問唐琴,唐琴點頭答應了。


    過了兩日,這群人把錢送來給唐琴,還格外多加了一點錢,不容唐琴拒絕。


    第八次,他們又說一時周轉不靈,遲兩天再給錢。唐琴哪裏懷疑,一揮手,讓他們把貨物先提走了。


    過了兩日不見蹤影,夥計急了,趕緊告訴唐琴,唐琴不以為然,說他們收了錢自然送來的,不急。


    夥計心中害怕,偷偷跑客商之前收貨的店鋪一看,哪裏還有他們的影子,就連店家都換了人,一問才知道,之前的客商不過借他們店鋪收貨,租了兩個月,提前半個月跑了,連剩餘押金也不要了。


    唐琴被人騙了,一打算盤發現,虧了兩千八百多兩銀子,南北貨行再也支撐不下去了,隻能關張,遣散夥計。


    唐老太太得知孫子被騙,怕他瘋癲,又怕他一時想不開做傻事,借口要還願,拖著他去觀山寺吃了七日齋飯。


    就算聽了幾日鍾鼓吃了幾日齋飯,唐琴那口氣還是下不來,去報官,衙門一時也找不到騙子。


    唐琴問:“是不是我找到了騙子你們就抓他?”


    “自然,一旦有線索,我們就抓人。”知府大人對這位賑災時出了不少力的商家還是有點印象的。


    唐琴開始到處逛,從早到晚,在九街十八巷轉悠,不少小孩得知他被騙一事,也跟在他後頭,邊唱邊跳。


    一日,唐琴在南華路口被一大群小孩子圍住了,要他請客吃撈粉,說跛足公公交待了,隻要他請客,便告訴他那個騙子的下落。


    一般人肯定不會搭理這群小孩子的,隻當他們是另外一群小騙子直接攆走,唐琴卻因跛足公公四個字,帶他們到路邊小攤,要了撈粉、餛飩等,讓他們敞開肚皮吃個夠。


    小孩子們吃飽喝足,摸了摸飽凸的肚皮,告訴他,去北門外北帝廟轉轉,騙子就在那附近,然後一哄而散。


    唐琴正準備去北帝廟看一看,誰知有一個往日熟客跑來告訴他,騙他的人正在北門外出貨呢,要價比同樣品質的貨物低一成,已經有商家去看貨了。


    唐琴報告官府,官府立刻遣衙役跟著去抓人,一網打盡,把騙他的六個客商都抓來了。


    一進衙門,別的不說,先打三十大板,那群騙子痛得哇哇大叫,喊道:“別打了別打了,我們交代!”


    知府大人聽說幕後主使是雲頭嶺陳家,他們怨恨唐琴故意使手段敗壞陳三小姐名聲,才這樣做的。


    唐琴默不作聲。


    知府大人反而奇怪了,道:“唐先生為何不辯解?難道真如他們所說?”


    唐琴道:“事到如今,草民無話可說。”


    知府大人拈須微笑:“唐先生為他人著想,可惜他人未必這麽想。”


    幾名騙子提到唐琴把陳三小姐騙到寶光塔下時,他已經覺得不對勁,那幾日唐琴等商家一直跟隨他們府衙諸人施粥送藥,又如何分身去雲頭嶺騙陳三小姐,還把陳三小姐騙來城西?


    既然騙來了,何不將陳三小姐困在唐家幾日,何必急急遣人去雲頭嶺報信?


    他又問了騙子們幾句,令人將西岸村把當時參與過此事的村漢村婦召來,一番審問,徹底明白了此事來龍去脈。


    知府大人勃然大怒:“豈有此理!如此說來,陳家豈非背信棄義在先,騙人錢財在後?”


    他出了令牌,命人速速將罪魁禍首拘來。


    這些日子,雲頭嶺陳老爺日子也不好過。


    一場洪水丟了女兒,明察暗訪幾日,本以為要給女兒收屍了,誰知有人來報信女兒在府城郊外。


    女兒歸來後,一直閉在房內不肯出來,很少開口說話,就連她娘親過去,也難以從她嘴裏摳出幾個字來。


    起初,陳老爺以為她驚嚇過度。後來,聽女兒貼身丫鬟稟告,女兒深夜做噩夢時經常喊琴哥哥,分明對那個姓唐的小子餘情未了。


    他怕兩人前幾日做出事來,讓妻子旁敲側擊,幾度試探,才發現唐琴並未對女兒有過什麽逾規的舉動,這才鬆了口氣。


    他擔心夜長夢多,想盡快辦婚事。但嫁娶這等大事,向來隻有男方催女家,女家卻不好催男方,若是真的提起這個,隻怕大蓮塘何家疑心女兒在家有什麽不規矩了。


    正為難間,大蓮塘何家遣嬤嬤上門了,行禮過後,嬤嬤提起何家已經知道陳三小姐流落在外兩日,生怕有何不測,幸好上天保佑,何家列祖列宗保佑,陳氏三小姐平安歸來。


    陳老爺第一個反應是誰,誰泄露了這個秘密?第二個反應便是否認,絕無此事,都是別人嫉妒陳何兩家聯姻瞎說的。


    但看著嬤嬤銳利的眼神,分明何家真的清楚此事,自己如何搪塞都是躲不過去的。


    他隻能賣慘,說當晚雨大水大,陳三小姐逃難的路上,一步不穩,被水衝走了,都怪自己沒及時拉住她的手啊。


    嬤嬤提出何家的要求,陳老爺瞬間站起來,道:“不能驗,太丟人了,你們何家,未免欺人太甚!”


    原來,嬤嬤竟然提出要給陳三小姐驗身,何家不可能讓一個不清白的女子踏入何家大門。


    這簡直是直接往陳老爺臉上直接扇耳光。他想拒絕,但拒絕的話,隻怕何家真的以為女兒做了壞事,婚事就此作罷,答應的話,女兒怎麽辦?往後又有何麵目當何家主婦?


    他咬咬牙,推說先去換件衣服,轉身進了後院,與妻子商量怎麽辦。妻子第一反應是,驗就驗身,女兒行得正站得正,怕什麽!


    陳三小姐也說驗,但驗之前她有些話跟嬤嬤說明白。


    嬤嬤說自己是宮裏出來的,很多事情大家心裏明白就好,不需要講得太明白,若是心裏害怕,可以不驗。


    陳三小姐平靜地道:


    “好,嬤嬤,我把醜話說在前頭,可殺不可辱,我是你們何家大少爺未過門的媳婦,大水中難得撿迴條性命,你們何家第一反應不是慶幸,不是安慰,而是懷疑,懷疑我的清白!這便是你們何家的規矩,對未過門的少夫人的規矩?”


    陳老爺見嬤嬤臉色已經變了,生怕她在何家麵前說什麽壞話壞了親事,若是錯過何家,哪裏還能找到更好的親家?


    他連忙嗬斥女兒:“讓你驗你就驗,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們陳家未怕過!”


    陳三小姐說,她隻要一個公道,若是驗出來自己清清白白的,他們何家將如何?


    嬤嬤說,何家將八抬大轎迎陳三小姐過門。


    “嗬嗬,就算進了你們何家的大門,又如何?你們陳家,可有過一個少夫人是先驗身再進門的?往後我在婆婆麵前,在妯娌麵前,在將來的兒媳婦麵前如何立足?”


    她這麽一說,陳老爺也覺得理是這個理,女兒頂著這麽大一個帽子進何家,往後有什麽口角,別人隻需一句你是驗過身才進門的,慪氣都慪死了。


    但要就此放過何家的親事,送迴那些豐厚的聘禮,他又百般不舍。思前想後,他做了一個決定,正要說,下人慌慌張張來報,官府來抓老爺了。


    知府大人把陳老爺罵得狗血淋頭,然後下令枷號示眾,戴三十斤木枷,在府衙門口站十日,所騙錢財,三倍償還給唐琴。


    不少人來府衙門口看稀奇,指指點點,都罵他忘恩負義,還有小孩子朝他扔土坷垃。


    陳老爺又累又渴又羞恥,平生養尊處優,哪來受過這等苦楚?簡直恨不得挖個坑把自己埋了。


    陳家每日打發人來送飯送菜,又將賠付的銀兩托官府轉交唐家,隻求盡快放人。


    大蓮塘何家直接遣管家來府衙門口,告訴他,何家丟不起這個臉,親事就此作罷,希望他迴去後把聘禮盡數送還。


    陳老爺自作自受,終於嚐到了被人悔婚的滋味,真是把腸子都悔青了。這幾日,他原以為唐琴那小子會來看自己如何狼狽,誰知唐琴根本就沒出現過。


    唐琴這幾日忙著滿城找跛足老丈呢,聽小孩子說前兩日看到他在常平巷買糯米雞吃,又有人說看到他在南門亭和幾個小孩子比賽抓石子,差點連褲子都輸掉了。


    他兜了好幾圈,都沒看到跛足老丈,晚上迴家時,唐老太太說跛足老丈來過了,一進門就罵了一頓,說小子是好小子,就是呆頭呆腦的,明明還給他的媳婦,怎麽又送了迴去呢,簡直浪費時間。


    唐琴急急問:“人呢?”


    唐老太太歎息:“走啦,嫌你呆!”


    唐琴實在忍不住了,問祖母究竟當年祖父幫過老丈什麽大忙,令他一直關照唐家。


    “當時路邊兩幫人在爭論甜的粽子好吃還是鹹的粽子好吃,你祖父說想吃鹹的吃鹹的,想吃甜的吃甜的,實在不行,一頭甜一頭鹹,老丈說對,他就最喜歡又甜又鹹的!”


    就這?唐琴哭笑不得。


    “哦,還有,他老人家交代,你不是做生意的料,乖乖讀書去。”


    九月底,唐家辦喜事,前不久鄉試新中了舉人的唐琴和早年定下的未婚妻陳三小姐完婚。


    唐琴騎著高頭大馬,帶著迎親隊伍,浩浩蕩蕩往家裏走,快進家門時,看到圍觀的人群中有個老丈斜側著身子,似乎跛足,不由放慢了速度想看清楚,卻見那老丈身子一扭,隱入人群中,再也不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間故事全集【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為情所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為情所讚並收藏民間故事全集【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