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在白紙上靈巧而順暢地移動,一個個娟秀的黑字,逐一呈現。


    馬和一邊翻閱手上的書冊,一邊寫下楷體黑字。


    站在馬和身旁,燕王朱棣與道衍和尚靜靜地看著。


    鄭海的飛鴿傳書使用了簡單加密,密碼是漢字數字,秘鑰是與馬和約定的一本經書。


    即便飛鴿傳書被別人截獲,不懂得解密之法,那也沒法解讀這封密信。


    朱棣的一雙小眼睛炯炯有神,盯著紙上的字,點點頭:“聲東擊西,這個想法和道衍大師的想法一致,不愧是師徒倆,都想到一塊去了。”


    道衍和尚摸著花白的胡須,嗬嗬一笑,一雙病虎三角眼閃現著得意的神色。


    “明征遼東,這也和大師想的一樣,”朱棣一邊看著馬和寫的字,一邊發表見解,“可這‘暗度天津’,這‘天津’是哪個地方?”


    朱棣看向道衍和尚,道衍和尚輕輕搖頭,表示他也不明白。


    諸不知,寫下這封信時,鄭海並沒有仔細查看地圖,僅僅是憑借著自己的記憶與印象寫的。


    然而,這時候的明朝地名中根本就沒有“天津”這個稱謂。


    此時的“天津”,名叫直沽。


    直沽,這一地名在金朝和元朝就有了。潞、衛二河會合處便是直沽,是南北漕運與海運交接處的三汊口。


    曆史上,多稱這個三汊口一帶為“小直沽”,而出海口一帶的濱海地區稱為“大直沽”。


    元朝延佑三年(1316年)在直沽設海津鎮,到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時,朱棣才在直沽設衛、築城,取名天津衛。


    “天津”一名的由來,多半是源於此。即永樂皇帝朱棣賜名,“天”指天子,“津”是指渡口,“天津”意為“天子經此渡口”,紀念滄州之戰。


    後世,曾在天津南門外大街出土過一座明朝嘉靖年間所立石碑,名為《修建三官廟碑》,是天津賜名一說的重要的依據。


    石碑上寫著:“夫天津小直沽之地,古斥鹵之區也。我朝成祖文皇帝,入靖內難,聖駕嚐由此渡滄州,因賜名曰天津,築城鑿池,而三衛所立焉”。


    此時還是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還沒稱帝,自然不可能有“天津”之名。


    鄭海進入滄州時,滄州已經被建文帝朱允炆的南軍都督徐凱占領。


    剛剛從濟南北歸,又在敵占區,鄭海身邊並沒有作戰地圖。因此,他隻是憑借記憶,寫下了這封密信。


    他怎麽也不會想到,多年之後就因為這封密信,朱棣真的賜名“天津”,不過,這是後話。


    此時,朱棣與道衍和尚都是一臉的困惑。


    “聲東擊西,明征遼東,暗度天津,直取滄州,攻敵不備,我可策應。鄭海”


    短短二十六字,解讀完密信,馬和放下手中的毛筆。


    “三寶,你可知‘天津’是為何地?”朱棣問馬和。


    “稟殿下,小的不知。”


    朱棣、道衍與馬和三人麵麵相覷。


    鄭海的飛鴿傳書言簡意賅,朱棣與道衍都明白鄭海的想法,唯獨是“天津”二字,三人不知如何解釋。


    “三寶,取地圖來。”


    朱棣吩咐馬和取來地圖,三人一起在地圖上查找天津這個地方。


    然而,地圖上根本找不到天津這個地名。


    ……


    十月十六日,朱棣率領燕軍離開北平,明令征討遼東。


    燕軍迴到北平才十多天,又再次出征,許多將士都很不樂意,更別說是前往苦寒的遼東地區作戰了。


    當大軍路過通州時,張玉與朱能代表諸位將領,走進向朱棣大帳中,向朱棣提建議。


    張玉道:“殿下,如今敵人逼近,我軍卻出師遠征,又是征討苦寒的遼東,士兵隻怕難以忍受嚴寒,局勢對我軍不利,請殿下三思啊!”


    “殿下,末將與諸位將軍都讚同張將軍的看法,請殿下三思!”朱能在旁邊附和。


    朱棣是燕軍的主帥,是靈魂人物,對燕軍的調動有絕對的領導權。但燕軍的作戰並非朱棣的一言堂,如果手下的將領對行動計劃都反對,那朱棣的作戰將難以有效執行。


    張玉與朱能作為朱棣的左膀右臂,是執行朱棣作戰方案最重要的執行者。


    張玉與朱能代表燕軍諸將前來提建議,朱棣不得不重視。


    朱棣來到地圖前,指著地圖對兩人道:


    “如今敵軍將領吳傑、平安駐守定州,盛庸駐守德州,徐凱、陶銘在滄州構築新城,想要構造掎角之勢,圍困我們。


    “德州城牆堅固,是敵軍聚集的之地;定州城池已經修築完成,防備嚴密;滄州是土城,經過幾番征伐,城池來不及修葺……


    “如今,天寒地凍,在雨雪之下,一片泥濘,要想快速修繕滄州城池這是不容易的……”


    朱棣侃侃而談,大有指點江山,運籌帷幄之勢。


    張玉與朱能對視一眼,兩人卻是一臉茫然。


    這不是說要遠征遼東嗎?怎麽扯到了滄州去了?


    張玉苦笑一下,問道:“殿下,我等有一事不明。這與我軍遠征遼東,有關係嗎?”


    “你們別急,聽本王跟你們慢慢道來。”


    張玉與朱能隻能點點頭,繼續靜靜地聽著。


    八字須上揚,朱棣臉上露出一個得意的笑容。


    指著地圖,他繼續講到:“滄州土城修葺未成,如果我軍趁其不備,兼程而行,突然攻擊它,那敵軍是不是就土崩瓦解了呢?”


    張玉默默地點頭。


    朱能搖頭晃腦,指著地圖,疑惑道:“殿下是說,我們要進攻滄州?不去遼東了?”


    朱棣笑著道:“本王謊稱我軍要出征遼東,而不是向南討伐,目的是為了使他們放鬆警惕。隻有敵人懈怠,我軍秘密行軍,直搗城下,那就一定可以攻破城池。”


    “今日不取滄州,等到滄州守備完善,再想攻取那就難了。”朱棣嘿嘿一笑,“這件事是機密,因而不便公開商議,現在本王隻告訴你們倆。”


    “妙計!殿下英明!”張玉單膝跪地,抱拳行禮,“是屬下等愚昧,請殿下見諒!”


    朱能也跪拜道:“末將愚昧,請殿下見諒!”


    “都起來吧!這件事還望你們為本王保守秘密,必要時本王自會公開。”


    “是!殿下!”


    張玉起身,對朱棣道:“殿下此計不僅瞞過了敵人,連我等都瞞過了,此戰我軍必勝。此計甚妙!”


    “嗬嗬!本王也覺得,”朱棣燦爛一笑,看向兩人,“你們可知道這個計策是誰提出來的?”


    朱能想都不想,稟告道:“定然是殿下與道衍大師。”


    “還有一個人,你們猜一猜是誰?”


    張玉看向一旁站著的馬和:“莫非是馬公公?”


    馬和笑了笑,拱手道:“謝將軍抬愛,小的豈能想出如此妙計。”


    “再猜!”朱棣得意洋洋。


    “那便是徐王妃!”朱能一臉自信。


    張玉點點頭:“徐王妃乃女諸生,又是將門之女,此計……”


    “不對!”朱棣搖搖頭,一臉得意,“你們倆都沒猜對,再猜!”


    張玉與朱能對視一眼,有些困惑。


    論出謀劃策,除了道衍和尚、徐王妃以及朱棣,張玉和朱能都想不到還有誰能提出這個計策。


    見兩人猜不出,朱棣笑著道:“是鄭海。聲東擊西,這計策是鄭海提的。”


    “鄭海?”張玉有些驚訝,隨即又點點頭,“嗯,原來是他!”


    “這混小子還沒死啊!”朱能罵咧咧道,“都四個多月了,咋沒個消息!我還以為,這小子被賊人給殺了呢!”


    聽了朱能的話,眾人哈哈一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第一航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人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人鬼並收藏明朝第一航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