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建文皇帝朱允炆,又與大舅哥施濟孫有關?
鄭海暗道不好。
朱允炆返迴舊港時,怕是碰巧被大舅哥撞上了……
大舅哥認得朱允炆?
他為什麽要與紀綱勾結?
種種疑惑縈繞心中,千頭萬緒,鄭海走神了。
“慎之,”朱棣喊了鄭海的字,一雙炯炯有神的小眼睛打量著鄭海的臉,“既然與你的姻親有關,那你暫且迴避吧。”
“陛下,那臣告退。”鄭海輕輕抱拳。
臨走時,他又突然停住,轉身看向朱棣:“陛下,紀綱有謀逆之心,望陛下不要解開他的鎖鏈,以免發生不測。”
說完,他瞥了紀綱一眼,正巧與紀綱對視。
在紀綱的那雙眼睛裏,鄭海看到一絲怨恨與冰冷的殺意。
鄭海心不甘情不願地走出都察院的大堂。
他知道,這大堂裏即將發生的事情已經脫離了他的掌控。
離開前,他給多疑的皇帝埋了一顆懷疑的種子,以便擾亂紀綱的企圖。
對鄭海而言,當大舅哥施濟孫走入都察院的大堂,那將是一個新危機的降臨。
如果因為朱允炆在舊港出現的消息,紀綱重新獲得朱棣的重用,那鄭海之前的一切謀劃都將功敗垂成。
鄭海說紀綱小看了他,如今看來,他又何嚐不是小看了紀綱。
沒有直接拋出紀綱意圖造反的證據,他有些後悔,不過,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朱棣那麽多疑,就算之前他直接說紀綱意圖造反,朱棣也未必相信。
智者千慮,尚有一失。
鄭海沒想到紀綱會有這麽一招。
這一招直接抓住了朱棣的軟肋,也摁住了鄭海的死穴。
若是讓紀綱抓住這個機會,那最後死的是誰,可就不好說了。
鄭海決不能就這麽坐以待斃,必須想辦法應對紀綱的臨死反擊。
“大人,如今該怎麽辦?”
王伍見鄭海走出大堂,連忙走上來詢問。
看到鄭海走出來,皇太孫朱瞻基、薛祿與昌盛都走過來,他們都對紀綱的最後那幾句話感到困惑。
關於朱允炆的事情,朱瞻基與薛祿並不清楚,唯有昌盛是當年的親曆者。
太監昌盛主動迎上來,衝鄭海使了個眼神:“輔國公,這紀綱到底想使了什麽手段,您可有應對之法?”
鄭海隻是輕輕搖頭,沒有迴答昌盛的問題。
過了一會兒,太監王彥押著紀綱走出來,將紀綱押入隔壁的房間關押著,並安排人看押。
鄭海不知道紀綱對朱棣說了些什麽。
不過,紀綱被朱棣換房間看押起來,那麽說,朱棣對紀綱的話心存懷疑。
出門時鄭海說的那句話起作用了。
皇太孫朱瞻基想詢問太監王彥相關事情,可王彥閉口不提,隻是欠了欠身,托口還有要事,匆匆帶人離開都察院。
當王彥再次迴到都察院時,他身旁多了一個人,舊港宣慰使司的使者,施濟孫。
“大哥!”
一直等候在都察院的鄭海對著施濟孫喊了一聲。
當看清鄭海本人時,施濟孫臉上露出了驚訝之色。
“輔國公,陛下交代,在見到陛下之前,他不能與任何人交談。”
太監王彥主動上前攔住,警惕地盯著鄭海,言語中有勸說也有警告之意。
“既然如此,那本國公也不為難公公,公公請便。”鄭海沒有為難王彥的意思,隻是意味深長地看了施濟孫一眼。
他原本就沒打算和大舅哥說什麽,因為他也不知道大舅哥知道多少。
鄭海唯一目的是提醒大舅哥施濟孫,表明自己還活著,他們倆的關係是大舅哥與妹夫的關係。
隻要施濟孫有所顧忌,那麽,不管施濟孫說什麽,他都會掂量一下那麽說的後果。
跟著太監王彥走進都察院大堂前,施濟孫幾次迴頭看向鄭海,神色變了又變。
或許,施濟孫怎麽也沒想到,鄭海竟然還活著。
“稟陛下,舊港宣慰使司使者,施濟孫帶到。”
看到王彥帶著施濟孫走進來,朱棣輕輕點頭,看向施濟孫。
施濟孫連有些誠惶誠恐,向朱棣行跪拜大禮,照本宣科式地重複使臣的問候語。
朱棣打斷施濟孫道:“施濟孫,你父親是舊港宣慰使,是朕的臣子,你也是大明的臣子。既是朕的臣子,便當對朕坦誠。若對朕撒謊,那便是欺君之罪,你可知欺君當如何?”
施濟孫是第一次出使大明,雖也見過皇帝幾麵,但這是他第一次單獨麵對大明皇帝,實在是緊張。
在朱棣的威壓下,他渾身僵硬,仿佛身體注了鉛一般,每一次唿吸都異常困難,後背的衣物已經被汗水沁透。他手心發汗,張口結舌,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朱棣見施濟孫如此緊張,瞟了一眼身旁的太監王彥。
王彥微微點頭,開口道:“臣子欺君,罪同大不敬,依《大明律》當芻議絞刑。”
聽到王彥的話,施濟孫嚇了一跳。
他直接跪伏在地,額頭的汗水止不住地滴落地麵:“臣……臣不敢欺瞞陛下。”
施濟孫驚慌失措,亂了分寸。
給王彥遞了個滿意的眼神,朱棣對施濟孫輕輕點頭:“嗯,朕相信你,起來說話吧。”
沒想到單獨麵對皇帝會有如此壓力,施濟孫掙紮了一下,這才站起身。
“如果是妹妹前來,她應該不會像我這般慌張吧?”施濟孫捫心自問。
他第一次意識到,在待人接物方麵,他確實不如他的妹妹施若綺。
當年,他父親說他妹妹膽子大,能獨當一麵,做什麽事都比他這個哥哥強。當時他很不服氣,如今算是有些相信了。
見施濟孫這般懦弱,朱棣便不再施壓。
他直接問道:“施濟孫,朕聽紀綱說,你在舊港遇到我大明要緝拿一個的犯人,你給朕說說這個人。”
“啟稟陛下,那個人與先前大明追查的犯人有幾分神似,他自稱是來自天方的商人……”
“天方商人?”
朱棣略微沉思,便道:“給朕具體描述一下。”
施濟孫繪聲繪色地描述在舊港撞見的那個天方商人,恨不得憑空畫出一幅畫像。
聽施濟孫的描述,朱棣有些迷糊,但他希望這個天方商人就是他要找的朱允炆。畢竟,他已經找了這麽多年,一直沒有任何消息,這次是難得的機會。
如果真能找到朱允炆,那他心裏的大石頭就有找落了……
“朕問你,輔國公知道這件事嗎?”朱棣盯著施濟孫。
聽到輔國公這三個字,施濟孫愣了一會,這才反應過來皇帝說的是鄭海。
他連忙搖頭:“稟陛下,外臣尚未告知輔國公。”
“你是說,輔國公不知道?!”朱棣狐疑地打量著施濟孫,“他真的不知道嗎?”
“稟陛下,他確實不知道!”
施濟孫以為皇帝在質疑這件事的真實性,連忙解釋:“那個天方商人抵達舊港時,輔國公跟隨鄭和離開舊港已經有好幾天後,他不可能知道!”
朱棣鬆了一口氣,輕輕點頭,又問:“那你可知,這個天方商人叫什麽名字?”
“迴稟陛下,他叫穆罕默德.阿裏.薩義德……”
聽到施濟孫說出一串長長的名字,朱棣皺了皺眉。
“朕問你,你為何不將此事告訴輔國公,反倒是告訴紀綱?”
“陛下,臣……臣,臣有罪,”施濟孫跪下,“臣是想求紀大人幫臣做一件事……”
“你求紀綱做什麽事?”
“臣想求紀大人,在陛下麵前為臣多說一些好話,若日後家父去世,臣想繼承舊港宣慰使之位……”
“你是家中嫡長子,繼承舊港宣慰使一事,朕可以答應你。”
施濟孫離開後,朱棣對太監王彥道:“給劉觀傳話,紀綱不必審了……”
鄭海暗道不好。
朱允炆返迴舊港時,怕是碰巧被大舅哥撞上了……
大舅哥認得朱允炆?
他為什麽要與紀綱勾結?
種種疑惑縈繞心中,千頭萬緒,鄭海走神了。
“慎之,”朱棣喊了鄭海的字,一雙炯炯有神的小眼睛打量著鄭海的臉,“既然與你的姻親有關,那你暫且迴避吧。”
“陛下,那臣告退。”鄭海輕輕抱拳。
臨走時,他又突然停住,轉身看向朱棣:“陛下,紀綱有謀逆之心,望陛下不要解開他的鎖鏈,以免發生不測。”
說完,他瞥了紀綱一眼,正巧與紀綱對視。
在紀綱的那雙眼睛裏,鄭海看到一絲怨恨與冰冷的殺意。
鄭海心不甘情不願地走出都察院的大堂。
他知道,這大堂裏即將發生的事情已經脫離了他的掌控。
離開前,他給多疑的皇帝埋了一顆懷疑的種子,以便擾亂紀綱的企圖。
對鄭海而言,當大舅哥施濟孫走入都察院的大堂,那將是一個新危機的降臨。
如果因為朱允炆在舊港出現的消息,紀綱重新獲得朱棣的重用,那鄭海之前的一切謀劃都將功敗垂成。
鄭海說紀綱小看了他,如今看來,他又何嚐不是小看了紀綱。
沒有直接拋出紀綱意圖造反的證據,他有些後悔,不過,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朱棣那麽多疑,就算之前他直接說紀綱意圖造反,朱棣也未必相信。
智者千慮,尚有一失。
鄭海沒想到紀綱會有這麽一招。
這一招直接抓住了朱棣的軟肋,也摁住了鄭海的死穴。
若是讓紀綱抓住這個機會,那最後死的是誰,可就不好說了。
鄭海決不能就這麽坐以待斃,必須想辦法應對紀綱的臨死反擊。
“大人,如今該怎麽辦?”
王伍見鄭海走出大堂,連忙走上來詢問。
看到鄭海走出來,皇太孫朱瞻基、薛祿與昌盛都走過來,他們都對紀綱的最後那幾句話感到困惑。
關於朱允炆的事情,朱瞻基與薛祿並不清楚,唯有昌盛是當年的親曆者。
太監昌盛主動迎上來,衝鄭海使了個眼神:“輔國公,這紀綱到底想使了什麽手段,您可有應對之法?”
鄭海隻是輕輕搖頭,沒有迴答昌盛的問題。
過了一會兒,太監王彥押著紀綱走出來,將紀綱押入隔壁的房間關押著,並安排人看押。
鄭海不知道紀綱對朱棣說了些什麽。
不過,紀綱被朱棣換房間看押起來,那麽說,朱棣對紀綱的話心存懷疑。
出門時鄭海說的那句話起作用了。
皇太孫朱瞻基想詢問太監王彥相關事情,可王彥閉口不提,隻是欠了欠身,托口還有要事,匆匆帶人離開都察院。
當王彥再次迴到都察院時,他身旁多了一個人,舊港宣慰使司的使者,施濟孫。
“大哥!”
一直等候在都察院的鄭海對著施濟孫喊了一聲。
當看清鄭海本人時,施濟孫臉上露出了驚訝之色。
“輔國公,陛下交代,在見到陛下之前,他不能與任何人交談。”
太監王彥主動上前攔住,警惕地盯著鄭海,言語中有勸說也有警告之意。
“既然如此,那本國公也不為難公公,公公請便。”鄭海沒有為難王彥的意思,隻是意味深長地看了施濟孫一眼。
他原本就沒打算和大舅哥說什麽,因為他也不知道大舅哥知道多少。
鄭海唯一目的是提醒大舅哥施濟孫,表明自己還活著,他們倆的關係是大舅哥與妹夫的關係。
隻要施濟孫有所顧忌,那麽,不管施濟孫說什麽,他都會掂量一下那麽說的後果。
跟著太監王彥走進都察院大堂前,施濟孫幾次迴頭看向鄭海,神色變了又變。
或許,施濟孫怎麽也沒想到,鄭海竟然還活著。
“稟陛下,舊港宣慰使司使者,施濟孫帶到。”
看到王彥帶著施濟孫走進來,朱棣輕輕點頭,看向施濟孫。
施濟孫連有些誠惶誠恐,向朱棣行跪拜大禮,照本宣科式地重複使臣的問候語。
朱棣打斷施濟孫道:“施濟孫,你父親是舊港宣慰使,是朕的臣子,你也是大明的臣子。既是朕的臣子,便當對朕坦誠。若對朕撒謊,那便是欺君之罪,你可知欺君當如何?”
施濟孫是第一次出使大明,雖也見過皇帝幾麵,但這是他第一次單獨麵對大明皇帝,實在是緊張。
在朱棣的威壓下,他渾身僵硬,仿佛身體注了鉛一般,每一次唿吸都異常困難,後背的衣物已經被汗水沁透。他手心發汗,張口結舌,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朱棣見施濟孫如此緊張,瞟了一眼身旁的太監王彥。
王彥微微點頭,開口道:“臣子欺君,罪同大不敬,依《大明律》當芻議絞刑。”
聽到王彥的話,施濟孫嚇了一跳。
他直接跪伏在地,額頭的汗水止不住地滴落地麵:“臣……臣不敢欺瞞陛下。”
施濟孫驚慌失措,亂了分寸。
給王彥遞了個滿意的眼神,朱棣對施濟孫輕輕點頭:“嗯,朕相信你,起來說話吧。”
沒想到單獨麵對皇帝會有如此壓力,施濟孫掙紮了一下,這才站起身。
“如果是妹妹前來,她應該不會像我這般慌張吧?”施濟孫捫心自問。
他第一次意識到,在待人接物方麵,他確實不如他的妹妹施若綺。
當年,他父親說他妹妹膽子大,能獨當一麵,做什麽事都比他這個哥哥強。當時他很不服氣,如今算是有些相信了。
見施濟孫這般懦弱,朱棣便不再施壓。
他直接問道:“施濟孫,朕聽紀綱說,你在舊港遇到我大明要緝拿一個的犯人,你給朕說說這個人。”
“啟稟陛下,那個人與先前大明追查的犯人有幾分神似,他自稱是來自天方的商人……”
“天方商人?”
朱棣略微沉思,便道:“給朕具體描述一下。”
施濟孫繪聲繪色地描述在舊港撞見的那個天方商人,恨不得憑空畫出一幅畫像。
聽施濟孫的描述,朱棣有些迷糊,但他希望這個天方商人就是他要找的朱允炆。畢竟,他已經找了這麽多年,一直沒有任何消息,這次是難得的機會。
如果真能找到朱允炆,那他心裏的大石頭就有找落了……
“朕問你,輔國公知道這件事嗎?”朱棣盯著施濟孫。
聽到輔國公這三個字,施濟孫愣了一會,這才反應過來皇帝說的是鄭海。
他連忙搖頭:“稟陛下,外臣尚未告知輔國公。”
“你是說,輔國公不知道?!”朱棣狐疑地打量著施濟孫,“他真的不知道嗎?”
“稟陛下,他確實不知道!”
施濟孫以為皇帝在質疑這件事的真實性,連忙解釋:“那個天方商人抵達舊港時,輔國公跟隨鄭和離開舊港已經有好幾天後,他不可能知道!”
朱棣鬆了一口氣,輕輕點頭,又問:“那你可知,這個天方商人叫什麽名字?”
“迴稟陛下,他叫穆罕默德.阿裏.薩義德……”
聽到施濟孫說出一串長長的名字,朱棣皺了皺眉。
“朕問你,你為何不將此事告訴輔國公,反倒是告訴紀綱?”
“陛下,臣……臣,臣有罪,”施濟孫跪下,“臣是想求紀大人幫臣做一件事……”
“你求紀綱做什麽事?”
“臣想求紀大人,在陛下麵前為臣多說一些好話,若日後家父去世,臣想繼承舊港宣慰使之位……”
“你是家中嫡長子,繼承舊港宣慰使一事,朕可以答應你。”
施濟孫離開後,朱棣對太監王彥道:“給劉觀傳話,紀綱不必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