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景帝並未多攔,隻道待他身體痊愈,要為他在宮中擺宴。


    ……


    出了宮,他還沒想好到底是迴自己的私宅,還是迴姚氏住宅,便有人替他做了決定。


    他定定立在街道之上,看著沈宓笑盈盈地從攝政王府的馬車裏鑽出來。


    “芳歸,好久不見。”


    秋風大夢一場,醒來世事茫茫。


    當真是好久不見。


    坐進馬車,沈宓開門見山,“好不容易盼到你迴京,有一件事我要與你商量。”


    姚如許皺眉,“什麽?”


    “姚太傅與方大和新任的翰林院修撰池自貞暗中謀劃,意欲在過幾日方家老爺子方觀海七十大壽時,逼宮造反。”


    這話裏的信息太多,姚如許脫節京都太久,一時都沒能反應過來。


    “你是說我爹?”


    “是。”


    “你從哪裏來的消息?”


    他不是不信任沈宓,隻是他知道的事情太少,毫無頭緒地就接受這麽刺激的一套說辭,搞的他十分懷疑自己所處的時機和空間,好像還在趕路的途中沒醒一樣。


    沈宓又道:“方宿和從池自貞口中套了話出來,方大曾在北方做過一批軍火生意的事,也被我的人查到了證據。”


    “那你們是如何確定的我爹是主謀…”他說完反應過來自己的語氣太過犀利,馬上又補充道:“我不是質問你,我是覺得沒有理由。”


    “或許真的有理由呢?”沈宓看著他。


    姚如許愣了愣,又聽他說道:“長靖末年,他替韓禮做事,不惜以自己親生兒子的性命做籌碼,”


    “貞景元年,他特意請辭,舉薦鍾自照入朝,鳳凰閣之變過後,鍾自照身隕,他又毫發無損地迴到了朝中,甚至坐到了太子太傅和文淵閣大學士的位置,”


    “你沒有想過是為什麽嗎?”


    為什麽,他要替韓禮做事,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麽?


    “先帝…還有那位蓮妃?”準確來說,是他的親生父親和母親。


    “芳歸,你離開京都的這些日子發生了太多事,我無法一一同你解釋清楚,但事已至此,你就先不要迴去了。”


    姚如許沉默片刻點了點頭,“那你們呢?”


    “我們在等,”沈宓說:“等八月初九那日,皇帝和滿朝重臣前去方宅祝賀,看看他們是否會在當場生事。”


    “倘若他們會呢?”


    “那就再清除叛黨,撥亂反正一次。”


    姚如許斂眸,“皇權淪落至此,你們不爭一爭麽?”


    沈宓笑了笑,“現在不一樣了,這一堆亂攤子,誰愛收拾誰收拾。”


    顏如玉不以為然,“那你還何必執著於激濁揚清,撥亂反正呢?”


    “你是不是忘了,我其實本姓是聞呐。”


    聞氏江山,就算他再怎麽不想要,又哪裏輪得到別有用心的賊子覬覦呢。


    姚如許抿唇,“不怕你們同舟共濟抵禦外敵,就怕你們互相猜忌,死在自己人手裏。”


    沈宓搖了搖頭,“兩碼事,倘若世家沒有先動手,我一定選擇作壁上觀,管他皇權浮沉,我隻想要我的溫柔鄉。”


    姚如許兩手一攤,“那我期望,能夠聽到你們的好消息。”


    沈宓莞爾。


    


    迴攝政王府,濂澈正在院子裏等著。


    “滄州的事怎麽樣了?”


    “殿下昨日就已經暗中抵達,方才傳迴來的鴿書放在了屋中,還請世子驗看。”


    沈宓點了點頭,挪步穿過庭院,“梅苑那邊今日有沒有動靜?”


    濂澈搖了搖頭:“並沒有。”


    “安排馬車,我稍後過去一趟。”


    方書遲已經許久沒有現身,從梅苑裏詢問出來的消息,都是用鄭階綠的鴿子傳到的王府。


    這幾日消息斷斷續續來,除了證明他們猜測的事實正確,其他的東西也沒有問出詳細。


    沈宓倒是不怕他問不出來東西,就怕他們鬧出人命。


    挪步進屋,窗台上的籠子裏正關著一隻紅腳鴿子,腿上綁著一小卷帛書。


    解下來看,上頭寫著:滄州已達,不日速歸,望枕安,切切。


    京中的禁軍北兵雖然聽命攝政王府,但此時卻不是一個適合的時機,隻要皇帝一日不動,他們便一日要藏好鋒芒,一致對外。


    所以,眼下能夠保駕勤王,還能夠為此大顯一番效用和衷心的,隻有統領北境三十萬大軍的賀雲舟。


    隻要在世家起事之際,他調動北境大軍,助皇帝平叛,如此忠義,起碼能保他一家老小數載平安。


    聞濯前去攔他,既是為了防止他提前進京,也是為了借他之手在北境調兵。


    風雨欲來,地崩山摧。


    沈宓低歎一口氣,放飛了籠中的鴿子。


    ……


    作者有話說:


    其實我也不討厭顧楓眠。


    第149章 隔山嶽(二)


    斜陽紛飛落在梅苑屋簷,方書遲正立在院子裏仰頭看天。


    這座充滿了欲望冤孽的京城,好像真的將他們每一個人都圍困在裏麵,從意氣風發到相對無言,用血腥與秘密將他們變成自己最不想成為的樣子


    “師兄。”沈宓款款向他走去。


    方書遲淡淡抬眸,應了句,“你來了。”


    沈宓往他身後的房屋瞥了一眼,無言半晌,直至陪他看完這一場‘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而後娓娓而道:“我從前總想做一些有違天理倫常、人間道義之事,但曆來先生教導的君子作風秉性,總是讓我在心底否認這種行為和想法,於是我不得不作為一個剛直、誠實、承擔責任的人,去由得那些人利用,由他們催折,”


    “其實你我都應該知道,時代和朝廷對人的要求太過苛刻,他們太希望用不著律法衙役就能使四海之內邪慝不興,所以要來囚禁、打壓人的本性,要讓這些人覺得自己的欲望和自由之心可恥,覺得違背道義就該天誅地滅,”


    “可他們如此來摧殘人性,這樣難道就符合被他們所奉為金科玉律的道義麽?”


    “你到底想說什麽?”方書遲看向他問。


    沈宓坦然地迴答道:“這個世上所有的教條、規律、禮製,都不過是為了更好的去要挾人,以致於達到控製人的目的,”


    “既然它們的本質從一開始就不是純粹的、絕對正義的,那麽我們也不必為了所謂的倫理綱常正確,就必須要讓自己完成什麽事,如若你心裏知道什麽是正確,聽從本心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方書遲皺眉,“你說的太簡單了。”


    “紙上談來終覺淺,自然沒有躬蹈矢石那樣苛磨,可是你首先要這麽想。”


    方書遲抿唇,“池自貞走了。”


    沈宓愣了愣,又聽他道:“他沒死。”


    “師兄?”


    “我比任何人都知道我心裏的正確該怎麽選,”方書遲說:“序寧,我並未天生忠骨,隻不過人的本性,也有人與人之間的差別,”


    “我今日之行,可謂套取線索,不擇手段,倘若來日有人深究我置律法於不顧,我甘願受罰,但就算重來一次,我也會這麽做,絕無半點後悔。”


    沈宓低歎一聲,“師兄,你知道我隻是想讓你好受一些。”


    方書遲苦笑,“我知道。”


    沈宓又歎出一口氣,沉默了半晌。


    “你不必擔心,池自貞那邊我心裏有數。”


    ***


    距離京城百裏之外,滄州城內已夜色朦朧。


    聞濯換好衣服出屋,院子裏綁了許久的人仍舊一聲不吭,他慢悠悠走近,扯了蒙在那人眼睛上的黑布,笑盈盈道:“賀統領,別來無恙。”


    賀雲舟皺起眉,除了震驚還生出一股怒火,“不知殿下此行何意?”


    聞濯挪步到一旁的石凳坐下,與他對視,“無意,不過是想與賀統領敘一敘舊罷了。”


    賀雲舟實在受不了這樣與他打著啞謎,於是道:“殿下不如直接開門見山。”


    聞濯露出一個揶揄的表情,“賀統領似乎對我有些莫名的敵意。”


    賀雲舟嗤笑,“殿下不由分說就直接將我從自己的地方蒙眼捆來院子,怎麽看,好像都輪不到殿下來說這樣委屈的話。”


    聞濯朗笑出聲,“那怎麽辦呢,本王已經說了。”


    賀雲舟一陣擰眉,半晌沒再開口。


    兩人於夏風中對峙,吹拂不久心緒也逐漸安定。


    “本王此來尋你,是為兩件事。”


    賀雲舟麵不改色地聽著。


    “初九那日,京中恐有大事發生,本王要你調一部分北境兵馬迴京,暫時暗中紮駐在京郊,以備不時之需。”


    “卑職不解殿下之意,什麽叫‘恐有大事發生’,難道殿下還隻是憑空揣測?”


    聞濯對於他言語中的不滿並沒有過多苛責,接著派人解開他的身上綁的繩子,從袖中拿出一封信丟進了他懷裏,“你看看這個。”


    信封上有“懷汀親啟”四個簪花小楷大字,拆開來看,裏頭攏共有三張信紙,筆墨交錯的密密麻麻,光粗略掃過一眼就能感覺到欲說還休的情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池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池也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池也池並收藏池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