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5)
五
從下諾夫哥羅德到彼爾姆這段路上,聶赫留朵夫跟瑪絲洛娃隻見過兩次麵:一次是在下諾夫哥羅德,在犯人們就要登上一條裝鐵絲網的駁船的時候;還有一次是在彼爾姆的監獄辦公室裏。這兩次見麵,他都發現她不露心思,不很和善。他問她身體怎樣,是否還需要什麽,她迴答起來支支吾吾,神情慌亂。而且他覺得還帶有一種敵對的責難心情,這是以前她也表現過的。她這種陰鬱情緒的出現,隻是因為這時候常常受到男人的糾纏,然而卻使聶赫留朵夫十分苦惱。他怕的是,她一路上處在艱苦而容易使人墮落的條件下,可能會支持不住,又重新陷入以前那種自我矛盾狀態和對人生絕望的狀態,那樣她就會惱恨他,就會拚命抽煙和喝酒,以麻醉自己。可是他又無法幫助她,因為在上路後最初一段時間裏,他一直不能和她見麵。直到她調到政治犯隊伍裏以後,他才看出自己的擔心毫無根據。不僅如此,而且每一次跟她見麵他都在她身上看到更明顯的內心變化,這正是他非常希望看到的。在托木斯克第一次見麵的時候,她又變得像出發之前那樣了。她看到他,既不皺眉頭,也不局促不安,相反,倒是高高興興、泰然自若地迎接他,感謝他為她做的事,尤其是感謝他把她調到現在跟她在一起的這些人當中來。
在押解下長途跋涉兩個月以後,她的變化也在外表上表現出來了。她瘦了,黑了,似乎也老了點兒,鬢邊和嘴角出現了皺紋,她不讓頭發披散在額頭上,而是用頭巾紮了起來,不論在裝束上,發型上,在對人的態度上,再也看不到以前那種賣俏的味道兒。聶赫留朵夫看到她這種已有的變化和正在進行的變化,總是感到特別高興。
現在他對她的感情是以前從來不曾有過的。這種感情不同於那種詩意的初戀,更不同於後來那種肉欲的愛,甚至也不同於法庭審判後決心跟她結婚時那種履行責任的心情和自我欣賞的心情。這種感情是最純真的憐惜心和同情心,也就是第一次在獄中跟她見麵時他心中出現的,後來去過醫院之後,他戰勝了厭惡心,原諒了她那樁虛構的跟醫士的事(後來他知道她是被冤枉的了)的時候更強烈地出現的那種心情。這種感情也就是那種感情,隻不過有一點區別,那就是,以前那種感情隻是一時的,現在卻是經常性的了。現在他不論想什麽,做什麽,他的總的心情就是這種憐惜心和同情心,這不僅是對她一個人,而是對一切人。
這種感情打開了聶赫留朵夫心靈的閘門,原來找不到出路的愛的洪流現在湧了出來,湧向他遇到的一切人。
聶赫留朵夫在這次旅行的整個時間裏一直情緒昂揚,就因為這樣,他不由地體諒和關心起一切人,從馬車夫和押解兵直到跟他打過交道的典獄長和省長。在這段時間裏,因為瑪絲洛娃調到了政治犯當中去,聶赫留朵夫有機會結識了很多政治犯。先是在葉卡捷琳堡,在這裏政治犯們很自由地共同住在一個大房間裏,後來又在路上認識了跟瑪絲洛娃在一起的五個男的和四個女的。聶赫留朵夫跟流放的政治犯接近以後,對他們的看法完全變了。
俄國的革命運動[43]一開頭,尤其是3月1日事件[44]以後,聶赫留朵夫對革命者一直不懷好感,甚至鄙視。他所以對他們反感,首先是因為他們在反對政府的鬥爭中運用的手段十分殘酷和隱蔽,尤其是他們采用了極其殘酷的暗殺手段,再就是他們都有一種自命不凡的特點。可是,進一步了解他們之後,知道他們常常無辜地遭受政府的迫害,他才明白,他們不能不這樣。
盡管一般所謂刑事犯常常遭受極其無理的折磨,然而在判刑之前和判刑之後對待他們還是要做出一點類似依法辦事的樣子,可是在對待政治犯方麵,連做樣子也不做。聶赫留朵夫在舒斯托娃身上看到的,以及後來在越來越多的新朋友身上看到的,都是這樣。對待他們這些人就像用大網捕魚:把落網的全部拖到岸上,然後把有用的大魚揀出來,小的扔下不管,讓小的在岸上活活幹死。就這樣把不僅無罪而且顯然也不可能危害政府的人成百成百地抓起來,把他們關進監獄,有時一關就是幾年,他們在獄中染上肺癆,或者發了瘋,或者自殺。把他們關在牢裏,僅僅因為缺乏釋放的理由,再就是,他們在監獄裏就等於在手底下、在偵查中需要弄清什麽問題,可以隨時提審他們。所有這些人,甚至從政府的觀點來看,往往也是無罪的,然而他們的命運卻取決於憲兵隊長、警官、密探、檢察官、法官、省長和大臣的心意、他們的忙閑和情緒。這樣的官僚有時閑得無聊或者有意立功,就大肆逮捕,然後看他們自己的心情或者上司的心情如何,把人關進監獄或者釋放。至於上麵當官的,也要看他們是否需要表功,或者看他們跟大臣的關係如何,來決定或者把人流放到地角天邊,或者關在單人牢房裏,或者判處流放、苦役、死刑,或者如果有哪個太太來求情,就把人釋放。
人家像在戰場上那樣對待他們,自然,他們也就使用起人家對待他們的那種手段。軍人總是生活在一種輿論的氛圍中,這種輿論不但為他們掩蓋他們的行為的犯罪性質,而且認為這些行為是英雄業績。政治犯也是這樣,他們團體的同樣的輿論氛圍也總是伴隨著他們,因此他們認為,他們冒著喪失自由、生命和人生最寶貴的一切的危險所做的殘酷事情不僅不是壞事,而且是光輝業績。這樣,聶赫留朵夫也就弄清了一種奇怪的現象,為什麽一些天性極其善良的人,本來不僅不忍心傷害活物,而且不忍心看到活物痛楚的,現在卻心安理得地準備去殺人,並且幾乎個個都認為,在一定情況下殺人是自衛和達到全民幸福的崇高目的的手段,是合理的和正當的。他們認為他們的事業十分崇高,因而也自視甚高,那是由於政府把他們看成眼中釘、殘酷地懲辦他們而自然形成的。他們必須自視甚高,才能承受他們所承受的一切。
聶赫留朵夫深入了解他們之後,便看出他們並不像有些人所想的那樣全都是壞蛋,也不像另外一些人所想的那樣全都是英雄,而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也和任何地方一樣,他們當中有好人,有壞人,也有不好不壞的人。其中有些人成為革命者,是因為真心實意地認為自己有責任同現存的惡勢力進行鬥爭。可是也有一些人選擇革命活動是出於個人動機和虛榮心。不過多數人參加革命卻像聶赫留朵夫在戰爭中常常見到的,是想冒冒風險,闖闖生死關,嚐嚐玩命的快樂,這種心情是一般精力旺盛的青年都有的。他們區別於一般人、勝過一般人的地方是,他們之間的道德標準高於一般人當中公認的道德標準。在他們中間,不僅認為必須清心寡欲、艱苦樸素、真誠老實、大公無私,而且認為必須時時刻刻準備為共同事業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因此,在這些人中間,凡是高於一般水平的人,會遠遠超過一般水平,成為罕見的道德高尚的典範;凡是低於一般水平的人,會大大低於一般水平,往往成為弄虛作假、裝腔作勢同時又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的人。所以聶赫留朵夫對一些新朋友不僅尊敬,而且衷心熱愛,而對另外一些新朋友則依然十分冷淡。
五
從下諾夫哥羅德到彼爾姆這段路上,聶赫留朵夫跟瑪絲洛娃隻見過兩次麵:一次是在下諾夫哥羅德,在犯人們就要登上一條裝鐵絲網的駁船的時候;還有一次是在彼爾姆的監獄辦公室裏。這兩次見麵,他都發現她不露心思,不很和善。他問她身體怎樣,是否還需要什麽,她迴答起來支支吾吾,神情慌亂。而且他覺得還帶有一種敵對的責難心情,這是以前她也表現過的。她這種陰鬱情緒的出現,隻是因為這時候常常受到男人的糾纏,然而卻使聶赫留朵夫十分苦惱。他怕的是,她一路上處在艱苦而容易使人墮落的條件下,可能會支持不住,又重新陷入以前那種自我矛盾狀態和對人生絕望的狀態,那樣她就會惱恨他,就會拚命抽煙和喝酒,以麻醉自己。可是他又無法幫助她,因為在上路後最初一段時間裏,他一直不能和她見麵。直到她調到政治犯隊伍裏以後,他才看出自己的擔心毫無根據。不僅如此,而且每一次跟她見麵他都在她身上看到更明顯的內心變化,這正是他非常希望看到的。在托木斯克第一次見麵的時候,她又變得像出發之前那樣了。她看到他,既不皺眉頭,也不局促不安,相反,倒是高高興興、泰然自若地迎接他,感謝他為她做的事,尤其是感謝他把她調到現在跟她在一起的這些人當中來。
在押解下長途跋涉兩個月以後,她的變化也在外表上表現出來了。她瘦了,黑了,似乎也老了點兒,鬢邊和嘴角出現了皺紋,她不讓頭發披散在額頭上,而是用頭巾紮了起來,不論在裝束上,發型上,在對人的態度上,再也看不到以前那種賣俏的味道兒。聶赫留朵夫看到她這種已有的變化和正在進行的變化,總是感到特別高興。
現在他對她的感情是以前從來不曾有過的。這種感情不同於那種詩意的初戀,更不同於後來那種肉欲的愛,甚至也不同於法庭審判後決心跟她結婚時那種履行責任的心情和自我欣賞的心情。這種感情是最純真的憐惜心和同情心,也就是第一次在獄中跟她見麵時他心中出現的,後來去過醫院之後,他戰勝了厭惡心,原諒了她那樁虛構的跟醫士的事(後來他知道她是被冤枉的了)的時候更強烈地出現的那種心情。這種感情也就是那種感情,隻不過有一點區別,那就是,以前那種感情隻是一時的,現在卻是經常性的了。現在他不論想什麽,做什麽,他的總的心情就是這種憐惜心和同情心,這不僅是對她一個人,而是對一切人。
這種感情打開了聶赫留朵夫心靈的閘門,原來找不到出路的愛的洪流現在湧了出來,湧向他遇到的一切人。
聶赫留朵夫在這次旅行的整個時間裏一直情緒昂揚,就因為這樣,他不由地體諒和關心起一切人,從馬車夫和押解兵直到跟他打過交道的典獄長和省長。在這段時間裏,因為瑪絲洛娃調到了政治犯當中去,聶赫留朵夫有機會結識了很多政治犯。先是在葉卡捷琳堡,在這裏政治犯們很自由地共同住在一個大房間裏,後來又在路上認識了跟瑪絲洛娃在一起的五個男的和四個女的。聶赫留朵夫跟流放的政治犯接近以後,對他們的看法完全變了。
俄國的革命運動[43]一開頭,尤其是3月1日事件[44]以後,聶赫留朵夫對革命者一直不懷好感,甚至鄙視。他所以對他們反感,首先是因為他們在反對政府的鬥爭中運用的手段十分殘酷和隱蔽,尤其是他們采用了極其殘酷的暗殺手段,再就是他們都有一種自命不凡的特點。可是,進一步了解他們之後,知道他們常常無辜地遭受政府的迫害,他才明白,他們不能不這樣。
盡管一般所謂刑事犯常常遭受極其無理的折磨,然而在判刑之前和判刑之後對待他們還是要做出一點類似依法辦事的樣子,可是在對待政治犯方麵,連做樣子也不做。聶赫留朵夫在舒斯托娃身上看到的,以及後來在越來越多的新朋友身上看到的,都是這樣。對待他們這些人就像用大網捕魚:把落網的全部拖到岸上,然後把有用的大魚揀出來,小的扔下不管,讓小的在岸上活活幹死。就這樣把不僅無罪而且顯然也不可能危害政府的人成百成百地抓起來,把他們關進監獄,有時一關就是幾年,他們在獄中染上肺癆,或者發了瘋,或者自殺。把他們關在牢裏,僅僅因為缺乏釋放的理由,再就是,他們在監獄裏就等於在手底下、在偵查中需要弄清什麽問題,可以隨時提審他們。所有這些人,甚至從政府的觀點來看,往往也是無罪的,然而他們的命運卻取決於憲兵隊長、警官、密探、檢察官、法官、省長和大臣的心意、他們的忙閑和情緒。這樣的官僚有時閑得無聊或者有意立功,就大肆逮捕,然後看他們自己的心情或者上司的心情如何,把人關進監獄或者釋放。至於上麵當官的,也要看他們是否需要表功,或者看他們跟大臣的關係如何,來決定或者把人流放到地角天邊,或者關在單人牢房裏,或者判處流放、苦役、死刑,或者如果有哪個太太來求情,就把人釋放。
人家像在戰場上那樣對待他們,自然,他們也就使用起人家對待他們的那種手段。軍人總是生活在一種輿論的氛圍中,這種輿論不但為他們掩蓋他們的行為的犯罪性質,而且認為這些行為是英雄業績。政治犯也是這樣,他們團體的同樣的輿論氛圍也總是伴隨著他們,因此他們認為,他們冒著喪失自由、生命和人生最寶貴的一切的危險所做的殘酷事情不僅不是壞事,而且是光輝業績。這樣,聶赫留朵夫也就弄清了一種奇怪的現象,為什麽一些天性極其善良的人,本來不僅不忍心傷害活物,而且不忍心看到活物痛楚的,現在卻心安理得地準備去殺人,並且幾乎個個都認為,在一定情況下殺人是自衛和達到全民幸福的崇高目的的手段,是合理的和正當的。他們認為他們的事業十分崇高,因而也自視甚高,那是由於政府把他們看成眼中釘、殘酷地懲辦他們而自然形成的。他們必須自視甚高,才能承受他們所承受的一切。
聶赫留朵夫深入了解他們之後,便看出他們並不像有些人所想的那樣全都是壞蛋,也不像另外一些人所想的那樣全都是英雄,而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也和任何地方一樣,他們當中有好人,有壞人,也有不好不壞的人。其中有些人成為革命者,是因為真心實意地認為自己有責任同現存的惡勢力進行鬥爭。可是也有一些人選擇革命活動是出於個人動機和虛榮心。不過多數人參加革命卻像聶赫留朵夫在戰爭中常常見到的,是想冒冒風險,闖闖生死關,嚐嚐玩命的快樂,這種心情是一般精力旺盛的青年都有的。他們區別於一般人、勝過一般人的地方是,他們之間的道德標準高於一般人當中公認的道德標準。在他們中間,不僅認為必須清心寡欲、艱苦樸素、真誠老實、大公無私,而且認為必須時時刻刻準備為共同事業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因此,在這些人中間,凡是高於一般水平的人,會遠遠超過一般水平,成為罕見的道德高尚的典範;凡是低於一般水平的人,會大大低於一般水平,往往成為弄虛作假、裝腔作勢同時又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的人。所以聶赫留朵夫對一些新朋友不僅尊敬,而且衷心熱愛,而對另外一些新朋友則依然十分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