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陛下遷都,是否有心儀之地?”


    道衍和尚是個人精,不迴答朱棣的問題,反倒是將問題重新丟給朱棣。


    作為臣子,自然不能比皇帝聰明。


    即便是比皇帝聰明,聰明的臣子也會適當的裝傻充愣。


    朱棣思索著,說道:“朕曾聽聞,先皇曾考慮過三個地方,分別是長安、洛陽和北平……”


    鄭海知道,朱棣和道衍的最終選項。


    但他隻是一個聽眾,無權發言。


    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天下後,曾有多個國都選址方案。


    一開始,朱元璋打算在老家鳳陽建都,但鳳陽是一個小地方,並不適合建都。


    後來,臨時定都金陵,即應天府。


    金陵是古都,但偏居一隅,無險可守。曆史上,在金陵建都的,多是短命的王朝。


    朱元璋晚年曾打算以應天和開封為南北京,以鳳陽為中都。但此時的開封已經破敗,並不適合建都。


    關於建都的選址,大臣們提出三個方案:長安、洛陽與北平。


    朱元璋派太子朱標巡視和調查三地。


    最終,太子朱標獻上了陝西地圖,基本上確定了遷都陝西長安的方案。


    可太子朱標突然離世,朱元璋傷心欲絕,擱置了遷都的計劃。


    “陛下,是打算遷都長安,還是北平?”道衍目光灼灼地盯著朱棣。


    道衍直接剔除了洛陽,又沒有直接支持長安,反而提了北平。


    聽著道衍的話,鄭海暗暗佩服。


    皇帝問道衍,道衍不答,反而將問題重新拋給皇帝。


    隻要皇帝沒有明確的意思,他也不表露自己的明確意思。


    總之,不管皇帝怎麽選,他都能跟隨,而且不讓自己處於被動的地位。


    “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朱棣對道衍有些不滿,小眼睛微微瞪圓。


    捋了捋胡須,道衍沉思片刻,意味深長道:“陛下,太祖皇帝想遷都,不單是為了考慮京師的防衛與安全,而是想要打壓盤根錯節的江南財閥與官紳士族。”


    見朱棣點頭認可,他又道:“敢問陛下,打壓江南官紳士族,鞏固陛下的統治,長安與北平哪一處更有利於陛下?”


    朱棣自然而然地接過話:“自然是北平。北平曾經是朕的藩地,若是遷都北平,朕有十足的把握將江南士紳控製在朕的手中……”


    嘴角的八字須微微上翹,道衍咧嘴一笑,一雙病虎三角眼眯成了一條縫。


    朱棣說著說著,忽然一頓,看向道衍,笑罵道:“你這老狐狸!朕讓你出主意,你卻叫朕自己做選擇。”


    “陛下何其英明,心中早有決斷,貧僧,又豈敢在陛下麵前賣弄。”


    聽著道衍的迴答,鄭海與旁邊站在的太監昌盛都忍不住偷笑。


    能與朱棣鬥智鬥嘴還不吃虧的,估計天底下就道衍一個了。


    朱棣明知道自己輸了,卻不好生氣。


    道衍拍的馬屁,不動聲色卻又恰到好處,令朱棣無可奈何。


    朱棣很無奈,扭頭瞥了鄭海與昌盛一眼。


    鄭海與昌盛兩人立馬止住笑容,裝出一副淡然的模樣,重新站成一根木樁。


    “隻是,朕擔心,朝中那些老家夥冥頑不靈,”朱棣又轉向道衍,“若是他們一起反對朕,又該怎麽辦?”


    道衍摸著胡須,淡淡道:“陛下,貧僧還是那句話,分而治之。”


    “如何分而治之?道衍,你可有具體的辦法?”朱棣再次詢問。


    “遷都一事涉及利益眾多,支持者有之,反對者亦有之。”


    道衍平靜地分析著,忽然,那雙病虎三角眼閃過一絲狠戾:


    “陛下,何不趁此機會,鏟除朝中與江南士紳勾結的奸佞之徒?”


    朱棣的眼神一亮,隨即點頭。


    道衍一直給鄭海的印象是足智多謀、深沉睿智的感覺。


    有時,鄭海甚至會覺得,師父道衍是一名學識淵博的高僧,是一位慈祥的老頭。


    這一刻,他才重新想起袁珙道士曾經給道衍的評價——“這人有一雙三角形,形同病虎,天性嗜殺,是與劉秉忠一樣的人!”


    道衍和尚是一名高僧,更是一名權謀家、政治家。


    為了穩固朝政,他可以求朱棣放過方孝孺;


    可如果是為了對付敵人,他照樣殺伐果斷,甚至不惜大開殺戒。


    正當鄭海走神時,突然聽到道衍說道:“慎之,你覺得武將那邊會支持遷都嗎?”


    迴過神,鄭海看向道衍與朱棣,迴答道:“燕軍諸將的家眷與家產大多在北平,臣認為他們會支持。臣迴去就跟淇國公、成國公等通氣,他們一定會支持。”


    朱棣滿意地點點頭,又道:“朕的那些皇弟,你也透透風。朕要看看,他們的反應。”


    “臣明白,請陛下放心。”鄭海再次應下。


    這場危機來得很突然,差一點就打亂了鄭海的計劃。


    最終,鄭海平安地度過了這場無妄之災,僅僅是失去了錦衣衛指揮使的職位。


    離開皇宮之後,鄭海緊繃地神經才放鬆下來。


    鄭海與道衍各自騎著馬,走在無人的街道上。


    跟在道衍身後,鄭海忽然覺得,有一個師父,其實挺好的。


    若不是有道衍這棵大樹,鄭海恐怕不能這麽輕鬆地應對這次危機。


    “慎之,你要自己注意了,有人已經開始針對你了。”


    道衍騎在馬上,輕聲提醒鄭海。


    鄭海扯了一下馬韁,抱拳道:“多謝師父提醒,徒兒今後會更加小心。”


    “溥洽是怎麽迴事?”


    “迴稟師父,那天是他為應文剃度的……”


    “他會不會泄露秘密?”


    鄭海迴答:“他知道的並不多,就算他如實供述,也牽扯不出什麽秘密。”


    道衍一雙深邃的三角眼盯著鄭海的眼睛:“那天,你為什麽沒有殺他?”


    “徒兒覺得,殺他沒有意義,而且,留著他還能提示越王勾踐:吳王夫差還在,不可殺文種。”


    道衍又問:“殺了他,你也有辦法提示越王,為何不殺?”


    “如果能夠不濫殺無辜,徒兒認為,還是少犯殺戒為好。”


    道衍咧嘴一笑:“什麽時候,你也信佛了?”


    “跟在師父身邊,耳濡目染,多少沾了一點佛光。”


    “哈哈哈!”道衍大笑,“為師可不是佛祖。”


    “師父比佛祖有人情味。”


    道衍又是一笑,隨即卻道:“錦衣衛是皇帝的刀,你卸下指揮使的職權也是好的。”


    “嗯,徒兒明白。”鄭海重重地點頭,“前幾任指揮使都沒有好下場,徒兒不想重蹈覆轍。”


    “嗯,明白就好。”


    咚咚咚,佛寺的鍾聲,遠遠傳來。


    不知明日太陽升起時,又會是一番怎麽景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第一航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人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人鬼並收藏明朝第一航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