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貝州失陷
亂世烽煙:大石山房正說五代十國 作者:大石山房主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04章 貝州失陷
朱文進篡位,自己當了閩國的老大,可是他完全沒有群眾基礎,所以各州接連造反,殺了他派去當刺史的那些親信。那邊殷國皇帝王延政也派出了部隊,裏應外合,很快就打到了福州城下。朱文進無奈之下,隻好派李光準去建州,代表自己向王延政投降。
李光準剛走,朱文進其他的手下已經起了二心,這幫人一個個看到朱文進這條船要沉了,大家都不想跟他一起沉。南廊承旨林仁翰私下裏就跟大家說:“咱們這些人都是王家的臣子,如今卻受製於賊臣,如果富沙王來了,我們有何麵目去見人家呢?”你看,他這話說的跟那個留從效幾乎一模一樣。
大家都說:“你說的對,你快給大夥拿個主意吧,我們都願意聽你的,你說怎麽辦吧!”
林仁翰就讓大家都穿好甲胄,直接去了連重遇他們家,連重遇帶著衛隊抵抗,林仁翰手執馬槊,衝上前去,把連重遇殺了,然後砍下腦袋,一麵還對大家說:“富沙王就要到了,恐怕你們都要被滅族了,現在我已經殺了連重遇,你們何不去殺了朱文進,也好立功贖罪?”大家一聽,個個摩拳擦掌,闖入宮中,把朱文進拖出來,隻見亂刀齊下,朱文進立刻就被分屍了!
隨後大夥開了城門,迎接王延政的手下吳成義入城。吳成義進了福州城,驗過了朱文進、連重遇二人的首級,馬上派人把這兩顆腦袋送往建州,然後由大臣們一起上表,請王延政迴來繼續當閩國之主。王延政那邊因為正在和南唐交戰,沒時間遷都,於是就讓自己的侄子王繼昌去鎮守福州,改福州為南都,恢複了閩國的國號。又把南都的侍衛和左右兩軍甲士大約有一萬五千人,調往建州,來抵禦南唐的進攻。
這南唐和閩國交兵的時候,正好也是晉朝和遼國失好的期間。晉朝皇帝石重貴因為采納了景延廣的意見,向遼國稱孫不稱臣,惹惱了遼國皇帝耶律德光。遼國有一名官員,名叫喬榮,擔任的職務是迴圖使,就是一個專門負責通商貿易的官員,有點像現在的外經貿委主任。他本來是河陽的一名牙將,當年跟著趙延壽一起投降了遼國,遼國皇帝因為他熟悉晉朝的情況,就讓他擔任了這麽個職務。他因為工作關係,還專門在汴梁買了房子,就住在汴梁。
偏偏景延廣看這個喬榮不順眼,說他為虎作倀,於是力勸皇帝,把他抓了起來。景延廣還趁機把喬榮家裏的存貨全部搶走了,又命令把國內所有的遼國商人一律抓起來殺了,貨物充公。晉朝那些大臣們都擔心這麽幹會激怒遼國,於是紛紛上表,說遼國對我朝有恩,不應該這樣對待人家。石重貴一看大夥都這麽說,眾議難違,這才把喬榮放了,送了厚禮,讓他迴去。
喬榮現在就等於是被驅逐出境了,他臨走以前,還專門去向景延廣辭行,景延廣瞪著眼睛說:“你迴去以後告訴你們皇帝,不要再輕信趙延壽那些人胡說八道,輕侮中國,要知道我們中國是非常盛強的,你這做爺爺的要是想打仗,孫子我有十萬橫磨劍,足夠你吃一壺的,那時候要是被孫子打敗了,貽笑天下,後悔可就來不及了!”喬榮正在擔心自己貨物都沒了,迴去怎麽交代呢,聽了景延廣吹牛,於是就乘機說:“你說了這麽多話,我怕我記不住,請你把它寫下來,好方便我背誦!”景延廣自負的不得了,當即讓手下做好筆錄,然後交給喬榮。喬榮拿了,就告辭而去,迴到西樓,把這張紙呈給了遼國皇帝。耶律德光一看,勃然大怒,立刻命令把遼國境內的晉朝使臣全部關在幽州,一麵召集了五萬兵馬,準備立刻南侵。
這時候晉朝國內正連遭水旱天災,跟著又遇上了一場蝗災,國內目前正在鬧饑荒呢。晉朝朝廷派了使者六十多人,到處搜刮糧食。一聽說遼國將要入寇,稍有見識的官吏自然非常擔憂。桑維翰這個時候官居侍中,他力請皇帝向遼國賠罪,免的引起戰爭。惟獨景延廣認為不必擔心,再三阻撓。
皇帝石重貴始終非常相信景延廣,對他一直是言聽計從。朝廷中官員們的領袖,除了景延廣以外,就要算桑維翰了,現在皇帝連桑維翰的話都不聽了,別人怎麽會再來多嘴呢?河東節度使劉知遠也認為景延廣這麽做太鹵莽了,必然會導致遼國大舉來犯,但是自己又不便力爭,隻是募集士兵去守衛邊疆,他還上奏皇帝,希望再設置興捷軍、武節軍等十幾個軍鎮,以作好打仗的準備。
平盧節度使楊光遠早就已經有謀逆篡位之心了。以前晉高祖石敬瑭曾經借給他良馬三百匹,後來景延廣傳皇帝詔命,派使者去跟他要。楊光遠不得已隻好還了,他私下裏卻跟自己的心腹們說:“這明明是朝廷在猜忌我呢!”隨後就派了使者前往單州,召兒子楊承祚迴來。楊承祚是單州刺史,見了使者以後,就找了個借口,說自己母親生病了,要迴家探望,連夜就迴了青州。晉朝朝廷派飛龍使何超權暫時管理單州,又賞賜給楊光遠金帛、玉帶、禦馬,對他也是一種羈縻之策。楊光遠卻毫不領情,竟然秘密派遣心腹到遼國,說晉朝皇帝忘恩負義,不遵守盟約,現在境內正在鬧饑荒,如果乘此機會進攻,一舉可滅。耶律德光聽了,更是躍躍欲動,再加上趙延壽也在一邊慫恿,於是他就對趙延壽說:“我已經召集了山後及盧龍兵五萬人,派你為將。你這趟去經略中原,如果得手了,我就立你為皇帝!”
趙延壽一聽,喜歡的了不得,趕忙伏地叩謝,隨即統兵起程。遼軍到了幽州,恰巧留守趙思溫的兒子趙延照也從祁州來到了幽州。趙延壽就讓他做先鋒,率軍南下,直逼貝州。
這個時候的石重貴剛剛繼位一周年,正在皇宮裏接受百官朝賀呢,忽然接到貝州警報,說是遼兵來了,貝州現在危急異常。石重貴就召群臣計議,群臣都說:“貝州可是水陸要衝,關係甚大,此前已經有所準備,撥了很多糧草過去,應該是可以支持十年的,為什麽一旦遇寇,就這般緊急呢?”
石重貴說:“估計是知州吳巒故意誇大其詞吧,等我有功夫了,慢慢派兵去支援他,也就是了。”
過了幾天,又有警信到來,說是貝州已經失守了,吳巒已經殉國。晉朝君臣這才慌了。以前吳巒在雲州的時候,守城半年,也沒有被敵人攻破,那這次為什麽敗的這麽快呢?原來呀,貝州升為永清軍以後,曾經由節度使王周管轄。後來王周調到了其他地方,貝州這兒就改用王令溫鎮守。王令溫因為軍校邵珂不尊法度,所以就把他開除了。邵珂心裏對他非常怨恨,於是就秘密勾結遼軍。後來王令溫調到了中央,他走的時候保舉吳巒暫時管理貝州。吳巒剛一到任,遼軍就來了,城中的將士們和吳巒素不相識,所以指揮方麵就出了問題,就是指揮不動。吳巒很誠懇地安撫將士們,跟大家一起發誓,一定要堅守城池,將士們看到吳巒對他們推心置腹,也頗為感動,願意為其效力。不料那個居心叵測的邵珂,也在吳巒麵前裝出一副很積極的樣子,還自告奮勇,說自己願意獨當一麵。吳巒也不了解這個人,所以不知有詐,就對他勉勵了一番,讓他率兵守住南門,吳巒自己親自帶兵守東門。
趙延壽率領遼兵攻城,吳巒親自登城督戰,遼軍攻城的器具都被吳巒用火燒毀,殘缺不全。後來遼國皇帝耶律德光親自率領大軍到了貝州城下,再行進攻,吳巒也是毫不膽怯,一麵向晉朝朝廷求救,一麵督軍死守。不料那個邵珂竟然偷偷打開了南門,接應遼兵進了城。遼兵一擁而入,全城登時大亂。這時候吳巒後悔已經晚了,於是率領將士們跟敵人巷戰,一直到最後,實在支持不住了,這才投井殉難。貝州失陷,一萬多人被遼軍所殺。所以說,賣國賊最該殺。
...........
自古以來,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咱們國家的刑法第113條規定,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的,可以判處死刑。
在抗日戰爭中,咱這的偽軍數量比日軍還多,罪魁禍首就是頭號漢奸汪精衛,當時汪偽政府有偽軍八十萬人,一批大漢奸打出“曲線救國”的旗號,“理直氣壯”地投入侵略者的懷抱。1938年,偽軍的數量隻有不到八萬人,汪精衛投敵後,偽軍數量迅速上升到十四萬五千人,增長了85%。生活的窮困讓很多老百姓把參加偽軍當做了謀生手段。充當了日本鬼子的爪牙。日軍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一億多非正常死亡的中國人,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和汪精衛有關係。
民國大軍閥曹錕的名聲並不好,他通過軍閥混戰,賄賂,恐嚇,當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曹錕的長相不好,很圓潤,被人恥笑,人稱豬仔總統。後來被趕下了台。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占領東北,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希望曹錕能出任偽職。一向喜歡爭權奪勢的曹錕卻不答應,說:我情願每天喝粥吃鹹菜,也不會為日本人辦事,並且還告誡自己的兒女,要保持民族氣節。他死後,國民黨敬重曹錕的民族氣節,追授他為陸軍一級上將。
自己家的事情自己家管,關起門來兄弟打架是一迴事,但是叫外人來打自己人,這就是原則問題了。就像台灣那些綠營分子,發了瘋一樣想當米國的走狗,這就是該死之人。隻要是當了漢奸、賣國賊,其餘的什麽個人美德都不重要了,你扶多少老太太過馬路都無法挽迴。
朱文進篡位,自己當了閩國的老大,可是他完全沒有群眾基礎,所以各州接連造反,殺了他派去當刺史的那些親信。那邊殷國皇帝王延政也派出了部隊,裏應外合,很快就打到了福州城下。朱文進無奈之下,隻好派李光準去建州,代表自己向王延政投降。
李光準剛走,朱文進其他的手下已經起了二心,這幫人一個個看到朱文進這條船要沉了,大家都不想跟他一起沉。南廊承旨林仁翰私下裏就跟大家說:“咱們這些人都是王家的臣子,如今卻受製於賊臣,如果富沙王來了,我們有何麵目去見人家呢?”你看,他這話說的跟那個留從效幾乎一模一樣。
大家都說:“你說的對,你快給大夥拿個主意吧,我們都願意聽你的,你說怎麽辦吧!”
林仁翰就讓大家都穿好甲胄,直接去了連重遇他們家,連重遇帶著衛隊抵抗,林仁翰手執馬槊,衝上前去,把連重遇殺了,然後砍下腦袋,一麵還對大家說:“富沙王就要到了,恐怕你們都要被滅族了,現在我已經殺了連重遇,你們何不去殺了朱文進,也好立功贖罪?”大家一聽,個個摩拳擦掌,闖入宮中,把朱文進拖出來,隻見亂刀齊下,朱文進立刻就被分屍了!
隨後大夥開了城門,迎接王延政的手下吳成義入城。吳成義進了福州城,驗過了朱文進、連重遇二人的首級,馬上派人把這兩顆腦袋送往建州,然後由大臣們一起上表,請王延政迴來繼續當閩國之主。王延政那邊因為正在和南唐交戰,沒時間遷都,於是就讓自己的侄子王繼昌去鎮守福州,改福州為南都,恢複了閩國的國號。又把南都的侍衛和左右兩軍甲士大約有一萬五千人,調往建州,來抵禦南唐的進攻。
這南唐和閩國交兵的時候,正好也是晉朝和遼國失好的期間。晉朝皇帝石重貴因為采納了景延廣的意見,向遼國稱孫不稱臣,惹惱了遼國皇帝耶律德光。遼國有一名官員,名叫喬榮,擔任的職務是迴圖使,就是一個專門負責通商貿易的官員,有點像現在的外經貿委主任。他本來是河陽的一名牙將,當年跟著趙延壽一起投降了遼國,遼國皇帝因為他熟悉晉朝的情況,就讓他擔任了這麽個職務。他因為工作關係,還專門在汴梁買了房子,就住在汴梁。
偏偏景延廣看這個喬榮不順眼,說他為虎作倀,於是力勸皇帝,把他抓了起來。景延廣還趁機把喬榮家裏的存貨全部搶走了,又命令把國內所有的遼國商人一律抓起來殺了,貨物充公。晉朝那些大臣們都擔心這麽幹會激怒遼國,於是紛紛上表,說遼國對我朝有恩,不應該這樣對待人家。石重貴一看大夥都這麽說,眾議難違,這才把喬榮放了,送了厚禮,讓他迴去。
喬榮現在就等於是被驅逐出境了,他臨走以前,還專門去向景延廣辭行,景延廣瞪著眼睛說:“你迴去以後告訴你們皇帝,不要再輕信趙延壽那些人胡說八道,輕侮中國,要知道我們中國是非常盛強的,你這做爺爺的要是想打仗,孫子我有十萬橫磨劍,足夠你吃一壺的,那時候要是被孫子打敗了,貽笑天下,後悔可就來不及了!”喬榮正在擔心自己貨物都沒了,迴去怎麽交代呢,聽了景延廣吹牛,於是就乘機說:“你說了這麽多話,我怕我記不住,請你把它寫下來,好方便我背誦!”景延廣自負的不得了,當即讓手下做好筆錄,然後交給喬榮。喬榮拿了,就告辭而去,迴到西樓,把這張紙呈給了遼國皇帝。耶律德光一看,勃然大怒,立刻命令把遼國境內的晉朝使臣全部關在幽州,一麵召集了五萬兵馬,準備立刻南侵。
這時候晉朝國內正連遭水旱天災,跟著又遇上了一場蝗災,國內目前正在鬧饑荒呢。晉朝朝廷派了使者六十多人,到處搜刮糧食。一聽說遼國將要入寇,稍有見識的官吏自然非常擔憂。桑維翰這個時候官居侍中,他力請皇帝向遼國賠罪,免的引起戰爭。惟獨景延廣認為不必擔心,再三阻撓。
皇帝石重貴始終非常相信景延廣,對他一直是言聽計從。朝廷中官員們的領袖,除了景延廣以外,就要算桑維翰了,現在皇帝連桑維翰的話都不聽了,別人怎麽會再來多嘴呢?河東節度使劉知遠也認為景延廣這麽做太鹵莽了,必然會導致遼國大舉來犯,但是自己又不便力爭,隻是募集士兵去守衛邊疆,他還上奏皇帝,希望再設置興捷軍、武節軍等十幾個軍鎮,以作好打仗的準備。
平盧節度使楊光遠早就已經有謀逆篡位之心了。以前晉高祖石敬瑭曾經借給他良馬三百匹,後來景延廣傳皇帝詔命,派使者去跟他要。楊光遠不得已隻好還了,他私下裏卻跟自己的心腹們說:“這明明是朝廷在猜忌我呢!”隨後就派了使者前往單州,召兒子楊承祚迴來。楊承祚是單州刺史,見了使者以後,就找了個借口,說自己母親生病了,要迴家探望,連夜就迴了青州。晉朝朝廷派飛龍使何超權暫時管理單州,又賞賜給楊光遠金帛、玉帶、禦馬,對他也是一種羈縻之策。楊光遠卻毫不領情,竟然秘密派遣心腹到遼國,說晉朝皇帝忘恩負義,不遵守盟約,現在境內正在鬧饑荒,如果乘此機會進攻,一舉可滅。耶律德光聽了,更是躍躍欲動,再加上趙延壽也在一邊慫恿,於是他就對趙延壽說:“我已經召集了山後及盧龍兵五萬人,派你為將。你這趟去經略中原,如果得手了,我就立你為皇帝!”
趙延壽一聽,喜歡的了不得,趕忙伏地叩謝,隨即統兵起程。遼軍到了幽州,恰巧留守趙思溫的兒子趙延照也從祁州來到了幽州。趙延壽就讓他做先鋒,率軍南下,直逼貝州。
這個時候的石重貴剛剛繼位一周年,正在皇宮裏接受百官朝賀呢,忽然接到貝州警報,說是遼兵來了,貝州現在危急異常。石重貴就召群臣計議,群臣都說:“貝州可是水陸要衝,關係甚大,此前已經有所準備,撥了很多糧草過去,應該是可以支持十年的,為什麽一旦遇寇,就這般緊急呢?”
石重貴說:“估計是知州吳巒故意誇大其詞吧,等我有功夫了,慢慢派兵去支援他,也就是了。”
過了幾天,又有警信到來,說是貝州已經失守了,吳巒已經殉國。晉朝君臣這才慌了。以前吳巒在雲州的時候,守城半年,也沒有被敵人攻破,那這次為什麽敗的這麽快呢?原來呀,貝州升為永清軍以後,曾經由節度使王周管轄。後來王周調到了其他地方,貝州這兒就改用王令溫鎮守。王令溫因為軍校邵珂不尊法度,所以就把他開除了。邵珂心裏對他非常怨恨,於是就秘密勾結遼軍。後來王令溫調到了中央,他走的時候保舉吳巒暫時管理貝州。吳巒剛一到任,遼軍就來了,城中的將士們和吳巒素不相識,所以指揮方麵就出了問題,就是指揮不動。吳巒很誠懇地安撫將士們,跟大家一起發誓,一定要堅守城池,將士們看到吳巒對他們推心置腹,也頗為感動,願意為其效力。不料那個居心叵測的邵珂,也在吳巒麵前裝出一副很積極的樣子,還自告奮勇,說自己願意獨當一麵。吳巒也不了解這個人,所以不知有詐,就對他勉勵了一番,讓他率兵守住南門,吳巒自己親自帶兵守東門。
趙延壽率領遼兵攻城,吳巒親自登城督戰,遼軍攻城的器具都被吳巒用火燒毀,殘缺不全。後來遼國皇帝耶律德光親自率領大軍到了貝州城下,再行進攻,吳巒也是毫不膽怯,一麵向晉朝朝廷求救,一麵督軍死守。不料那個邵珂竟然偷偷打開了南門,接應遼兵進了城。遼兵一擁而入,全城登時大亂。這時候吳巒後悔已經晚了,於是率領將士們跟敵人巷戰,一直到最後,實在支持不住了,這才投井殉難。貝州失陷,一萬多人被遼軍所殺。所以說,賣國賊最該殺。
...........
自古以來,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咱們國家的刑法第113條規定,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的,可以判處死刑。
在抗日戰爭中,咱這的偽軍數量比日軍還多,罪魁禍首就是頭號漢奸汪精衛,當時汪偽政府有偽軍八十萬人,一批大漢奸打出“曲線救國”的旗號,“理直氣壯”地投入侵略者的懷抱。1938年,偽軍的數量隻有不到八萬人,汪精衛投敵後,偽軍數量迅速上升到十四萬五千人,增長了85%。生活的窮困讓很多老百姓把參加偽軍當做了謀生手段。充當了日本鬼子的爪牙。日軍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一億多非正常死亡的中國人,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和汪精衛有關係。
民國大軍閥曹錕的名聲並不好,他通過軍閥混戰,賄賂,恐嚇,當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曹錕的長相不好,很圓潤,被人恥笑,人稱豬仔總統。後來被趕下了台。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占領東北,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希望曹錕能出任偽職。一向喜歡爭權奪勢的曹錕卻不答應,說:我情願每天喝粥吃鹹菜,也不會為日本人辦事,並且還告誡自己的兒女,要保持民族氣節。他死後,國民黨敬重曹錕的民族氣節,追授他為陸軍一級上將。
自己家的事情自己家管,關起門來兄弟打架是一迴事,但是叫外人來打自己人,這就是原則問題了。就像台灣那些綠營分子,發了瘋一樣想當米國的走狗,這就是該死之人。隻要是當了漢奸、賣國賊,其餘的什麽個人美德都不重要了,你扶多少老太太過馬路都無法挽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