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二皇會戰
亂世烽煙:大石山房正說五代十國 作者:大石山房主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05章 二皇會戰
遼國入侵,攻陷了貝州,貝州守將吳巒戰死殉國。
晉朝朝廷接到了邊境上的報告,命歸德節度使高行周為北麵行營都部署,河陽節度使符彥卿為馬軍左廂排陣使,右神武統軍皇甫遇為馬軍右廂排陣使,陝府節度使王周為步軍左廂排陣使,左羽林將軍潘環為步軍右廂排陣使,率兵三萬,前去抵禦遼軍。皇帝石重貴更是下詔親征,擇日啟駕。
成德節度使杜重威,因為要避石重貴的諱,所以把名字裏那個重字去掉了,現在叫杜威。他派遣幕僚曹光裔來到青州,向楊光遠陳說利害。楊光遠就讓曹光裔奏明皇帝,說自己的兒子楊承祚私自迴來,確實是因為母親病了,迴來看望母親,請皇帝原諒。石重貴信以為真,於是又讓曹光裔迴去對他撫慰了一番。
其實楊光遠嘴裏沒一句實話,他說的這些不過是緩兵之計罷了。石重貴以為東邊不會有什麽事,很安全,所以就放心北征,命前邠州節度使李周為東京留守,自己就率領禁軍啟程了。還任命景延廣為禦營使,一切方略號令,都聽景延廣決斷。
石重貴一行途中一連接到各處警報,河東說遼兵已經進了雁門關,恆州、邢州、滄州也都報告說有遼軍入境,滑州說遼國皇帝耶律德光已經到了黎陽。石重貴命河東節度使劉知遠為幽州道行營招討使,讓成德節度使杜威做他的副手。再派右武衛上將軍張彥澤等人奔赴黎陽防禦。因為擔心遼兵勢頭強盛,所以他們也不敢輕敵,又派翻譯官孟守忠寫了一封信給遼國皇帝,希望能雙方罷兵,重修舊好。耶律德光迴信說:“事勢已成,改不了了!”
石重貴心裏焦躁,硬著頭皮到了澶州。探報說遼國皇帝現在屯兵在元城,趙延壽屯兵在南樂。石重貴現在到了一線,更加愁煩。整天裏軍情繁複,應接不暇。
太原那邊,劉知遠報告說,已經打敗了遼國的偉王於秀容統領的部隊,斬首三千,其他人都跑了。鄆州的顏衎派觀察判官竇儀來報告,說是博州刺史周儒投降了遼軍,而且還和楊光遠私下裏派使者往來,引著遼兵從馬家口渡河,左武衛將軍察行遇戰敗,被敵軍抓了。
石重貴一陣憂一陣喜,一會是好消息,一會是壞消息,搞得他都快人格分裂了,隻好請出景延廣,和他商議軍情。竇儀跟景延廣說:“敵人如果過了河,和楊光遠會和,河南可就是兩麵受敵,必然難保!”景延廣也認為他說的對,便派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李守貞和神武統軍皇甫遇、陳州防禦使梁漢璋、懷州刺史薛懷讓統兵萬人,沿河布防。這時候忽然接到高行周、符彥卿等人急報,說是部隊走到戚城,被遼兵包圍了,請求立刻發兵救援。景延廣本來已經下令,讓眾將分別在各地拒守,互相之間不必救援,現在高行周等人派人來求救兵,不免與前麵發布的軍令相違背,索性夜觀天象,再作計較。
戚城那邊的軍報一天比一天緊迫,景延廣一看,瞞不住了,這才告訴了石重貴,石重貴一聽,大吃一驚,說:“這可是我們的主力部隊啊,怎麽能不救呢!”
景延廣說:“各軍已經都派往別處了,現在隻有陛下的親軍,難道也派出去不成!”
石重貴奮然說道:“朕親自統軍前去支援,有何不可!”隨後召集自己的親軍,立刻前行。
石重貴的部隊走到戚城附近,遠遠地就聽到鼓角喧天,不用問,肯定是兩軍正在開戰,石重貴當即麾軍急進,僅僅走了一裏多地,已經到達戰場。隻見敵兵眾多,縱橫遍野,晉軍這邊,一個少年將軍,白袍白馬,正保著行營都部署高行周衝出重圍,敵人從四麵八方追來,都被這員小將一陣弓箭,一一射倒,敵兵這才稍退。石重貴乘機率軍衝鋒,高行周見皇帝親自前來救援,也翻身再戰,救出左廂排陣使符彥卿和先鋒指揮使石公霸,殺傷了很多遼兵,遼兵一看,這幫人突然打了雞血了,趕緊都逃走了。
石重貴登上戚城的一座古台,慰勞三位將軍,三人齊聲說:“臣等早已告急,一直不見援軍,幸虧陛下親臨,才救了我們。”
石重貴一時也沒多想,失聲說道:“這都是被景延廣給耽誤了!他遲報了幾天,所以朕來得太遲了。”
三個人淒然說道:“景延廣和臣等有何冤仇,為什麽不肯派兵來救呢?”說著說著留下淚來。石重貴好言撫慰,大家這才各自收了眼淚。石重貴問那位白袍小將是誰?高行周說:“是我兒子,名叫高懷德。”石重貴立即召見,賜給他弓箭戰馬,高懷德拜謝了皇帝,石重貴仍然迴到澶州。這個高懷德後來成了北宋開國名將,還娶了宋太祖趙匡胤的妹妹。
這邊石重貴剛剛班師,那邊也有捷報傳來,李守貞等人走到馬家口的時候,遼軍正在修築工事,步兵都在幹活,騎兵在一旁負責警衛,李守貞等人立刻率軍衝殺,遼軍騎兵退走。晉軍乘勝強攻,拿下了敵軍修築的營壘,遼兵大敗,在河中淹死了數千人,戰場上陣亡的也有數千人,駐紮河西的遼兵見河東失敗,也都跑了。李守貞生擒敵將七十八人,士卒五百餘人,押送到澶州,全部斬首。夏州節度使李彝殷率領蕃兵、漢兵四萬人,從麟州渡河,攻入了遼國境內,牽製敵人,皇帝下詔,任命李彝殷為西南麵招討使。
這個麟州就是陝北的神木,就在黃河邊上,這個地方很長時間以來都是黨項族的居住地。
石重貴隨後又聽說,楊光遠打算西去和遼軍匯合,於是命令前保義節度使石贇分兵屯守鄆州,防禦楊光遠。命令劉知遠帶領部眾從土門出恆州,會同杜威等人追擊遼軍。劉知遠不肯聽命,屯兵在樂平,遲遲不肯前進。
遼國皇帝耶律德光,聽說各路部隊失利,已經想要退軍了,但是又心有不甘,於是想出一個計策,假裝放棄元城,聲稱要撤退,暗地裏卻在古頓、邱城附近埋伏了精兵,等候晉軍的追兵,想要打一個伏擊。
鄴都留守張從恩報告說敵軍已經退了,晉軍就打算要乘勝追擊,這要是真的追上去,那正好中了人家耶律德光的埋伏,肯定是要吃大虧的,幸好遇上了連日大雨,晉軍就停兵沒有追趕,僥幸躲過了一劫。
遼兵埋伏了十多天,並不見晉軍追來,反而弄得自己人困馬乏,趙延壽就向耶律德光獻計說:“晉軍見我軍強盛,必然不敢追擊,不如去進攻澶州,四麵合攻,隻要占住河上的浮橋,就可以長驅直入了!”耶律德光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於是於三月初一親自統兵十餘萬,進攻澶州。
遼兵在澶州城北列陣,部隊一直延伸到了東西兩邊的城角,果真是金戈耀日,鐵騎如雲。高行周等人從戚城前來支援,前鋒和遼兵對仗,從中午打到下午四五點,依然不分勝負。耶律德光親自率領精銳騎兵前來接應,這邊石重貴也親自出陣。耶律德光見晉軍陣容強盛,就跟左右說:“楊光遠說晉朝鬧饑荒,很多士卒都餓死了,為何還是這般強盛呢?”把自己的騎兵分為兩隊,從左右夾擊晉軍。
晉軍屹立不動,等到遼兵離得近了,一聲梆子響,緊接著萬弩齊發,箭如雨下,遼軍的前隊紛紛中箭,隻好退下。遼軍隨即又來進攻晉軍側翼,雙方苦戰到天黑,互有殺傷。耶律德光知道難以取勝,於是率兵退後三十裏下營。隨後撤軍而去。
遼國入侵,攻陷了貝州,貝州守將吳巒戰死殉國。
晉朝朝廷接到了邊境上的報告,命歸德節度使高行周為北麵行營都部署,河陽節度使符彥卿為馬軍左廂排陣使,右神武統軍皇甫遇為馬軍右廂排陣使,陝府節度使王周為步軍左廂排陣使,左羽林將軍潘環為步軍右廂排陣使,率兵三萬,前去抵禦遼軍。皇帝石重貴更是下詔親征,擇日啟駕。
成德節度使杜重威,因為要避石重貴的諱,所以把名字裏那個重字去掉了,現在叫杜威。他派遣幕僚曹光裔來到青州,向楊光遠陳說利害。楊光遠就讓曹光裔奏明皇帝,說自己的兒子楊承祚私自迴來,確實是因為母親病了,迴來看望母親,請皇帝原諒。石重貴信以為真,於是又讓曹光裔迴去對他撫慰了一番。
其實楊光遠嘴裏沒一句實話,他說的這些不過是緩兵之計罷了。石重貴以為東邊不會有什麽事,很安全,所以就放心北征,命前邠州節度使李周為東京留守,自己就率領禁軍啟程了。還任命景延廣為禦營使,一切方略號令,都聽景延廣決斷。
石重貴一行途中一連接到各處警報,河東說遼兵已經進了雁門關,恆州、邢州、滄州也都報告說有遼軍入境,滑州說遼國皇帝耶律德光已經到了黎陽。石重貴命河東節度使劉知遠為幽州道行營招討使,讓成德節度使杜威做他的副手。再派右武衛上將軍張彥澤等人奔赴黎陽防禦。因為擔心遼兵勢頭強盛,所以他們也不敢輕敵,又派翻譯官孟守忠寫了一封信給遼國皇帝,希望能雙方罷兵,重修舊好。耶律德光迴信說:“事勢已成,改不了了!”
石重貴心裏焦躁,硬著頭皮到了澶州。探報說遼國皇帝現在屯兵在元城,趙延壽屯兵在南樂。石重貴現在到了一線,更加愁煩。整天裏軍情繁複,應接不暇。
太原那邊,劉知遠報告說,已經打敗了遼國的偉王於秀容統領的部隊,斬首三千,其他人都跑了。鄆州的顏衎派觀察判官竇儀來報告,說是博州刺史周儒投降了遼軍,而且還和楊光遠私下裏派使者往來,引著遼兵從馬家口渡河,左武衛將軍察行遇戰敗,被敵軍抓了。
石重貴一陣憂一陣喜,一會是好消息,一會是壞消息,搞得他都快人格分裂了,隻好請出景延廣,和他商議軍情。竇儀跟景延廣說:“敵人如果過了河,和楊光遠會和,河南可就是兩麵受敵,必然難保!”景延廣也認為他說的對,便派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李守貞和神武統軍皇甫遇、陳州防禦使梁漢璋、懷州刺史薛懷讓統兵萬人,沿河布防。這時候忽然接到高行周、符彥卿等人急報,說是部隊走到戚城,被遼兵包圍了,請求立刻發兵救援。景延廣本來已經下令,讓眾將分別在各地拒守,互相之間不必救援,現在高行周等人派人來求救兵,不免與前麵發布的軍令相違背,索性夜觀天象,再作計較。
戚城那邊的軍報一天比一天緊迫,景延廣一看,瞞不住了,這才告訴了石重貴,石重貴一聽,大吃一驚,說:“這可是我們的主力部隊啊,怎麽能不救呢!”
景延廣說:“各軍已經都派往別處了,現在隻有陛下的親軍,難道也派出去不成!”
石重貴奮然說道:“朕親自統軍前去支援,有何不可!”隨後召集自己的親軍,立刻前行。
石重貴的部隊走到戚城附近,遠遠地就聽到鼓角喧天,不用問,肯定是兩軍正在開戰,石重貴當即麾軍急進,僅僅走了一裏多地,已經到達戰場。隻見敵兵眾多,縱橫遍野,晉軍這邊,一個少年將軍,白袍白馬,正保著行營都部署高行周衝出重圍,敵人從四麵八方追來,都被這員小將一陣弓箭,一一射倒,敵兵這才稍退。石重貴乘機率軍衝鋒,高行周見皇帝親自前來救援,也翻身再戰,救出左廂排陣使符彥卿和先鋒指揮使石公霸,殺傷了很多遼兵,遼兵一看,這幫人突然打了雞血了,趕緊都逃走了。
石重貴登上戚城的一座古台,慰勞三位將軍,三人齊聲說:“臣等早已告急,一直不見援軍,幸虧陛下親臨,才救了我們。”
石重貴一時也沒多想,失聲說道:“這都是被景延廣給耽誤了!他遲報了幾天,所以朕來得太遲了。”
三個人淒然說道:“景延廣和臣等有何冤仇,為什麽不肯派兵來救呢?”說著說著留下淚來。石重貴好言撫慰,大家這才各自收了眼淚。石重貴問那位白袍小將是誰?高行周說:“是我兒子,名叫高懷德。”石重貴立即召見,賜給他弓箭戰馬,高懷德拜謝了皇帝,石重貴仍然迴到澶州。這個高懷德後來成了北宋開國名將,還娶了宋太祖趙匡胤的妹妹。
這邊石重貴剛剛班師,那邊也有捷報傳來,李守貞等人走到馬家口的時候,遼軍正在修築工事,步兵都在幹活,騎兵在一旁負責警衛,李守貞等人立刻率軍衝殺,遼軍騎兵退走。晉軍乘勝強攻,拿下了敵軍修築的營壘,遼兵大敗,在河中淹死了數千人,戰場上陣亡的也有數千人,駐紮河西的遼兵見河東失敗,也都跑了。李守貞生擒敵將七十八人,士卒五百餘人,押送到澶州,全部斬首。夏州節度使李彝殷率領蕃兵、漢兵四萬人,從麟州渡河,攻入了遼國境內,牽製敵人,皇帝下詔,任命李彝殷為西南麵招討使。
這個麟州就是陝北的神木,就在黃河邊上,這個地方很長時間以來都是黨項族的居住地。
石重貴隨後又聽說,楊光遠打算西去和遼軍匯合,於是命令前保義節度使石贇分兵屯守鄆州,防禦楊光遠。命令劉知遠帶領部眾從土門出恆州,會同杜威等人追擊遼軍。劉知遠不肯聽命,屯兵在樂平,遲遲不肯前進。
遼國皇帝耶律德光,聽說各路部隊失利,已經想要退軍了,但是又心有不甘,於是想出一個計策,假裝放棄元城,聲稱要撤退,暗地裏卻在古頓、邱城附近埋伏了精兵,等候晉軍的追兵,想要打一個伏擊。
鄴都留守張從恩報告說敵軍已經退了,晉軍就打算要乘勝追擊,這要是真的追上去,那正好中了人家耶律德光的埋伏,肯定是要吃大虧的,幸好遇上了連日大雨,晉軍就停兵沒有追趕,僥幸躲過了一劫。
遼兵埋伏了十多天,並不見晉軍追來,反而弄得自己人困馬乏,趙延壽就向耶律德光獻計說:“晉軍見我軍強盛,必然不敢追擊,不如去進攻澶州,四麵合攻,隻要占住河上的浮橋,就可以長驅直入了!”耶律德光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於是於三月初一親自統兵十餘萬,進攻澶州。
遼兵在澶州城北列陣,部隊一直延伸到了東西兩邊的城角,果真是金戈耀日,鐵騎如雲。高行周等人從戚城前來支援,前鋒和遼兵對仗,從中午打到下午四五點,依然不分勝負。耶律德光親自率領精銳騎兵前來接應,這邊石重貴也親自出陣。耶律德光見晉軍陣容強盛,就跟左右說:“楊光遠說晉朝鬧饑荒,很多士卒都餓死了,為何還是這般強盛呢?”把自己的騎兵分為兩隊,從左右夾擊晉軍。
晉軍屹立不動,等到遼兵離得近了,一聲梆子響,緊接著萬弩齊發,箭如雨下,遼軍的前隊紛紛中箭,隻好退下。遼軍隨即又來進攻晉軍側翼,雙方苦戰到天黑,互有殺傷。耶律德光知道難以取勝,於是率兵退後三十裏下營。隨後撤軍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