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如許:“……”
方書遲:“……”
聞濯夾著鮮嫩的魚肉,在碟子裏滾了一遍辣子,漫不經心地說:“大驚小怪什麽?”
方書遲和姚如許雙雙低下了腦袋。
又聽見聞濯低聲說道:“確實不是盯著我們的,別自亂陣腳。”
三人用完餐食,就近找了個能夠觀景的客棧,二樓雅間開滿三間,聞濯選了個中間的屋子。
一進屋,他就徑直奔向屋裏的窗戶旁邊,推開一條縫,往下望,正好能夠看到方才蹲在岸畔,鬼鬼祟祟那幾個攤販。
他們之間動作不多,交匯的眼神也不多,隻是在最邊上一個賣菜的站起身後,相互之間飛速打了個手勢。
聞濯沒看清,但是等他們其他幾個人,拎著東西四散開來,其中有一個人,進了這棟客棧。
在東下之前,聞濯就料想過一種最壞的情況西南的草烏私賣生意,從江中到江南的所有漕運路線上,應該滲入了每一處支州的船隻停靠點。
販賣一樣極具盈利和摧毀性質的商品,最好的隱藏辦法,就是讓所有地方的市集裏,都大範圍地出現這種東西。
交易點和交易方式一旦變得紛雜繁多,官府便不好從根源追溯。
最開始進行贓物交易的人,隻管大撈一筆之後隱退其中,隻要銷毀掉證據,任何後來的販賣者,都能成為他的替罪羊。
如今看來,確實已經落成了那樣的局麵。
但是這種東西,仍舊在各個地方荼毒需要草烏治病的人,案子還是要嚴格徹查下去。
聞濯推開窗,“跟著方才那幾個人的蹤跡去查。”
他收入囊中的金烏衛,除了京都守在沈宓跟前那幾個,剩下還有小半數,早在半月以前,就被他派遣來江南做好了打點。
自他一落地梧州,便發了信號通知。
關上窗,他落座書案前,終於有空研磨寫信。
提筆落下,心意使然,開頭便是纏綿悱惻的三字
“沈甜甜”……
作者有話說:
聞濯:誰能有我疼老婆?
感謝評論區寶子們打賞的魚糧,啾咪!
第57章 太平傭
聞濯書信送到已是三日之後,還有信鴿停在王府後院的窗台前,教濂澈麻利地抓住翅膀,連同腳上綁的東西一齊帶去了世子府。
彼時沈宓正迎貴客。
七月初,北境新任統帥賀雲舟上書辭京,小皇帝想要再多留他,便向他提出賜婚之事。
姻親女方是禮部尚書吳西樓之女吳清瞳,正當適嫁年紀,平日端莊得體,喜讀詩書,在京都貴女之中也算是小有名氣,因掃眉風采清冷風雅,舉手投足又有文人風骨,故而素有貞景“清齋月”之名。
“清齋”二字是為“鬆下清齋”,君子求清靜之地,“月”之一字則是敬她女子身份,卻絲毫不拘泥世俗,徜徉文墨之間。
不過也有貶義,在眾多女子都在閨閣繡花的盛朝之下,她作為女子舞文弄墨的代表,難免不被有心人中傷揣測。
京中人大多表麵敬重她戶部尚書之女的身份,實則並不認為這樣才氣的女子能夠屈服於誰,並且認為她的婚事必定磋磨。
而今聽聞陛下賜婚,新任北境統帥賀雲舟不惜顧天顏震怒,便當麵拒絕了這樁婚事。
這樣的傳言一從宮中傳出,滿京都的世家大族都抱手看了場笑話,明裏對於吳氏之女的諷刺更加不屑遮掩,連“清齋月”三字之名都成了他們的飯後談資。
大抵都說,吳姑娘清冷到做成了天邊的月亮,也是不好下凡婚嫁,隻是苦了她如今凡人身,不嫁便隻能做株西風瘦黃花。
禮部尚書吳西樓,自然也聽到了這些風言風語,可惜他一介禮部尚書,在朝中的位置可有可無,並沒有什麽實權,半點威懾不了那些共飲天家水的一丘之貉。
隻能關起門來,勸慰自家姑娘要想開。
如實來講,這賀雲舟屬實也沒有做錯什麽,他隻是不想潦草地了結自己的終身大事,卻沒有想到,世風之下,人言殺人。
賜婚之事發酵三日,流言越來越多,派去清查的人無功而返,賀雲舟隻能登門賠罪。
宅院之中一般都有後院女子,不得上廳前聽事的規矩,但是吳府並不拘泥。
吳西樓近日發熱風寒,迎客的人自然而然成了吳清瞳。
聽前院人來通報是賀雲舟,她並沒有多麽意外,隻在前廳泡好了茶等候。
親眼見到一襲藍衣的青年將軍,步履穩健踏步而來,才從容起身拜文人禮。
“賀統領登門,有失遠迎。”
賀雲舟看著麵前亭亭玉立,宛如一株芙蓉一樣端方的女子,頓時愧疚滋長,“不必多禮。”
吳清瞳大概也猜得到他此行所為何事,邀賀雲舟落座上位,不徐不疾道:“統領行事光明磊落,喜惡憑心這是好事,隻是京畿畢竟不比北境。”
賀雲舟確實已經領略過了。
“是在下考慮不周,”賀雲舟眉頭緊鎖又道:“不知為今可有挽迴之法。”
吳清瞳看了他半晌,莞爾一笑,“小女想問統領一個問題。”
賀雲舟:“你問。”
“統領拒絕陛下賜婚的原因是什麽?”她問。
賀雲舟看著她明眸善睞,一副認真模樣,當即迴答道:“在下心有所屬。”
“那統領為何不直接請求陛下給你賜婚?”
賀雲舟苦笑了下,“她已嫁作人婦。”
吳清瞳唏噓不已,“雖說統領待感情忠貞,可您難道就不怕惹怒陛下?”
賀雲舟抿唇,沒有再迴答。
“不過……”吳清瞳適時收起好奇,迴到一開始的話題道:“倘若統領能夠順利返迴北境,且立下終身不娶之誓,京畿流言自然能夠停止。”
賀雲舟茅塞頓開,“多謝,隻是在下平白讓姑娘受人非議,深感愧疚,不知姑娘可有什麽在下能夠做到的願望?”
吳清瞳擺了擺頭,“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京都所有人原本就欠你們了,區區蜚語,統領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賀雲舟兩手空空來,兩袖清風去,臨到世子府門前還覺得心下熱血滾熱,燙的他快要聽不見這京畿紛擾,隻剩下一個念頭迴北境。
隻是迴北境不是那般容易的事情。
他大抵能夠猜到皇帝下旨賜婚,絕對不是他一人興致盎然作出的決定,在背後催動這個局麵的人,滿朝估計占了半數。
他們為的當然不是要他姻親美滿、佳偶天成,他們隻是想要這種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來延緩他迴北境的日程。
等他成親之後,在京都便有了牽掛,他有了牽掛之人,便沒辦法矢誌不渝地不迴頭。
而一旦迴頭,他沒有了在北境馬革裹屍的底氣,便再也握不緊他手中沉甸甸的數十萬大軍的兵權。
這不是他想要的。
也不是已逝的馮昭平想要的。
在這偌大的京畿,頭一次靜下心認真去找同仇敵愾的人時,他才反應過來,舉目無親,到處都是想要用權勢作出文章來的有心人。
唯一不會騙他的,竟然還是隔著家仇的寧安世子沈序寧。
賀雲舟自己也覺得諷刺,隻是他如今沒得選。
沈宓聽到前門通報說賀雲舟登門並未驚訝,算著賜婚之事已經過去三日,他也差不多該到。
煮了壺好茶,又吩咐下人往屋裏搬了兩鼎冰鑒,等到屋裏涼快的跟世外桃源似的,賀雲舟也教下人領著進屋。
沈宓如今再看他,還是覺著他最不教人省心。
意思是說他做事太沒有心眼,完全就不是在京畿久待的料子,原本就前路渺渺,還硬是摻合進了是非場。
倘若去年冬月他不曾迴來,興許如今這些朝堂爭鬥,也不會落到他的頭上。
“我此來隻為一事,”他約莫覺得不怎麽自在,迎著沈宓打量的目光,開門見山道:“兵權我不可能放,但是我必須要迴北境。”
沈宓長眸微眨,如今一雙能夠視物的好眼睛,也並未再瞞著他們,“自古兵權都是君王心裏的大忌,你想帶著兵符安穩駐守北境,天底下沒有這樣的好事。”
賀雲舟不懂高位之人的猜忌,他隻知道他的衷心從未變過,此生也不會變。
“倘若我不要兵符,塞北的將士又如何聽令。”
沈宓同他倒了一杯茶,“懷汀,我曾也以為我能濟世獻道,以為隻憑自己能夠做成威震天下的大事,後來齟齬數載才發覺,做人不能自視甚高,也須得偷些懶。”
賀雲舟皺起了眉頭,“你什麽意思?”
“你不要總覺得陛下將兵權交給了你,便是將舉國命運,北境三十萬將士性命,以及馮昭平遺願都交給了你,你捫心自問,陛下憑什麽會如此看重你呢。”
有些話雖說出來不好聽,沈宓卻還是要痛痛快快地說了。
因為他現在發覺,隻要當他一個人看清世事的時候,站在旁觀點評身在其中的人,讓他總有種恍惚的感覺,他好像暫時擺脫了命給他的桎梏。
他好像比其他人要好了不少。
“你隻不過是一顆爭權奪勢的棋子,隻不過當時能讓他們用得到而已,你以為你憑什麽能夠掌控兵權?憑借你數載戰功麽?那些遠在朝堂的人可不清楚。”
沈宓吐完這些真相,痛快的同時,也無比清楚地知曉,自己從來都是一個極其惡劣的人。
他想要拆穿太多東西,而今麵對賀雲舟,竟也半分愧疚都不剩了,隻覺得諷刺。
“兩條路,要麽放下兵符,要麽娶吳氏之女。”
可兵符是守住北境的底氣。
不是賀雲舟剛愎自用,非要用這麽一個玩意兒,來張揚自己北境統領身份,而是他太清楚自己什麽都不是,才會迫切希望得到這麽一塊鐵,在明麵掛著,好讓北境大軍保朝廷安定。
兵符算什麽呢,它隻不過是一塊破銅爛鐵,難道三十萬血性男兒還畏懼一塊鐵嗎?
這不過是個由頭,是他們甘願在北境戰死沙場的由頭罷了。
“我不可能放下兵符。”他說。
剩下隻有第二條路
娶吳氏之女。
沈宓一早就猜得到,隻是還是會替他覺得不值和可惜,他說:“你現在明白了嗎?”
他看著賀雲舟的眼睛,滿麵被掣肘的無奈:“身在池中,必須要做選擇,世上沒有兩全法,隻有不斷被扯進來的無辜之人,當年的你我尚且無辜,到如今,我們自己也終於變成殃及池魚的城門之火。”
方書遲:“……”
聞濯夾著鮮嫩的魚肉,在碟子裏滾了一遍辣子,漫不經心地說:“大驚小怪什麽?”
方書遲和姚如許雙雙低下了腦袋。
又聽見聞濯低聲說道:“確實不是盯著我們的,別自亂陣腳。”
三人用完餐食,就近找了個能夠觀景的客棧,二樓雅間開滿三間,聞濯選了個中間的屋子。
一進屋,他就徑直奔向屋裏的窗戶旁邊,推開一條縫,往下望,正好能夠看到方才蹲在岸畔,鬼鬼祟祟那幾個攤販。
他們之間動作不多,交匯的眼神也不多,隻是在最邊上一個賣菜的站起身後,相互之間飛速打了個手勢。
聞濯沒看清,但是等他們其他幾個人,拎著東西四散開來,其中有一個人,進了這棟客棧。
在東下之前,聞濯就料想過一種最壞的情況西南的草烏私賣生意,從江中到江南的所有漕運路線上,應該滲入了每一處支州的船隻停靠點。
販賣一樣極具盈利和摧毀性質的商品,最好的隱藏辦法,就是讓所有地方的市集裏,都大範圍地出現這種東西。
交易點和交易方式一旦變得紛雜繁多,官府便不好從根源追溯。
最開始進行贓物交易的人,隻管大撈一筆之後隱退其中,隻要銷毀掉證據,任何後來的販賣者,都能成為他的替罪羊。
如今看來,確實已經落成了那樣的局麵。
但是這種東西,仍舊在各個地方荼毒需要草烏治病的人,案子還是要嚴格徹查下去。
聞濯推開窗,“跟著方才那幾個人的蹤跡去查。”
他收入囊中的金烏衛,除了京都守在沈宓跟前那幾個,剩下還有小半數,早在半月以前,就被他派遣來江南做好了打點。
自他一落地梧州,便發了信號通知。
關上窗,他落座書案前,終於有空研磨寫信。
提筆落下,心意使然,開頭便是纏綿悱惻的三字
“沈甜甜”……
作者有話說:
聞濯:誰能有我疼老婆?
感謝評論區寶子們打賞的魚糧,啾咪!
第57章 太平傭
聞濯書信送到已是三日之後,還有信鴿停在王府後院的窗台前,教濂澈麻利地抓住翅膀,連同腳上綁的東西一齊帶去了世子府。
彼時沈宓正迎貴客。
七月初,北境新任統帥賀雲舟上書辭京,小皇帝想要再多留他,便向他提出賜婚之事。
姻親女方是禮部尚書吳西樓之女吳清瞳,正當適嫁年紀,平日端莊得體,喜讀詩書,在京都貴女之中也算是小有名氣,因掃眉風采清冷風雅,舉手投足又有文人風骨,故而素有貞景“清齋月”之名。
“清齋”二字是為“鬆下清齋”,君子求清靜之地,“月”之一字則是敬她女子身份,卻絲毫不拘泥世俗,徜徉文墨之間。
不過也有貶義,在眾多女子都在閨閣繡花的盛朝之下,她作為女子舞文弄墨的代表,難免不被有心人中傷揣測。
京中人大多表麵敬重她戶部尚書之女的身份,實則並不認為這樣才氣的女子能夠屈服於誰,並且認為她的婚事必定磋磨。
而今聽聞陛下賜婚,新任北境統帥賀雲舟不惜顧天顏震怒,便當麵拒絕了這樁婚事。
這樣的傳言一從宮中傳出,滿京都的世家大族都抱手看了場笑話,明裏對於吳氏之女的諷刺更加不屑遮掩,連“清齋月”三字之名都成了他們的飯後談資。
大抵都說,吳姑娘清冷到做成了天邊的月亮,也是不好下凡婚嫁,隻是苦了她如今凡人身,不嫁便隻能做株西風瘦黃花。
禮部尚書吳西樓,自然也聽到了這些風言風語,可惜他一介禮部尚書,在朝中的位置可有可無,並沒有什麽實權,半點威懾不了那些共飲天家水的一丘之貉。
隻能關起門來,勸慰自家姑娘要想開。
如實來講,這賀雲舟屬實也沒有做錯什麽,他隻是不想潦草地了結自己的終身大事,卻沒有想到,世風之下,人言殺人。
賜婚之事發酵三日,流言越來越多,派去清查的人無功而返,賀雲舟隻能登門賠罪。
宅院之中一般都有後院女子,不得上廳前聽事的規矩,但是吳府並不拘泥。
吳西樓近日發熱風寒,迎客的人自然而然成了吳清瞳。
聽前院人來通報是賀雲舟,她並沒有多麽意外,隻在前廳泡好了茶等候。
親眼見到一襲藍衣的青年將軍,步履穩健踏步而來,才從容起身拜文人禮。
“賀統領登門,有失遠迎。”
賀雲舟看著麵前亭亭玉立,宛如一株芙蓉一樣端方的女子,頓時愧疚滋長,“不必多禮。”
吳清瞳大概也猜得到他此行所為何事,邀賀雲舟落座上位,不徐不疾道:“統領行事光明磊落,喜惡憑心這是好事,隻是京畿畢竟不比北境。”
賀雲舟確實已經領略過了。
“是在下考慮不周,”賀雲舟眉頭緊鎖又道:“不知為今可有挽迴之法。”
吳清瞳看了他半晌,莞爾一笑,“小女想問統領一個問題。”
賀雲舟:“你問。”
“統領拒絕陛下賜婚的原因是什麽?”她問。
賀雲舟看著她明眸善睞,一副認真模樣,當即迴答道:“在下心有所屬。”
“那統領為何不直接請求陛下給你賜婚?”
賀雲舟苦笑了下,“她已嫁作人婦。”
吳清瞳唏噓不已,“雖說統領待感情忠貞,可您難道就不怕惹怒陛下?”
賀雲舟抿唇,沒有再迴答。
“不過……”吳清瞳適時收起好奇,迴到一開始的話題道:“倘若統領能夠順利返迴北境,且立下終身不娶之誓,京畿流言自然能夠停止。”
賀雲舟茅塞頓開,“多謝,隻是在下平白讓姑娘受人非議,深感愧疚,不知姑娘可有什麽在下能夠做到的願望?”
吳清瞳擺了擺頭,“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京都所有人原本就欠你們了,區區蜚語,統領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賀雲舟兩手空空來,兩袖清風去,臨到世子府門前還覺得心下熱血滾熱,燙的他快要聽不見這京畿紛擾,隻剩下一個念頭迴北境。
隻是迴北境不是那般容易的事情。
他大抵能夠猜到皇帝下旨賜婚,絕對不是他一人興致盎然作出的決定,在背後催動這個局麵的人,滿朝估計占了半數。
他們為的當然不是要他姻親美滿、佳偶天成,他們隻是想要這種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來延緩他迴北境的日程。
等他成親之後,在京都便有了牽掛,他有了牽掛之人,便沒辦法矢誌不渝地不迴頭。
而一旦迴頭,他沒有了在北境馬革裹屍的底氣,便再也握不緊他手中沉甸甸的數十萬大軍的兵權。
這不是他想要的。
也不是已逝的馮昭平想要的。
在這偌大的京畿,頭一次靜下心認真去找同仇敵愾的人時,他才反應過來,舉目無親,到處都是想要用權勢作出文章來的有心人。
唯一不會騙他的,竟然還是隔著家仇的寧安世子沈序寧。
賀雲舟自己也覺得諷刺,隻是他如今沒得選。
沈宓聽到前門通報說賀雲舟登門並未驚訝,算著賜婚之事已經過去三日,他也差不多該到。
煮了壺好茶,又吩咐下人往屋裏搬了兩鼎冰鑒,等到屋裏涼快的跟世外桃源似的,賀雲舟也教下人領著進屋。
沈宓如今再看他,還是覺著他最不教人省心。
意思是說他做事太沒有心眼,完全就不是在京畿久待的料子,原本就前路渺渺,還硬是摻合進了是非場。
倘若去年冬月他不曾迴來,興許如今這些朝堂爭鬥,也不會落到他的頭上。
“我此來隻為一事,”他約莫覺得不怎麽自在,迎著沈宓打量的目光,開門見山道:“兵權我不可能放,但是我必須要迴北境。”
沈宓長眸微眨,如今一雙能夠視物的好眼睛,也並未再瞞著他們,“自古兵權都是君王心裏的大忌,你想帶著兵符安穩駐守北境,天底下沒有這樣的好事。”
賀雲舟不懂高位之人的猜忌,他隻知道他的衷心從未變過,此生也不會變。
“倘若我不要兵符,塞北的將士又如何聽令。”
沈宓同他倒了一杯茶,“懷汀,我曾也以為我能濟世獻道,以為隻憑自己能夠做成威震天下的大事,後來齟齬數載才發覺,做人不能自視甚高,也須得偷些懶。”
賀雲舟皺起了眉頭,“你什麽意思?”
“你不要總覺得陛下將兵權交給了你,便是將舉國命運,北境三十萬將士性命,以及馮昭平遺願都交給了你,你捫心自問,陛下憑什麽會如此看重你呢。”
有些話雖說出來不好聽,沈宓卻還是要痛痛快快地說了。
因為他現在發覺,隻要當他一個人看清世事的時候,站在旁觀點評身在其中的人,讓他總有種恍惚的感覺,他好像暫時擺脫了命給他的桎梏。
他好像比其他人要好了不少。
“你隻不過是一顆爭權奪勢的棋子,隻不過當時能讓他們用得到而已,你以為你憑什麽能夠掌控兵權?憑借你數載戰功麽?那些遠在朝堂的人可不清楚。”
沈宓吐完這些真相,痛快的同時,也無比清楚地知曉,自己從來都是一個極其惡劣的人。
他想要拆穿太多東西,而今麵對賀雲舟,竟也半分愧疚都不剩了,隻覺得諷刺。
“兩條路,要麽放下兵符,要麽娶吳氏之女。”
可兵符是守住北境的底氣。
不是賀雲舟剛愎自用,非要用這麽一個玩意兒,來張揚自己北境統領身份,而是他太清楚自己什麽都不是,才會迫切希望得到這麽一塊鐵,在明麵掛著,好讓北境大軍保朝廷安定。
兵符算什麽呢,它隻不過是一塊破銅爛鐵,難道三十萬血性男兒還畏懼一塊鐵嗎?
這不過是個由頭,是他們甘願在北境戰死沙場的由頭罷了。
“我不可能放下兵符。”他說。
剩下隻有第二條路
娶吳氏之女。
沈宓一早就猜得到,隻是還是會替他覺得不值和可惜,他說:“你現在明白了嗎?”
他看著賀雲舟的眼睛,滿麵被掣肘的無奈:“身在池中,必須要做選擇,世上沒有兩全法,隻有不斷被扯進來的無辜之人,當年的你我尚且無辜,到如今,我們自己也終於變成殃及池魚的城門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