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長弓,抓起一支白羽箭,搭在弓弦上,拉弓如滿月,瞄準五十步外的箭靶紅心。


    嗡!


    一聲弓弦響,羽箭飛向箭靶。


    嘭,一聲輕響,羽箭插在箭靶上,卻沒有射中靶心,而是靶心靠左的一側。


    “大人,定是剛才的箭有問題,您再試試這一支羽箭。”


    鎮撫使龐瑛賠著笑臉,給紀綱遞上另一支羽箭。


    接過羽箭,紀綱再次搭弓射箭。


    嗡——又是一聲弓弦響。


    這一箭還是沒有射中紅色的靶心,而是靶心偏右上的位置。


    “大人,要不要再來一箭?”龐瑛手裏拿著一支箭,小心翼翼地詢問。


    放下手中的長弓,紀綱輕輕搖頭:“罷了。就算我再怎麽努力練箭術,那也趕不上鄭海,不練了。”


    龐瑛不敢搭話,將弓箭交給身旁侍從,跟著紀綱走向休息的亭子。


    坐到亭子裏的紫檀雕花木凳上,紀綱伸出手,示意亭中的侍從退下。


    五名身穿嬌好的丫鬟與四名皮膚白皙的小太監一齊向紀綱行禮,撤出了亭子。


    “陛下問鄭海那徐妙錦是不是去了雲南,你知道他是怎麽迴答的嗎?”紀綱看向龐瑛。


    龐瑛站在一旁,微微躬身:“屬下不知,但想必鄭海應該不會承認。”


    “不,你錯了,”紀綱輕輕搖頭,“他承認了。”


    龐瑛微微抬起眼,看向紀綱,有些不解。


    “不過,他竟說那徐妙錦去雲南,是為了她的貼身丫鬟,”紀綱冷冷一笑,“你說陛下會相信他嗎?”


    龐瑛搖搖頭,迴應道:“陛下自然不會相信他的話,應該會派人前去證實。”


    “那你覺得,鄭海會猜不到陛下會派人前去核實?”


    “那大人的意思,鄭海早已準備?”


    紀綱隻是冷哼一聲,沒有迴應。


    既然他能想到的事情,他相信,鄭海自然也能想到,必定早有對策。


    皇帝派去雲南查證的人,要麽被鄭海收買,要麽根本就不可能發現任何問題。


    “大人,您不是在鄭海身邊安插了人嗎?難道沒有消息?”龐瑛主動詢問。


    紀綱輕輕搖頭:“那馬常跟著鄭海迴來了,雲南那邊我手裏的人真夠不著。對了,李春去浙江一帶調查馬匪的事情,有消息迴來了嗎?”


    “稟大人,馬匪已經被他斬草除根了,他到浙江一帶,八成是與沈文度廝混去了。他沒送迴什麽消息,不過,他倒是給大人和兄弟們捎了不少好東西。”


    “那就先讓他在浙江一帶呆著吧,”紀綱舉起一杯茶,“正好避一避鄭海,免得鄭海從他那裏查出什麽問題。”


    李春在浙江一帶,一待就是好幾個月。


    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夏天,浙西一帶連續下雨,發了洪水,淹沒了許多農田,許多農民流離失所。


    朱棣派官員前去浙西治理洪水,賑濟災民。


    前去浙西賑濟災民的官員沒能處理好水患,還激起了民變,朱棣隻能另外尋找人選。


    這時候,福建傳來好消息:出使西洋的副使王景弘順利返迴,之前沒隨鄭和返迴的那一部分船隊已經抵達福建。


    看完福建呈上的奏折,朱棣拍案叫好:“好,很好!王景弘終於迴來了!這下,朕又可以令鄭海他們著手準備再次出使西洋。”


    朱棣很高興,下令免除被俘虜的錫蘭山國國王的罪責,罷免亞烈苦奈兒的王位,但饒他一命,指定另一名王室成員為國王,命他隨鄭海出使西洋時一同返迴錫蘭山國。


    “來人,給朕擬一道折子,讓周新不必去雲南了,叫他半路折返,去一趟浙西,給朕好好查一查浙西的問題。”


    朱棣命人擬旨,召迴正在前往雲南路上的按察使周新。


    周新,原名周誌新,字誌新,因朱棣常直唿他為“新”,而改名周新,改字為誌新。


    周新以為官清廉與擅長斷案而著稱,成曆任監察禦史、雲南按察使等職。


    因為他嫉惡如仇、為人耿直,受到百姓愛戴,又無朋黨,朱棣十分看重他。


    沒有大案或不好查的案件,朱棣就會派周新負責調查。


    這一次浙西洪水,鬧得民怨沸騰,朱棣隻好派周新前去一查究竟。


    十月,皇太孫朱瞻基在方山操練軍隊,為跟隨朱棣北巡做準備。


    鄭海與鄭和開始籌備下西洋的各項物資,並大力尋找翻譯人才。


    “師父,你怎麽又向陛下申請辭官了?”


    鄭海陪著鄭和一同前往雞鳴寺,探望他們的師父道衍和尚。


    道衍抱著兩歲多的小鄭霞,笑盈盈道:“皇太孫都行冠禮了,為師也該功成身退。你們就不許為師像現在這般,含飴弄孫?”


    鄭和嗬嗬笑,沒有搭話。


    鄭海被師父一句話懟得無話可說。


    如今,道衍大師已是七十七歲的高齡,眉毛與胡須都花白。


    他確實到了該含飴弄孫,好好享受生活的時候了。隻可惜,他沒有妻兒。


    因此,他特別喜歡鄭海的女兒小鄭霞。


    隻要鄭海帶著小鄭霞來寺裏,他肯定要抱一抱這小丫頭。


    “師父,我們這次下西洋,您有什麽交代的嗎?”鄭和向道衍討教。


    道衍大師放下抱著的小鄭霞,牽著小鄭霞的手,對鄭和、鄭海道:“你們已經四下西洋,你們應該明白陛下的心思。”


    鄭和重重點頭:“前幾次,我們都能最遠隻到了小海說的印度,而王景弘則抵達了忽魯謨斯。這次,我們必須再往西走。”


    “嗯,”道衍和尚微微頷首,瞥了一眼鄭海,說道,“慎之,你們是不是該去一趟天方?”


    鄭海見鄭和也看向自己,笑著道:“三寶小時候的夢想,就是前往天方。這次,我們就以天方為目的地吧。”


    “好!”鄭和欣然迴答。


    “對了,福善,你們出海前一定要去拜拜天妃廟。”道衍大師語重心長道,“海邊的漁民都信奉天妃,多拜拜她,隨船的水手們更安心。”


    “師父,徒兒明白,”鄭和點頭道,“天妃廟自然是要去的。”


    “福善,你領小霞出去透透氣,為師有幾句話要囑咐慎之。”


    道衍大師支走鄭和與小鄭霞,單獨問鄭海道:“那個人是不是在天方?”


    鄭海點點頭:“師父,您還有什麽吩咐嗎?”


    “隻要陛下活著,那個人決不能返迴大明,這一點,你要記住。”


    “徒兒,謹遵師父教誨。”


    撥了撥手中的念珠,道衍大師意味深長道:“這幾年估計不太平,你自己小心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第一航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人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人鬼並收藏明朝第一航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