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開山取石
話雖如此,可胡萬生的眼中卻還是閃過了一絲憂慮的神情。
看得出來他對這件事情的實施仍然抱有一定的顧慮。
而李秋遠也很能理解胡萬生的這一想法。
燕王之前可是惡名遠播。
毒害兄長,覬覦皇位,最後被發配到了這個不毛之地。
在窮山惡水的影響之下,燕王的性情非但不能向善,而且還可能會變得更加扭曲。
這就是胡萬生此時所抱有的想法!
但是他不明白李秋遠對於此事的深入推斷。
李秋遠相信燕王與先皇之前的矛盾全都是朝中故意流傳出來的訛傳。
而他也願意為了驗證這一點而親自前往雁蕩城,麵見燕王。
雄霸的辦事效率可謂是十分之高。
李秋遠這個提議剛一提出,當天下午他便將城中發出告示,要求城中所有壯年勞力全部參與開山取石,修繕城牆的工作。
至於城中的婦女,則由官府統一調度,為這些進山的勞工準備飯食。
士兵不需要參與其中,他們隻需要繼續守城。
這個消息剛剛傳出的時候,李秋遠還擔心這可能會招致百姓們的不滿。
可是第二天早晨,他卻看到成批的勞工帶著工具湧入山中,絲毫沒有任何不滿。
李秋遠親登聚雄關的城牆,看著那些在軍隊護送下緩緩進山的百姓,一時間心中不禁生出了無限感慨:“聚雄關全民皆兵,此話果然屬實!”
“這些百姓就是當初負責守護聚雄關的士兵們的後代,前唐創建初期他們就被分配到了此處,並與當地的百姓結合,逐漸融入其中。”
“後來發生的一係列戰爭裏,幾乎都有聚雄關百姓們的影子。”
“這裏原本隻是一處有山石攔阻的缺口,根本算不得是城關。”
“就是他們的先民開山取石,世代修建,這才修成了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聚雄關。”
“而聚雄二字,說的也正是他們的先祖,那些駐守在此,趴冰臥雪的英雄們!”
聽到雄霸的這番講述,李秋遠點了點頭。
這個民族之所以能夠屹立於北方,主要還是依靠這些百姓們的韌性!
“開山取石的這段時間裏,一定要保證所有參與人員的夥食,包括守城士兵們的飲食標準也要提升上去。”
聞聽此言,雄霸臉上流露出了一絲窘迫的神情。
身為一城之主,他的日子也沒比那些領不到軍餉的士兵好到哪去。
說要提升飲食標準,這無疑是在刁難於他。
李秋遠看出了雄霸的窘迫,於是探手入懷,掏出了一遝銀票:“這裏是十萬兩銀子,是我準備代往遼國通商的銀兩。”
“不過就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通商恐怕是不可能了,還是先打通兩國的貿易壁壘再說吧。”
“這筆銀子你拿著,就當是我資助百姓和軍隊的,不過你記住,我給你的這個銀子是讓你提升他們的夥食標準,而不是為了讓你給軍隊發餉。”
“餉銀的事情我已經上書朝廷,相信朝廷很快就會撥下銀兩。”
“我明白了,謝謝師父!”
雄霸雖然也不想拿這筆銀子,可奈何他現在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他收下了銀子,並對李秋遠承諾道:“師父盡管放心,等到兩國貿易重新開展,我一定會盡快償還您這這十萬兩銀子!”
“嗯,你有這份心就夠了,至於銀子的事情,就等到時候再說吧!”
隨著李秋遠推出的旗袍得到熱衷和普及,布行生意所賺取的利益現在已經遠超陳家的鹽運生意。
至於這筆銀子,的確是李秋遠的私房錢。
李秋遠之前憑借旗袍已經賺得缽滿盆滿。
而除此之外,他還將旗袍的代理權出售給了臨江的幾家布行。
就算李秋遠不出售,這些布行也同樣可以進行山寨和仿製。
他們之所以願意坐下來和李秋遠商議此事,主要還是礙於李秋遠和梁王的關係。
在官府的迫使之下,他們不得不做出讓利。
而臨江那偌大的市場,也不是區區一家陳氏布行就能吃得下的。
李秋遠收取了其中四間布行,每間布行三萬兩銀子的代理費。
除此之外,他們每售出一件旗袍,還要給李秋遠三十兩銀子的分成。
陳氏布行在臨江負責監督,同時還負責向他們出售製作旗袍所需要的上品蠶絲。
李秋遠之所以能夠保證絕對性的壟斷,主要是因為在王家破產之後,李秋遠就已經趁勢收下了臨江所有上品蠶絲的產出。
他截斷了上遊的流水,自然就不擔心下遊會偷水了!
不過話說迴來,他雖然有錢,可是商人重利的性格卻是無法改變的。
他現在是在為朝廷做事,自然不會自掏腰包。
這筆銀子他還是要算在朝廷的賬上的!
隨著開山取石的工作的順利進行。
遼國也出現了蠢蠢欲動的征兆。
根據線報的消息,駐守在城外的遼國騎兵最近已經連續撤離了幾批,這說明這裏的消息應該已經傳迴了遼國。
李秋遠在這裏一連等待了幾天。並以監工的身份監督一處城牆缺口被修繕。
聚雄關雖然占地廣闊,良田眾多。
可是這裏的畜牧業卻遠不如遼國發達。
負責運送石塊的牲畜在這裏就是極為稀缺的資源。
不得已之下,這裏的百姓隻能用滾木進行運輸。
而采石的山脈距離修繕的城牆足有幾十裏路的距離,這就導致很多勞工費勁一天的時間可能就隻能運輸一塊石頭。
整整幾萬名勞工,用了幾天的時間才將一處兩裏長的城牆修好,由此可見,雄霸所說非需。
眼看著進度如此緩慢,李秋遠隨即便又改變了主意。
他讓勞工們將一部分巨石囤積了起來,並將其打磨的盡量光滑,存放在城牆之上。
隻有少部分石頭才用來修砌城牆。
隨著城外駐紮的遼國騎兵越來越少,李秋遠也逐漸提高了警惕。
他們之所以在此時收緊陣營,恐怕就是為了在關鍵時刻給予晉國致命一擊。
這些騎兵全都是遼國精銳,耶律祁自然舍不得看著他們被包了餃子。
所以李秋遠推斷,遼國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便會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役。
最起碼要在城牆修繕完畢之前對晉國用兵。
李秋遠之所以將修繕城牆的戲演的如此逼真,為的就是徹底麻痹遼國,讓他們無法從中嗅出陰謀的意味!
話雖如此,可胡萬生的眼中卻還是閃過了一絲憂慮的神情。
看得出來他對這件事情的實施仍然抱有一定的顧慮。
而李秋遠也很能理解胡萬生的這一想法。
燕王之前可是惡名遠播。
毒害兄長,覬覦皇位,最後被發配到了這個不毛之地。
在窮山惡水的影響之下,燕王的性情非但不能向善,而且還可能會變得更加扭曲。
這就是胡萬生此時所抱有的想法!
但是他不明白李秋遠對於此事的深入推斷。
李秋遠相信燕王與先皇之前的矛盾全都是朝中故意流傳出來的訛傳。
而他也願意為了驗證這一點而親自前往雁蕩城,麵見燕王。
雄霸的辦事效率可謂是十分之高。
李秋遠這個提議剛一提出,當天下午他便將城中發出告示,要求城中所有壯年勞力全部參與開山取石,修繕城牆的工作。
至於城中的婦女,則由官府統一調度,為這些進山的勞工準備飯食。
士兵不需要參與其中,他們隻需要繼續守城。
這個消息剛剛傳出的時候,李秋遠還擔心這可能會招致百姓們的不滿。
可是第二天早晨,他卻看到成批的勞工帶著工具湧入山中,絲毫沒有任何不滿。
李秋遠親登聚雄關的城牆,看著那些在軍隊護送下緩緩進山的百姓,一時間心中不禁生出了無限感慨:“聚雄關全民皆兵,此話果然屬實!”
“這些百姓就是當初負責守護聚雄關的士兵們的後代,前唐創建初期他們就被分配到了此處,並與當地的百姓結合,逐漸融入其中。”
“後來發生的一係列戰爭裏,幾乎都有聚雄關百姓們的影子。”
“這裏原本隻是一處有山石攔阻的缺口,根本算不得是城關。”
“就是他們的先民開山取石,世代修建,這才修成了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聚雄關。”
“而聚雄二字,說的也正是他們的先祖,那些駐守在此,趴冰臥雪的英雄們!”
聽到雄霸的這番講述,李秋遠點了點頭。
這個民族之所以能夠屹立於北方,主要還是依靠這些百姓們的韌性!
“開山取石的這段時間裏,一定要保證所有參與人員的夥食,包括守城士兵們的飲食標準也要提升上去。”
聞聽此言,雄霸臉上流露出了一絲窘迫的神情。
身為一城之主,他的日子也沒比那些領不到軍餉的士兵好到哪去。
說要提升飲食標準,這無疑是在刁難於他。
李秋遠看出了雄霸的窘迫,於是探手入懷,掏出了一遝銀票:“這裏是十萬兩銀子,是我準備代往遼國通商的銀兩。”
“不過就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通商恐怕是不可能了,還是先打通兩國的貿易壁壘再說吧。”
“這筆銀子你拿著,就當是我資助百姓和軍隊的,不過你記住,我給你的這個銀子是讓你提升他們的夥食標準,而不是為了讓你給軍隊發餉。”
“餉銀的事情我已經上書朝廷,相信朝廷很快就會撥下銀兩。”
“我明白了,謝謝師父!”
雄霸雖然也不想拿這筆銀子,可奈何他現在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他收下了銀子,並對李秋遠承諾道:“師父盡管放心,等到兩國貿易重新開展,我一定會盡快償還您這這十萬兩銀子!”
“嗯,你有這份心就夠了,至於銀子的事情,就等到時候再說吧!”
隨著李秋遠推出的旗袍得到熱衷和普及,布行生意所賺取的利益現在已經遠超陳家的鹽運生意。
至於這筆銀子,的確是李秋遠的私房錢。
李秋遠之前憑借旗袍已經賺得缽滿盆滿。
而除此之外,他還將旗袍的代理權出售給了臨江的幾家布行。
就算李秋遠不出售,這些布行也同樣可以進行山寨和仿製。
他們之所以願意坐下來和李秋遠商議此事,主要還是礙於李秋遠和梁王的關係。
在官府的迫使之下,他們不得不做出讓利。
而臨江那偌大的市場,也不是區區一家陳氏布行就能吃得下的。
李秋遠收取了其中四間布行,每間布行三萬兩銀子的代理費。
除此之外,他們每售出一件旗袍,還要給李秋遠三十兩銀子的分成。
陳氏布行在臨江負責監督,同時還負責向他們出售製作旗袍所需要的上品蠶絲。
李秋遠之所以能夠保證絕對性的壟斷,主要是因為在王家破產之後,李秋遠就已經趁勢收下了臨江所有上品蠶絲的產出。
他截斷了上遊的流水,自然就不擔心下遊會偷水了!
不過話說迴來,他雖然有錢,可是商人重利的性格卻是無法改變的。
他現在是在為朝廷做事,自然不會自掏腰包。
這筆銀子他還是要算在朝廷的賬上的!
隨著開山取石的工作的順利進行。
遼國也出現了蠢蠢欲動的征兆。
根據線報的消息,駐守在城外的遼國騎兵最近已經連續撤離了幾批,這說明這裏的消息應該已經傳迴了遼國。
李秋遠在這裏一連等待了幾天。並以監工的身份監督一處城牆缺口被修繕。
聚雄關雖然占地廣闊,良田眾多。
可是這裏的畜牧業卻遠不如遼國發達。
負責運送石塊的牲畜在這裏就是極為稀缺的資源。
不得已之下,這裏的百姓隻能用滾木進行運輸。
而采石的山脈距離修繕的城牆足有幾十裏路的距離,這就導致很多勞工費勁一天的時間可能就隻能運輸一塊石頭。
整整幾萬名勞工,用了幾天的時間才將一處兩裏長的城牆修好,由此可見,雄霸所說非需。
眼看著進度如此緩慢,李秋遠隨即便又改變了主意。
他讓勞工們將一部分巨石囤積了起來,並將其打磨的盡量光滑,存放在城牆之上。
隻有少部分石頭才用來修砌城牆。
隨著城外駐紮的遼國騎兵越來越少,李秋遠也逐漸提高了警惕。
他們之所以在此時收緊陣營,恐怕就是為了在關鍵時刻給予晉國致命一擊。
這些騎兵全都是遼國精銳,耶律祁自然舍不得看著他們被包了餃子。
所以李秋遠推斷,遼國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便會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役。
最起碼要在城牆修繕完畢之前對晉國用兵。
李秋遠之所以將修繕城牆的戲演的如此逼真,為的就是徹底麻痹遼國,讓他們無法從中嗅出陰謀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