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迴到金陽殿,申容一直未闔眼睡下,劉子昭的話在腦中久久難以揮散。
若說當時在南宮闕樓上,她來不及深思,現在冷靜下來,便有了更多的時間讓她去忖度劉子昭的話。
最後那一句“迴不了頭了”是什麽意思?她已經提示他了,他為何還要那樣說?
旭日安靜升起,在窗欞前泛出一片魚肚白,她眯起眼眸,轉過頭去看窗外,恍惚間躥上來一個念頭:他知道終有一日兄弟會相爭,也聽到了她的暗示,但他依舊要去,他迴不了頭……
為什麽?難不成他會領兵迴擊皇城?攻入長安?
“儲妃,該起了。”元秀的聲音在外頭響起,她無奈起身,猜想漸漸散去。
“清早含丙殿的小黃門來傳話,說明日殿下就能迴了。”元秀和茵梅進來服侍她簪發,茵梅在一旁說起。
她頷首輕道,“知道了”。
一頭豐潤烏黑的長發經兩個大宮女在身後盤成垂髻,額上配了兩支花枝步搖,女兒家動作輕柔,殿內也安靜,過道風吹起幔帳,耳畔隻剩了一些布料摩搓的聲響,申容正昏昏欲睡,廊下進來兩三打著熱水和巾帕的宮女,人吉在前堂屏風後垂首,好像說了句,“明生有事稟告儲妃。”
她強抬著眼皮,招手示意進來。
等浸了熱水的帕子往臉上一抹,睡意才消了一大半,明生來時,屋內的宮奴們也有默契地退了出去——眾人皆知,明生與儲妃說話,旁人向來需得迴避。
“娘娘昨晚,去哪了?”明生跪地,將額頭貼在地板上,第一句話竟然問申容。
她支頤睜眼,困意頓時減去了十分,“怎麽了?”
“您昨日的行蹤,叫含丙殿的慶喜瞧見了,是全程跟著的。”明生迴話慎重,咽了口唾沫,“今早就匯報給了盡善,奴婢正聽著,才知是盡善專叫慶喜盯著您的,連著您這幾日夜夜往南宮過去,和昨夜之事……都、都知曉了。”
彼時茵梅和元秀正侯在門外小聲說話,忽然聽殿內傳來一道清脆的聲響——都是長久在這宮裏伺候的老人了,還能聽不出來是跌了東西?
元秀沒敢問,便是茵梅清了清嗓子,試探著往裏問,“儲妃?”
“無事。”裏頭傳來輕輕的一聲。
申容雙眼失焦,思忖了片刻,過了一會才問,“你那可有盡善的什麽把柄沒有?或者說,你都知道他一些什麽事?”
明生隨即在腦海中搜刮起來,半晌,隻能無奈道,“私下瞧不出他什麽毛病,便是有,想來,您隻會比奴婢更清楚。”
話中深意,申容也瞬時讀懂,確實,若要抓著盡善的毛病,好像就隻一個——那便是他喜歡往太子妃麵前透露太子的行蹤安排,可是這樣的事怎麽拿捏得住他?若要讓太子知道了,估計頂了天了也就是訓斥他一頓,還動不了他什麽罷。
迴頭給他惹急了,胡亂說一通她和劉子昭的事,倒是一件麻煩事了。
正出神之際,又聽明生說,“奴婢曾聽說過這盡中官入宮前的一些消息,不過不算什麽把柄。”
申容便示意他開口。
“他原是石渠流民來的,從小與母親、姐姐討飯為生,後來同家人走散,為保命入了宮服侍,這兩年手裏有了些權勢,也派人往宮外去找過,前年知道母親已經死了,可姐姐早年也同母親走散,卻是生死未卜。”
“姐姐?”座上的人眼珠子開始轉動,“二人相差多少?”
“應當,差不了幾歲。”明生迴說。
“那又是多少年走散的?”
“盡善是太和三年入的宮,從石渠逃難一路到京畿一帶,往前至少也得四五年,如此算下來——”他想了想,“應當是四五歲時就走散了。”
倒也是坎坷的身世,申容恍惚了一瞬,想想姬氏王朝末期乃至國朝前期,戰亂時節,人人自危,也幸虧她一家子世代在綏陽,遠離長安這一線兵家必爭之地,不然恐怕一家人都不是窮困那樣簡單的事了,而是連命都難保。
飄遠的思緒慢慢收迴,她將視線又放到了廊下候著的茵梅和元秀身上,再一扭頭,忽得從窗牖中望向後院——那個夫英,是不是也是早年與家人走散的?
這不正好對上了?雖說國朝前期動蕩,天下流民黔首走丟的不少,但隻要能對上,他二人又都是在北宮做事……這消息要是流到盡善耳朵裏,勢必會留意起來。
這倒是一條可以利用起來的線,但要如何利用起來呢?
就又問,“那個慶喜,平日裏是個什麽樣的人?”
“此人膽小好色。”明生思索著迴說,“這幾年都是仗著他師傅,人也不算多聰明,沒多少主見,萬事隻聽盡善的。”
“好色?”
明生頷首應”是“。
“男色還是女色?”
頭頂的主子問得很正經,看不出什麽異樣,明生自己頓了一下,迴道,“女色。”
聲音一落,許久沒了動靜,他就抬頭去望了一眼,見儲妃臉上神色放鬆了一些,過了會才再問道,“太子身邊可還有哪些與你來往親密些的小黃門,或者將來要提拔上來,對我們有益的?”
明生遂答,“含丙殿內大多趨炎附勢之輩,皆依附盡善與慶喜——”他停住了話,忽然想到一個人,“不過有一個人,曾在私下維護過您一次。”
“還有人維護過我?”申容就挑著半邊眉尾,聽明生繼續說,“當初田氏被宮女下毒,下人房內議論背後之人是您,一個叫海三的就反駁了迴去。”
說到這裏,困意已經全然被打散了,她捏著眉心問,“海三?是不是上次我讓你查少府吊死的那老媼,你說太子派了他去的?”
明生就點了點頭。
也好,這樣的人最嚴實,將來若是提拔起來,才能培養成明生這樣的,她便說,“這些時日,你多同那個海三打交道,盡量讓他信任你,再也多了解了解,他這個人。”
若說當時在南宮闕樓上,她來不及深思,現在冷靜下來,便有了更多的時間讓她去忖度劉子昭的話。
最後那一句“迴不了頭了”是什麽意思?她已經提示他了,他為何還要那樣說?
旭日安靜升起,在窗欞前泛出一片魚肚白,她眯起眼眸,轉過頭去看窗外,恍惚間躥上來一個念頭:他知道終有一日兄弟會相爭,也聽到了她的暗示,但他依舊要去,他迴不了頭……
為什麽?難不成他會領兵迴擊皇城?攻入長安?
“儲妃,該起了。”元秀的聲音在外頭響起,她無奈起身,猜想漸漸散去。
“清早含丙殿的小黃門來傳話,說明日殿下就能迴了。”元秀和茵梅進來服侍她簪發,茵梅在一旁說起。
她頷首輕道,“知道了”。
一頭豐潤烏黑的長發經兩個大宮女在身後盤成垂髻,額上配了兩支花枝步搖,女兒家動作輕柔,殿內也安靜,過道風吹起幔帳,耳畔隻剩了一些布料摩搓的聲響,申容正昏昏欲睡,廊下進來兩三打著熱水和巾帕的宮女,人吉在前堂屏風後垂首,好像說了句,“明生有事稟告儲妃。”
她強抬著眼皮,招手示意進來。
等浸了熱水的帕子往臉上一抹,睡意才消了一大半,明生來時,屋內的宮奴們也有默契地退了出去——眾人皆知,明生與儲妃說話,旁人向來需得迴避。
“娘娘昨晚,去哪了?”明生跪地,將額頭貼在地板上,第一句話竟然問申容。
她支頤睜眼,困意頓時減去了十分,“怎麽了?”
“您昨日的行蹤,叫含丙殿的慶喜瞧見了,是全程跟著的。”明生迴話慎重,咽了口唾沫,“今早就匯報給了盡善,奴婢正聽著,才知是盡善專叫慶喜盯著您的,連著您這幾日夜夜往南宮過去,和昨夜之事……都、都知曉了。”
彼時茵梅和元秀正侯在門外小聲說話,忽然聽殿內傳來一道清脆的聲響——都是長久在這宮裏伺候的老人了,還能聽不出來是跌了東西?
元秀沒敢問,便是茵梅清了清嗓子,試探著往裏問,“儲妃?”
“無事。”裏頭傳來輕輕的一聲。
申容雙眼失焦,思忖了片刻,過了一會才問,“你那可有盡善的什麽把柄沒有?或者說,你都知道他一些什麽事?”
明生隨即在腦海中搜刮起來,半晌,隻能無奈道,“私下瞧不出他什麽毛病,便是有,想來,您隻會比奴婢更清楚。”
話中深意,申容也瞬時讀懂,確實,若要抓著盡善的毛病,好像就隻一個——那便是他喜歡往太子妃麵前透露太子的行蹤安排,可是這樣的事怎麽拿捏得住他?若要讓太子知道了,估計頂了天了也就是訓斥他一頓,還動不了他什麽罷。
迴頭給他惹急了,胡亂說一通她和劉子昭的事,倒是一件麻煩事了。
正出神之際,又聽明生說,“奴婢曾聽說過這盡中官入宮前的一些消息,不過不算什麽把柄。”
申容便示意他開口。
“他原是石渠流民來的,從小與母親、姐姐討飯為生,後來同家人走散,為保命入了宮服侍,這兩年手裏有了些權勢,也派人往宮外去找過,前年知道母親已經死了,可姐姐早年也同母親走散,卻是生死未卜。”
“姐姐?”座上的人眼珠子開始轉動,“二人相差多少?”
“應當,差不了幾歲。”明生迴說。
“那又是多少年走散的?”
“盡善是太和三年入的宮,從石渠逃難一路到京畿一帶,往前至少也得四五年,如此算下來——”他想了想,“應當是四五歲時就走散了。”
倒也是坎坷的身世,申容恍惚了一瞬,想想姬氏王朝末期乃至國朝前期,戰亂時節,人人自危,也幸虧她一家子世代在綏陽,遠離長安這一線兵家必爭之地,不然恐怕一家人都不是窮困那樣簡單的事了,而是連命都難保。
飄遠的思緒慢慢收迴,她將視線又放到了廊下候著的茵梅和元秀身上,再一扭頭,忽得從窗牖中望向後院——那個夫英,是不是也是早年與家人走散的?
這不正好對上了?雖說國朝前期動蕩,天下流民黔首走丟的不少,但隻要能對上,他二人又都是在北宮做事……這消息要是流到盡善耳朵裏,勢必會留意起來。
這倒是一條可以利用起來的線,但要如何利用起來呢?
就又問,“那個慶喜,平日裏是個什麽樣的人?”
“此人膽小好色。”明生思索著迴說,“這幾年都是仗著他師傅,人也不算多聰明,沒多少主見,萬事隻聽盡善的。”
“好色?”
明生頷首應”是“。
“男色還是女色?”
頭頂的主子問得很正經,看不出什麽異樣,明生自己頓了一下,迴道,“女色。”
聲音一落,許久沒了動靜,他就抬頭去望了一眼,見儲妃臉上神色放鬆了一些,過了會才再問道,“太子身邊可還有哪些與你來往親密些的小黃門,或者將來要提拔上來,對我們有益的?”
明生遂答,“含丙殿內大多趨炎附勢之輩,皆依附盡善與慶喜——”他停住了話,忽然想到一個人,“不過有一個人,曾在私下維護過您一次。”
“還有人維護過我?”申容就挑著半邊眉尾,聽明生繼續說,“當初田氏被宮女下毒,下人房內議論背後之人是您,一個叫海三的就反駁了迴去。”
說到這裏,困意已經全然被打散了,她捏著眉心問,“海三?是不是上次我讓你查少府吊死的那老媼,你說太子派了他去的?”
明生就點了點頭。
也好,這樣的人最嚴實,將來若是提拔起來,才能培養成明生這樣的,她便說,“這些時日,你多同那個海三打交道,盡量讓他信任你,再也多了解了解,他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