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的燈火落在那片熟悉的紫竹之上,雲珩嘴唇微微開合,無聲地對他說:“過來啊。”
也就是這一個瞬間,殿內唯一一絲暖意流進了他的唿吸中,阿綾的身體與大腦同時恢複了知覺,他好像又能動了。
看著安然自若的雲珩,阿綾深吸一口氣,暗暗平靜下來,他挺直了腰杆,邁過高高的門檻,走進那密密麻麻的視線裏。
“卑職葉書綾,叩見皇上,太後。”他垂著頭停在雲珩身邊,鄭重跪了下去,端正地叩首行禮,“願太後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鬆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前一陣子他跟著雲璋聽詩經,覺得這幾句的畫麵大氣磅礴躍然眼前,沒怎麽費心便記下了,如今這也勉強算是學有所用了吧……
他悄悄瞥了一眼雲珩,對方恰巧也在偷瞄他,目光相碰的刹那,雲珩微微翹了翹嘴角。
“嗯?”
“這……”
質疑聲此起彼伏,瑞和帝與太後同時愣了一愣。
“你是造辦處繡匠?”太後微微俯身,聲音慈祥,“抬起頭來。”
眾人皆以為進門的會是個半男不女,不登大雅之堂的妖媚貨色,畢竟雲那廝的話先入為主,加上男人善刺繡,想一想都覺得離奇。
誰也不想跪在殿中的卻是個翩翩少年,謙卑自重,臨危不驚。
阿綾稍稍抬起頭,並未與太後平視,而是盯著太後手中的念珠。為麵聖,他特地換上了月白工匠袍,全身上下除了一根簪子再無多餘雕飾,可在一眾錦羅玉衣的環繞下,這樣的簡單樸素更襯得他整個人天然不俗,尤其是一雙靈氣十足的翦水秋瞳,純淨清透,在這深宮裏難能可貴。
“這孩子,長得倒是周正的很……多大了?哪裏人?”麵對這張臉,太後說話的語氣也不自覺地柔軟了些,目光停留在他沾著幾片雪星的簪子與臉頰邊的碎發上。
阿綾朗聲道:“迴太後,卑職虛歲十七,玉寧府人。”
“怪不得。”太後點點頭,目不轉睛,“玉寧自古出美人。”
瑞和帝依舊皺著眉,可盛怒中卻摻雜了些許狐疑:“就是你,近日夜夜在耀宮中留宿?”
“迴皇上,卑職奉命行事。太子殿下有心,想親手繡個壽字送給太後。而造辦處除了卑職,繡匠們皆為女子,思及男女授受不親,故太子殿下特命卑職受此重任。”
“這……倒也是啊……”太後點點頭,望向皇帝,後者依舊沉吟著不做聲。
誰都沒注意到,雲珩背在身後的一隻手動了動,門口立即有人通傳:“五殿下到!”
雲璋風風火火衝進來,噗通一聲跪地:“兒臣參見父皇,皇祖母。祝皇祖母萬壽無疆!”
“這孩子,凍得臉都紅了。快起來吧……先賜座。”太後指了指皇子公主們的方向。
可雲璋卻站在原地入座,轉頭道:“咦,阿綾?你怎麽在這裏,不是迴鄉了嗎?”
“……雲璋,你認得他?”瑞和帝詫異問道。
“迴父皇,認得啊,前些日子太子哥……殿下忙於政事,實在無暇顧及兒臣。念在兒臣沒有伴讀,這阿綾恰巧在耀宮為皇祖母趕製壽禮,又與兒臣年紀相仿,殿下便臨時吩咐他陪兒臣念書,寫功課來著。”雲璋不好意思地笑笑,“兒臣才疏學淺,那些小兒科的功課實在不敢拿去煩太子哥哥,便和阿綾一起商量著做……”
“哼。鬧了半天,少師提過的伴讀就是他呀……”皇帝嗤笑一聲,聽他提起功課,麵色總算是有所緩和,“難得你最近勤勉,可連一個沒讀過書的繡匠都不如,也沒什麽好自滿。”
“但兒臣習武卻強他百倍呀!若皇祖母想看,兒臣可以舞劍祝壽!”雲璋躍躍欲試,逗得眾人哄笑,有人笑他永遠長不大的少年心性,也有人單單是嘲笑他粗俗不登大雅之堂罷了。
眼見著氣氛要扭轉,雲自然不想這樣善罷甘休:“刺字便刺字吧,一個未入流的工匠,他何德何能陪皇子讀書……何況兒臣還聽說,太子不僅僅親闖刑牢救人,下元節出宮去廟會都將人帶在身邊……”
阿綾皺了皺眉,聽到這睦王開口他便是一股無名火起。他居然還敢提廟會……正是這人,三番五次痛下殺手,想要了雲珩性命……
“何德何能。”雲珩慢條斯理開口,“皇兄,可還記得雲珩兒時在天碧川走失一事?我與葉書綾是舊識,當年正是他,不顧危險,將兒臣救出。”他轉向皇帝,“如若不然,兒臣今日怕是無福站在這裏替皇祖母祝壽了。不知救命之恩,算不算是一樁大恩德?”
第67章
這下子不隻是滿屋子皇親國戚,連阿綾本人都愣住了。
他對這段往事向來諱莫如深,畢竟這關乎他不可告人的身世,被有心之人抓到把柄就不好了。
可雲珩行事向來深思熟慮,選擇此時將它公之於眾一定有他的用意才對……所以不需要慌張,見機行事就對了。
阿綾忍住滿心疑惑,動也不動跪在原地。
“他救你?天碧川……”瑞和帝盯著雲珩沉吟許久,在一旁太監的提示下才終於從記憶中挖出了這一段,而後更加詫異了,“當年不是你自己走失,玉寧織造局的人救了你麽?何況他比你還要年少,十多年前,一個五六歲的孩童要怎麽救你?”
“那些人不過是事後邀走了功勞。兒臣當年根本不是走失,而是被人刻意丟在天碧川邊,又極端巧合地,被路過的人伢子抱走了。”他意有所指,望向雲身邊的太監,一記眼刀讓那人不禁向後趔趄了半步。雲珩收迴目光懇切地仰頭看著高高在上的父皇:“葉書綾雖年幼,可他意外撞見此惡事絲毫沒有退卻,一路跟隨找到了關押兒臣的柴房,又巧妙避過人伢子耳目,趁他們不備,不惜從狗洞裏出入,安然無恙帶走了兒臣。這麽多年,這份恩情沒能償還,兒臣自不敢忘。”
雲珩扭過頭,靜靜與他對視一眼,抽出了發冠中那根蛟龍簪:“當年太過慌亂,兒臣什麽都沒來得及問,隻留下了這跟簪子給他。可他生性安分,從未以此攀附,這麽多年絕口不提自己的功勞。若不是之前有人誣陷這簪子是他偷竊而來,兒臣也根本不知他已入宮任職。情急之下,兒臣不得不先去刑部救了人再從長計議……父皇應該記得此事。”
“……嗯。朕記得。當初朕沒有細問,原來是為了他麽……”皇帝點點頭,“雖說檢舉奸惡之人,正宮中風紀事出有因,可你闖牢就是闖牢。”
“是,此事的確是兒臣有失分寸,罰跪與禁閉都是兒臣咎由自取。父皇英明,向來賞罰有道。”他抬起頭,“可救了皇孫這一大功勞,真正的有功之人從未受到犒賞,兒臣鬥膽,今日便替葉書綾求一個恩典。”
“的確,救了皇孫可是大功一件……哀家也記得當年之事。沒想到……竟是個孩子救了太子啊……”太後有些不敢置信。
“慢著!葉書綾……葉書綾……”雲眯起了眼,“他也姓葉……兒臣怎麽記得,那被流放的葉家,兒子也剛巧是書字輩啊?叫什麽來著,對了!葉書錦!”他眼珠子一翻,盯著阿綾的臉打量,“兒臣還記得,當年的織造監督葉大人在朝中可是出了名的俊美,這麽看,這葉書綾與葉大人還當真有幾分相像啊!”
阿綾頭皮一麻,不禁驚異於這雲的好記性,竟還記得葉書錦的名字。
可此事性命攸關,決不可露怯。
他無奈苦笑:“睦王爺這便是說笑了。玉寧姓葉的人家不計其數,卑職家境貧寒出身微賤,父親早逝,母親一屆平平無奇的繡娘,所以卑職自小也得學針線,補貼家用,直至今日也依舊以此謀生,怎麽可能是什麽大人家的兒子……至於姓名,葉乃玉寧大姓,怕是巧合。”
雲一怔,接不上話,畢竟他句句在理,哪有大戶人家的兒子不去讀書博功名。
“父皇。當年葉府抄家一案兒臣也是在的,葉氏族譜上的人由欽差一一核查過,未曾聽說有漏網之魚。兄長您質疑欽差大人與兒臣辦事不力也罷了,可茲事體大,這整案卷宗最後都承上,是由父皇蓋棺定論……”雲珩語氣略帶驚愕,不解地看著雲,“皇兄這麽說……究竟是疑心兒臣還是……”
雲一驚:“你!兒臣斷然沒有這個意思!父皇明鑒!隻是,看這葉書綾實在眼熟,又是玉寧府出身覺得巧合罷了……”
“夠了。當年之事早已定案。”皇子在殿前針鋒相對,駁的是天家顏麵。瑞和帝終是不耐煩,意味深長地瞥了雲一眼,“今日是你們皇祖母的大壽,你盡在這裏提些無關舊事,叫人不痛快。”
從午後鬧到天黑,看似都隻是雲單方麵的“聽說”,久不做聲的皇太後終於也忍不住開了口喝了一句:“一個奴才,道聽途說,搬弄主子是非倒是勤快。嘴上說著來替哀家祝壽……結果呢,鬧得這壽宴遲遲不開……還嫌哀家不夠丟人麽。”
“皇祖母,父皇息怒。說到底是兒臣不好,日後定然謹言慎行,絕不鬆懈。”雲珩單膝跪地,“皇兄他,向來最是關心兒臣,對兒臣的一舉一動了若指掌,明察秋毫,這才生出了些莫須有的疑慮……”
“是啊,你的事,我看他知道的比朕更清楚。”瑞和帝緩緩覷起了眼。
雲聞言也噗通一聲跟著跪下,未等責罰先行請罪:“父皇,皇祖母,教訓的是,都是兒臣的錯,不該輕信了奴才們嚼的舌根,日後兒臣定加倍管束……奴才們死不足惜,不過眼下,還是為皇祖母過壽要緊。兒臣的外祖安國公也交托兒臣一份厚禮,剛剛才送到……”
他搬出三朝老將定邊功臣,不看僧麵也看佛麵,皇帝一時也不好繼續責罵。
一旁的鄭公公見狀,立即上前解圍:“皇上,膳房準備妥當了,問什麽時候開席……”
“嗯。那開始吧。”九五之尊暗暗歎了一口氣,而後又換上一副無事發生的表情,抬一抬下巴,“太子別杵在那了,入座吧。還有這個……葉……”
“皇上,他叫葉書綾。”公公提醒道。
“葉書綾,你當年救太子有功,有何想要的,可以跟朕提。”瑞和帝不緊不慢試探道。
“迴皇上,救太子是分內事,不敢邀功……何況……”他又朝太後的方向躬身,“今日太後能穿著卑職繡的鬥篷過壽,已是莫大的榮幸。”
“這是你繡的啊……”皇太後一愣,愛不釋手摸了摸那彩鳳細膩的羽翼,笑道,“原來還擔心百鳥朝鳳的花色太花俏……這孩子當真是心靈手巧……才十六七吧,便有這等手藝,真是後生可畏啊……”
“是不是分內,你救了朕的兒子,朕都記在心上。”皇帝默默瞄了藏在雲背後那太監一眼,仿佛接下來的話是衝他們主仆,“雖說資曆尚淺,但年少有為,先晉個正七品禦用工匠,剩下的封賞,日後再說。”
正七品?阿綾一驚。
正七品可是要穿官袍的……雖說隻是芝麻大點的品階,可好歹是皇上親封……不過,他這樣抬舉自己,一方麵是給雲一個下馬威,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維護太子吧……畢竟太子身邊若是時常出入一個末等繡匠,說出去也不好聽……
見他發愣,雲珩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他的,率先代他謝恩。
阿綾也迴過神,立即跟著叩首:“謝皇上恩典!”
壽宴姍姍開席,氣氛看似熱絡,可每個人似乎都不那麽自在。
沒人發話,阿綾也不敢擅自離開,隻得貼著根朱紅的柱子站著,看宮女們一道一道餐食往眾人桌上端。
席間總有人站起身祝酒,阿綾百無聊賴數了數,隻半個時辰不到,眾人共飲七八次,單獨跑去敬皇太後的又七八杯,偶爾瑞和帝會代為喝下。
屋子裏主子們談笑對飲,穿梭其間傳菜布菜斟酒的奴才根本數不清楚。
阿綾盯著偶從麵前經過的殘羹,不自覺地摸了摸空空的肚腹。今日從起床就開始忙碌,原本以為終於可以吃一口豆花,又匆匆被帶進宮裏,如今天都黑了他還水米未進,守著這滿堂的葷素鮮香卻隻能眼巴巴看著,實在是煎熬……
“阿綾公子。”四喜不知何時從雲珩身邊又挪了迴來,從袖籠裏掏出個小紙包遞給他。
“嗯?”阿綾看他神神秘秘的,趕忙藏起。
不想四喜卻阻他:“是殿下讓我拿來給您嚐一嚐。”
阿綾低頭展開紙包,是一塊尚有餘溫的點心,葫蘆型的龍須酥,雪白的絲絮層層包裹,攔腰一掰,裏頭的餡芯是淡淡粉紫。
他抬頭往太子的方向看過去,不知是不是刻意要避嫌,今日雲珩入座後就沒有再迴頭,是怎麽猜到他餓的……
阿綾默默盯著他那還未能蓄長的馬尾尖,將龍須小點丟進口中。
綿密順滑的芋泥摻了花生芝麻碎,甜而不膩,滿口酥香。
“太子,快,過來。”太後招手喚雲珩。
阿綾悄悄抬頭,少師正在太後桌旁舉杯,身旁還帶著一男一女,姑娘看著年長些,十六七的樣子,溫婉嫻靜,楚楚可人。一旁的男孩雖年少,但也看得出滿身機敏,應當是少師的一雙兒女。
雲珩應聲而動,四喜也跟上,替主子捧著酒杯酒壺。
不知太後說了句什麽,隻見雲珩的背影一僵,姑娘一張粉俏的臉也倏地就失了血色。
阿綾一愣,拚命豎起耳朵,可殿內嘈雜,什麽都聽不清,隻能聽到太後爽朗過了頭的笑聲和嬤嬤們夾雜其中的附和。
“母後,這是說起什麽了?讓朕也跟著聽一聽,樂一樂。”皇上也好奇探身。
阿綾眼睜睜看著太後將兩個小輩的手疊在一起,笑得慈愛:“哀家在說啊,太子與容兒如今都長得這樣好,這拖來拖去的,是時候和少師定個日子,讓兩個孩子完婚了!”
第68章
“母後說的是,是朕疏忽了。總覺得他們兩小無猜,早晚是朕的兒媳,不急一時。”皇上與少師遙遙舉杯,“我看容兒也長了些,也不知兩年前就備下的吉服還合身不合,如若不然,又要讓工匠們趕一趕了。”
少師不見喜也不見憂,恭恭敬敬將酒盅一飲而盡。
“是啊,轉年先忙雲琦的婚事,嫁了個姑娘出去哀家可是舍不得,太子也要給我們娶一個迴來才是。趕明兒,讓欽天監的人給他們算一算,看看明年有什麽合適的吉日,咱們就把這事辦了吧。”太後拍拍那郎才女貌一對璧人的手背,像是個心照不宣的信號,眾人見狀立即起身。齊聲恭賀,畢竟太子要成婚也算是舉國上下的喜事。
阿綾呆愣半晌,等那震耳欲聾的祝賀平息了,才費力咽下口中芋泥。
不知是不是太大一口,他忽覺得這點心似乎也不那麽順滑了,卡在喉嚨裏噎得難受。
他捏了捏自己的脖子,將咳嗽硬生生壓迴了嗓子眼裏,憋出一陣胸痛。
“阿綾……”
他側過頭,是雲璋在不遠處悄聲叫他。
五殿下不受寵,原本就被安排在遠離主位的地方,眾人都忙著相互逢迎拍馬,隻有他,無人在意。他衝阿綾招手,阿綾便悄悄移了過去。
“你……不要緊吧……”雲璋支著下巴低聲問道。
難得,向來大大咧咧的少年眼中居然為他閃過幾分失落之色,阿綾心中感動,忙笑著搖搖頭,輕輕說了句:“我沒事,被點心噎到……”
也就是這一個瞬間,殿內唯一一絲暖意流進了他的唿吸中,阿綾的身體與大腦同時恢複了知覺,他好像又能動了。
看著安然自若的雲珩,阿綾深吸一口氣,暗暗平靜下來,他挺直了腰杆,邁過高高的門檻,走進那密密麻麻的視線裏。
“卑職葉書綾,叩見皇上,太後。”他垂著頭停在雲珩身邊,鄭重跪了下去,端正地叩首行禮,“願太後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鬆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前一陣子他跟著雲璋聽詩經,覺得這幾句的畫麵大氣磅礴躍然眼前,沒怎麽費心便記下了,如今這也勉強算是學有所用了吧……
他悄悄瞥了一眼雲珩,對方恰巧也在偷瞄他,目光相碰的刹那,雲珩微微翹了翹嘴角。
“嗯?”
“這……”
質疑聲此起彼伏,瑞和帝與太後同時愣了一愣。
“你是造辦處繡匠?”太後微微俯身,聲音慈祥,“抬起頭來。”
眾人皆以為進門的會是個半男不女,不登大雅之堂的妖媚貨色,畢竟雲那廝的話先入為主,加上男人善刺繡,想一想都覺得離奇。
誰也不想跪在殿中的卻是個翩翩少年,謙卑自重,臨危不驚。
阿綾稍稍抬起頭,並未與太後平視,而是盯著太後手中的念珠。為麵聖,他特地換上了月白工匠袍,全身上下除了一根簪子再無多餘雕飾,可在一眾錦羅玉衣的環繞下,這樣的簡單樸素更襯得他整個人天然不俗,尤其是一雙靈氣十足的翦水秋瞳,純淨清透,在這深宮裏難能可貴。
“這孩子,長得倒是周正的很……多大了?哪裏人?”麵對這張臉,太後說話的語氣也不自覺地柔軟了些,目光停留在他沾著幾片雪星的簪子與臉頰邊的碎發上。
阿綾朗聲道:“迴太後,卑職虛歲十七,玉寧府人。”
“怪不得。”太後點點頭,目不轉睛,“玉寧自古出美人。”
瑞和帝依舊皺著眉,可盛怒中卻摻雜了些許狐疑:“就是你,近日夜夜在耀宮中留宿?”
“迴皇上,卑職奉命行事。太子殿下有心,想親手繡個壽字送給太後。而造辦處除了卑職,繡匠們皆為女子,思及男女授受不親,故太子殿下特命卑職受此重任。”
“這……倒也是啊……”太後點點頭,望向皇帝,後者依舊沉吟著不做聲。
誰都沒注意到,雲珩背在身後的一隻手動了動,門口立即有人通傳:“五殿下到!”
雲璋風風火火衝進來,噗通一聲跪地:“兒臣參見父皇,皇祖母。祝皇祖母萬壽無疆!”
“這孩子,凍得臉都紅了。快起來吧……先賜座。”太後指了指皇子公主們的方向。
可雲璋卻站在原地入座,轉頭道:“咦,阿綾?你怎麽在這裏,不是迴鄉了嗎?”
“……雲璋,你認得他?”瑞和帝詫異問道。
“迴父皇,認得啊,前些日子太子哥……殿下忙於政事,實在無暇顧及兒臣。念在兒臣沒有伴讀,這阿綾恰巧在耀宮為皇祖母趕製壽禮,又與兒臣年紀相仿,殿下便臨時吩咐他陪兒臣念書,寫功課來著。”雲璋不好意思地笑笑,“兒臣才疏學淺,那些小兒科的功課實在不敢拿去煩太子哥哥,便和阿綾一起商量著做……”
“哼。鬧了半天,少師提過的伴讀就是他呀……”皇帝嗤笑一聲,聽他提起功課,麵色總算是有所緩和,“難得你最近勤勉,可連一個沒讀過書的繡匠都不如,也沒什麽好自滿。”
“但兒臣習武卻強他百倍呀!若皇祖母想看,兒臣可以舞劍祝壽!”雲璋躍躍欲試,逗得眾人哄笑,有人笑他永遠長不大的少年心性,也有人單單是嘲笑他粗俗不登大雅之堂罷了。
眼見著氣氛要扭轉,雲自然不想這樣善罷甘休:“刺字便刺字吧,一個未入流的工匠,他何德何能陪皇子讀書……何況兒臣還聽說,太子不僅僅親闖刑牢救人,下元節出宮去廟會都將人帶在身邊……”
阿綾皺了皺眉,聽到這睦王開口他便是一股無名火起。他居然還敢提廟會……正是這人,三番五次痛下殺手,想要了雲珩性命……
“何德何能。”雲珩慢條斯理開口,“皇兄,可還記得雲珩兒時在天碧川走失一事?我與葉書綾是舊識,當年正是他,不顧危險,將兒臣救出。”他轉向皇帝,“如若不然,兒臣今日怕是無福站在這裏替皇祖母祝壽了。不知救命之恩,算不算是一樁大恩德?”
第67章
這下子不隻是滿屋子皇親國戚,連阿綾本人都愣住了。
他對這段往事向來諱莫如深,畢竟這關乎他不可告人的身世,被有心之人抓到把柄就不好了。
可雲珩行事向來深思熟慮,選擇此時將它公之於眾一定有他的用意才對……所以不需要慌張,見機行事就對了。
阿綾忍住滿心疑惑,動也不動跪在原地。
“他救你?天碧川……”瑞和帝盯著雲珩沉吟許久,在一旁太監的提示下才終於從記憶中挖出了這一段,而後更加詫異了,“當年不是你自己走失,玉寧織造局的人救了你麽?何況他比你還要年少,十多年前,一個五六歲的孩童要怎麽救你?”
“那些人不過是事後邀走了功勞。兒臣當年根本不是走失,而是被人刻意丟在天碧川邊,又極端巧合地,被路過的人伢子抱走了。”他意有所指,望向雲身邊的太監,一記眼刀讓那人不禁向後趔趄了半步。雲珩收迴目光懇切地仰頭看著高高在上的父皇:“葉書綾雖年幼,可他意外撞見此惡事絲毫沒有退卻,一路跟隨找到了關押兒臣的柴房,又巧妙避過人伢子耳目,趁他們不備,不惜從狗洞裏出入,安然無恙帶走了兒臣。這麽多年,這份恩情沒能償還,兒臣自不敢忘。”
雲珩扭過頭,靜靜與他對視一眼,抽出了發冠中那根蛟龍簪:“當年太過慌亂,兒臣什麽都沒來得及問,隻留下了這跟簪子給他。可他生性安分,從未以此攀附,這麽多年絕口不提自己的功勞。若不是之前有人誣陷這簪子是他偷竊而來,兒臣也根本不知他已入宮任職。情急之下,兒臣不得不先去刑部救了人再從長計議……父皇應該記得此事。”
“……嗯。朕記得。當初朕沒有細問,原來是為了他麽……”皇帝點點頭,“雖說檢舉奸惡之人,正宮中風紀事出有因,可你闖牢就是闖牢。”
“是,此事的確是兒臣有失分寸,罰跪與禁閉都是兒臣咎由自取。父皇英明,向來賞罰有道。”他抬起頭,“可救了皇孫這一大功勞,真正的有功之人從未受到犒賞,兒臣鬥膽,今日便替葉書綾求一個恩典。”
“的確,救了皇孫可是大功一件……哀家也記得當年之事。沒想到……竟是個孩子救了太子啊……”太後有些不敢置信。
“慢著!葉書綾……葉書綾……”雲眯起了眼,“他也姓葉……兒臣怎麽記得,那被流放的葉家,兒子也剛巧是書字輩啊?叫什麽來著,對了!葉書錦!”他眼珠子一翻,盯著阿綾的臉打量,“兒臣還記得,當年的織造監督葉大人在朝中可是出了名的俊美,這麽看,這葉書綾與葉大人還當真有幾分相像啊!”
阿綾頭皮一麻,不禁驚異於這雲的好記性,竟還記得葉書錦的名字。
可此事性命攸關,決不可露怯。
他無奈苦笑:“睦王爺這便是說笑了。玉寧姓葉的人家不計其數,卑職家境貧寒出身微賤,父親早逝,母親一屆平平無奇的繡娘,所以卑職自小也得學針線,補貼家用,直至今日也依舊以此謀生,怎麽可能是什麽大人家的兒子……至於姓名,葉乃玉寧大姓,怕是巧合。”
雲一怔,接不上話,畢竟他句句在理,哪有大戶人家的兒子不去讀書博功名。
“父皇。當年葉府抄家一案兒臣也是在的,葉氏族譜上的人由欽差一一核查過,未曾聽說有漏網之魚。兄長您質疑欽差大人與兒臣辦事不力也罷了,可茲事體大,這整案卷宗最後都承上,是由父皇蓋棺定論……”雲珩語氣略帶驚愕,不解地看著雲,“皇兄這麽說……究竟是疑心兒臣還是……”
雲一驚:“你!兒臣斷然沒有這個意思!父皇明鑒!隻是,看這葉書綾實在眼熟,又是玉寧府出身覺得巧合罷了……”
“夠了。當年之事早已定案。”皇子在殿前針鋒相對,駁的是天家顏麵。瑞和帝終是不耐煩,意味深長地瞥了雲一眼,“今日是你們皇祖母的大壽,你盡在這裏提些無關舊事,叫人不痛快。”
從午後鬧到天黑,看似都隻是雲單方麵的“聽說”,久不做聲的皇太後終於也忍不住開了口喝了一句:“一個奴才,道聽途說,搬弄主子是非倒是勤快。嘴上說著來替哀家祝壽……結果呢,鬧得這壽宴遲遲不開……還嫌哀家不夠丟人麽。”
“皇祖母,父皇息怒。說到底是兒臣不好,日後定然謹言慎行,絕不鬆懈。”雲珩單膝跪地,“皇兄他,向來最是關心兒臣,對兒臣的一舉一動了若指掌,明察秋毫,這才生出了些莫須有的疑慮……”
“是啊,你的事,我看他知道的比朕更清楚。”瑞和帝緩緩覷起了眼。
雲聞言也噗通一聲跟著跪下,未等責罰先行請罪:“父皇,皇祖母,教訓的是,都是兒臣的錯,不該輕信了奴才們嚼的舌根,日後兒臣定加倍管束……奴才們死不足惜,不過眼下,還是為皇祖母過壽要緊。兒臣的外祖安國公也交托兒臣一份厚禮,剛剛才送到……”
他搬出三朝老將定邊功臣,不看僧麵也看佛麵,皇帝一時也不好繼續責罵。
一旁的鄭公公見狀,立即上前解圍:“皇上,膳房準備妥當了,問什麽時候開席……”
“嗯。那開始吧。”九五之尊暗暗歎了一口氣,而後又換上一副無事發生的表情,抬一抬下巴,“太子別杵在那了,入座吧。還有這個……葉……”
“皇上,他叫葉書綾。”公公提醒道。
“葉書綾,你當年救太子有功,有何想要的,可以跟朕提。”瑞和帝不緊不慢試探道。
“迴皇上,救太子是分內事,不敢邀功……何況……”他又朝太後的方向躬身,“今日太後能穿著卑職繡的鬥篷過壽,已是莫大的榮幸。”
“這是你繡的啊……”皇太後一愣,愛不釋手摸了摸那彩鳳細膩的羽翼,笑道,“原來還擔心百鳥朝鳳的花色太花俏……這孩子當真是心靈手巧……才十六七吧,便有這等手藝,真是後生可畏啊……”
“是不是分內,你救了朕的兒子,朕都記在心上。”皇帝默默瞄了藏在雲背後那太監一眼,仿佛接下來的話是衝他們主仆,“雖說資曆尚淺,但年少有為,先晉個正七品禦用工匠,剩下的封賞,日後再說。”
正七品?阿綾一驚。
正七品可是要穿官袍的……雖說隻是芝麻大點的品階,可好歹是皇上親封……不過,他這樣抬舉自己,一方麵是給雲一個下馬威,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維護太子吧……畢竟太子身邊若是時常出入一個末等繡匠,說出去也不好聽……
見他發愣,雲珩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他的,率先代他謝恩。
阿綾也迴過神,立即跟著叩首:“謝皇上恩典!”
壽宴姍姍開席,氣氛看似熱絡,可每個人似乎都不那麽自在。
沒人發話,阿綾也不敢擅自離開,隻得貼著根朱紅的柱子站著,看宮女們一道一道餐食往眾人桌上端。
席間總有人站起身祝酒,阿綾百無聊賴數了數,隻半個時辰不到,眾人共飲七八次,單獨跑去敬皇太後的又七八杯,偶爾瑞和帝會代為喝下。
屋子裏主子們談笑對飲,穿梭其間傳菜布菜斟酒的奴才根本數不清楚。
阿綾盯著偶從麵前經過的殘羹,不自覺地摸了摸空空的肚腹。今日從起床就開始忙碌,原本以為終於可以吃一口豆花,又匆匆被帶進宮裏,如今天都黑了他還水米未進,守著這滿堂的葷素鮮香卻隻能眼巴巴看著,實在是煎熬……
“阿綾公子。”四喜不知何時從雲珩身邊又挪了迴來,從袖籠裏掏出個小紙包遞給他。
“嗯?”阿綾看他神神秘秘的,趕忙藏起。
不想四喜卻阻他:“是殿下讓我拿來給您嚐一嚐。”
阿綾低頭展開紙包,是一塊尚有餘溫的點心,葫蘆型的龍須酥,雪白的絲絮層層包裹,攔腰一掰,裏頭的餡芯是淡淡粉紫。
他抬頭往太子的方向看過去,不知是不是刻意要避嫌,今日雲珩入座後就沒有再迴頭,是怎麽猜到他餓的……
阿綾默默盯著他那還未能蓄長的馬尾尖,將龍須小點丟進口中。
綿密順滑的芋泥摻了花生芝麻碎,甜而不膩,滿口酥香。
“太子,快,過來。”太後招手喚雲珩。
阿綾悄悄抬頭,少師正在太後桌旁舉杯,身旁還帶著一男一女,姑娘看著年長些,十六七的樣子,溫婉嫻靜,楚楚可人。一旁的男孩雖年少,但也看得出滿身機敏,應當是少師的一雙兒女。
雲珩應聲而動,四喜也跟上,替主子捧著酒杯酒壺。
不知太後說了句什麽,隻見雲珩的背影一僵,姑娘一張粉俏的臉也倏地就失了血色。
阿綾一愣,拚命豎起耳朵,可殿內嘈雜,什麽都聽不清,隻能聽到太後爽朗過了頭的笑聲和嬤嬤們夾雜其中的附和。
“母後,這是說起什麽了?讓朕也跟著聽一聽,樂一樂。”皇上也好奇探身。
阿綾眼睜睜看著太後將兩個小輩的手疊在一起,笑得慈愛:“哀家在說啊,太子與容兒如今都長得這樣好,這拖來拖去的,是時候和少師定個日子,讓兩個孩子完婚了!”
第68章
“母後說的是,是朕疏忽了。總覺得他們兩小無猜,早晚是朕的兒媳,不急一時。”皇上與少師遙遙舉杯,“我看容兒也長了些,也不知兩年前就備下的吉服還合身不合,如若不然,又要讓工匠們趕一趕了。”
少師不見喜也不見憂,恭恭敬敬將酒盅一飲而盡。
“是啊,轉年先忙雲琦的婚事,嫁了個姑娘出去哀家可是舍不得,太子也要給我們娶一個迴來才是。趕明兒,讓欽天監的人給他們算一算,看看明年有什麽合適的吉日,咱們就把這事辦了吧。”太後拍拍那郎才女貌一對璧人的手背,像是個心照不宣的信號,眾人見狀立即起身。齊聲恭賀,畢竟太子要成婚也算是舉國上下的喜事。
阿綾呆愣半晌,等那震耳欲聾的祝賀平息了,才費力咽下口中芋泥。
不知是不是太大一口,他忽覺得這點心似乎也不那麽順滑了,卡在喉嚨裏噎得難受。
他捏了捏自己的脖子,將咳嗽硬生生壓迴了嗓子眼裏,憋出一陣胸痛。
“阿綾……”
他側過頭,是雲璋在不遠處悄聲叫他。
五殿下不受寵,原本就被安排在遠離主位的地方,眾人都忙著相互逢迎拍馬,隻有他,無人在意。他衝阿綾招手,阿綾便悄悄移了過去。
“你……不要緊吧……”雲璋支著下巴低聲問道。
難得,向來大大咧咧的少年眼中居然為他閃過幾分失落之色,阿綾心中感動,忙笑著搖搖頭,輕輕說了句:“我沒事,被點心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