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卑職葉書綾,見過公公。”阿綾供一拱手,腦子裏轉的飛快。他素來與禦前無瓜葛,這樣的人物,屈尊降貴專程來見他做什麽?
“這位是禦前的鄭公公。”四喜也一臉嚴肅,“宮裏……請阿綾公子去一趟……”
一旁的阿櫟倏忽倒抽涼氣,阿綾心中一沉,驀地生出不詳的預感:“……現在麽?”
“是,就現在。”鄭公公不緊不慢道,“宮裏頭主子們可都等著您呢。”
這聲“主子們”讓阿綾心裏涼了半截,他看了一眼驚慌的阿櫟,又低頭看看自己:“好,公公稍後,容卑職換一身衣服。”
邁出門檻的時候,阿櫟焦急地抓住他的手肘:“阿綾!”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阿綾擠出笑,輕輕掙開他:“沒事,豆花和湯包趁熱吃……我……去去就迴……”
第65章
近午散朝後雲珩匆匆趕迴耀宮,趕在熊毅下值前安排好送去給阿綾的東西,午膳都來不及用又去往嗥天殿。
今日是太後花甲大壽,午後她老人家便會在皇帝的陪同下,在嗥天殿接受各宮妃嬪、皇子公主以及近臣的禮拜,之後移駕西側的燕安閣擺壽宴。
他們一路疾行,途中遇到幾頂嬪妃公主的轎攆,後頭還跟著抬壽禮的,一件賽一件碩大,淑貴妃那掐絲琺琅香爐甚至需要四人抬,精美的雕花木盒近人高。
雲珩隻帶了個四喜,替他捧著裝了心經的木盒子,那宮燈則由他親自拎著。
才進門,身後不知飛來個什麽,不偏不倚猛撞在他後腰上,撞得他一個趔趄,趕忙護住手上的宮燈盒。定睛一看是個半大的孩子,正是睦王雲的嫡子雲煒。
雲煒見他手裏的盒子安然無恙,竟還做了個鬼臉,接著搶在他之前邁進門檻,朗聲道:“給皇曾祖母請安,皇曾祖母鬆鶴長春,福壽無疆。”
雲也跟著進去,經過雲珩身邊聳聳肩,一副無可奈何的表情,像是在勸他不要跟孩子一般見識。倒是他身後長子雲煬,與自己的父王和弟弟判若兩樣,規規矩矩對雲珩行了個禮,跟了進去。
雲珩向來不願多生事端,何況今日是皇祖母生辰,便先讓到了一旁,任他們出風頭。
雲父子倆跪在殿堂中央拜壽,又叫身旁兩個下人小心翼翼抬上賀禮。雲起身一把抽掉蓋在上頭的絲絨,那盆窮工極態的玉製仙客來珊珊露出真容,玲瓏剔透,葉子上頭竟然還滾著兩顆渾圓的透明珠子,似露水晶瑩。
眾人驚歎之際,雲自謙:“遠不如淑貴妃替六弟備的那‘有鳳來儀’有心思。”
淑貴妃出身不高,太後向來不喜她的小家嬌氣,直至她誕下個漂亮的六皇子才有所緩和。
“是啊,那香爐朕前幾日看過了,的確精妙。”皇帝陪坐在太後身邊幫腔,側頭問道,“貴妃還沒到?”
話音未落,奶娃娃咿咿呀呀的聲音便從殿外傳進來,嬌滴滴的貴妃也搶在雲珩之前,抱著六皇子經人攙扶走到殿中央,施施行禮祝壽。
“別跪了。”太後看著那粉嫩的嬰孩,笑得合不攏嘴,“快把雲抱過來給哀家看看。”
雲不甘寂寞,推了一把自己年幼的嫡出小世子雲煒,讓他也湊到皇太後跟前,摻一腳承歡膝下的熱鬧。
雲珩耐心地站在一側,局外人似的看著那一團人和樂融融,明明相互間也沒多少血緣關係,也不知幾個人存著真心。
雲被父皇母妃和皇祖母包圍在中間依舊不知足,莫名開始哭哭啼啼,下人立即奉上他玩慣的玉柄撥浪鼓,即刻被小皇子一把丟了出去。
眾人熱鬧夠了,太後才想起等在門前的雲珩,趕忙招招手:“太子也快過來。”
雲珩撩開下擺,帶著四喜走至近前,膝蓋才著地便聽雲在一旁陰陽怪氣道:“說起來,還沒見過太子的賀禮呢。”
一旁雲的貼身太監附和道:“是啊,當初我們王爺聽說太子殿下那佛像在菩提山引了火燒毀了,還為此憂心好久,生怕您來不及……”
雲珩麵色一凜,抬起頭,淡淡一撇那太監,對方立即往雲身後挪了半步。
雲珩認得他,此人正是兒時將他騙出行宮,丟在天碧川邊險些被人伢子拐走的那個。也隻有這種自小跟在皇子身邊伺候十幾二十年的近侍才敢這樣放肆地與主子一唱一和。隻要不惹出什麽滔天大禍,別人多少要賣雲幾份麵子。
大好的日子,這人偏提一嘴金露寺的事,是刻意想讓太後將自己的賀禮與小皇叔之死聯係在一起。
“放肆!這裏有你說話的份兒!自己掌嘴!”雲大驚失色,趕忙向雲珩與太後賠禮,仿佛這一切都是這奴才的無心之失,與他這個主子毫無瓜葛,“太子切勿見怪,是為兄管教下人無方,迴去我定重重罰他!”
太監二話不說立即下跪自行掌嘴,原先和睦的氣氛在一串響亮的耳光聲中驟然降至冰點。
皇太後顯然被勾起了傷心事,垂眸轉動起了手中那一串碧綠的念珠。
也罷。
雲珩早知道,今日這大好機會,雲定然不會放過,也算正中他下懷。
他環視過殿內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托起自己手中這格格不入的木盒,定了定神緩緩開口:“孫兒鬥膽,代小皇叔一同獻上賀禮。”
眾人齊齊一愣,走動聲,歎氣聲,耳光聲,交頭接耳驟停,殿內一瞬間寂靜得可怕。
明明撇清還來不及,誰也不曾想,他會主動提起已故的太後親兒。
噤若寒蟬的一屋子大大小小將目光投往同一方向,雲珩坦然地抽開盒蓋,將素雅的四角宮燈取出,親自奉上。
太後一愣,顫顫巍巍伸手,隔空撫著那個壽字:“這是……是……”她一眼便認出這字跡出自誰手,老人家終是抑製不住思念,紅了眼圈。
“孫兒隻能仿形,卻不能得小皇叔幾分的風骨。”雲珩親自提起那燈送到太後麵前,轉動起不同的繡麵,綿延青山、蒼翠鬆柏和雲中仙鶴依次劃過眼簾,“小皇叔曾與兒臣提過,說想趁您花甲之歲,畫一幅鬆鶴延年給您祝壽……還有這心經……”他一伸手,四喜立刻將經折取出遞上,由他轉交皇太後,“原本孫兒準備了佛像做賀禮,他親自在佛前誦經百遍,祈您福壽長寧。”
雲珩自己對皇太後並沒有太深厚的情感,但本朝以仁孝治國,平日晨昏定省也隻是恪守兒孫輩的規矩罷了。
可此時此刻的熱鬧中,他看著眼前這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可憐女人,明明才失了親子,身為太後卻依舊要吞下心中的苦,為了彰顯皇室之“孝”與這些全無血緣的兒孫強顏歡笑。他不禁想起被自己無辜牽連殞命的小皇叔,內心愧疚有如潮湧,自然而然便有些哽咽:“皇祖母……您案前的燈舊了,換上這一盞吧。小皇叔若是在天有靈,定會保佑您年年康健,歲歲平安。”
“好孩子,好孩子……”太後顯然是誤會了,熱淚盈眶抬起頭,親昵地拉起了他的手,“手怎麽這麽涼?剛剛皇帝不是拿了個新手爐送給哀家麽,添上碳讓太子用著吧。”
趁太後迴頭,雲珩睨了一眼雲,偷雞不成蝕把米,那主仆二人正冷著臉,正對這廂的感動嗤之以鼻。
看他不痛快,雲珩便痛快了。
眼見著太後未有不悅,殿內氣氛跟著和緩下來,眾人恢複說笑,有嬤嬤提了個精致的景泰藍手爐來,鏤刻的蓋子上圍鑲了一圈帝王正紫翡翠珠,嫋嫋香氣溢出,雲珩捧上的一刹那莫名想起了阿綾。
今早讓木棉給他準備的手爐送去了麽?此刻他是不是已經坐上馬車,往南邊,往他朝思暮想的玉寧去了?那手爐有沒有包上一層布袋子?鎏金略有些惹眼,路上不會惹上什麽小賊吧……早知道應該安排個侍衛送他迴去的……
“這手藝真是驚人啊。”雲不請自來,湊近摸了摸宮燈的檀木架子,一計不成倒絲毫不氣餒,側頭問身旁的太監,“你剛剛說,太子殿下為此親自學了刺繡?”
太子,學刺繡。
殿內先是一陣寂靜,繼而嘩然。
那太監才掌完嘴,臉頰嘴角還帶著清晰可見的巴掌印兒,卻立刻陪上笑臉:“奴才也是道聽途說。下人們盛讚太子殿下仁孝來著,聽說是叫了造辦處最年輕的繡匠,日日出入耀宮,手把著手教的。後來那繡匠更是夜夜留宿在太子宮內,足不出戶,連造辦處都不去了……還有人打趣說咱們太子殿下總算是開了竅,學起了金屋藏嬌呢。”
雲珩一怔,敢情是在這裏等著他呢。
什麽手把著手,夜夜留宿,金屋藏嬌。這遣詞故意要引人遐想,仿佛他耀宮裏聲色犬馬夜夜笙歌,太子尊卑不分,廝混偷歡,不成體統。
“……留宿……”沉默了半晌的瑞和帝終於皺起了眉,“繡匠?”
眾人皆知穢亂宮闈是今上最為忌諱的事,他曾因年少時與那戲班武旦的一樁醜事,遭受父母冷眼,百官暗嘲,更是被扣上了色令智昏不堪大用的帽子。為了扭轉此等劣名,瑞和帝十幾年來甚少納妾,連登上皇位之後都不曾大肆選妃選秀,隻近年零星封過一兩個妃嬪罷了。
“太子。”皇上抬手一指那太監,冷著臉問雲珩,“他說的可是真的?有繡匠夜夜留宿你宮裏?”
對於雲的發難,雲珩向來是見著拆宅,他不慌不忙抬頭,看著父皇暗暗發抖的手指,知道他在強壓火氣:“迴稟父皇,確有此事。但並非……”
沒等他辯解,嘩啦一陣脆響,茶杯被拂飛,在雲珩腳邊摔了個稀碎,滾燙的茶水飛濺,沾濕了雲珩的鞋麵與衣袍,瑞和帝對他怒目而視:“好啊。你很好啊!太子!”
第66章
龍顏一動,一殿人撲通撲通接連跪倒,六皇子年幼,不合時宜地放聲大哭,淑貴妃一個眼色招來奶媽,叫她抱孩子退下去。
“去,給朕叫造辦處的人過來。還有那個繡匠,朕倒要看看是哪家不知廉恥的女兒,膽敢勾搭太子!”
“父皇息怒。”雲趕在雲珩開口之前替他辯白,“怪這奴才說話不清不楚,父皇定是誤會了,那繡匠並非女子。雖說……民間的確有人喜,但太子殿下向來知節守禮,想必,不會有那般不堪嗜好……至於傳聞中的舉止親密,也一定都是誤會。”
“啊,是了!”淑貴妃見縫插針道,“先前太子殿下好像是為了個造辦處的繡匠私闖邢獄來著。那時候雲還在臣妾肚子裏呢。皇上可還記得?”
瑞和帝的臉色越發難看,淑貴妃與雲的對視一閃即過,被雲珩盡收眼底。
他沉默地立在殿中,冷眼看雲殷勤地安排下人清理地麵,又親自端上一杯熱茶,送到父皇手中。
“皇帝啊……”這關頭,也隻有太後敢開口勸,“且等著呢,不急著動怒,等人來了,問問清楚再責罵不晚……”她錘一錘腿,有意緩和,“今日從一早便坐著,這腰都僵了,你們先同哀家去禦花園轉一轉吧,聽說花匠培出了新山茶,半墨半雪,哀家想去看看。”
一旁的嬤嬤聞聲立即展開玄色鬥篷,替太後係好了緞帶。
太後開口,自然無人敢拒絕,眾人跟隨太後起身,魚貫而出。
黑絨跟步伐輕動,百鳥隨之振翅,盤旋於梧桐枝頭。一眾嬪妃與公主跟在後頭不住讚歎:“這百鳥朝鳳果真還是要太後這般人物才鎮得住啊……”
太後眉開眼笑,展了展鬥篷:“你們啊,一個比一個嘴甜。”
錯身時,兄弟間又一次目光交鋒,雲幾近譏諷,露出了勝者的笑容。
雲珩沒將他放在眼裏,隻盯著漸行漸遠的人群看,那隻彩鳳的鳳羽裏,正紅換成葡萄褐,翠綠改作孔雀青,配色實在不俗。
他默默歎了口氣,眼下這麽一鬧,怕是要耽誤阿綾迴鄉了……
阿綾一行人趕到宮中近申時,天色已經開始發暗,風雪也落下來。
身為工匠,萬萬不可踏足的嗥天殿就佇立在眼前,巍峨肅穆。
抬頭是西斜的日光流淌過宮殿的琉璃簷角,低頭是漢白玉雕刻的階梯,龍飛鳳舞,美則美矣,隻是四處都彌漫著皇權的威壓,叫人無心風景。
邁上台階,阿綾收起了好奇心,垂著頭,半抬起眼望進去。
雲清法師百日喪期未過,今日宮內擺的是家宴,隻皇親與近臣在,說是一切從簡,吃個便飯。
可大家似乎都沒當這說法是迴事,殿內金紅交映,嬪妃們盡態極妍,皇子公主一個賽一個富麗華貴,連王公大臣們的妻室也都卯著出風頭的勁似的,環佩叮當美不勝收。
可阿綾心中卻倏忽一緊。
開闊殿內除了宮女太監,所有人都賜了座,隻一人長身鶴立於大殿當中,接受著一束束或奚落,或審視的目光。
他今日穿的是正是那身藤蘿紫道袍,配上白玉蛟龍簪與腰間的白玉蘭玉扣,整個人素雅至極,反倒出挑。
“葉繡匠,先在此候著吧。”禦前總管太監不慌不忙邁進殿門,阿綾被留在了門外。
這天明明幹燥寒冷,可他的手心卻忍不住冒汗,再被風一吹,兩塊垂在袖子裏的冰疙瘩似的,又麻又僵。
裏頭發生了什麽,阿綾一概不知,隻能從雲幸災樂禍的神色中猜出一二,定是這人從哪條眼線口中得知他與太子殿下關係親近的事了吧,不然這種日子叫他來做什麽。
可他們究竟知道了多少?進去之後該如何應對,才能盡力保住自己性命和雲珩的名聲?打死不認麽?可聽說宮裏頭的刑罰比刑部更加殘忍,會不會屈打成招?就算不殺了他堵悠悠眾口,三不五時提他審一審也夠受了……雲珩會不會因此失了聖心?會不會威脅到他太子的地位?
還有,這麽一鬧會不會牽連到阿櫟?若隻是把人趕迴玉寧也好,繡莊的營生雖不能大富大貴,可好歹可以平安度日,阿櫟和老師應該不會怪罪他吧……
腦子裏正亂成一團,冷不丁被人拍上肩頭,阿綾心頭一震,險些被自己的口水嗆到。
“阿綾,進……可別……亂……腳……”身後似乎傳來雲璋殿下的聲音,阿綾緩緩轉頭,卻隻看到對方嘴唇在動,耳朵像被人捂住了似的,話都聽不真切。
不隻是雲璋,還有少師和蘭少羽小蘭大人也都候在外頭,陌生的侍衛宮女們都好奇萬分地打量他,盯得人發毛。
“阿綾公子,裏頭叫您了。”四喜湊近他耳邊提醒道。
阿綾猛地轉身,看到那滿堂的目光都投射到門口來,像一條條冰冷的鐵鏈要將他五花大綁,頓時腦子裏一片空白。
這一步邁進去了,他還能全須全尾的出來嗎……阿綾茫然地盯著那快要及膝高的門檻,也不知是實在太冷,冷到整個人都凍住,還是內心太過懼怕,背後的雲璋暗暗催促,甚至用力推了他許多下,他也沒能如願抬起腿來。
直到殿堂正中那人也轉過身來,安安穩穩衝他笑了一笑。
“這位是禦前的鄭公公。”四喜也一臉嚴肅,“宮裏……請阿綾公子去一趟……”
一旁的阿櫟倏忽倒抽涼氣,阿綾心中一沉,驀地生出不詳的預感:“……現在麽?”
“是,就現在。”鄭公公不緊不慢道,“宮裏頭主子們可都等著您呢。”
這聲“主子們”讓阿綾心裏涼了半截,他看了一眼驚慌的阿櫟,又低頭看看自己:“好,公公稍後,容卑職換一身衣服。”
邁出門檻的時候,阿櫟焦急地抓住他的手肘:“阿綾!”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阿綾擠出笑,輕輕掙開他:“沒事,豆花和湯包趁熱吃……我……去去就迴……”
第65章
近午散朝後雲珩匆匆趕迴耀宮,趕在熊毅下值前安排好送去給阿綾的東西,午膳都來不及用又去往嗥天殿。
今日是太後花甲大壽,午後她老人家便會在皇帝的陪同下,在嗥天殿接受各宮妃嬪、皇子公主以及近臣的禮拜,之後移駕西側的燕安閣擺壽宴。
他們一路疾行,途中遇到幾頂嬪妃公主的轎攆,後頭還跟著抬壽禮的,一件賽一件碩大,淑貴妃那掐絲琺琅香爐甚至需要四人抬,精美的雕花木盒近人高。
雲珩隻帶了個四喜,替他捧著裝了心經的木盒子,那宮燈則由他親自拎著。
才進門,身後不知飛來個什麽,不偏不倚猛撞在他後腰上,撞得他一個趔趄,趕忙護住手上的宮燈盒。定睛一看是個半大的孩子,正是睦王雲的嫡子雲煒。
雲煒見他手裏的盒子安然無恙,竟還做了個鬼臉,接著搶在他之前邁進門檻,朗聲道:“給皇曾祖母請安,皇曾祖母鬆鶴長春,福壽無疆。”
雲也跟著進去,經過雲珩身邊聳聳肩,一副無可奈何的表情,像是在勸他不要跟孩子一般見識。倒是他身後長子雲煬,與自己的父王和弟弟判若兩樣,規規矩矩對雲珩行了個禮,跟了進去。
雲珩向來不願多生事端,何況今日是皇祖母生辰,便先讓到了一旁,任他們出風頭。
雲父子倆跪在殿堂中央拜壽,又叫身旁兩個下人小心翼翼抬上賀禮。雲起身一把抽掉蓋在上頭的絲絨,那盆窮工極態的玉製仙客來珊珊露出真容,玲瓏剔透,葉子上頭竟然還滾著兩顆渾圓的透明珠子,似露水晶瑩。
眾人驚歎之際,雲自謙:“遠不如淑貴妃替六弟備的那‘有鳳來儀’有心思。”
淑貴妃出身不高,太後向來不喜她的小家嬌氣,直至她誕下個漂亮的六皇子才有所緩和。
“是啊,那香爐朕前幾日看過了,的確精妙。”皇帝陪坐在太後身邊幫腔,側頭問道,“貴妃還沒到?”
話音未落,奶娃娃咿咿呀呀的聲音便從殿外傳進來,嬌滴滴的貴妃也搶在雲珩之前,抱著六皇子經人攙扶走到殿中央,施施行禮祝壽。
“別跪了。”太後看著那粉嫩的嬰孩,笑得合不攏嘴,“快把雲抱過來給哀家看看。”
雲不甘寂寞,推了一把自己年幼的嫡出小世子雲煒,讓他也湊到皇太後跟前,摻一腳承歡膝下的熱鬧。
雲珩耐心地站在一側,局外人似的看著那一團人和樂融融,明明相互間也沒多少血緣關係,也不知幾個人存著真心。
雲被父皇母妃和皇祖母包圍在中間依舊不知足,莫名開始哭哭啼啼,下人立即奉上他玩慣的玉柄撥浪鼓,即刻被小皇子一把丟了出去。
眾人熱鬧夠了,太後才想起等在門前的雲珩,趕忙招招手:“太子也快過來。”
雲珩撩開下擺,帶著四喜走至近前,膝蓋才著地便聽雲在一旁陰陽怪氣道:“說起來,還沒見過太子的賀禮呢。”
一旁雲的貼身太監附和道:“是啊,當初我們王爺聽說太子殿下那佛像在菩提山引了火燒毀了,還為此憂心好久,生怕您來不及……”
雲珩麵色一凜,抬起頭,淡淡一撇那太監,對方立即往雲身後挪了半步。
雲珩認得他,此人正是兒時將他騙出行宮,丟在天碧川邊險些被人伢子拐走的那個。也隻有這種自小跟在皇子身邊伺候十幾二十年的近侍才敢這樣放肆地與主子一唱一和。隻要不惹出什麽滔天大禍,別人多少要賣雲幾份麵子。
大好的日子,這人偏提一嘴金露寺的事,是刻意想讓太後將自己的賀禮與小皇叔之死聯係在一起。
“放肆!這裏有你說話的份兒!自己掌嘴!”雲大驚失色,趕忙向雲珩與太後賠禮,仿佛這一切都是這奴才的無心之失,與他這個主子毫無瓜葛,“太子切勿見怪,是為兄管教下人無方,迴去我定重重罰他!”
太監二話不說立即下跪自行掌嘴,原先和睦的氣氛在一串響亮的耳光聲中驟然降至冰點。
皇太後顯然被勾起了傷心事,垂眸轉動起了手中那一串碧綠的念珠。
也罷。
雲珩早知道,今日這大好機會,雲定然不會放過,也算正中他下懷。
他環視過殿內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托起自己手中這格格不入的木盒,定了定神緩緩開口:“孫兒鬥膽,代小皇叔一同獻上賀禮。”
眾人齊齊一愣,走動聲,歎氣聲,耳光聲,交頭接耳驟停,殿內一瞬間寂靜得可怕。
明明撇清還來不及,誰也不曾想,他會主動提起已故的太後親兒。
噤若寒蟬的一屋子大大小小將目光投往同一方向,雲珩坦然地抽開盒蓋,將素雅的四角宮燈取出,親自奉上。
太後一愣,顫顫巍巍伸手,隔空撫著那個壽字:“這是……是……”她一眼便認出這字跡出自誰手,老人家終是抑製不住思念,紅了眼圈。
“孫兒隻能仿形,卻不能得小皇叔幾分的風骨。”雲珩親自提起那燈送到太後麵前,轉動起不同的繡麵,綿延青山、蒼翠鬆柏和雲中仙鶴依次劃過眼簾,“小皇叔曾與兒臣提過,說想趁您花甲之歲,畫一幅鬆鶴延年給您祝壽……還有這心經……”他一伸手,四喜立刻將經折取出遞上,由他轉交皇太後,“原本孫兒準備了佛像做賀禮,他親自在佛前誦經百遍,祈您福壽長寧。”
雲珩自己對皇太後並沒有太深厚的情感,但本朝以仁孝治國,平日晨昏定省也隻是恪守兒孫輩的規矩罷了。
可此時此刻的熱鬧中,他看著眼前這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可憐女人,明明才失了親子,身為太後卻依舊要吞下心中的苦,為了彰顯皇室之“孝”與這些全無血緣的兒孫強顏歡笑。他不禁想起被自己無辜牽連殞命的小皇叔,內心愧疚有如潮湧,自然而然便有些哽咽:“皇祖母……您案前的燈舊了,換上這一盞吧。小皇叔若是在天有靈,定會保佑您年年康健,歲歲平安。”
“好孩子,好孩子……”太後顯然是誤會了,熱淚盈眶抬起頭,親昵地拉起了他的手,“手怎麽這麽涼?剛剛皇帝不是拿了個新手爐送給哀家麽,添上碳讓太子用著吧。”
趁太後迴頭,雲珩睨了一眼雲,偷雞不成蝕把米,那主仆二人正冷著臉,正對這廂的感動嗤之以鼻。
看他不痛快,雲珩便痛快了。
眼見著太後未有不悅,殿內氣氛跟著和緩下來,眾人恢複說笑,有嬤嬤提了個精致的景泰藍手爐來,鏤刻的蓋子上圍鑲了一圈帝王正紫翡翠珠,嫋嫋香氣溢出,雲珩捧上的一刹那莫名想起了阿綾。
今早讓木棉給他準備的手爐送去了麽?此刻他是不是已經坐上馬車,往南邊,往他朝思暮想的玉寧去了?那手爐有沒有包上一層布袋子?鎏金略有些惹眼,路上不會惹上什麽小賊吧……早知道應該安排個侍衛送他迴去的……
“這手藝真是驚人啊。”雲不請自來,湊近摸了摸宮燈的檀木架子,一計不成倒絲毫不氣餒,側頭問身旁的太監,“你剛剛說,太子殿下為此親自學了刺繡?”
太子,學刺繡。
殿內先是一陣寂靜,繼而嘩然。
那太監才掌完嘴,臉頰嘴角還帶著清晰可見的巴掌印兒,卻立刻陪上笑臉:“奴才也是道聽途說。下人們盛讚太子殿下仁孝來著,聽說是叫了造辦處最年輕的繡匠,日日出入耀宮,手把著手教的。後來那繡匠更是夜夜留宿在太子宮內,足不出戶,連造辦處都不去了……還有人打趣說咱們太子殿下總算是開了竅,學起了金屋藏嬌呢。”
雲珩一怔,敢情是在這裏等著他呢。
什麽手把著手,夜夜留宿,金屋藏嬌。這遣詞故意要引人遐想,仿佛他耀宮裏聲色犬馬夜夜笙歌,太子尊卑不分,廝混偷歡,不成體統。
“……留宿……”沉默了半晌的瑞和帝終於皺起了眉,“繡匠?”
眾人皆知穢亂宮闈是今上最為忌諱的事,他曾因年少時與那戲班武旦的一樁醜事,遭受父母冷眼,百官暗嘲,更是被扣上了色令智昏不堪大用的帽子。為了扭轉此等劣名,瑞和帝十幾年來甚少納妾,連登上皇位之後都不曾大肆選妃選秀,隻近年零星封過一兩個妃嬪罷了。
“太子。”皇上抬手一指那太監,冷著臉問雲珩,“他說的可是真的?有繡匠夜夜留宿你宮裏?”
對於雲的發難,雲珩向來是見著拆宅,他不慌不忙抬頭,看著父皇暗暗發抖的手指,知道他在強壓火氣:“迴稟父皇,確有此事。但並非……”
沒等他辯解,嘩啦一陣脆響,茶杯被拂飛,在雲珩腳邊摔了個稀碎,滾燙的茶水飛濺,沾濕了雲珩的鞋麵與衣袍,瑞和帝對他怒目而視:“好啊。你很好啊!太子!”
第66章
龍顏一動,一殿人撲通撲通接連跪倒,六皇子年幼,不合時宜地放聲大哭,淑貴妃一個眼色招來奶媽,叫她抱孩子退下去。
“去,給朕叫造辦處的人過來。還有那個繡匠,朕倒要看看是哪家不知廉恥的女兒,膽敢勾搭太子!”
“父皇息怒。”雲趕在雲珩開口之前替他辯白,“怪這奴才說話不清不楚,父皇定是誤會了,那繡匠並非女子。雖說……民間的確有人喜,但太子殿下向來知節守禮,想必,不會有那般不堪嗜好……至於傳聞中的舉止親密,也一定都是誤會。”
“啊,是了!”淑貴妃見縫插針道,“先前太子殿下好像是為了個造辦處的繡匠私闖邢獄來著。那時候雲還在臣妾肚子裏呢。皇上可還記得?”
瑞和帝的臉色越發難看,淑貴妃與雲的對視一閃即過,被雲珩盡收眼底。
他沉默地立在殿中,冷眼看雲殷勤地安排下人清理地麵,又親自端上一杯熱茶,送到父皇手中。
“皇帝啊……”這關頭,也隻有太後敢開口勸,“且等著呢,不急著動怒,等人來了,問問清楚再責罵不晚……”她錘一錘腿,有意緩和,“今日從一早便坐著,這腰都僵了,你們先同哀家去禦花園轉一轉吧,聽說花匠培出了新山茶,半墨半雪,哀家想去看看。”
一旁的嬤嬤聞聲立即展開玄色鬥篷,替太後係好了緞帶。
太後開口,自然無人敢拒絕,眾人跟隨太後起身,魚貫而出。
黑絨跟步伐輕動,百鳥隨之振翅,盤旋於梧桐枝頭。一眾嬪妃與公主跟在後頭不住讚歎:“這百鳥朝鳳果真還是要太後這般人物才鎮得住啊……”
太後眉開眼笑,展了展鬥篷:“你們啊,一個比一個嘴甜。”
錯身時,兄弟間又一次目光交鋒,雲幾近譏諷,露出了勝者的笑容。
雲珩沒將他放在眼裏,隻盯著漸行漸遠的人群看,那隻彩鳳的鳳羽裏,正紅換成葡萄褐,翠綠改作孔雀青,配色實在不俗。
他默默歎了口氣,眼下這麽一鬧,怕是要耽誤阿綾迴鄉了……
阿綾一行人趕到宮中近申時,天色已經開始發暗,風雪也落下來。
身為工匠,萬萬不可踏足的嗥天殿就佇立在眼前,巍峨肅穆。
抬頭是西斜的日光流淌過宮殿的琉璃簷角,低頭是漢白玉雕刻的階梯,龍飛鳳舞,美則美矣,隻是四處都彌漫著皇權的威壓,叫人無心風景。
邁上台階,阿綾收起了好奇心,垂著頭,半抬起眼望進去。
雲清法師百日喪期未過,今日宮內擺的是家宴,隻皇親與近臣在,說是一切從簡,吃個便飯。
可大家似乎都沒當這說法是迴事,殿內金紅交映,嬪妃們盡態極妍,皇子公主一個賽一個富麗華貴,連王公大臣們的妻室也都卯著出風頭的勁似的,環佩叮當美不勝收。
可阿綾心中卻倏忽一緊。
開闊殿內除了宮女太監,所有人都賜了座,隻一人長身鶴立於大殿當中,接受著一束束或奚落,或審視的目光。
他今日穿的是正是那身藤蘿紫道袍,配上白玉蛟龍簪與腰間的白玉蘭玉扣,整個人素雅至極,反倒出挑。
“葉繡匠,先在此候著吧。”禦前總管太監不慌不忙邁進殿門,阿綾被留在了門外。
這天明明幹燥寒冷,可他的手心卻忍不住冒汗,再被風一吹,兩塊垂在袖子裏的冰疙瘩似的,又麻又僵。
裏頭發生了什麽,阿綾一概不知,隻能從雲幸災樂禍的神色中猜出一二,定是這人從哪條眼線口中得知他與太子殿下關係親近的事了吧,不然這種日子叫他來做什麽。
可他們究竟知道了多少?進去之後該如何應對,才能盡力保住自己性命和雲珩的名聲?打死不認麽?可聽說宮裏頭的刑罰比刑部更加殘忍,會不會屈打成招?就算不殺了他堵悠悠眾口,三不五時提他審一審也夠受了……雲珩會不會因此失了聖心?會不會威脅到他太子的地位?
還有,這麽一鬧會不會牽連到阿櫟?若隻是把人趕迴玉寧也好,繡莊的營生雖不能大富大貴,可好歹可以平安度日,阿櫟和老師應該不會怪罪他吧……
腦子裏正亂成一團,冷不丁被人拍上肩頭,阿綾心頭一震,險些被自己的口水嗆到。
“阿綾,進……可別……亂……腳……”身後似乎傳來雲璋殿下的聲音,阿綾緩緩轉頭,卻隻看到對方嘴唇在動,耳朵像被人捂住了似的,話都聽不真切。
不隻是雲璋,還有少師和蘭少羽小蘭大人也都候在外頭,陌生的侍衛宮女們都好奇萬分地打量他,盯得人發毛。
“阿綾公子,裏頭叫您了。”四喜湊近他耳邊提醒道。
阿綾猛地轉身,看到那滿堂的目光都投射到門口來,像一條條冰冷的鐵鏈要將他五花大綁,頓時腦子裏一片空白。
這一步邁進去了,他還能全須全尾的出來嗎……阿綾茫然地盯著那快要及膝高的門檻,也不知是實在太冷,冷到整個人都凍住,還是內心太過懼怕,背後的雲璋暗暗催促,甚至用力推了他許多下,他也沒能如願抬起腿來。
直到殿堂正中那人也轉過身來,安安穩穩衝他笑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