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六月十五日,鄭和船隊從蘇州劉家港啟航,到福建長樂太平港休整。
四個多月後,冬季風來臨。
十一月,鄭和船隊自長樂太平港出,從五虎門出發,正式下西洋。
東北風唿唿地吹著,高高的桅杆上拉滿了風帆。
一艘艘巨大的木帆船掛滿風帆,猶如鯤鵬展翅而飛,快速駛離海岸。
天空陰沉沉。
白茫茫的天上,偶爾飛過幾隻海鷗,略顯孤單。
甲板上,水手們正在檢查桅杆與風帆,調整著風帆的迎風角度。
這些巨大的風帆,是一種特製的硬帆,帆篷麵上有支撐條,能夠最大程度的利用風力。
因為順風而行,船的動力十足,船尾的搖櫓已經向上收起。
這種能夠旋轉的長櫓靠人力驅動,類似後世的螺旋槳,可以推動船隻前行。
除了船尾,在寶船的兩側同樣設置有類似的長櫓。
這種長櫓的存在,使得寶船能夠在無風,甚至逆風的時候,依舊能夠有效行駛。
站在船尾的甲板上,鄭海俯瞰這些收起的長櫓,心中感慨不已。
古人的智慧,真是非同凡響!
船尾的航跡逐漸消失,離陸地越來越遠,漸漸地再也看不見陸地。
四周全是海水,一片白茫茫。
天是陰沉沉的,海水也是陰沉沉的。
矗立在船尾,鄭海不禁有了一些離別的惆悵。
他想起了離開南京時,在太子宮與徐妙錦離別的情形:
徐妙錦緊緊抱住鄭海,腦袋趴在他的胸口上,哭成一個淚人。
“慎之,你能不能不要出海?你求一求陛下,或者,我去求我姐姐……”
“妙錦,你聽我說,”鄭海輕輕為徐妙錦抹去眼角的淚水,“下西洋是我和三寶的夢想,我必須去……”
“那你能不能帶上我?我跟你一起去,好不好?”
徐妙錦微微抬頭,水汪汪的大眼睛,充滿了委屈與不舍。
“妙錦,這是第一次出海,船上全是男子,不能帶女眷。等以後,我們摸清了海上航路,我再帶你一起下西洋,好不好?”
徐妙錦微微撅起小嘴,腮幫鼓鼓的,似乎有些生氣。
看著徐妙錦可愛的模樣,鄭海忍不住伸出食指,輕輕刮了一下她的小鼻梁。
“你這一去,要多久才迴來?”徐妙錦再次發問。
“前往南洋要等冬季風,返迴時要等夏季風,一來一迴,估計要兩年時間……”
“這麽久!”
徐妙錦再次抽泣起來,水汪汪的大眼睛,像泉眼一樣,不斷湧出淚水。
晶瑩剔透的淚珠滑落臉龐,仿佛雨滴落在白蓮花的花瓣上,一個勁地往下落,惹人憐惜。
鄭海微笑著安慰道:“妙錦,別哭了,別哭了。讓我好好再看看你,記下你的甜美笑容……”
聽鄭海這麽一說,徐妙錦忙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努力讓自己不再流淚。
可淚水卻不聽使喚,越是著急,越是停不下來。
“嗚——”
徐妙錦急得哭出了聲。
她沒辦法止住淚水,更沒辦法擠出笑容。
想要給心上人留下一個甜美的迴憶,可她一時間卻沒法破涕為笑,心中更加委屈和愧疚。
“嗚——我笑不出來……嗚——”
“好了,好了,那就不笑吧。”鄭海一邊笑,一邊安慰徐妙錦,“哭著更好看……”
“嗚——你欺負人……”
徐妙錦又氣又笑,眼睛流著淚水,小嘴巴卻輕輕嘟起嘴。
從鄭海的懷裏起身,她抬起兩隻白皙的玉手,努力擦拭著眼角的淚水。
鄭海再次摟住徐妙錦的纖纖細腰,一把拉到懷裏,一隻手抓住她的玉手,頭一歪,衝著徐妙錦的紅唇吻了下去……
一陣令人窒息的甜蜜之後,鄭海鬆開了徐妙錦的香唇。
徐妙錦緩緩睜開雙眼,滿眼柔情,微微紅潤的臉蛋像熟透了的水蜜桃。
“慎之,我想做你的女人。”
她的目光灼熱,像一團烈火。
鄭海安慰道:“妙錦,我答應你,等我從西洋迴來,一定娶你!
“你再等我兩年,就兩年!
“到那時,不管是誰反對,我都娶你!我……”
“不!我想今天就做你的女人!”徐妙錦打斷了鄭海的話。
她伸出手,去解鄭海的腰帶……
咚咚咚!
一陣蹬踏在木地板上的腳步聲傳來。
“小海,你在想什麽呢?”
鄭和身穿一身使者的官袍,登上樓梯,來到船尾的甲板上。
鄭海有些尷尬地迴答道:“沒什麽。”
“是不是在想徐妙錦?”鄭和走過來,微笑著。
鄭海微微點頭,沒有否認。
“小海,你們之間也該有個結果了,不能這樣一直拖下去……”
“嗯,等這次我們從西洋迴來,我就娶她。”
“好!”鄭和咧嘴笑道,“我這個當義兄的,等著喝你的喜酒。”
“好!我請三寶當主婚人。”鄭海認真道。
“好,一言為定。”
從蘇州的劉家港出發時,鄭和的船隊隻有160多艘。
在福建長樂太平港休整時,又增加了四十多艘各類福船和廣船。
福船是福建一帶建造的海船,廣船是廣州一帶建造的海船。
鄭和船隊從福建長樂太平港出發時,船隊的規模達到了200多艘,其中,包括62艘大寶船。
船隊人數多達2760多人,相當於大明4個海防衛所的兵力。
其中,官員800多人,其餘多為士兵。
船隊中各種人員配備齊全,除了熟悉航海的航海技術人員,如舟師、舵工、水手等,還有禮部的禮賓人員、戶部的理財人員以及醫生、翻譯、僧侶、修船工匠等。
200多艘船隻,在浩瀚的大海上航行,如何保證船隊的安全與航行?
鄭和與鄭海將船隊編成混合艦隊,呈“飛燕”型編隊。
戰船分列前中後,糧船、馬船在戰船之前,鄭和的帥船(指揮船)位於船隊中心,協調前後船隊的通信與聯係。
船隊經過十多天航行後,抵達呂宋(今菲律賓呂宋島)。
鄭和船隊先後訪問了呂宋、蘇祿、浡(bo)泥(今文萊)。
永樂四年(1406年)三月,鄭和的船隊抵達占城國。
占城國,又稱占婆,是中南半島南部的一個小國(今越南南部),北臨安南(今越南北部),西接真臘(今柬埔寨)與暹(xiān)羅(今泰國)。
鄭和派人乘坐小船先登陸,向占城國王投遞國書。
占城國王坐著大象,率五百多衛士前來碼頭迎接。
那國王身穿五彩禮服,腰束八寶方帶,頭上戴著一個類似唐僧帽的錦華金冠,名為金鈒三山玲瓏花冠,一身裝束極為尊貴。
來到碼頭邊,高大如牆的亞洲象蹲跪下來,占城國王從大象上的背上下來,率領一眾侍衛衝著鄭和、鄭海等而走過來。
盯著占城國王,鄭海心裏想著這國王是不是說越南話,連忙問身邊的翻譯:“通事,你懂越南話嗎?”
翻譯看向鄭海,愣愣地不說啥,一臉不解。
正好奇翻譯為什麽不迴答,鄭海卻聽占城國王開口說話道:
“敝國國小民貧,無所奉獻,略備土產,聊表敬意,還望天朝上使笑納。”
這漢話雖然很不標準,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但這確實是漢話。
鄭海忍不住問道:“你會說漢話?”
盯著占城國王,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全世界都在說漢話?
【注】
參考資料:
周誌斌著《鄭和》:“占城國王說道:‘敝國國小民貧,無所奉獻,略備土產,聊表敬意,望乞笑留。’”
四個多月後,冬季風來臨。
十一月,鄭和船隊自長樂太平港出,從五虎門出發,正式下西洋。
東北風唿唿地吹著,高高的桅杆上拉滿了風帆。
一艘艘巨大的木帆船掛滿風帆,猶如鯤鵬展翅而飛,快速駛離海岸。
天空陰沉沉。
白茫茫的天上,偶爾飛過幾隻海鷗,略顯孤單。
甲板上,水手們正在檢查桅杆與風帆,調整著風帆的迎風角度。
這些巨大的風帆,是一種特製的硬帆,帆篷麵上有支撐條,能夠最大程度的利用風力。
因為順風而行,船的動力十足,船尾的搖櫓已經向上收起。
這種能夠旋轉的長櫓靠人力驅動,類似後世的螺旋槳,可以推動船隻前行。
除了船尾,在寶船的兩側同樣設置有類似的長櫓。
這種長櫓的存在,使得寶船能夠在無風,甚至逆風的時候,依舊能夠有效行駛。
站在船尾的甲板上,鄭海俯瞰這些收起的長櫓,心中感慨不已。
古人的智慧,真是非同凡響!
船尾的航跡逐漸消失,離陸地越來越遠,漸漸地再也看不見陸地。
四周全是海水,一片白茫茫。
天是陰沉沉的,海水也是陰沉沉的。
矗立在船尾,鄭海不禁有了一些離別的惆悵。
他想起了離開南京時,在太子宮與徐妙錦離別的情形:
徐妙錦緊緊抱住鄭海,腦袋趴在他的胸口上,哭成一個淚人。
“慎之,你能不能不要出海?你求一求陛下,或者,我去求我姐姐……”
“妙錦,你聽我說,”鄭海輕輕為徐妙錦抹去眼角的淚水,“下西洋是我和三寶的夢想,我必須去……”
“那你能不能帶上我?我跟你一起去,好不好?”
徐妙錦微微抬頭,水汪汪的大眼睛,充滿了委屈與不舍。
“妙錦,這是第一次出海,船上全是男子,不能帶女眷。等以後,我們摸清了海上航路,我再帶你一起下西洋,好不好?”
徐妙錦微微撅起小嘴,腮幫鼓鼓的,似乎有些生氣。
看著徐妙錦可愛的模樣,鄭海忍不住伸出食指,輕輕刮了一下她的小鼻梁。
“你這一去,要多久才迴來?”徐妙錦再次發問。
“前往南洋要等冬季風,返迴時要等夏季風,一來一迴,估計要兩年時間……”
“這麽久!”
徐妙錦再次抽泣起來,水汪汪的大眼睛,像泉眼一樣,不斷湧出淚水。
晶瑩剔透的淚珠滑落臉龐,仿佛雨滴落在白蓮花的花瓣上,一個勁地往下落,惹人憐惜。
鄭海微笑著安慰道:“妙錦,別哭了,別哭了。讓我好好再看看你,記下你的甜美笑容……”
聽鄭海這麽一說,徐妙錦忙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努力讓自己不再流淚。
可淚水卻不聽使喚,越是著急,越是停不下來。
“嗚——”
徐妙錦急得哭出了聲。
她沒辦法止住淚水,更沒辦法擠出笑容。
想要給心上人留下一個甜美的迴憶,可她一時間卻沒法破涕為笑,心中更加委屈和愧疚。
“嗚——我笑不出來……嗚——”
“好了,好了,那就不笑吧。”鄭海一邊笑,一邊安慰徐妙錦,“哭著更好看……”
“嗚——你欺負人……”
徐妙錦又氣又笑,眼睛流著淚水,小嘴巴卻輕輕嘟起嘴。
從鄭海的懷裏起身,她抬起兩隻白皙的玉手,努力擦拭著眼角的淚水。
鄭海再次摟住徐妙錦的纖纖細腰,一把拉到懷裏,一隻手抓住她的玉手,頭一歪,衝著徐妙錦的紅唇吻了下去……
一陣令人窒息的甜蜜之後,鄭海鬆開了徐妙錦的香唇。
徐妙錦緩緩睜開雙眼,滿眼柔情,微微紅潤的臉蛋像熟透了的水蜜桃。
“慎之,我想做你的女人。”
她的目光灼熱,像一團烈火。
鄭海安慰道:“妙錦,我答應你,等我從西洋迴來,一定娶你!
“你再等我兩年,就兩年!
“到那時,不管是誰反對,我都娶你!我……”
“不!我想今天就做你的女人!”徐妙錦打斷了鄭海的話。
她伸出手,去解鄭海的腰帶……
咚咚咚!
一陣蹬踏在木地板上的腳步聲傳來。
“小海,你在想什麽呢?”
鄭和身穿一身使者的官袍,登上樓梯,來到船尾的甲板上。
鄭海有些尷尬地迴答道:“沒什麽。”
“是不是在想徐妙錦?”鄭和走過來,微笑著。
鄭海微微點頭,沒有否認。
“小海,你們之間也該有個結果了,不能這樣一直拖下去……”
“嗯,等這次我們從西洋迴來,我就娶她。”
“好!”鄭和咧嘴笑道,“我這個當義兄的,等著喝你的喜酒。”
“好!我請三寶當主婚人。”鄭海認真道。
“好,一言為定。”
從蘇州的劉家港出發時,鄭和的船隊隻有160多艘。
在福建長樂太平港休整時,又增加了四十多艘各類福船和廣船。
福船是福建一帶建造的海船,廣船是廣州一帶建造的海船。
鄭和船隊從福建長樂太平港出發時,船隊的規模達到了200多艘,其中,包括62艘大寶船。
船隊人數多達2760多人,相當於大明4個海防衛所的兵力。
其中,官員800多人,其餘多為士兵。
船隊中各種人員配備齊全,除了熟悉航海的航海技術人員,如舟師、舵工、水手等,還有禮部的禮賓人員、戶部的理財人員以及醫生、翻譯、僧侶、修船工匠等。
200多艘船隻,在浩瀚的大海上航行,如何保證船隊的安全與航行?
鄭和與鄭海將船隊編成混合艦隊,呈“飛燕”型編隊。
戰船分列前中後,糧船、馬船在戰船之前,鄭和的帥船(指揮船)位於船隊中心,協調前後船隊的通信與聯係。
船隊經過十多天航行後,抵達呂宋(今菲律賓呂宋島)。
鄭和船隊先後訪問了呂宋、蘇祿、浡(bo)泥(今文萊)。
永樂四年(1406年)三月,鄭和的船隊抵達占城國。
占城國,又稱占婆,是中南半島南部的一個小國(今越南南部),北臨安南(今越南北部),西接真臘(今柬埔寨)與暹(xiān)羅(今泰國)。
鄭和派人乘坐小船先登陸,向占城國王投遞國書。
占城國王坐著大象,率五百多衛士前來碼頭迎接。
那國王身穿五彩禮服,腰束八寶方帶,頭上戴著一個類似唐僧帽的錦華金冠,名為金鈒三山玲瓏花冠,一身裝束極為尊貴。
來到碼頭邊,高大如牆的亞洲象蹲跪下來,占城國王從大象上的背上下來,率領一眾侍衛衝著鄭和、鄭海等而走過來。
盯著占城國王,鄭海心裏想著這國王是不是說越南話,連忙問身邊的翻譯:“通事,你懂越南話嗎?”
翻譯看向鄭海,愣愣地不說啥,一臉不解。
正好奇翻譯為什麽不迴答,鄭海卻聽占城國王開口說話道:
“敝國國小民貧,無所奉獻,略備土產,聊表敬意,還望天朝上使笑納。”
這漢話雖然很不標準,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但這確實是漢話。
鄭海忍不住問道:“你會說漢話?”
盯著占城國王,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全世界都在說漢話?
【注】
參考資料:
周誌斌著《鄭和》:“占城國王說道:‘敝國國小民貧,無所奉獻,略備土產,聊表敬意,望乞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