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由吳清瞳親筆所寫。
賀雲舟看完臉色比方才沉了一倍,沉頓半晌才收起身上那副不滿,低聲問:“還請殿下告知京中情況。”
聞濯倒也沒有為難他的意思,如實說道:“令夫人如今被困京中、舉目無親,但整日以文墨休閑、聊以慰藉,府上也有我們的人照看,一切都還可控,你不必太過擔憂,當務之急,是要你拖一拖迴京的時機。”
賀雲舟抿唇,“朝廷內亂、世家和寒門對立之事,我在北境也聽到了風聲,隻是…倘若真有亂臣賊子起事,此時拖延時機,是否會將局麵推向更糟糕的境地?”
聞濯搖頭,“你遠在北境,消息知道的有限,其實眼下朝廷已經成了一副內裏被啃噬幹淨的空架子,皇帝如若想要掌權,要麽讓內宮太監成立軍事機關為自己辦事,製衡六科和內閣的政治效用,要麽真正掌握所有兵權也就是說,不僅要完全控製皇城內部禁軍,還要北境的三十萬大軍調動之權。”
“此前他們特提你為北境大統領,隻不過是馮昭平之死鬧的人心惶惶,皇帝怕北境人心不古,才臨時安排個掌事之人以作安撫。”
“現如今皇帝為了加強中央權利的集中,行使第一步時就遇到了阻礙,世家在這種種風光不再的變故之中生出二心,開始蛻變成一把能夠反噬朝廷的雙刃劍,”
“倘若皇帝想要壓製這把劍給他自己帶來的弊端,就必須要用更強硬的手段,此時北境無戰事、人心又一致統一,沒有比這更好的時機來收迴兵權。”
賀雲舟欲言又止,頓了頓才道:“兵權本就是陛下恩賜給臣的權利,此時上交又有何不可?”
聞濯皺著眉頭睨了他一眼,“可你別忘了,迴京這一路上,對你這手兵權虎視眈眈的人並不止皇帝一個。”他頓了頓,接著道:“當然,就算沒有世家生出的禍心,本王也不可能讓他順利收迴北境兵權。”
“殿下!”賀雲舟心底大驚。
他現在聽的腦子裏都亂成了一團漿糊,對方才吳清瞳的信裏說的話,都有些將信將疑。
聞濯又戲謔地笑,“逗你的,賀統領,倘若本王想要皇權天下,早在先帝死的時候就收入囊中了,何必還要等到今日跟你們磨廢這麽久,這不是自找沒趣麽。”
賀雲舟愁容不下,總覺得他話中半真半假,“殿下,此事可說笑不起。”
聞濯咂了咂舌,“那談正經的,”他繼續開口說道:“八月初九那日,京都四大世家之首的方家,要給方老爺子辦七十大壽的宴席,緣因這位的分量在前朝舉足輕重,所以屆時滿京的達官顯貴應當都會前去祝賀。人多好辦事,況且又是世家中人自己的地盤,他們若想動些手腳輕而易舉。”
“殿下又怎麽確定他們一定會在那日起事?”賀雲舟問。
聞濯搖了搖頭,“本王並不十分確定,隻有七八分懷疑,但就算隻有這七八分的憂慮,他們也必須要在這日露出馬腳。”
“殿下是想用手段逼迫他們露出馬腳?”
“賀統領是沒讀過正經的學堂嗎?推波助瀾這四個字,應當很好理解吧。”聞濯衝他笑了笑。
賀雲舟一時語塞,噎了半晌沒再搭腔。
“賀統領這麽經不起人指正麽?怎麽不再繼續往下問了?”
賀雲舟滿心惡寒,“是卑職愚鈍。”
聞濯神色漸淡,慢慢透出一股刺人的冰冷來,“我瞧你人情處事之上,可一點都不顯得愚鈍,反而十分明白那些人的弱點、痛楚在哪裏,總是能夠紮的一針見血。”
賀雲舟不是個聽不懂他言外之意的傻子,雖然此前每一次的針對都比今夜囂張,可是今夜他含沙射影地格外綿裏藏針。
他咽下翻湧的情緒,裝作聽不懂的模樣,迴道:“殿下說笑了。”
聞濯點到為止,麵上又露出非真非假的笑意,“賀統領就當本王是在說笑吧。”
賀雲舟不適地握緊了指節,適時轉移話題道:“既然殿下想要他們自暴馬腳,不知已經想好的計策是什麽?屆時需要卑職做的事,又是什麽?”
說的口幹舌燥,又是悶熱夏夜,聞濯沒立即迴答他的問題,抬手招人讓人送來了一壺清茶,見他仍舊跪在地上,便不計前嫌地衝他抬了抬下巴:
“賀統領不過來坐麽?”
賀雲舟搖頭,“卑職不敢。”
他哪裏是不敢,他周遭的氣氛簡直都要將“不願”二字印在腦門上了。
“看來賀統領比較喜歡跪著,那就隨你。”話落給自己添上一杯涼茶,斟酌入口,身心好不舒暢。
“初九那日,本王會帶府兵圍住方宅前後,等他們酒飲酣暢,隨便找個莫須有的借口進去一舉拿下。”他看著賀雲舟,“至於賀統領你的作用…倘若此事之中發生異動,還勞煩賀統領帶兵圍攻,當場誅殺謀逆賊子。”
“殿下就不怕誤殺忠良?”
“忠良?”聞濯冷笑一聲,“為社稷安定而死,自古以來,不都是忠良的宿命嗎?”
“那殿下又是如何看待卑職的呢?”
“你應該清楚到底是誰在保你,”聞濯手執杯器,神色琢磨不清,話間稍頓,輕輕與明月舉杯,口中接著,“保你的嶽父與妻。”
……
作者有話說:
方和沈的話,靈感來源於前幾日跟網友交流的一個觀點,其中有關於時代要求“君子”和“小人”的想法,發布在微博,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
本文的大魚吃小魚鏈:我要去畫在微博!微博指路:池也池不冷
第150章 隔山嶽(三)
重八這日,方書遲迴了方家主宅。
他與方書白之間的關係並沒有緩和,甚至因為他擅自與池霽在梅苑“廝混”數日,反而鬧的更僵。
飯桌上當著方觀海的麵,也不給個笑臉,倘若筷子伸到一個菜裏了,立馬抽走,下一次再也不會看那盤菜一眼。
方觀海吃到一半興致全無,筷子“啪”地往桌上一拍,瞪著他二人,“你們還挑上食了?”
方書遲不語,筷子擱在一旁也未再動。
滿桌僵直的氣氛熏得菜都不如先前可口,方英英眉頭一皺,也擱了筷子,把他們眼巴巴盯著。
方觀海原本隻是想讓這兄弟倆關係緩和,並沒有想要餓著孩子,見滿桌誰也不再動筷子,頓時吹胡子瞪眼,“你二人若是坐不下這客廳飯桌,便迴自己的院子,”接著轉向方英英哄道:“不管他們,英英多吃點。”
他話是這樣說的,但誰也沒有較勁兒起來真走,梗著脖子吃完一頓飯,四人又圍在長案旁喝起了飯後香茗。
“府中添置都按照祖父說的去辦了,一切從簡,各府拜帖今日已經正式送完,就待明日迎客登門。”
方書遲不在主宅,壽宴布置的事便都壓在了方書白一人身上,也多虧老爺子過慣了霧凇觀裏的精簡日子,對自己七十大壽的要求並不多,有的都有,沒有的東西也不難找。
提前安排好一切,方府的人也都到齊了。
“旁的我倒是並不操心,你二人別出什麽亂子就行,”方觀海說完頓了頓,又補充道:“還有,明日四方達官顯貴登門,陛下親臨,恐怕免不了要提起侯位繼承一事…”
方書白抬眸看了一旁的方書遲一眼,見他不打算開口,放心不少,“侯位繼承,全憑祖父做主。”
方觀海搖頭,“你父母不在,你們自己當家,我不聞窗外事多年,做不了這個主。”
“可是”
“侯位理應兄長繼承,我本也無意相爭。”方書遲忽然開口道。
他隻是想到當時審查白葉寺時,曾聽那住持所說方書白求的卦文。
他那樣期待,做兄弟的又有什麽不能滿足的。
隻不過他到底是想承擔起侯府的責任,還是利用侯位之名想要做些別的,誰又能真的知曉呢。
“既然你二人自己有決斷,那我就不多說了。”
……
入夜,方書遲正鋪開筆墨,屋外便傳來敲門聲。
他抬眸探望一眼,問道:“什麽事?”
門口傳來聲響,“宿和,是我。”是方書白。
方書遲以為他們之間最大的矛盾已經解決了,微皺了皺眉,“兄長來此做什麽?”
方書白立在門外,眼中閃過糾結,“有關明日壽宴,我有話要跟你說。”
方書遲放下毛筆,掐了把眉心,“你進來吧。”
月光灑上窗台,敞開大半的窗欞旁落了一片陰影也沒人發覺。
方書白進屋,座位也沒找就立在了他身前,“你說的無意相爭,是你的真心話嗎?”
方書遲看著他的雙眸:“兄長是不相信我?”
“不是,我隻是不明白,你為何不爭。”
“我爭什麽?又有什麽好爭的。”
方書白眼神複雜,“那你又為何要那般發奮上進,讓滿朝文武交口稱讚,又讓陛下青睞呢?”
方書白震驚半晌無言,忽而覺得荒謬地笑了,“兄長認為,我在朝行事就是為了邀功討賞?”
“誰看到你如今的風光,都會那樣認為的,”方書白擰著眉頭看他,身後是一片吳鹽月光,明亮落在他的後背上,臉上隻有被昏暗修飾的輪廓清晰,他接著說道:“你讓我能如何想呢。”
方書遲張了張唇,“那你為何又不問?”
“我不敢問。”
“你不是不敢問,而是不想問,”方書遲說,“不問,你就可以繼續揣測我的所作所為,你就可以將我想象成麵目全非的樣子,好良心得安地做你想做的事,”
“我起初還認為你不迴家,隻是怕想起往事,可現在我才知道,你或許隻是不想迴來,不想看見我”
“我沒有!”方書白忽然出聲打斷他的話,又立馬意識到自己語氣重了,匆匆緩和道:“宿和,有很多事不是你想的那樣,但是我現在還沒辦法跟你解釋清楚,你別多想。”
“多想什麽?”方書遲神色冰冷,一字一句道:“多想你去白葉寺與顧楓眠見麵,是為了販賣北方州城私營的軍火?多想你與池自貞聯合起來耍我,是為了想要皇帝跟攝政王府動手?多想你趁著祖父壽宴迴京,隻是為了你那見不得人的野心”
“方宿和!”方書白慌張又失措,哪怕映在昏暗的燭火裏,仿佛也瞧得清楚他麵色慘白,“你不明白我的苦心…方氏已經沒落,世家在朝的地位也岌岌可危,我們倘若再繼續作壁上觀下去,連最後的活路也不會有。”
“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麽,做什麽?”
方書白忽而往前一步,近乎低語道:“我想要方氏平安無事,要你成家立業,不會再遭受人誹謗陷害,還有在這肮髒的朝廷之中,與一個居心叵測的男人不清不楚……”
他頓了頓,款款伸手碰到方書遲的發頂,“你長大了,但是兄長,也還是兄長”
方書遲還未來得及反應,便感覺自他袖中有一股濃香撲鼻,稍吸一口瞬間就頭暈眼花,四肢癱軟,眼皮也一點一點合攏,直至那點月光也消失幹淨。
沈宓夜半未眠,聽到窗台微響,還以為是風動,折騰了半晌不見停歇,起身去看,才發覺是先前去給方書遲傳信的鴿子。
把這靈動小獸抱進屋,它展著翅膀撲騰兩下,便飛到了窗台下的茶案之上。
沈宓仔細查看,卻並沒有發現它腿上綁著什麽紙條,以為是此次沒有消息傳來,便順手將它放進了籠子。
……
夜裏做夢夢見聞濯帶著他在雪裏跑馬,一時間樂此不疲,沉醉其中不願蘇醒。
直到五更天鴿籠“啪”地一聲脆響摔落在地,才教響動驚醒。
起身去看,昨晚放進去的那隻鴿子已經死僵
這日,八月初九,方觀海壽宴。
聞濯還不見迴來的蹤跡,就連鴿書也無。
賀雲舟看完臉色比方才沉了一倍,沉頓半晌才收起身上那副不滿,低聲問:“還請殿下告知京中情況。”
聞濯倒也沒有為難他的意思,如實說道:“令夫人如今被困京中、舉目無親,但整日以文墨休閑、聊以慰藉,府上也有我們的人照看,一切都還可控,你不必太過擔憂,當務之急,是要你拖一拖迴京的時機。”
賀雲舟抿唇,“朝廷內亂、世家和寒門對立之事,我在北境也聽到了風聲,隻是…倘若真有亂臣賊子起事,此時拖延時機,是否會將局麵推向更糟糕的境地?”
聞濯搖頭,“你遠在北境,消息知道的有限,其實眼下朝廷已經成了一副內裏被啃噬幹淨的空架子,皇帝如若想要掌權,要麽讓內宮太監成立軍事機關為自己辦事,製衡六科和內閣的政治效用,要麽真正掌握所有兵權也就是說,不僅要完全控製皇城內部禁軍,還要北境的三十萬大軍調動之權。”
“此前他們特提你為北境大統領,隻不過是馮昭平之死鬧的人心惶惶,皇帝怕北境人心不古,才臨時安排個掌事之人以作安撫。”
“現如今皇帝為了加強中央權利的集中,行使第一步時就遇到了阻礙,世家在這種種風光不再的變故之中生出二心,開始蛻變成一把能夠反噬朝廷的雙刃劍,”
“倘若皇帝想要壓製這把劍給他自己帶來的弊端,就必須要用更強硬的手段,此時北境無戰事、人心又一致統一,沒有比這更好的時機來收迴兵權。”
賀雲舟欲言又止,頓了頓才道:“兵權本就是陛下恩賜給臣的權利,此時上交又有何不可?”
聞濯皺著眉頭睨了他一眼,“可你別忘了,迴京這一路上,對你這手兵權虎視眈眈的人並不止皇帝一個。”他頓了頓,接著道:“當然,就算沒有世家生出的禍心,本王也不可能讓他順利收迴北境兵權。”
“殿下!”賀雲舟心底大驚。
他現在聽的腦子裏都亂成了一團漿糊,對方才吳清瞳的信裏說的話,都有些將信將疑。
聞濯又戲謔地笑,“逗你的,賀統領,倘若本王想要皇權天下,早在先帝死的時候就收入囊中了,何必還要等到今日跟你們磨廢這麽久,這不是自找沒趣麽。”
賀雲舟愁容不下,總覺得他話中半真半假,“殿下,此事可說笑不起。”
聞濯咂了咂舌,“那談正經的,”他繼續開口說道:“八月初九那日,京都四大世家之首的方家,要給方老爺子辦七十大壽的宴席,緣因這位的分量在前朝舉足輕重,所以屆時滿京的達官顯貴應當都會前去祝賀。人多好辦事,況且又是世家中人自己的地盤,他們若想動些手腳輕而易舉。”
“殿下又怎麽確定他們一定會在那日起事?”賀雲舟問。
聞濯搖了搖頭,“本王並不十分確定,隻有七八分懷疑,但就算隻有這七八分的憂慮,他們也必須要在這日露出馬腳。”
“殿下是想用手段逼迫他們露出馬腳?”
“賀統領是沒讀過正經的學堂嗎?推波助瀾這四個字,應當很好理解吧。”聞濯衝他笑了笑。
賀雲舟一時語塞,噎了半晌沒再搭腔。
“賀統領這麽經不起人指正麽?怎麽不再繼續往下問了?”
賀雲舟滿心惡寒,“是卑職愚鈍。”
聞濯神色漸淡,慢慢透出一股刺人的冰冷來,“我瞧你人情處事之上,可一點都不顯得愚鈍,反而十分明白那些人的弱點、痛楚在哪裏,總是能夠紮的一針見血。”
賀雲舟不是個聽不懂他言外之意的傻子,雖然此前每一次的針對都比今夜囂張,可是今夜他含沙射影地格外綿裏藏針。
他咽下翻湧的情緒,裝作聽不懂的模樣,迴道:“殿下說笑了。”
聞濯點到為止,麵上又露出非真非假的笑意,“賀統領就當本王是在說笑吧。”
賀雲舟不適地握緊了指節,適時轉移話題道:“既然殿下想要他們自暴馬腳,不知已經想好的計策是什麽?屆時需要卑職做的事,又是什麽?”
說的口幹舌燥,又是悶熱夏夜,聞濯沒立即迴答他的問題,抬手招人讓人送來了一壺清茶,見他仍舊跪在地上,便不計前嫌地衝他抬了抬下巴:
“賀統領不過來坐麽?”
賀雲舟搖頭,“卑職不敢。”
他哪裏是不敢,他周遭的氣氛簡直都要將“不願”二字印在腦門上了。
“看來賀統領比較喜歡跪著,那就隨你。”話落給自己添上一杯涼茶,斟酌入口,身心好不舒暢。
“初九那日,本王會帶府兵圍住方宅前後,等他們酒飲酣暢,隨便找個莫須有的借口進去一舉拿下。”他看著賀雲舟,“至於賀統領你的作用…倘若此事之中發生異動,還勞煩賀統領帶兵圍攻,當場誅殺謀逆賊子。”
“殿下就不怕誤殺忠良?”
“忠良?”聞濯冷笑一聲,“為社稷安定而死,自古以來,不都是忠良的宿命嗎?”
“那殿下又是如何看待卑職的呢?”
“你應該清楚到底是誰在保你,”聞濯手執杯器,神色琢磨不清,話間稍頓,輕輕與明月舉杯,口中接著,“保你的嶽父與妻。”
……
作者有話說:
方和沈的話,靈感來源於前幾日跟網友交流的一個觀點,其中有關於時代要求“君子”和“小人”的想法,發布在微博,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
本文的大魚吃小魚鏈:我要去畫在微博!微博指路:池也池不冷
第150章 隔山嶽(三)
重八這日,方書遲迴了方家主宅。
他與方書白之間的關係並沒有緩和,甚至因為他擅自與池霽在梅苑“廝混”數日,反而鬧的更僵。
飯桌上當著方觀海的麵,也不給個笑臉,倘若筷子伸到一個菜裏了,立馬抽走,下一次再也不會看那盤菜一眼。
方觀海吃到一半興致全無,筷子“啪”地往桌上一拍,瞪著他二人,“你們還挑上食了?”
方書遲不語,筷子擱在一旁也未再動。
滿桌僵直的氣氛熏得菜都不如先前可口,方英英眉頭一皺,也擱了筷子,把他們眼巴巴盯著。
方觀海原本隻是想讓這兄弟倆關係緩和,並沒有想要餓著孩子,見滿桌誰也不再動筷子,頓時吹胡子瞪眼,“你二人若是坐不下這客廳飯桌,便迴自己的院子,”接著轉向方英英哄道:“不管他們,英英多吃點。”
他話是這樣說的,但誰也沒有較勁兒起來真走,梗著脖子吃完一頓飯,四人又圍在長案旁喝起了飯後香茗。
“府中添置都按照祖父說的去辦了,一切從簡,各府拜帖今日已經正式送完,就待明日迎客登門。”
方書遲不在主宅,壽宴布置的事便都壓在了方書白一人身上,也多虧老爺子過慣了霧凇觀裏的精簡日子,對自己七十大壽的要求並不多,有的都有,沒有的東西也不難找。
提前安排好一切,方府的人也都到齊了。
“旁的我倒是並不操心,你二人別出什麽亂子就行,”方觀海說完頓了頓,又補充道:“還有,明日四方達官顯貴登門,陛下親臨,恐怕免不了要提起侯位繼承一事…”
方書白抬眸看了一旁的方書遲一眼,見他不打算開口,放心不少,“侯位繼承,全憑祖父做主。”
方觀海搖頭,“你父母不在,你們自己當家,我不聞窗外事多年,做不了這個主。”
“可是”
“侯位理應兄長繼承,我本也無意相爭。”方書遲忽然開口道。
他隻是想到當時審查白葉寺時,曾聽那住持所說方書白求的卦文。
他那樣期待,做兄弟的又有什麽不能滿足的。
隻不過他到底是想承擔起侯府的責任,還是利用侯位之名想要做些別的,誰又能真的知曉呢。
“既然你二人自己有決斷,那我就不多說了。”
……
入夜,方書遲正鋪開筆墨,屋外便傳來敲門聲。
他抬眸探望一眼,問道:“什麽事?”
門口傳來聲響,“宿和,是我。”是方書白。
方書遲以為他們之間最大的矛盾已經解決了,微皺了皺眉,“兄長來此做什麽?”
方書白立在門外,眼中閃過糾結,“有關明日壽宴,我有話要跟你說。”
方書遲放下毛筆,掐了把眉心,“你進來吧。”
月光灑上窗台,敞開大半的窗欞旁落了一片陰影也沒人發覺。
方書白進屋,座位也沒找就立在了他身前,“你說的無意相爭,是你的真心話嗎?”
方書遲看著他的雙眸:“兄長是不相信我?”
“不是,我隻是不明白,你為何不爭。”
“我爭什麽?又有什麽好爭的。”
方書白眼神複雜,“那你又為何要那般發奮上進,讓滿朝文武交口稱讚,又讓陛下青睞呢?”
方書白震驚半晌無言,忽而覺得荒謬地笑了,“兄長認為,我在朝行事就是為了邀功討賞?”
“誰看到你如今的風光,都會那樣認為的,”方書白擰著眉頭看他,身後是一片吳鹽月光,明亮落在他的後背上,臉上隻有被昏暗修飾的輪廓清晰,他接著說道:“你讓我能如何想呢。”
方書遲張了張唇,“那你為何又不問?”
“我不敢問。”
“你不是不敢問,而是不想問,”方書遲說,“不問,你就可以繼續揣測我的所作所為,你就可以將我想象成麵目全非的樣子,好良心得安地做你想做的事,”
“我起初還認為你不迴家,隻是怕想起往事,可現在我才知道,你或許隻是不想迴來,不想看見我”
“我沒有!”方書白忽然出聲打斷他的話,又立馬意識到自己語氣重了,匆匆緩和道:“宿和,有很多事不是你想的那樣,但是我現在還沒辦法跟你解釋清楚,你別多想。”
“多想什麽?”方書遲神色冰冷,一字一句道:“多想你去白葉寺與顧楓眠見麵,是為了販賣北方州城私營的軍火?多想你與池自貞聯合起來耍我,是為了想要皇帝跟攝政王府動手?多想你趁著祖父壽宴迴京,隻是為了你那見不得人的野心”
“方宿和!”方書白慌張又失措,哪怕映在昏暗的燭火裏,仿佛也瞧得清楚他麵色慘白,“你不明白我的苦心…方氏已經沒落,世家在朝的地位也岌岌可危,我們倘若再繼續作壁上觀下去,連最後的活路也不會有。”
“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麽,做什麽?”
方書白忽而往前一步,近乎低語道:“我想要方氏平安無事,要你成家立業,不會再遭受人誹謗陷害,還有在這肮髒的朝廷之中,與一個居心叵測的男人不清不楚……”
他頓了頓,款款伸手碰到方書遲的發頂,“你長大了,但是兄長,也還是兄長”
方書遲還未來得及反應,便感覺自他袖中有一股濃香撲鼻,稍吸一口瞬間就頭暈眼花,四肢癱軟,眼皮也一點一點合攏,直至那點月光也消失幹淨。
沈宓夜半未眠,聽到窗台微響,還以為是風動,折騰了半晌不見停歇,起身去看,才發覺是先前去給方書遲傳信的鴿子。
把這靈動小獸抱進屋,它展著翅膀撲騰兩下,便飛到了窗台下的茶案之上。
沈宓仔細查看,卻並沒有發現它腿上綁著什麽紙條,以為是此次沒有消息傳來,便順手將它放進了籠子。
……
夜裏做夢夢見聞濯帶著他在雪裏跑馬,一時間樂此不疲,沉醉其中不願蘇醒。
直到五更天鴿籠“啪”地一聲脆響摔落在地,才教響動驚醒。
起身去看,昨晚放進去的那隻鴿子已經死僵
這日,八月初九,方觀海壽宴。
聞濯還不見迴來的蹤跡,就連鴿書也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