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所交代的一切,最後都落入了皇帝身邊的常侍郎海三耳中,待王夫人迴了長明殿,行障後頭的幾個宮奴才緩緩現身。
“娘娘安,奴婢這就去迴稟陛下。“說完,他卻沒急著先退出去,而是小心地打量著那上頭,“娘娘可還要交代什麽嗎?”
話中意思力透紙背,畢竟是皇後用計策套的話,就算出自正當,可到底是與以往皇後在陛下麵前落下的印象不同,說不準,她也不想自己在天子麵前落得個工於心計的模樣呢?
“原模原樣交代過去罷。”頂上的人卻是留下了這樣一句話。
劉郢都不偽裝自己仁慈的君主模樣了,她這個皇後又何必再佯裝慈和?當時他身在迴陽戰場未歸,長安內宮的事,他迴來後難道還能一無所知?在他的眼裏,自己既能殺得了一個太夫人,還能狠心處死那麽多宮人,就肯定不是什麽柔弱的小姑娘了。
海三領命,遂不再猶豫,應聲退出了章昆宮。這消息一經出來,他自然是要速速趕往天子那兒去迴稟的,腳下生風,恨不能跑起來,就這麽頂著正午的烈陽,一路到達了乙和宮中央的天門殿前。
彼時前堂的抱廈內,正候著幾位新上任的國朝大臣,海三先欠身一一問過好——得了他如今的身份,那幾位大臣也與他頷首迴了禮,等再一路行至中堂大殿,見裏頭丞相崔斐和太尉張武正在天子跟前說話,他尚且了然不便打擾,便又隻得退迴到了前堂,隔著外牆的幾扇窗牖,聽到廊下幾個大臣的喁喁私語。
步子一頓,便立在了此處,靜靜聽了起來。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正因她能穩得住,陛下迴朝,才不至於看到內宮亂成一團,自是有功的。”
“倒不愧是鄭氏一手帶出來的,素來親切,可要真遇上關鍵,也能狠得下心,在其位謀其職,就需得如此。”
益北王逆反那幾日,申皇後安定內宮的事傳得沸沸揚揚,雖說血腥治理,換來的卻多是稱讚的聲音,尤其國朝頂端的幾個人,誰能不對這樣的女人刮目相看?國朝對女子還算開明,光從先太後身上就能看出,成帝再霸道的一代帝王,也從沒有動過搶奪她手中權勢的念頭,所以對於這頂尖位置上的女人,這群中央人物的心裏——是既希望她仁慈,端得起國母風範,也希望她遇著事能雷厲風行,有不婦人之仁的果斷一麵。
算算年紀,不過雙十剛過,能有這般氣派,眾人首先看到的自然是好的一麵,國母、國母,自然要和其他鶯鶯燕燕不同,這個位置上的女人,還就需要有一般女子所無法企及的魄力。
“我看倒是不成。”一道聲音打破了方才的局麵,“心太狠了終歸難確保有隱患,還是要仔細考量著的,若心狠再遇著暗藏野心之輩,後宮再出禍亂,隻怕就不好了。”
這是提到了先太後鄭氏啊,這些人都是當今帝王手下的人物,誰心裏還能沒有個數?——先帝最後是如何病的?鄭氏手裏又握住了多大的權力?要不是深夜突然被困內宮,又以子嗣相要挾,當今隻怕是要外戚女人當道了。
而今申氏的手段,看起來確也是和當年鄭氏如出一轍。
也是挑了個極其刁鑽的角度了。
的確,且不論國朝鄭氏後期到底有無掌權,曆朝曆代女子當政的也不再少數,少年天子臨朝,後宮女眷垂簾聽政的也不是沒有,甚至於天子成年了還握權不放的,也大有人在。
議論聲就此停歇,海三遂稍往前行了小半步,按著方才的音色推斷,再瞄了眼眾人臉上神色,已知道了最後那句,泰半是出自新任郎中令的任許之口了。
不禁納罕,這任大人早前也是時常出入宮闈的,應當也直接和皇後打過照麵,緣何就要說出這樣帶著刺的話來?
“不過是臨危受命,不得已而為之罷了,何來德之兄說的那般嚴重?況且皇後不同於常人,執掌內宮,剛柔並濟,方為上策,當時那情況,若不那般行事,德之兄依你所見,又該如何是好呢?”
這番話卻又是新來者道出的,海三不由得再多邁出了兩步,方才見到來人,乃是新任大行令的焦順焦大人。
步子邁得多了,人也就露出來了,眾人一見裏頭的海常侍出來,便紛紛止住了議論,雖是個宦官,可畢竟是從太子宮一路上來的,又是在盡善之後迅速接替了天子身邊的位置,就算不為此人到底本事如何,也著實不好在他麵前多生口舌,況且提到的是皇後——天子才剛親自從火場救出來的女人,到時候這些話若是傳到天門殿裏去了,難免惹得龍顏不悅。
但一想到這些,唯有任許更為鬱鬱寡歡。
海三欠身再與格外朝堂大人行了禮,也未再開口,隻暗暗瞥了那任大人一眼。
*
他是過了半晌才入的天門殿,天子肉眼可見的腰身疲乏,海三這個皇帝身邊的大宮奴自然要有眼色,隨即就遞了手勢下去,招唿兩個小宮女上前,去給天子按按身骨。
又自己湊上前去迴話,“陛下,王夫人業已全部交代。”
說罷,侍中就將供詞呈了上去。
座上天子不過略一過目,就清楚了裏頭的來龍去脈,微微抬眉,也就立即召廷尉上來領了聖令——太夫人王氏、宮中夫人小王氏和光祿寺董蒼,即刻被定了罪,收押詔獄,前郎中令王佑炆連坐一同收押。
前朝聯結後宮這樣的事,在各個朝代都被視為最忌,再依著皇帝現如今處事的章法來看,估計是逃不過一死的,他沒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都還算性子穩的了。
海三就行至天子身邊候著,一時安靜無話,隻有宮女按揉他肩頸的布料摩搓聲。
座上這位也沒急著召見外頭的幾個大臣,思忖了一會,問了句,“皇後是怎麽盤問的啊?”
到底還是好奇的,畢竟讓小王氏如實交代出這裏頭的所有,肯定還是要用些法子的,不至於在章昆宮內動手,那定然會使用一些計倆。
按著阿容的性子,她會如何去審問呢?
“是借了您的光。”海三伏身迴話,將章昆宮殿內的對話原原本本地交代了。
乃是一出威逼利誘,其中也說明——皇後是將對方的心思抓得死死的了。
何其聰慧。
天子麵上閃過極為複雜的一抹神色,而後才是一笑。
“娘娘安,奴婢這就去迴稟陛下。“說完,他卻沒急著先退出去,而是小心地打量著那上頭,“娘娘可還要交代什麽嗎?”
話中意思力透紙背,畢竟是皇後用計策套的話,就算出自正當,可到底是與以往皇後在陛下麵前落下的印象不同,說不準,她也不想自己在天子麵前落得個工於心計的模樣呢?
“原模原樣交代過去罷。”頂上的人卻是留下了這樣一句話。
劉郢都不偽裝自己仁慈的君主模樣了,她這個皇後又何必再佯裝慈和?當時他身在迴陽戰場未歸,長安內宮的事,他迴來後難道還能一無所知?在他的眼裏,自己既能殺得了一個太夫人,還能狠心處死那麽多宮人,就肯定不是什麽柔弱的小姑娘了。
海三領命,遂不再猶豫,應聲退出了章昆宮。這消息一經出來,他自然是要速速趕往天子那兒去迴稟的,腳下生風,恨不能跑起來,就這麽頂著正午的烈陽,一路到達了乙和宮中央的天門殿前。
彼時前堂的抱廈內,正候著幾位新上任的國朝大臣,海三先欠身一一問過好——得了他如今的身份,那幾位大臣也與他頷首迴了禮,等再一路行至中堂大殿,見裏頭丞相崔斐和太尉張武正在天子跟前說話,他尚且了然不便打擾,便又隻得退迴到了前堂,隔著外牆的幾扇窗牖,聽到廊下幾個大臣的喁喁私語。
步子一頓,便立在了此處,靜靜聽了起來。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正因她能穩得住,陛下迴朝,才不至於看到內宮亂成一團,自是有功的。”
“倒不愧是鄭氏一手帶出來的,素來親切,可要真遇上關鍵,也能狠得下心,在其位謀其職,就需得如此。”
益北王逆反那幾日,申皇後安定內宮的事傳得沸沸揚揚,雖說血腥治理,換來的卻多是稱讚的聲音,尤其國朝頂端的幾個人,誰能不對這樣的女人刮目相看?國朝對女子還算開明,光從先太後身上就能看出,成帝再霸道的一代帝王,也從沒有動過搶奪她手中權勢的念頭,所以對於這頂尖位置上的女人,這群中央人物的心裏——是既希望她仁慈,端得起國母風範,也希望她遇著事能雷厲風行,有不婦人之仁的果斷一麵。
算算年紀,不過雙十剛過,能有這般氣派,眾人首先看到的自然是好的一麵,國母、國母,自然要和其他鶯鶯燕燕不同,這個位置上的女人,還就需要有一般女子所無法企及的魄力。
“我看倒是不成。”一道聲音打破了方才的局麵,“心太狠了終歸難確保有隱患,還是要仔細考量著的,若心狠再遇著暗藏野心之輩,後宮再出禍亂,隻怕就不好了。”
這是提到了先太後鄭氏啊,這些人都是當今帝王手下的人物,誰心裏還能沒有個數?——先帝最後是如何病的?鄭氏手裏又握住了多大的權力?要不是深夜突然被困內宮,又以子嗣相要挾,當今隻怕是要外戚女人當道了。
而今申氏的手段,看起來確也是和當年鄭氏如出一轍。
也是挑了個極其刁鑽的角度了。
的確,且不論國朝鄭氏後期到底有無掌權,曆朝曆代女子當政的也不再少數,少年天子臨朝,後宮女眷垂簾聽政的也不是沒有,甚至於天子成年了還握權不放的,也大有人在。
議論聲就此停歇,海三遂稍往前行了小半步,按著方才的音色推斷,再瞄了眼眾人臉上神色,已知道了最後那句,泰半是出自新任郎中令的任許之口了。
不禁納罕,這任大人早前也是時常出入宮闈的,應當也直接和皇後打過照麵,緣何就要說出這樣帶著刺的話來?
“不過是臨危受命,不得已而為之罷了,何來德之兄說的那般嚴重?況且皇後不同於常人,執掌內宮,剛柔並濟,方為上策,當時那情況,若不那般行事,德之兄依你所見,又該如何是好呢?”
這番話卻又是新來者道出的,海三不由得再多邁出了兩步,方才見到來人,乃是新任大行令的焦順焦大人。
步子邁得多了,人也就露出來了,眾人一見裏頭的海常侍出來,便紛紛止住了議論,雖是個宦官,可畢竟是從太子宮一路上來的,又是在盡善之後迅速接替了天子身邊的位置,就算不為此人到底本事如何,也著實不好在他麵前多生口舌,況且提到的是皇後——天子才剛親自從火場救出來的女人,到時候這些話若是傳到天門殿裏去了,難免惹得龍顏不悅。
但一想到這些,唯有任許更為鬱鬱寡歡。
海三欠身再與格外朝堂大人行了禮,也未再開口,隻暗暗瞥了那任大人一眼。
*
他是過了半晌才入的天門殿,天子肉眼可見的腰身疲乏,海三這個皇帝身邊的大宮奴自然要有眼色,隨即就遞了手勢下去,招唿兩個小宮女上前,去給天子按按身骨。
又自己湊上前去迴話,“陛下,王夫人業已全部交代。”
說罷,侍中就將供詞呈了上去。
座上天子不過略一過目,就清楚了裏頭的來龍去脈,微微抬眉,也就立即召廷尉上來領了聖令——太夫人王氏、宮中夫人小王氏和光祿寺董蒼,即刻被定了罪,收押詔獄,前郎中令王佑炆連坐一同收押。
前朝聯結後宮這樣的事,在各個朝代都被視為最忌,再依著皇帝現如今處事的章法來看,估計是逃不過一死的,他沒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都還算性子穩的了。
海三就行至天子身邊候著,一時安靜無話,隻有宮女按揉他肩頸的布料摩搓聲。
座上這位也沒急著召見外頭的幾個大臣,思忖了一會,問了句,“皇後是怎麽盤問的啊?”
到底還是好奇的,畢竟讓小王氏如實交代出這裏頭的所有,肯定還是要用些法子的,不至於在章昆宮內動手,那定然會使用一些計倆。
按著阿容的性子,她會如何去審問呢?
“是借了您的光。”海三伏身迴話,將章昆宮殿內的對話原原本本地交代了。
乃是一出威逼利誘,其中也說明——皇後是將對方的心思抓得死死的了。
何其聰慧。
天子麵上閃過極為複雜的一抹神色,而後才是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