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北境將領迴京述職這差事,原本是聞濯的,但由於他本人自作主張跑到了沈宓的世子府裏去,馮昭平一行人也就沒能見著。
光一個草包小皇帝坐在龍椅上,渾身跟長了虱子似的,短短一刻鍾便提了三迴“言簡意賅”,引得馮昭平一個述職過數十迴的統帥,差些連官話都不會說了。
稟到後頭好不容易鬆了一口氣,又念著有關北境駐兵之事千萬不能馬虎,思襯再三還是追問了一句手段狠厲的攝政王殿下。
於是小草包聞欽似乎就是等著他這句話似的,痛痛快快給他指了條明路,教他趕緊帶著這一隊人馬趕去世子府。
馮昭平自然是不敢對著這位,輕易地就將兵部之事囫圇過去,幾人對視一眼,決議還是找攝政王比較靠譜,起身告辭匆匆離了大殿。
走在官道上,賀雲舟的神色不甚輕鬆,傍邊幾位沒注意到他這點情緒,自顧自地便聊了起來
“話說,這北境將領迴朝述職,攝政王定然是一早便知曉的,可他為何不在宮中候著?”
“不清楚,不過此前聽過許多傳聞,說這新任的攝政王承任之前從未沾過官場之事,可一上任卻如同老手一般處置了許多舊臣,手段十分狠厲。”
馮昭平聽著接過了話:“狠厲是應當的,他在朝中原本就沒有根基,倘若再不露點手段殺雞儆猴,聞氏也不會像如今這般安穩。”
旁邊的將領認同般點了點頭:“雖說如此,可他在我們迴京之時跑到寧安世子府又算什麽用意?”
馮昭平皺起眉頭推敲了半天也沒想到由頭,抬起眼皮就望見一直沉默著的賀雲舟,他臉上神色越略顯擔憂,遂出聲問:“懷汀是想到了什麽?”
賀雲舟原本還在遊神,教身側的人給拍了一巴掌才迴過魂來:“沒有,是京中有些冷。”
馮昭平一聽他這話,原本緊擰的眉頭隨即鬆開笑了起來:“你這小子,走神就走神,連謊都不會撒,怕冷?怕冷方才季夫人給你送的大衣,怎麽不見你披上?”
賀雲舟抿緊嘴唇,原地就學會了裝作啞巴。
馮昭平懶得同他計較,咧過頭又聽見那幾個八卦的副將,說起了另外一個人:“寧安世子不是好些年沒露過麵了嗎,怎麽還跟攝政王扯上關係了?”
“不清楚,可能從小都是在宮裏一塊兒長起來的,有些兒時玩伴的情誼在吧。”
饒是馮昭平也不太了解這段:“或許吧,不過懷汀你是不是也在宮裏待了幾年?”
話題又扯到賀雲舟身上,他這迴倒是沒再遊神:“是,不久。”
旁邊的將領來了勁:“那你們豈不是都有些兒時情分?”
賀雲舟微皺了一下眉:“沒有,我同他們不熟。”
他否認的毫不含糊,也沒給別人再繼續追問的餘地,其餘人見他興致索然,便也沒再聊些別的。
幾人騎馬走的官道,人少路平不出一刻便到了。
還是世子府裏的管事出來迎接的,問明了來意放了人進去,隨即便徑直領著一隊“白袍子”頗有氣勢地去了湖心亭。
彼時聞濯和沈宓依舊在亭中玩著那個遊戲。
不知不覺落的小雪,停了一陣又開始落,滿壺花雕還剩個底,爐子上燒著壺廬山雪霧,正在漫著清澈茶香
“殿下在查我。”沈宓胸有成竹,麵上暈了絲醉酒時的緋紅,將平時裏的冰雪樣染了幾分紅塵氣,倒顯得有些觸手可及。
聞濯拿起一旁的花雕酒壺搖了搖:“酒沒了。”
沈宓挑眉:“我猜錯了?”
聞濯唇邊露出一抹笑意:“我為人可是十分正直,怎麽會幹這種背地裏查探的事。”
沈宓顯然不信:“是麽?殿下對我竟毫無防備之心。”
聞濯給他倒了杯茶:“沈序寧,你難道還想殺了我嗎?”
沈宓不動聲色並沒有作答。
聞濯自顧自地接著說:“是吧,你又不想殺了我”
“你如何知曉我不想?”沈宓飛快打斷他道。
聞濯眸光微沉,盯著他的神情略微有些冷:“那總得給個緣由。”
沈宓垂眸:“怨,恨,痛,不如意……”
聞濯冷硬的目光沒有一刻離開他身上,隻將他盯得更緊:“沈序寧,哪裏痛?”
沈宓抬起頭衝他嘲諷地笑了笑,隨即便側在了石案上伏著沒了動靜,倒真像是醉了。
“沈宓,你這是佯裝還是真醉?”他問完這句久久未聽到應答,望見石案冷硬,便起身將沈宓攬到懷裏抱了起來,遂無奈地笑道:“沈序寧,你贏了。”
作者有話說:
其實聞濯此時的潛台詞是:媽的,我還是栽了。
(馮昭平,昭,“從日、召聲,昭昭若揭日月而行也”,表字霜寒,是取《獻錢尚父》“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第14章 風生刀
恰好馮昭平這一行白袍,剛好在去往湖心亭的半路上遇見,大老遠地望到攝政王的懷裏抱了個人時,腳下還有些遲疑:“這是……”
管事抬頭看了一眼,波瀾不驚地出聲解釋道:“老奴方才忘了同諸位說,今日殿下與世子在湖心亭賞雪飲酒,興許是小酌過了頭,諸位先在湖心亭候上片刻,老奴這就去稟報。”
直到遠處那兩人走沒了影,馮昭平的視線都還沒從遠處收迴來:“看來寧安世子同攝政王殿下交情匪淺。”
管事本想說些什麽,不經意間瞧了跟在隊伍後頭的賀雲舟一眼,見他神色低沉麵若冰霜,便笑了笑沒再多說。
湖心亭的茶壺酒壺還留有餘味,眾人望見爐子煮酒,頓時來了些飄飄然的勁,傍邊副將忙不迭地招唿賀雲舟走近取暖:“懷汀,你方才不是還怕冷,快過來烤烤。”
賀雲舟站在原地沒動,望著湖上冰雪若有所思,兀地教誰從背後拍了一把嚇得不輕,轉身迴頭當即緊鎖了眉頭:“楣山,我看你是皮欠練了?”
叫楣山的青年嬉皮笑臉地衝他眨了眨眼睛,隨即扯開話題道:“你想什麽想的這麽入神呢?”
賀雲舟瞥了他一眼:“大帥府裏似乎有個演武場,等諸事作罷你我一同去試試。”
“哎那倒不必,好不容易迴來消停幾日我是求之不得,你可別趁機報複。”叫楣山的青年擺了擺手。
賀雲舟懶得再搭理他,轉過頭又去看湖上飄雪去了……
不多時,“千唿萬喚始待來”的聞濯,終於信信然地在眾人麵前露了麵。
方才遠遠一眼未曾教人瞧個清楚,近了一看才發現,原來這傳聞隻手遮天的新任攝政王,竟是個玉葉資神的翩翩粉麵郎,眾人心下連是咯噔一聲,皆以為傳聞不過是誇大其詞了這位殿下的本事,連帶著態度都不似先前緊繃。
馮昭平先是行了禮,十分恭敬地同幾位將領一同屈身拜道:“參見攝政王殿下。”
屆時聞濯坐著,瞧他們井然有序站了一片,自然而然地拂了禮,還不忘說句常用的官話:“諸位征戰沙場多年不勝辛苦,不必多禮。”
馮昭平點頭接下這客套:“多謝殿下體恤,”他頓了頓又表明來意繼續道:“臣此次年關迴朝,是有要事同殿下稟報。”
聞濯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抬手指著對麵的凳子叮囑說:“馮卿盡可坐下慢慢聊。”
馮昭平又拜了一禮婉拒道:“多謝殿下厚愛,但自古述職權沒有坐著稟報的道理,臣如此便好。”
聞濯笑了笑:“馮卿這是在作禮?”
馮昭平生了些緊張,左右竟摸不透他明裏的意思,有些難下:“並非如此,臣不敢逾矩。”
聞濯不動聲色掃了他一眼:“馮卿多慮了,本王不過就是想著諸位等候多時,權由本王路上耽擱了,便作些找補罷了,沒有旁的意思。”
馮昭平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身後心細的賀雲舟也抿了抿唇,拱手上前解釋道:“大帥常年與兵法交道,人情練達並不曲折,還望殿下見諒。”
聞濯有趣地盯著他問:“本王實則未曾講究世故那套,看來的確是本王弄巧成拙了。”
賀雲舟神色沉的更緊:“殿下多慮了,我等都是沙場粗人,話談之時詞不達意實屬常事,還望殿下見諒。”
聞濯似笑非笑地盯著他頗有興致地問:“你倒是有趣,叫什麽名字?”
“臣賀雲舟。”他頗有種感覺,方才這反複無常的一出實則就是聞濯為了逼他站出來所作的。
雖不明所故,卻總覺得這跟某個人之間有些扯不開的聯係。
他緊鎖眉頭沒言語,接著又聽聞濯恍然大悟說:“原來是賀家郎君,真是一別多年,刮目相看。”
賀雲舟明了他的意,便不願再接這般做樣的話題,多虧馮昭平同他相處多年了解他的性子,及時站出來大大方方將他擠到身後,又將聞濯差點掉在地上的話頭給撿了起來接上:“沙場確實磨人,不過既然提到這裏,臣便有一事要向殿下稟報。”
聞濯終於鬆了口似的,不緊不慢地點了點頭:“馮卿請講。”
馮昭平:“此前邊塞最北邊的布防,意在看守便設防了重兵數萬,如今北境戰事已平息大半,沙奴也退居到了百裏之外,北上關卡的布防大可以逐漸撤下一些,而且邊關將士數載未還過鄉,今臨太平……理應當教他們迴去看看。”
聞濯這會兒該布的威到了位、自然沒什麽意見,十分平易近人地順從道:“既如此,那權由馮卿做主便好。”
……
述職一事,重中之重無非就是有關北境邊關兵防布置之變,其餘的就是些俸祿發放,以及安置的細瑣。
馮昭平大抵也是覺著今日時機不大湊巧,隻口頭得了聞濯幾個略顯敷衍的準允,便連著一隊屬下告退了世子府中。
出了門、那幾個嘴上不得閑的自然是不肯放過這一番談論幾句
“我算是知曉了,這攝政王才是朝上真正掌權的那個罷。”
那個叫楣山的青年撇了撇嘴,繼續說道:“先前進宮在大殿上麵見陛下時還不覺著有什麽,方才就在那湖心亭,我可是都差點把心給跳出來了,這下馬威給的,跟拿把刀架我脖子上似的。”
一旁另外一個青年拍了拍他的肩,揶揄道:“早跟你通過氣了說這位手段狠厲,你非不信。”
虞楣山皺眉反語:“五十步笑百步,我就不信你方才沒叫那位嚇著。”
“我跟你一樣,又沒說不承認。”
“哎你這小子”
“行了,消停些,”馮昭平打斷他倆:“平日裏也沒見你倆有那麽多話。”
虞楣山老實閉上了嘴,連同身側的青年也嚴肅了些起來。
“既然該稟報的事情告一段落,也別聚著不著調了,幾年沒迴來看過,趕緊都迴家去。”馮昭平說。
虞楣山鬆了鬆心神:“這個便不由大帥操心了,我同將明住在一條街上,待會兒買些東西提上便直接迴了。”
叫將明的就是方才同他一起拌嘴的青年,聽了他的話也未曾別扭,點點頭衝馮昭平行了道禮:“年關京中應當都忙著偷些浮生閑,操心的事情還有我、懷汀和楣山,大帥也莫將擔子全往自個兒肩上攬著。”
馮昭平抿唇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了,趕緊迴去,我同懷汀一道。”
……
他們幾載未迴京都,實則看著裏裏外外肉眼的變化是有的,但往深了卻又用言語說不明白,或許隻是心境感覺變了,突然惹人惆悵感慨。
日子臨近年關,街道上人卻不少,仿佛都是趁著這點年前氣氛,哄然出門逛個新鮮似的,聽著吵鬧又樂在其中,左右比北境要安定太多。
街道兩邊的攤販有人叫賣首飾胭脂,馮昭平心下惦記著家中妻兒,不自覺便被吸引了過去,冒然挪身上前挑選時,還不忘硬拽著賀雲舟一起。
許是沙場馳騁多年練就了他果斷的習慣,還未聽攤販仔細同他介紹些什麽,他便看準一個碧綠的鐲子飛速握在了手裏問對方道:“這個多少銀子。”
攤販笑的十分開心,見他為人爽快連忙應聲:“三兩銀子。”
馮昭平痛快地掏出銀子遞給他,隨即又拉過賀雲舟攛掇他入夥買首飾:“你不是還要登門季府,總得給人送個禮去。”
光一個草包小皇帝坐在龍椅上,渾身跟長了虱子似的,短短一刻鍾便提了三迴“言簡意賅”,引得馮昭平一個述職過數十迴的統帥,差些連官話都不會說了。
稟到後頭好不容易鬆了一口氣,又念著有關北境駐兵之事千萬不能馬虎,思襯再三還是追問了一句手段狠厲的攝政王殿下。
於是小草包聞欽似乎就是等著他這句話似的,痛痛快快給他指了條明路,教他趕緊帶著這一隊人馬趕去世子府。
馮昭平自然是不敢對著這位,輕易地就將兵部之事囫圇過去,幾人對視一眼,決議還是找攝政王比較靠譜,起身告辭匆匆離了大殿。
走在官道上,賀雲舟的神色不甚輕鬆,傍邊幾位沒注意到他這點情緒,自顧自地便聊了起來
“話說,這北境將領迴朝述職,攝政王定然是一早便知曉的,可他為何不在宮中候著?”
“不清楚,不過此前聽過許多傳聞,說這新任的攝政王承任之前從未沾過官場之事,可一上任卻如同老手一般處置了許多舊臣,手段十分狠厲。”
馮昭平聽著接過了話:“狠厲是應當的,他在朝中原本就沒有根基,倘若再不露點手段殺雞儆猴,聞氏也不會像如今這般安穩。”
旁邊的將領認同般點了點頭:“雖說如此,可他在我們迴京之時跑到寧安世子府又算什麽用意?”
馮昭平皺起眉頭推敲了半天也沒想到由頭,抬起眼皮就望見一直沉默著的賀雲舟,他臉上神色越略顯擔憂,遂出聲問:“懷汀是想到了什麽?”
賀雲舟原本還在遊神,教身側的人給拍了一巴掌才迴過魂來:“沒有,是京中有些冷。”
馮昭平一聽他這話,原本緊擰的眉頭隨即鬆開笑了起來:“你這小子,走神就走神,連謊都不會撒,怕冷?怕冷方才季夫人給你送的大衣,怎麽不見你披上?”
賀雲舟抿緊嘴唇,原地就學會了裝作啞巴。
馮昭平懶得同他計較,咧過頭又聽見那幾個八卦的副將,說起了另外一個人:“寧安世子不是好些年沒露過麵了嗎,怎麽還跟攝政王扯上關係了?”
“不清楚,可能從小都是在宮裏一塊兒長起來的,有些兒時玩伴的情誼在吧。”
饒是馮昭平也不太了解這段:“或許吧,不過懷汀你是不是也在宮裏待了幾年?”
話題又扯到賀雲舟身上,他這迴倒是沒再遊神:“是,不久。”
旁邊的將領來了勁:“那你們豈不是都有些兒時情分?”
賀雲舟微皺了一下眉:“沒有,我同他們不熟。”
他否認的毫不含糊,也沒給別人再繼續追問的餘地,其餘人見他興致索然,便也沒再聊些別的。
幾人騎馬走的官道,人少路平不出一刻便到了。
還是世子府裏的管事出來迎接的,問明了來意放了人進去,隨即便徑直領著一隊“白袍子”頗有氣勢地去了湖心亭。
彼時聞濯和沈宓依舊在亭中玩著那個遊戲。
不知不覺落的小雪,停了一陣又開始落,滿壺花雕還剩個底,爐子上燒著壺廬山雪霧,正在漫著清澈茶香
“殿下在查我。”沈宓胸有成竹,麵上暈了絲醉酒時的緋紅,將平時裏的冰雪樣染了幾分紅塵氣,倒顯得有些觸手可及。
聞濯拿起一旁的花雕酒壺搖了搖:“酒沒了。”
沈宓挑眉:“我猜錯了?”
聞濯唇邊露出一抹笑意:“我為人可是十分正直,怎麽會幹這種背地裏查探的事。”
沈宓顯然不信:“是麽?殿下對我竟毫無防備之心。”
聞濯給他倒了杯茶:“沈序寧,你難道還想殺了我嗎?”
沈宓不動聲色並沒有作答。
聞濯自顧自地接著說:“是吧,你又不想殺了我”
“你如何知曉我不想?”沈宓飛快打斷他道。
聞濯眸光微沉,盯著他的神情略微有些冷:“那總得給個緣由。”
沈宓垂眸:“怨,恨,痛,不如意……”
聞濯冷硬的目光沒有一刻離開他身上,隻將他盯得更緊:“沈序寧,哪裏痛?”
沈宓抬起頭衝他嘲諷地笑了笑,隨即便側在了石案上伏著沒了動靜,倒真像是醉了。
“沈宓,你這是佯裝還是真醉?”他問完這句久久未聽到應答,望見石案冷硬,便起身將沈宓攬到懷裏抱了起來,遂無奈地笑道:“沈序寧,你贏了。”
作者有話說:
其實聞濯此時的潛台詞是:媽的,我還是栽了。
(馮昭平,昭,“從日、召聲,昭昭若揭日月而行也”,表字霜寒,是取《獻錢尚父》“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第14章 風生刀
恰好馮昭平這一行白袍,剛好在去往湖心亭的半路上遇見,大老遠地望到攝政王的懷裏抱了個人時,腳下還有些遲疑:“這是……”
管事抬頭看了一眼,波瀾不驚地出聲解釋道:“老奴方才忘了同諸位說,今日殿下與世子在湖心亭賞雪飲酒,興許是小酌過了頭,諸位先在湖心亭候上片刻,老奴這就去稟報。”
直到遠處那兩人走沒了影,馮昭平的視線都還沒從遠處收迴來:“看來寧安世子同攝政王殿下交情匪淺。”
管事本想說些什麽,不經意間瞧了跟在隊伍後頭的賀雲舟一眼,見他神色低沉麵若冰霜,便笑了笑沒再多說。
湖心亭的茶壺酒壺還留有餘味,眾人望見爐子煮酒,頓時來了些飄飄然的勁,傍邊副將忙不迭地招唿賀雲舟走近取暖:“懷汀,你方才不是還怕冷,快過來烤烤。”
賀雲舟站在原地沒動,望著湖上冰雪若有所思,兀地教誰從背後拍了一把嚇得不輕,轉身迴頭當即緊鎖了眉頭:“楣山,我看你是皮欠練了?”
叫楣山的青年嬉皮笑臉地衝他眨了眨眼睛,隨即扯開話題道:“你想什麽想的這麽入神呢?”
賀雲舟瞥了他一眼:“大帥府裏似乎有個演武場,等諸事作罷你我一同去試試。”
“哎那倒不必,好不容易迴來消停幾日我是求之不得,你可別趁機報複。”叫楣山的青年擺了擺手。
賀雲舟懶得再搭理他,轉過頭又去看湖上飄雪去了……
不多時,“千唿萬喚始待來”的聞濯,終於信信然地在眾人麵前露了麵。
方才遠遠一眼未曾教人瞧個清楚,近了一看才發現,原來這傳聞隻手遮天的新任攝政王,竟是個玉葉資神的翩翩粉麵郎,眾人心下連是咯噔一聲,皆以為傳聞不過是誇大其詞了這位殿下的本事,連帶著態度都不似先前緊繃。
馮昭平先是行了禮,十分恭敬地同幾位將領一同屈身拜道:“參見攝政王殿下。”
屆時聞濯坐著,瞧他們井然有序站了一片,自然而然地拂了禮,還不忘說句常用的官話:“諸位征戰沙場多年不勝辛苦,不必多禮。”
馮昭平點頭接下這客套:“多謝殿下體恤,”他頓了頓又表明來意繼續道:“臣此次年關迴朝,是有要事同殿下稟報。”
聞濯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抬手指著對麵的凳子叮囑說:“馮卿盡可坐下慢慢聊。”
馮昭平又拜了一禮婉拒道:“多謝殿下厚愛,但自古述職權沒有坐著稟報的道理,臣如此便好。”
聞濯笑了笑:“馮卿這是在作禮?”
馮昭平生了些緊張,左右竟摸不透他明裏的意思,有些難下:“並非如此,臣不敢逾矩。”
聞濯不動聲色掃了他一眼:“馮卿多慮了,本王不過就是想著諸位等候多時,權由本王路上耽擱了,便作些找補罷了,沒有旁的意思。”
馮昭平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身後心細的賀雲舟也抿了抿唇,拱手上前解釋道:“大帥常年與兵法交道,人情練達並不曲折,還望殿下見諒。”
聞濯有趣地盯著他問:“本王實則未曾講究世故那套,看來的確是本王弄巧成拙了。”
賀雲舟神色沉的更緊:“殿下多慮了,我等都是沙場粗人,話談之時詞不達意實屬常事,還望殿下見諒。”
聞濯似笑非笑地盯著他頗有興致地問:“你倒是有趣,叫什麽名字?”
“臣賀雲舟。”他頗有種感覺,方才這反複無常的一出實則就是聞濯為了逼他站出來所作的。
雖不明所故,卻總覺得這跟某個人之間有些扯不開的聯係。
他緊鎖眉頭沒言語,接著又聽聞濯恍然大悟說:“原來是賀家郎君,真是一別多年,刮目相看。”
賀雲舟明了他的意,便不願再接這般做樣的話題,多虧馮昭平同他相處多年了解他的性子,及時站出來大大方方將他擠到身後,又將聞濯差點掉在地上的話頭給撿了起來接上:“沙場確實磨人,不過既然提到這裏,臣便有一事要向殿下稟報。”
聞濯終於鬆了口似的,不緊不慢地點了點頭:“馮卿請講。”
馮昭平:“此前邊塞最北邊的布防,意在看守便設防了重兵數萬,如今北境戰事已平息大半,沙奴也退居到了百裏之外,北上關卡的布防大可以逐漸撤下一些,而且邊關將士數載未還過鄉,今臨太平……理應當教他們迴去看看。”
聞濯這會兒該布的威到了位、自然沒什麽意見,十分平易近人地順從道:“既如此,那權由馮卿做主便好。”
……
述職一事,重中之重無非就是有關北境邊關兵防布置之變,其餘的就是些俸祿發放,以及安置的細瑣。
馮昭平大抵也是覺著今日時機不大湊巧,隻口頭得了聞濯幾個略顯敷衍的準允,便連著一隊屬下告退了世子府中。
出了門、那幾個嘴上不得閑的自然是不肯放過這一番談論幾句
“我算是知曉了,這攝政王才是朝上真正掌權的那個罷。”
那個叫楣山的青年撇了撇嘴,繼續說道:“先前進宮在大殿上麵見陛下時還不覺著有什麽,方才就在那湖心亭,我可是都差點把心給跳出來了,這下馬威給的,跟拿把刀架我脖子上似的。”
一旁另外一個青年拍了拍他的肩,揶揄道:“早跟你通過氣了說這位手段狠厲,你非不信。”
虞楣山皺眉反語:“五十步笑百步,我就不信你方才沒叫那位嚇著。”
“我跟你一樣,又沒說不承認。”
“哎你這小子”
“行了,消停些,”馮昭平打斷他倆:“平日裏也沒見你倆有那麽多話。”
虞楣山老實閉上了嘴,連同身側的青年也嚴肅了些起來。
“既然該稟報的事情告一段落,也別聚著不著調了,幾年沒迴來看過,趕緊都迴家去。”馮昭平說。
虞楣山鬆了鬆心神:“這個便不由大帥操心了,我同將明住在一條街上,待會兒買些東西提上便直接迴了。”
叫將明的就是方才同他一起拌嘴的青年,聽了他的話也未曾別扭,點點頭衝馮昭平行了道禮:“年關京中應當都忙著偷些浮生閑,操心的事情還有我、懷汀和楣山,大帥也莫將擔子全往自個兒肩上攬著。”
馮昭平抿唇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了,趕緊迴去,我同懷汀一道。”
……
他們幾載未迴京都,實則看著裏裏外外肉眼的變化是有的,但往深了卻又用言語說不明白,或許隻是心境感覺變了,突然惹人惆悵感慨。
日子臨近年關,街道上人卻不少,仿佛都是趁著這點年前氣氛,哄然出門逛個新鮮似的,聽著吵鬧又樂在其中,左右比北境要安定太多。
街道兩邊的攤販有人叫賣首飾胭脂,馮昭平心下惦記著家中妻兒,不自覺便被吸引了過去,冒然挪身上前挑選時,還不忘硬拽著賀雲舟一起。
許是沙場馳騁多年練就了他果斷的習慣,還未聽攤販仔細同他介紹些什麽,他便看準一個碧綠的鐲子飛速握在了手裏問對方道:“這個多少銀子。”
攤販笑的十分開心,見他為人爽快連忙應聲:“三兩銀子。”
馮昭平痛快地掏出銀子遞給他,隨即又拉過賀雲舟攛掇他入夥買首飾:“你不是還要登門季府,總得給人送個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