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要在那一個特定的日子做一模一樣會肉跳神驚的噩夢,任他寒風橫掃皮肉生苦,他就是不肯多提半句。


    後來,便是姚如許迴了京都認了權貴爹,重提舊事看他上城樓心生疑竇,私下去見了季娘子問起賀雲舟才戳穿了他十數載的自欺欺人。


    姚如許曾芒寒色正地問他“為何如此”,他躊躇半晌掩麵未答,事後又提筆書下: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姚如許見字卷紙,再不問了。


    來年登上城樓迎軍,又隻剩沈宓一人。


    此事不知聞濯又是從哪裏摸來的消息,隻是今年賀雲舟既然迴朝,沈宓定然是不會再去


    “舊友歸身故裏,你就不去親迎?”聞濯問。


    沈宓隔著眼紗望向窗外大雪,折下牆角吐朵豔麗的紅梅,輕輕擺首:“今日迎軍的人多如牛毛,我這副病弱身子就不去湊這個熱鬧了。”


    聞濯走進房中,拿起架子上掛的裘毛披風替他蓋在了肩上:“你倒是還知曉病弱二字,我以為你是想成仙。”


    沈宓轉身將梅枝遞給他:“此情此景,當湖心亭看雪。”


    聞濯捏著梅花花蕊抿了抿唇:“還要酒。”


    沈宓莞爾一笑:“應有盡有。”他這迴倒是也沒再犯窮。


    兩人披上長袍挪去世子府的湖心亭,管事提著一壺燙的冒煙的花雕酒姍姍來遲


    輕縱眼,便得見冰盤若琥珀,白雪掩屋舍,暗香疏影立兩傍、綴綴蒙蒙,冰封湖上、集螢映雪。


    屋裏的紅泥火爐挪到了外頭,下人早早添了些木炭,彼時燒的正旺。


    “今日午時,戶部尚書顧楓眠在承明殿,秉達今年賦稅征收和俸餉落實情況,據說近年賦稅製度教百姓苦不堪言。”


    聞濯看著手邊放的梅枝伸手撥了兩下,又衝沈宓笑了笑:“新人的戶部侍郎是個棟梁之材。”


    沈宓給兩人杯中都添滿了熱酒,淺酌一口不以為然道:“該如何評斷人才自然由殿下決斷。”


    聞濯看著他飲了一口酒迴味無窮地舔了舔嘴唇:“姚侍郎真的是姚丞相的親兒子麽?”


    沈宓:“殿下以為呢。”


    聞濯賣了個官司:“老子要你死,兒子趟渾水也要跟你摻在一起,”他笑:“沈宓,怎麽這北辰上下不是你的新仇就是你的舊債呢?”


    沈宓無動於衷自嘲道:“命賤吧,總不得安生。”


    聞濯搖頭:“話不能這般說,倘若你要是命賤,那這九寒天還在外頭謀生計的人算什麽。”


    沈宓不置可否:“命苦。”


    聞濯未立刻搭話,拽下手邊梅枝上的花蕊丟進了酒壺裏,拎著壺柄燒在了火爐上才又開口道:“以前寺裏沒種梅樹,我要附庸風雅隻能揪著老硬的竹葉子煮茶。”


    沈宓笑了笑:“既然過的清苦,棄了附庸風雅的陋習不就行了。”


    聞濯不置可否:“是這般一點沒錯,但總覺得不好。”


    沈宓捧著杯盞追問:“如何不好。”


    聞濯:“我豈蓬蒿人,怎作苦行僧。”


    沈宓聞言默然良久。


    聞濯又道:“我實則對那位置根本沒興趣。”


    “可他們不信你。”沈宓斬釘截鐵地說。


    聞濯也沒惱,反而半醉半瘋地問道:“你覺得我是個什麽樣的人?”


    沈宓隔著眼紗看了他一眼,並沒有半分要安慰他的意思道:“不討喜。”


    聞濯笑出聲又灌了一口酒:“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如何?”


    沈宓問:“什麽遊戲?”


    聞濯:“猜對方的秘密,倘若猜對了,對方幹一杯酒,倘若猜錯了,自個兒幹一杯酒、另外還得說一個自己的秘密。”


    沈宓不假思索:“有些意思,那殿下先請。”


    聞濯挑眉,隨即說道:“你不姓沈。”


    沈宓笑了笑:“殿下且記得將杯中添滿。”


    聞濯謹聽吩咐,一杯酒下肚淡然道:“我沒有教人算過卦。”


    沈宓:“這個不算秘密,殿下上迴登門之時便有所透露。”


    聞濯耍賴道:“那我再自罰一杯?”


    沈宓不滿:“那我不玩”


    “我不喜歡聞欽那孩子。”聞濯及時打斷他道。


    正在殿中老老實實批奏折的聞欽,破天荒地打了好幾個噴嚏,擔憂得中殿的老太監連忙又喚人添了一盆炭火。


    沈宓搖頭:“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那位不討喜,這個也不算。”


    聞濯作罷,老老實實又說了一個:“我知道姚如許是你的人。”


    沈宓這才滿意,泰然自若道:“你想要殺我。”


    聞濯麵色稍冷,有些不悅:“你是這麽想的?”


    沈宓笑了笑:“這是殿下自己出的遊戲,較真可不行。”他飲下一杯酒道:“姚家二郎的確同我相識,但他確實不是我的人。”


    聞濯點頭:“你並沒有盲。”


    “嘖”沈宓嗤笑一聲,豪飲杯酒:“你到底還是好奇我這雙眼睛。”說罷他摘下眼紗,露出了眼角還未長好的疤。


    聞濯自歸京以來還沒有見過沈宓那雙眸子,如今好不容易見了卻又不想看了,垂眸斂去神情輕聲說:“帶上吧。”


    沈宓又綁上眼紗,打趣道:“覺得有礙觀瞻是自然的,但確實還能視物。”


    聞濯皺眉,盯著他綁好眼紗問:“還疼嗎?”


    沈宓搖頭:“殿下可沒說還能問問題。”


    聞濯自罰一杯,又開口道:“你還差一個秘密。”


    沈宓淺笑:“殿下不必擔憂,我又不會賴賬,”他頓了頓接著說:“悅椿湖之事另有隱情,姚丞相的公子也不是我親手所殺,”他挑起眉梢,舔了舔唇邊餘釀:“但他的死,確實和我有幹係。”


    ……


    作者有話說:


    賀襄,字沙翁,取自範仲淹《嶽陽樓記》“沙鷗翔集”;子賀雲舟,字懷汀,取自“岸芷汀蘭”;女賀沉璧,取自“靜影沉璧,浮光躍金”。


    第13章 未還鄉


    賀雲舟迴朝的消息傳入京都,盼念多時的季國公府季娘子,自然也早早在軍伍進城這日,備著貂裘大衣站在了城門下。


    所幸他們行軍的隊伍十分麻利,巳時未到,便陸陸續續延綿到了城門外,隊伍前頭是幾個參差不齊,穿著輕裝甲衣騎馬前行的將領,賀雲舟就夾在中間,眉目冷峻、脊背挺的筆直


    “懷汀!”季娘子好不容易擠到人群前頭,情急之下高語叫了一句。


    賀雲舟身側那個年輕將領聞見了聲音立馬瞥了過去,瞧見是個婦人立馬撞了撞他的手肘:“懷汀,有人叫你。”


    賀雲舟側身望去瞧見是她,連忙縱身下馬,兩旁的兵卒讓了地方,由他到季娘子跟前拱手作了個晚輩禮:“季夫人。”


    季娘子已經有許多年都未曾見過他,如今親眼盯著他的模樣,竟起了些陌生的感覺,張了張嘴半天才吐出一句話:“迴來了?”說不清楚什麽原因,問了句有的沒的出來,接著她眼眶便濕了。


    賀雲舟點點頭:“是,迴來了。”


    季娘子揩了把淚花,連忙將手裏抱著的大衣遞給他:“京都入了冬還是極冷的,如今又逢臨下雪,此前這些厚的衣物送不去塞北,迴來便能用得上,快些披上。”


    賀雲舟順手接過大衣並沒有立即披上,解釋道:“領兵迴朝須得及時向陛下述職,等麵聖結束後,懷汀再親自登門拜訪夫人,多謝。”


    季娘子自然是怕耽誤他的正事,忙不迭衝他點了點頭,便轉身拉著一起陪同的丫鬟退到了人群後頭。


    望著賀雲舟將大氅交由屬下,翻身上馬,又隨著前頭率領的統帥去了,一大隊人馬浩浩湯湯,足將季娘子的視線掩的徹底嚴實,才教她收了收放不下的心。


    “懷汀,方才那位便是京都常同你寄信的親屬?”前頭高頭大馬的統帥轉過身來問他。


    賀雲舟點頭:“是家姐從前的舊友,季國公府季夫人,我們兩家是多年的世交。”


    統帥笑了笑:“如今都迴來了,你也別總繃著,待會兒還得進宮麵聖呢。”


    賀雲舟麵不改色道:“自然。”


    統帥知曉他是這個臭脾氣,緊接著又說道:“今年邊疆戰事吃緊,沒能趕得上迴來親見新帝登基,本來還覺著有些遺憾,可如今這都進到都城裏頭了,卻又有些不是滋味了。”


    賀雲舟掀開眼簾瞟了他一眼:“大帥是想說…近鄉情怯?”


    這統帥是當年嘉靖帝初登位時,提立的一位寒門將領,姓馮名昭平、表字霜寒,中都邊州人。


    雖出身低微,卻自幼喜習兵法,後鑽研十數載,靠著亂世諸侯招安的機會上北境殺敵,奮勇浴血數十載,靠著人心向背教嘉靖帝賞識授封。


    這一出結草銜環知遇之恩,也教中都穩得太平數十載,他受任於動蕩之時坐鎮六軍,之後順理成章做了統帥。


    不過他為人十分大方豪爽,作為六軍之中最大的官銜也沒有架子,將領們私下裏同他關係都非常親睦,賀雲舟自然也不例外。


    “你用不著這般謹言慎行地找補,這新立的秩序又沒設下‘咬文嚼字罪’,你怕什麽?”馮昭平道。


    賀雲舟歎了口氣:“那大帥想說什麽?”


    馮昭平拍了拍腰上掛的寶刀:“無論是改朝換代還是新帝繼任,難過的都是些過往吃了功勞飯的臣子,你說我這獵天狼還能在腰上掛個幾日?”


    他那柄刀是當年深入沙奴營寨,收複邊關兩座城池所繳獲,由是承載了北辰眾將士的鮮血,他便一直掛在腰上權當作個吉祥物,每迴出征都帶著,卻從未抽出來用過。


    “大帥未免杞人憂天了。”賀雲舟不以為意道。


    馮昭平眉頭一皺:“你小子如今越發不記長幼有序、尊卑有別了,這正經同你談心,怎的還諷刺我起來了?”


    賀雲舟:“軍中將領兵卒也就服您,坐在朝中的那位,怎麽可能會想不開在你頭上動土。”


    馮昭平本來聽著尚可,琢磨了片刻越發覺得不是滋味:“自古權臣多枉死,你這是殺人誅心啊賀懷汀。”


    賀雲舟終於教他氣笑了:“是,您說的對。”


    馮昭平隨即伸手給他肩膀來了一下:“對個屁,會笑就別憋著,不知道的還以為我這個做大帥的怎麽虧待你們了呢。”


    賀雲舟笑著擺了擺頭:“您自然不會。”


    迴朝的隊伍之中,除了一些要職將領跟著入了宮,其餘帶迴來的兵卒除了本地居住京都的迴了家,還有一些迴了大帥府,半數聽上吩咐收編進了禁衛軍。


    倒也是好事,總比待在北境舒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池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池也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池也池並收藏池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