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借兵
數百裏的路程,大約需要兩三天的時間就能夠趕到。
先皇之所以會將燕王的屬地分配在此,想來應該也不是為了排擠燕王,而是為了讓燕王起到製衡聚雄關城主的目的。
想到此處,李秋遠不禁感歎起了這些上位者的智慧。
做事環環相扣,不僅調度各方勢力,而且還能讓各方勢力起到互相製衡的作用。
至於燕王當初暗害梁王之事,李秋遠感覺這很可能也是朝堂中的訛傳。
燕王負責的雁蕩城,所轄地區足有千裏,幾乎涵蓋了大半個北方。
此處轄區與聚雄關的管轄區域也有一部分的重疊。
朝中之所以會傳出關於燕王的不實傳聞,可能就是為了麻痹外族和聚雄關。
如果聚雄關城主真的生出了反心,那他首先就要聯絡燕王,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不會落於腹背受敵的境地。
而雄家之所以還能擔任曆任城主,這恰恰就說明了他們對於朝廷的絕對忠誠,並未因為皇權更迭而生出反心。
想到此處,李秋遠的臉上流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
如今天時地利人和,就連老天都在幫他,他又何愁遼國不會歸降?
眼見著李秋遠笑的如此邪惡,宋徽不禁打了個寒顫。
相較於隻知道以殺戮為樂的太子,宋徽現在對於這位新上任的禦史明顯更加忌憚。
他試探性的對李秋遠問道:“李先生,您這是想到什麽了?”
李秋遠聞言轉頭對宋徽說道:“殿下,您昨天不是問我準備采用何種辦法來幫助耶律傑重返遼國嗎?現在幫助他的契機已經到了!”
“可是契機在哪?”
“契機就在雁蕩城!”
李秋遠轉頭看向雄霸:“雄霸,明天你就開始召集城中的壯勞力,讓他們開始開山取石,你不是說聚雄關有多處城牆已經年久失修了嗎?那就將這些城牆重新修繕!”
雄霸聞言搖頭道:“師父,你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年久失修的城牆足有十幾處,延綿數十裏。”
“這些城牆是聚雄關曆代前輩耗時百年方才修建而成的。”
“現在聚雄關內的壯勞力,加在一起也不過兩三萬人,就算加上負責守城和駐紮在此處的士兵,總共也湊不夠十萬。”
“現在遼國對咱們虎視眈眈,我還要留出足夠的士兵應對遼國,這樣一來,就算用上十年八年,恐怕也難以將所有的城牆全部修繕!”
見雄霸沒有理解自己的意圖,李秋遠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誰讓你真的修繕城牆了,我不過是讓你們裝裝樣子,借此麻痹一下遼國!”
“啊?可是這樣一來,遼國不是更可能會起兵攻城嗎?”
聚雄關是橫亙在遼,晉兩國之間的一處屏障。
同時也是橫在遼國心中的一根尖刺。
如果聚雄關再次加固,那就意味著遼國將永遠都沒有機會入侵中原。
所以如果聚雄關現在真的出現了修繕長城的意圖,那遼國一定會趁此機會興兵攻打。
對於聚雄關內部的情況,雄霸遠比李秋遠要了解的多。
近些年來,遼國對晉國步步緊逼,甚至切斷了兩國的貿易往來。
聚雄關之前之所以能夠得以維持,主要還是依賴兩國貿易,借此收取關稅。
現在關稅的來源已經被切斷,聚雄關的守軍已經接連幾個月沒有收到軍餉。
雖然士兵們不會說什麽,可是這卻會極大的打擊他們的士氣。
如果現在真的開戰,聚雄關能否抵擋還是兩說!
李秋遠看出了雄霸心中的顧慮,於是開口對其說道:“軍餉的問題,我之前已經聽說了這個你不用擔心,朝廷一定會撥款解決。”
“至於兵源不足的問題,這個我也已經想到了,你們隻管負責開山取石,做出準備修繕城牆的樣子。”
“我明天就和殿下前往雁蕩城,請求燕王協助。共同抗擊遼國。”
“這次戰役如果能夠大獲全生,那聚雄關就將真正成為北方第一雄關,到時兩國的貿易往來不僅會重新恢複,而且你還不用擔心遼國會再騷擾聚雄關,這個我已經和遼國皇子耶律傑商議過了!”
聽到耶律傑這個名字,雄霸的眼睛瞪得老大:“遼國太子難道真在聚雄關內?”
“沒錯!”
“如此說來,那遼國駐紮在城外的士兵應該也都是為他而來了!”
“嗯,不過我警告你千萬不要打這位遼國太子的主意,他現在可是咱們征服遼國的唯一依仗,你能聽明白嗎?”
雄霸點了點頭,可臉上仍舊帶著一絲疑惑不解的神情。
胡萬生將李秋遠拉到一旁,並低聲對其說道:“李大人,我知道您這一張巧嘴能言善變,不過我還是要提醒您一句,燕王絕非您所想的那麽簡單,這次您要求援,未必能夠成功!”
“胡將軍的意思我明白,您不就是想說燕王未必會賣朝廷這個麵子嗎?”
“您既然知道我有一張巧嘴,那就應該相信我能說服燕王。”
“這次借兵,燕王一定會同意,而且除去借來兵丁之外,我很可能還會借來其他的東西!”
這個時代的曆史進程和李秋遠前世學習過的華夏曆史基本相同,晉國現在也同樣擁有了火藥,並已經嚐試將其用於戰爭。
不過在穿越到這個世界以後,李秋遠還沒見過大規模的戰爭是如何打響的,隻是之前臨江的陳氏布行開張的時候,李秋遠曾購買過煙花爆竹,這才知道這個朝代已經研製出了火藥。
李秋遠相信負責對抗遊牧民族,身居險要之地的燕王一定會擁有屬於這個時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而這種武器一旦出現,就意味著戰爭走向將會改變。
胡萬生雖然還不放心,可奈何他在朝中的官職不如李秋遠。
再加上這次出使遼國,晉皇已經將調度權全權交給了李秋遠。
如果他不聽從李秋遠的安排,那李秋遠隨時都可能會向朝廷奏他一本。
等到那個時候,受苦的還是他!
眼見著李秋遠如此執拗,胡萬生隻能無奈歎了口氣:“既然如此,那就希望李大人能夠成功吧,如果遼國真的被晉國征服,願意向靖國稱臣納貢,那李大人您絕對是最大的功臣!”
數百裏的路程,大約需要兩三天的時間就能夠趕到。
先皇之所以會將燕王的屬地分配在此,想來應該也不是為了排擠燕王,而是為了讓燕王起到製衡聚雄關城主的目的。
想到此處,李秋遠不禁感歎起了這些上位者的智慧。
做事環環相扣,不僅調度各方勢力,而且還能讓各方勢力起到互相製衡的作用。
至於燕王當初暗害梁王之事,李秋遠感覺這很可能也是朝堂中的訛傳。
燕王負責的雁蕩城,所轄地區足有千裏,幾乎涵蓋了大半個北方。
此處轄區與聚雄關的管轄區域也有一部分的重疊。
朝中之所以會傳出關於燕王的不實傳聞,可能就是為了麻痹外族和聚雄關。
如果聚雄關城主真的生出了反心,那他首先就要聯絡燕王,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不會落於腹背受敵的境地。
而雄家之所以還能擔任曆任城主,這恰恰就說明了他們對於朝廷的絕對忠誠,並未因為皇權更迭而生出反心。
想到此處,李秋遠的臉上流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
如今天時地利人和,就連老天都在幫他,他又何愁遼國不會歸降?
眼見著李秋遠笑的如此邪惡,宋徽不禁打了個寒顫。
相較於隻知道以殺戮為樂的太子,宋徽現在對於這位新上任的禦史明顯更加忌憚。
他試探性的對李秋遠問道:“李先生,您這是想到什麽了?”
李秋遠聞言轉頭對宋徽說道:“殿下,您昨天不是問我準備采用何種辦法來幫助耶律傑重返遼國嗎?現在幫助他的契機已經到了!”
“可是契機在哪?”
“契機就在雁蕩城!”
李秋遠轉頭看向雄霸:“雄霸,明天你就開始召集城中的壯勞力,讓他們開始開山取石,你不是說聚雄關有多處城牆已經年久失修了嗎?那就將這些城牆重新修繕!”
雄霸聞言搖頭道:“師父,你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年久失修的城牆足有十幾處,延綿數十裏。”
“這些城牆是聚雄關曆代前輩耗時百年方才修建而成的。”
“現在聚雄關內的壯勞力,加在一起也不過兩三萬人,就算加上負責守城和駐紮在此處的士兵,總共也湊不夠十萬。”
“現在遼國對咱們虎視眈眈,我還要留出足夠的士兵應對遼國,這樣一來,就算用上十年八年,恐怕也難以將所有的城牆全部修繕!”
見雄霸沒有理解自己的意圖,李秋遠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誰讓你真的修繕城牆了,我不過是讓你們裝裝樣子,借此麻痹一下遼國!”
“啊?可是這樣一來,遼國不是更可能會起兵攻城嗎?”
聚雄關是橫亙在遼,晉兩國之間的一處屏障。
同時也是橫在遼國心中的一根尖刺。
如果聚雄關再次加固,那就意味著遼國將永遠都沒有機會入侵中原。
所以如果聚雄關現在真的出現了修繕長城的意圖,那遼國一定會趁此機會興兵攻打。
對於聚雄關內部的情況,雄霸遠比李秋遠要了解的多。
近些年來,遼國對晉國步步緊逼,甚至切斷了兩國的貿易往來。
聚雄關之前之所以能夠得以維持,主要還是依賴兩國貿易,借此收取關稅。
現在關稅的來源已經被切斷,聚雄關的守軍已經接連幾個月沒有收到軍餉。
雖然士兵們不會說什麽,可是這卻會極大的打擊他們的士氣。
如果現在真的開戰,聚雄關能否抵擋還是兩說!
李秋遠看出了雄霸心中的顧慮,於是開口對其說道:“軍餉的問題,我之前已經聽說了這個你不用擔心,朝廷一定會撥款解決。”
“至於兵源不足的問題,這個我也已經想到了,你們隻管負責開山取石,做出準備修繕城牆的樣子。”
“我明天就和殿下前往雁蕩城,請求燕王協助。共同抗擊遼國。”
“這次戰役如果能夠大獲全生,那聚雄關就將真正成為北方第一雄關,到時兩國的貿易往來不僅會重新恢複,而且你還不用擔心遼國會再騷擾聚雄關,這個我已經和遼國皇子耶律傑商議過了!”
聽到耶律傑這個名字,雄霸的眼睛瞪得老大:“遼國太子難道真在聚雄關內?”
“沒錯!”
“如此說來,那遼國駐紮在城外的士兵應該也都是為他而來了!”
“嗯,不過我警告你千萬不要打這位遼國太子的主意,他現在可是咱們征服遼國的唯一依仗,你能聽明白嗎?”
雄霸點了點頭,可臉上仍舊帶著一絲疑惑不解的神情。
胡萬生將李秋遠拉到一旁,並低聲對其說道:“李大人,我知道您這一張巧嘴能言善變,不過我還是要提醒您一句,燕王絕非您所想的那麽簡單,這次您要求援,未必能夠成功!”
“胡將軍的意思我明白,您不就是想說燕王未必會賣朝廷這個麵子嗎?”
“您既然知道我有一張巧嘴,那就應該相信我能說服燕王。”
“這次借兵,燕王一定會同意,而且除去借來兵丁之外,我很可能還會借來其他的東西!”
這個時代的曆史進程和李秋遠前世學習過的華夏曆史基本相同,晉國現在也同樣擁有了火藥,並已經嚐試將其用於戰爭。
不過在穿越到這個世界以後,李秋遠還沒見過大規模的戰爭是如何打響的,隻是之前臨江的陳氏布行開張的時候,李秋遠曾購買過煙花爆竹,這才知道這個朝代已經研製出了火藥。
李秋遠相信負責對抗遊牧民族,身居險要之地的燕王一定會擁有屬於這個時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而這種武器一旦出現,就意味著戰爭走向將會改變。
胡萬生雖然還不放心,可奈何他在朝中的官職不如李秋遠。
再加上這次出使遼國,晉皇已經將調度權全權交給了李秋遠。
如果他不聽從李秋遠的安排,那李秋遠隨時都可能會向朝廷奏他一本。
等到那個時候,受苦的還是他!
眼見著李秋遠如此執拗,胡萬生隻能無奈歎了口氣:“既然如此,那就希望李大人能夠成功吧,如果遼國真的被晉國征服,願意向靖國稱臣納貢,那李大人您絕對是最大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