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雲舟擺了擺頭:“不急於一時。”
馮昭平見他興致索然,倒也沒繼續遊說,包了鐲子兩人便分道揚鑣各自迴了府。
賀府這麽多年晾著占塊兒好地也沒人打理,從外頭看就十分蕭條,大門口連個守門的都沒有,裏頭有年頭沒過煙火氣了,人才進去迎麵便撲來一股陰濕的黴味兒。
賀雲舟倒是也沒那般講究,換了身輕便衣裳,便在院裏收拾起了後院廚房,他一個大男人從來沒有近過庖俎之事,幹起活兒來卻也不含糊,隻是畢竟並不擅長,未出半刻便生了出門上街填飽肚子的念頭。
整洗了一番出門,結果恰好在門前官道上,遇見帶著丫鬟趕來的季娘子。
許是先前的推辭當場叫人撞破,他臉上難得鬧了些歉疚,大步流星走上前行了禮,倒也沒有多言解釋。
“我就知曉你定然會先迴府上,怕你耽擱了時候,便親自來迎你去季府,見你這副樣子,應當是收拾好了罷?”季娘子並沒有想要戳穿他心下想的,從容給了他一個台階下。
賀雲舟一時找不到借口便遂了她的意:“是,勞煩季夫人費心。”
“哪裏的話,”季娘子原本笑著,眼神掃過他身上,卻發現他這會兒穿的竟然比先前才迴來時還要單薄,立馬便皺起了眉頭滿麵擔憂:“我給你送的大氅呢?怎的沒披上。”
賀雲舟:“先前怕進宮麵聖不合規矩,便差人放在了大帥府,原打算等過了他們一家團圓的時候再去取的。”
季娘子頗為心疼的看著他:“也罷,府上我給你備的還有幾件,先迴去用飯要緊。”
賀雲舟不好推辭,順順當當教她拉著上了馬車。
兩人共處於同一車廂裏,氣氛又有些沉抑,雖然此前一直都有著書信聯係,但他二人的的確確多年未見過麵,各自不曾交過心,此刻也不知曉要說些什麽好。
季娘子更是緊張地瞄了他幾眼,張了張嘴又合上,手裏頭握的絹巾都起了褶子
“夫人……可還好?”賀雲舟垂著眼眸,略顯靦腆地率先開口打破了僵局。
“好,很好,”季夫人連忙應了一句,又問道:“你呢,你在北境應當吃了許多苦頭,”她自顧自地歎了口氣:“說起來也怪我,倘若當初我能留你在京都……罷了,你同你阿姊一樣,半點也聽不得旁人勸。”
賀雲舟掩下眸裏一閃而過的情緒,看了她一眼撫慰說:“並沒有吃苦,北境雖條件嚴苛,但比京都自由,我過的挺好的。”
季夫人聽他這樣說好歹鬆了鬆心:“那便好,近來這些日子多雨水濕氣重,恐怕賀府裏頭發了黴,不能住人,不如”
“不妨礙,除了發黴裏頭也還算幹淨,收拾一番還是能住的。”
季娘子遲疑地合上唇,又有些糾結地絞了下絹巾:“那到時候我吩咐些人去清掃?”
賀雲舟抿了抿唇沒有拒絕:“好,有勞夫人。”
季娘子鬆了口氣:“不勞煩。”
兩人這般坐了一路,中間季娘子又想起來什麽事,便開口問道:“對了,姚丞相府中的那位二公子,同你是舊相識麽?”
賀雲舟抬起首看著她否認說:“不是,夫人為何問起這個?”
季娘子蹙起眉頭仔細想了想:“前幾年他登門來問過,原本都忘了,還是近來他教貴人舉薦做了戶部侍郎,在朝中出了些風頭我才想起來此事。”
賀雲舟神色略帶凝重:“倘若以後再有人登門詢問,夫人盡管推辭了便是。”他也怕因為自個兒給人惹上麻煩。
季夫人心下知曉他的用意,眼看著馬車快到了便應了聲“好”,旁的再沒問了……
作者有話說:
眾人:不是說攝政王和寧安世子是死敵嘛???
第15章 溫月琅
茶酒各過三巡。
沈宓趁著微醺,便放任地歇了一覺,醒時天色已暗,雨雪卻又造起了沒完沒了的聲勢,橫衝直撞地從天上砸下來,又輕飄飄地落到地上。
西邊的窗子敞著鼓鼓往裏頭送風,屋裏即使放了兩個火爐也寒氣逼人,他眼上一直覆著的紗帶蹭歪了,他便矢手扯了下來丟到一旁,望了一眼空蕩蕩的房間款款起了身。
隨意搭了件大氅挪到門前,本想出去看看,結果一推開門恰好就跟正要進屋的聞濯撞了個滿懷
“正打算叫你起來,”聞濯驚詫了一眼便反應過來,拉著他的胳膊將他推到小案前坐著,順帶放下了手中端著的碗,指著說:“蓮子桂花羹,解酒的。”
沈宓不緊不慢地整理好大氅,又揶揄瞧了他一眼:“真是稀奇,想問問此刻我麵前的,還是那個赫赫有名的攝政王殿下麽?”
“如假包換。”聞濯邊說,邊起身挪到門口,關好了敞開的朱紅木門,轉過身盯了片刻沈宓眼上的疤:“你現如今也不打算再繼續瞞著我了?”
沈宓伸手摸了下眼角,不緊不慢道:“所以才說殿下真是好手段,一座我府上的湖心亭,一壺我府上的花雕,一場天公作美的大雪,便將我剖析地半點不剩。”
聞濯落座到他麵前笑了笑:“才這般便半點不剩了?”
沈宓微抬下巴:“童叟無欺。”
聞濯:“好一個童叟無欺,似乎,我並不在包涵的範圍之內。”
沈宓高興地垂眸將目光移到了小案上的蓮子桂花羹上:“看來殿下真是有心了。”
聞濯點了點案台:“那你便趕緊下肚,莫要浪費我花的這點心思。”
沈宓沒動,抬起眼同他對上又說道:“恕序寧愚鈍,並不知殿下有何種必要須同我花這些心思的。”
他一向喜歡對萬事推敲琢磨,聞濯倒也經常見識,便不同他計較:“我用你的酒在你的地方灌醉你,還精打細算挖掘了幾個旁人不知曉的秘密,這事我理虧,所以我事後獻殷勤伺候你,這個解釋,你滿意嗎?”
沈宓教他的厚顏無恥氣的發笑:“端個醒酒羹便是伺候了?殿下未免也太不食人間煙火了些。”
聞濯沒料到他今日竟然如此不依不饒,還大有一醉玩脫了的感覺,心下計較著不想之後鬧的過頭便有意收著了旁的心思,勸說道:“淨說些有的沒的,快些將這羹湯喝了。”
沈宓看著他鐵麵無私的神情,當真是有七分沒作假,也懶得再同他廢話,順了他的心意便老實地拿起了碗。
才要張嘴往下咽時,餘光又瞥見聞濯認真盯著他的眼神,挪開碗教唇齒得了些閑,便又開始討人嫌:“殿下盯得這般起勁,難不成是在裏頭下了斷腸毒藥?”
此言一出,原本還風平浪靜的聞濯,臉上神色頓然便沉了,緊蹙著眉頭望著沈宓的模樣,真像是想要他的狗命。
沈宓盡力參透著底下藏著的情緒,卻又隱約感覺一股朦朧的坦然,總之教他看的極為不真切。
“下了又如何,你喝是不喝?”聞濯沉聲道。
沈宓忽地笑了:“攝政王之命,序寧怎敢不從。”他話才落,便對著沿口將羹湯送進了喉嚨裏,一舉一動引得聞濯臉色愈發難看。
便如同昏了頭一般,提些不該提的:“你還記不記得九年前,我在落玉樓的迴廊前遞給過你一把鑰匙”
“沒印象了,”沈宓聞言輕輕顫了一下手指,及時打斷了他的話後便垂下眼眸,聲音都帶了些疲憊:“天色已晚,今日也有些乏了,殿下記得迴去的時候拿把傘。”
聞濯坐在仿佛未聽到他的話一般:“上一次提起此事,你是用你這雙眸子藏的,這迴打算用什麽?還是這雙騙過人的眼睛麽?”
沈宓倏地笑出了聲音:“怎麽,殿下想親眼瞧瞧我敢不敢?”
聞濯不懷疑他話裏的真假,也的確被他拿捏的分毫不能,隻好伸手掐著他的下顎,佯裝說幾句不討喜的話:
“本殿並不介意你這張臉上再多幾道疤,隻是醜的令人惡心罷了,可毀不掉的東西,你愈要掙紮,到底都是作繭自縛……”
西窗外的寒風吹進屋裏,冷的沈宓生生打了個冷顫,再抬眸,原本小案上放著的碗,也不知什麽時候碎的一地,眼前空空蕩蕩的顯得落寞,他起身挪到屋裏,無事發生地寬了衣。
許是還未清醒想要再歇一覺。
……
近來大理寺再無重大案子加持,清閑的都淡出鳥來了,府衙裏上上下下,都抱著年關將至放長假的念頭心不在焉。
溫珩這個掌事的也不怎麽操心,眼不見心為淨地躲在案宗收納室裏,忙活了幾日,終於將近幾年需要整理的卷宗,給悉數歸納入了案。
因由平日大理寺處理的刑罰案子並不多,近來說得上名頭的,也就丞相之子墜湖身亡一事
其實這樁案子說起來也不算大案,就是其中牽涉了幾位聲名遠揚的人物,攪得案件之中還有許多疑點不曾查明,所以一直沒有確切的下文。
當日悅椿湖的情景到底如何,隻有幾個路過的行人知曉,至於丞相府的大公子是如何掉下去的,如何死的壓根兒沒人知曉。
隻是聽得丞相大人一人之辭,便引得攝政王大動幹戈,似乎這一出,就是為了叫沈宓那個潑貨掉層油皮作的。
越想越覺著牙疼的溫珩皺著眉,將有關悅椿湖的一案的卷宗重新拿了出來,挪去室內擺的書案前,又仔細翻看了幾遍,就在他瞧的正全神貫注時,忽然聽見藏卷室入口處傳來了陣敲門聲
“兄長。”來人是個身量八尺的俊俏郎君,一身青衣如煙、骨相清臒,眼角下有一顆淚痣,略去這點細微之處,他形貌與溫珩竟有八分相似。
書案前的溫珩隻輕輕瞧了他一眼,又低頭去看手中的卷宗,神色不鹹不淡地問:“你怎麽來了?”
溫也不在意他這拒人千裏的態度,翩翩挪步到他跟前、垂眸望了一眼他正在瞧的案卷,又隨著第一行所寫的內容念出聲道:“悅椿湖一案丞相之子”
“你有什麽事?”溫珩不耐煩地合上卷宗說。
溫安撫地笑了笑:“我看兄長似乎是在發愁。”
溫珩冷淡道:“與你無關。”
溫不以為然:“兄長都未聽我仔細說過,怎麽就知曉與我無關。”
溫珩聽見他這句話麵上終於現了絲惱怒:“我有沒有同你說過,教你不要同朝廷的人扯上幹係?”
溫跟看傻子一般瞥了他一眼:“兄長不也是為朝廷賣命的人,這般將自己幹幹淨淨地擇出去,怕是不好吧。”
溫珩泄了氣一樣垂下雙眸:“溫家有我一個沾不清楚便夠了。”
溫諷刺地笑道:“那哪能呢,再說了,我此來就是為了這悅椿湖一案,替兄長答疑解惑的。”
溫珩皺眉看向他:“人是你殺的?”
溫裝模作樣地擺了擺手:“兄長怎麽會這麽想,雖然我不見得個好人,卻也不是個惡徒,殺人見血的事情我還是怕的,再說有你這麽一個在大理寺當差的兄長,我怎麽還會知法犯法,又不是腦子教驢踢了。”
溫珩怒目看向他:“少說些無聊的廢話!我且問你,悅椿湖一案你到底參與了多少?”
溫半倚半坐靠在了書案邊沿:“沒多少。”
溫珩顯然不信:“溫月琅,你最好一五一十地給我交代清楚。”
溫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都說一母同胞血肉至親,怎麽你老是拿我這個親弟弟當外人看呢?”
溫珩懶得同他多磨口舌:“你心知肚明。”
“算了……”溫似是作罷:“兄長可知曉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道理。”
溫珩:“你有話直說。”
溫又衝他露出笑臉:“其實那位丞相府的大公子,壓根兒就不是墜湖死的,”
他看了眼溫珩略微變化的神色又道:“他是在青樓妓館裏暴斃而亡的,那位兩袖清風的丞相大人怕家醜外揚,便自作主張將其沉湖,又在寧安世子沈宓出府之時,將眾人視線引到悅椿湖,再將那三人成虎的手段栽到沈宓身上,這樣一來,原本臭名昭著的寧安世子,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兇手。”
溫珩冷笑:“你以為我信你的片麵之詞?”
溫滿不在乎:“你可以不信,倘若你能夠說服你自己的心,你大可以認為我滿嘴沒有一句真話。”
溫珩無動於衷地起身收起卷宗,挪步到室內的書架旁,將卷宗放進了悅椿湖一案有關的隔板上。
溫見他半晌沒說話,離開書案跟在他身後問:“兄長此刻在想什麽?”
溫珩神色淡然,一個眼神也未給他:“我在想,你到底是誰的人。”
溫跟沒有骨頭似的,當著他的麵又倚在了書架上:“我自然是溫家的人,是兄長你的親弟弟。”
溫珩眯了眯雙眸:“你大可不必同我這般拐彎抹角地說些有的沒的。”
馮昭平見他興致索然,倒也沒繼續遊說,包了鐲子兩人便分道揚鑣各自迴了府。
賀府這麽多年晾著占塊兒好地也沒人打理,從外頭看就十分蕭條,大門口連個守門的都沒有,裏頭有年頭沒過煙火氣了,人才進去迎麵便撲來一股陰濕的黴味兒。
賀雲舟倒是也沒那般講究,換了身輕便衣裳,便在院裏收拾起了後院廚房,他一個大男人從來沒有近過庖俎之事,幹起活兒來卻也不含糊,隻是畢竟並不擅長,未出半刻便生了出門上街填飽肚子的念頭。
整洗了一番出門,結果恰好在門前官道上,遇見帶著丫鬟趕來的季娘子。
許是先前的推辭當場叫人撞破,他臉上難得鬧了些歉疚,大步流星走上前行了禮,倒也沒有多言解釋。
“我就知曉你定然會先迴府上,怕你耽擱了時候,便親自來迎你去季府,見你這副樣子,應當是收拾好了罷?”季娘子並沒有想要戳穿他心下想的,從容給了他一個台階下。
賀雲舟一時找不到借口便遂了她的意:“是,勞煩季夫人費心。”
“哪裏的話,”季娘子原本笑著,眼神掃過他身上,卻發現他這會兒穿的竟然比先前才迴來時還要單薄,立馬便皺起了眉頭滿麵擔憂:“我給你送的大氅呢?怎的沒披上。”
賀雲舟:“先前怕進宮麵聖不合規矩,便差人放在了大帥府,原打算等過了他們一家團圓的時候再去取的。”
季娘子頗為心疼的看著他:“也罷,府上我給你備的還有幾件,先迴去用飯要緊。”
賀雲舟不好推辭,順順當當教她拉著上了馬車。
兩人共處於同一車廂裏,氣氛又有些沉抑,雖然此前一直都有著書信聯係,但他二人的的確確多年未見過麵,各自不曾交過心,此刻也不知曉要說些什麽好。
季娘子更是緊張地瞄了他幾眼,張了張嘴又合上,手裏頭握的絹巾都起了褶子
“夫人……可還好?”賀雲舟垂著眼眸,略顯靦腆地率先開口打破了僵局。
“好,很好,”季夫人連忙應了一句,又問道:“你呢,你在北境應當吃了許多苦頭,”她自顧自地歎了口氣:“說起來也怪我,倘若當初我能留你在京都……罷了,你同你阿姊一樣,半點也聽不得旁人勸。”
賀雲舟掩下眸裏一閃而過的情緒,看了她一眼撫慰說:“並沒有吃苦,北境雖條件嚴苛,但比京都自由,我過的挺好的。”
季夫人聽他這樣說好歹鬆了鬆心:“那便好,近來這些日子多雨水濕氣重,恐怕賀府裏頭發了黴,不能住人,不如”
“不妨礙,除了發黴裏頭也還算幹淨,收拾一番還是能住的。”
季娘子遲疑地合上唇,又有些糾結地絞了下絹巾:“那到時候我吩咐些人去清掃?”
賀雲舟抿了抿唇沒有拒絕:“好,有勞夫人。”
季娘子鬆了口氣:“不勞煩。”
兩人這般坐了一路,中間季娘子又想起來什麽事,便開口問道:“對了,姚丞相府中的那位二公子,同你是舊相識麽?”
賀雲舟抬起首看著她否認說:“不是,夫人為何問起這個?”
季娘子蹙起眉頭仔細想了想:“前幾年他登門來問過,原本都忘了,還是近來他教貴人舉薦做了戶部侍郎,在朝中出了些風頭我才想起來此事。”
賀雲舟神色略帶凝重:“倘若以後再有人登門詢問,夫人盡管推辭了便是。”他也怕因為自個兒給人惹上麻煩。
季夫人心下知曉他的用意,眼看著馬車快到了便應了聲“好”,旁的再沒問了……
作者有話說:
眾人:不是說攝政王和寧安世子是死敵嘛???
第15章 溫月琅
茶酒各過三巡。
沈宓趁著微醺,便放任地歇了一覺,醒時天色已暗,雨雪卻又造起了沒完沒了的聲勢,橫衝直撞地從天上砸下來,又輕飄飄地落到地上。
西邊的窗子敞著鼓鼓往裏頭送風,屋裏即使放了兩個火爐也寒氣逼人,他眼上一直覆著的紗帶蹭歪了,他便矢手扯了下來丟到一旁,望了一眼空蕩蕩的房間款款起了身。
隨意搭了件大氅挪到門前,本想出去看看,結果一推開門恰好就跟正要進屋的聞濯撞了個滿懷
“正打算叫你起來,”聞濯驚詫了一眼便反應過來,拉著他的胳膊將他推到小案前坐著,順帶放下了手中端著的碗,指著說:“蓮子桂花羹,解酒的。”
沈宓不緊不慢地整理好大氅,又揶揄瞧了他一眼:“真是稀奇,想問問此刻我麵前的,還是那個赫赫有名的攝政王殿下麽?”
“如假包換。”聞濯邊說,邊起身挪到門口,關好了敞開的朱紅木門,轉過身盯了片刻沈宓眼上的疤:“你現如今也不打算再繼續瞞著我了?”
沈宓伸手摸了下眼角,不緊不慢道:“所以才說殿下真是好手段,一座我府上的湖心亭,一壺我府上的花雕,一場天公作美的大雪,便將我剖析地半點不剩。”
聞濯落座到他麵前笑了笑:“才這般便半點不剩了?”
沈宓微抬下巴:“童叟無欺。”
聞濯:“好一個童叟無欺,似乎,我並不在包涵的範圍之內。”
沈宓高興地垂眸將目光移到了小案上的蓮子桂花羹上:“看來殿下真是有心了。”
聞濯點了點案台:“那你便趕緊下肚,莫要浪費我花的這點心思。”
沈宓沒動,抬起眼同他對上又說道:“恕序寧愚鈍,並不知殿下有何種必要須同我花這些心思的。”
他一向喜歡對萬事推敲琢磨,聞濯倒也經常見識,便不同他計較:“我用你的酒在你的地方灌醉你,還精打細算挖掘了幾個旁人不知曉的秘密,這事我理虧,所以我事後獻殷勤伺候你,這個解釋,你滿意嗎?”
沈宓教他的厚顏無恥氣的發笑:“端個醒酒羹便是伺候了?殿下未免也太不食人間煙火了些。”
聞濯沒料到他今日竟然如此不依不饒,還大有一醉玩脫了的感覺,心下計較著不想之後鬧的過頭便有意收著了旁的心思,勸說道:“淨說些有的沒的,快些將這羹湯喝了。”
沈宓看著他鐵麵無私的神情,當真是有七分沒作假,也懶得再同他廢話,順了他的心意便老實地拿起了碗。
才要張嘴往下咽時,餘光又瞥見聞濯認真盯著他的眼神,挪開碗教唇齒得了些閑,便又開始討人嫌:“殿下盯得這般起勁,難不成是在裏頭下了斷腸毒藥?”
此言一出,原本還風平浪靜的聞濯,臉上神色頓然便沉了,緊蹙著眉頭望著沈宓的模樣,真像是想要他的狗命。
沈宓盡力參透著底下藏著的情緒,卻又隱約感覺一股朦朧的坦然,總之教他看的極為不真切。
“下了又如何,你喝是不喝?”聞濯沉聲道。
沈宓忽地笑了:“攝政王之命,序寧怎敢不從。”他話才落,便對著沿口將羹湯送進了喉嚨裏,一舉一動引得聞濯臉色愈發難看。
便如同昏了頭一般,提些不該提的:“你還記不記得九年前,我在落玉樓的迴廊前遞給過你一把鑰匙”
“沒印象了,”沈宓聞言輕輕顫了一下手指,及時打斷了他的話後便垂下眼眸,聲音都帶了些疲憊:“天色已晚,今日也有些乏了,殿下記得迴去的時候拿把傘。”
聞濯坐在仿佛未聽到他的話一般:“上一次提起此事,你是用你這雙眸子藏的,這迴打算用什麽?還是這雙騙過人的眼睛麽?”
沈宓倏地笑出了聲音:“怎麽,殿下想親眼瞧瞧我敢不敢?”
聞濯不懷疑他話裏的真假,也的確被他拿捏的分毫不能,隻好伸手掐著他的下顎,佯裝說幾句不討喜的話:
“本殿並不介意你這張臉上再多幾道疤,隻是醜的令人惡心罷了,可毀不掉的東西,你愈要掙紮,到底都是作繭自縛……”
西窗外的寒風吹進屋裏,冷的沈宓生生打了個冷顫,再抬眸,原本小案上放著的碗,也不知什麽時候碎的一地,眼前空空蕩蕩的顯得落寞,他起身挪到屋裏,無事發生地寬了衣。
許是還未清醒想要再歇一覺。
……
近來大理寺再無重大案子加持,清閑的都淡出鳥來了,府衙裏上上下下,都抱著年關將至放長假的念頭心不在焉。
溫珩這個掌事的也不怎麽操心,眼不見心為淨地躲在案宗收納室裏,忙活了幾日,終於將近幾年需要整理的卷宗,給悉數歸納入了案。
因由平日大理寺處理的刑罰案子並不多,近來說得上名頭的,也就丞相之子墜湖身亡一事
其實這樁案子說起來也不算大案,就是其中牽涉了幾位聲名遠揚的人物,攪得案件之中還有許多疑點不曾查明,所以一直沒有確切的下文。
當日悅椿湖的情景到底如何,隻有幾個路過的行人知曉,至於丞相府的大公子是如何掉下去的,如何死的壓根兒沒人知曉。
隻是聽得丞相大人一人之辭,便引得攝政王大動幹戈,似乎這一出,就是為了叫沈宓那個潑貨掉層油皮作的。
越想越覺著牙疼的溫珩皺著眉,將有關悅椿湖的一案的卷宗重新拿了出來,挪去室內擺的書案前,又仔細翻看了幾遍,就在他瞧的正全神貫注時,忽然聽見藏卷室入口處傳來了陣敲門聲
“兄長。”來人是個身量八尺的俊俏郎君,一身青衣如煙、骨相清臒,眼角下有一顆淚痣,略去這點細微之處,他形貌與溫珩竟有八分相似。
書案前的溫珩隻輕輕瞧了他一眼,又低頭去看手中的卷宗,神色不鹹不淡地問:“你怎麽來了?”
溫也不在意他這拒人千裏的態度,翩翩挪步到他跟前、垂眸望了一眼他正在瞧的案卷,又隨著第一行所寫的內容念出聲道:“悅椿湖一案丞相之子”
“你有什麽事?”溫珩不耐煩地合上卷宗說。
溫安撫地笑了笑:“我看兄長似乎是在發愁。”
溫珩冷淡道:“與你無關。”
溫不以為然:“兄長都未聽我仔細說過,怎麽就知曉與我無關。”
溫珩聽見他這句話麵上終於現了絲惱怒:“我有沒有同你說過,教你不要同朝廷的人扯上幹係?”
溫跟看傻子一般瞥了他一眼:“兄長不也是為朝廷賣命的人,這般將自己幹幹淨淨地擇出去,怕是不好吧。”
溫珩泄了氣一樣垂下雙眸:“溫家有我一個沾不清楚便夠了。”
溫諷刺地笑道:“那哪能呢,再說了,我此來就是為了這悅椿湖一案,替兄長答疑解惑的。”
溫珩皺眉看向他:“人是你殺的?”
溫裝模作樣地擺了擺手:“兄長怎麽會這麽想,雖然我不見得個好人,卻也不是個惡徒,殺人見血的事情我還是怕的,再說有你這麽一個在大理寺當差的兄長,我怎麽還會知法犯法,又不是腦子教驢踢了。”
溫珩怒目看向他:“少說些無聊的廢話!我且問你,悅椿湖一案你到底參與了多少?”
溫半倚半坐靠在了書案邊沿:“沒多少。”
溫珩顯然不信:“溫月琅,你最好一五一十地給我交代清楚。”
溫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都說一母同胞血肉至親,怎麽你老是拿我這個親弟弟當外人看呢?”
溫珩懶得同他多磨口舌:“你心知肚明。”
“算了……”溫似是作罷:“兄長可知曉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道理。”
溫珩:“你有話直說。”
溫又衝他露出笑臉:“其實那位丞相府的大公子,壓根兒就不是墜湖死的,”
他看了眼溫珩略微變化的神色又道:“他是在青樓妓館裏暴斃而亡的,那位兩袖清風的丞相大人怕家醜外揚,便自作主張將其沉湖,又在寧安世子沈宓出府之時,將眾人視線引到悅椿湖,再將那三人成虎的手段栽到沈宓身上,這樣一來,原本臭名昭著的寧安世子,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兇手。”
溫珩冷笑:“你以為我信你的片麵之詞?”
溫滿不在乎:“你可以不信,倘若你能夠說服你自己的心,你大可以認為我滿嘴沒有一句真話。”
溫珩無動於衷地起身收起卷宗,挪步到室內的書架旁,將卷宗放進了悅椿湖一案有關的隔板上。
溫見他半晌沒說話,離開書案跟在他身後問:“兄長此刻在想什麽?”
溫珩神色淡然,一個眼神也未給他:“我在想,你到底是誰的人。”
溫跟沒有骨頭似的,當著他的麵又倚在了書架上:“我自然是溫家的人,是兄長你的親弟弟。”
溫珩眯了眯雙眸:“你大可不必同我這般拐彎抹角地說些有的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