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烽火狼煙
李秋遠之前也一直以為這些士兵駐紮在這裏的目的是為了作為遼國南下的排頭兵,可是在他畫完了整個布置圖以後,李秋遠突然發現問題並不是他所想象的這麽簡單。
這營地之所以會如此安排,並不是為了互相支援。
而是為了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能夠給同伴一個緩衝的時間。
可以說這三個營地全都是遼國安置在這裏的誘餌。
他們壓根就沒考慮過這些騎兵們的死活。
一旦發生戰爭,這些騎兵根本不會顧及同伴們的安危。
他們的第一任務應該是將消息傳遞出去。
這些營地幾乎全都在一條直線上排序,而且前後營地之間的距離都在三到五裏左右,十分均勻。
這裏雖然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可是距離太遠還是會導致烽火狼煙的效果受到影響。
在這個距離之內,他們可以在第一時間確定消息來源源自於哪個營地。
而就算聚雄關內的守軍想到了這一點,他們也很難在同一時間對所有的營地進行打擊。
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就需要無限拉長戰線。
這支傳遞消息的戰線很可能是一直延伸到遼國的腹地。
如果真的要派出一支軍隊全線打擊,孤軍深入,那最終等待他們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全軍覆沒。
不得不說,遼王打了一手好牌。
他幾乎是將牌麵放置在了晉國麵前。
但他就是賭遼國不敢下注!
這些綿延不斷的營地,就是簡化版的長城。
不過這座長城用於抵擋的並不是外邦,而是雄倨中原的晉國!
聽完了李秋遠的這番分析,幾人全都皺緊了眉頭。
雄霸此時開口說道:“這些營地全都是在兩個月前開始駐紮的,根據時間推斷,那個時候耶魯雄銘應該剛剛駕崩。”
“我感覺他們這麽做的目的應該是為了防止咱們異軍突起,直奔他們的腹地而去。”
“在遼國情況評定以後,他們應該就會將這些軍隊撤迴去!”
聞聽此言,李秋遠搖了搖頭:“不一定!”
“駐紮在這裏的這些士兵,加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等到遼國內亂平定,如果他們想對晉國動手,那這些駐紮在這裏的騎兵就會變成遼國的先頭部隊。”
“他們可以先在聚雄關外進行騷擾,等到那個時候你又將如何應付?”
“這……”
“現在擺在聚雄關麵前的最大問題就是兵源不足,百姓們的確可以充當戰士,可是沒有長期的訓練,就算讓他們充當戰士,恐怕也難以抵禦這些騎兵的進攻。”
說到這裏,李秋遠轉頭看向了宋徽:“殿下,駐紮在聚雄關附近的軍隊有哪幾支?”
李秋遠之前也曾對他們眼下麵臨的情況做出過構想,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他之前的想法似乎太過簡單了。
耶魯雄銘雖然已經死了,可是他在死前卻還是擺了晉國一道。
不過他防備的不僅僅是晉國,同時也防備了他自己。
他原以為自己臨終前留下的聖旨應該能夠生效,卻沒想到他才剛死,大兒子耶律祁便於三弟耶律傑撕破了臉皮。
如今的情況就是耶律傑被驅逐出了遼國。
耶律祁即將加冕為王。
就算李秋遠有心幹涉此事。
那也要先想辦法繞過這些騎兵的眼皮子才行。
宋徽雖然並不過問國事,可是他對於周圍的情況卻還是比較了解的。
“距離這裏數百裏外的雁蕩城是我叔父燕王宋哲的屬地,雁蕩城負責抵禦的是瓦剌,韃靼兩部,燕王也是朝中少有的掌握有兵權的藩王。”
“如果真的要調集士兵,那就隻能前往雁蕩城,請求叔父幫忙!”
聽到燕王二字,胡萬生和左承前的臉色都變得有些陰鬱。
眼見著二人如此表現,李秋遠當即開口問道:“二位大人這是怎麽了?難道你們也和燕王打過交道?”
聞聽此言,胡萬生也不隱瞞:“實不相瞞,我剛剛入朝為官的時候,的確和燕王打過交道。”
“燕王和梁王一樣,全都是由側妃所生。”
“不過唯一不同的一點是梁王小時候很受先皇寵愛,可是燕王從小確實性情頑劣,經常頂撞先皇,可是雖然事情如此,但燕王卻是最像先皇的一位藩王,無論是弓馬騎射還是治國之道,他都不在梁王之下。”
“他之所以會被發配到雁蕩城,那是因為他性情善妒,當初他還是皇子的時候,就曾幾次三番嚐試過毒害梁王。”
“不過因為宮中禦醫發現的早,所以並未釀成太大的事端。”
“先皇那時也曾想過要將燕王貶為庶民,可是在梁王的提議下,燕王最終還是被發配到了雁蕩城,成為了抵禦周邊蠻夷的藩王。”
“對於這位藩王,我們也是知之甚少,不過還請殿下恕我直言,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咱們萬不可以請求燕王幫忙。”
“如今這裏的情況已經是晦澀不明,如果再將燕王請來,這裏的情況很可能會變得更加複雜。”
“而且燕王當初還曾和皇上發生過不少的矛盾,就算您這次真的前往雁蕩城求援,恐怕閻王也不會答應。”
燕王宋哲,這個名字幾乎已經成為了朝廷中的禁忌,從來無人提及。
就算是宋徽,也隻是在奏折中看到過這個名字,而對自己這個皇叔,他也沒有深入的了解。
隻是他剛剛聽到了李秋遠的提問,所以才突然想到了自己的這位皇叔。
如今聽到胡萬生的解釋,宋徽也不禁皺起了眉頭。
最是無情帝王家。
像是這樣的故事,他早已聽過了不知多少。
李秋遠伸手摸了摸下巴,臉上仍舊是一副淡漠的神情。
表情雖然如此,可是他的心中卻已經打起了這位燕王殿下的主意。
如今這裏的情況的確很是複雜,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想要幫助耶律傑返迴遼國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想要達成他之前所構想的目的,那就必須要有外力支援。
隻有打破遼國內部的平衡,他才有機會趁虛而入,從而達成自己之前的養成構想!
李秋遠之前也一直以為這些士兵駐紮在這裏的目的是為了作為遼國南下的排頭兵,可是在他畫完了整個布置圖以後,李秋遠突然發現問題並不是他所想象的這麽簡單。
這營地之所以會如此安排,並不是為了互相支援。
而是為了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能夠給同伴一個緩衝的時間。
可以說這三個營地全都是遼國安置在這裏的誘餌。
他們壓根就沒考慮過這些騎兵們的死活。
一旦發生戰爭,這些騎兵根本不會顧及同伴們的安危。
他們的第一任務應該是將消息傳遞出去。
這些營地幾乎全都在一條直線上排序,而且前後營地之間的距離都在三到五裏左右,十分均勻。
這裏雖然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可是距離太遠還是會導致烽火狼煙的效果受到影響。
在這個距離之內,他們可以在第一時間確定消息來源源自於哪個營地。
而就算聚雄關內的守軍想到了這一點,他們也很難在同一時間對所有的營地進行打擊。
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就需要無限拉長戰線。
這支傳遞消息的戰線很可能是一直延伸到遼國的腹地。
如果真的要派出一支軍隊全線打擊,孤軍深入,那最終等待他們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全軍覆沒。
不得不說,遼王打了一手好牌。
他幾乎是將牌麵放置在了晉國麵前。
但他就是賭遼國不敢下注!
這些綿延不斷的營地,就是簡化版的長城。
不過這座長城用於抵擋的並不是外邦,而是雄倨中原的晉國!
聽完了李秋遠的這番分析,幾人全都皺緊了眉頭。
雄霸此時開口說道:“這些營地全都是在兩個月前開始駐紮的,根據時間推斷,那個時候耶魯雄銘應該剛剛駕崩。”
“我感覺他們這麽做的目的應該是為了防止咱們異軍突起,直奔他們的腹地而去。”
“在遼國情況評定以後,他們應該就會將這些軍隊撤迴去!”
聞聽此言,李秋遠搖了搖頭:“不一定!”
“駐紮在這裏的這些士兵,加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等到遼國內亂平定,如果他們想對晉國動手,那這些駐紮在這裏的騎兵就會變成遼國的先頭部隊。”
“他們可以先在聚雄關外進行騷擾,等到那個時候你又將如何應付?”
“這……”
“現在擺在聚雄關麵前的最大問題就是兵源不足,百姓們的確可以充當戰士,可是沒有長期的訓練,就算讓他們充當戰士,恐怕也難以抵禦這些騎兵的進攻。”
說到這裏,李秋遠轉頭看向了宋徽:“殿下,駐紮在聚雄關附近的軍隊有哪幾支?”
李秋遠之前也曾對他們眼下麵臨的情況做出過構想,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他之前的想法似乎太過簡單了。
耶魯雄銘雖然已經死了,可是他在死前卻還是擺了晉國一道。
不過他防備的不僅僅是晉國,同時也防備了他自己。
他原以為自己臨終前留下的聖旨應該能夠生效,卻沒想到他才剛死,大兒子耶律祁便於三弟耶律傑撕破了臉皮。
如今的情況就是耶律傑被驅逐出了遼國。
耶律祁即將加冕為王。
就算李秋遠有心幹涉此事。
那也要先想辦法繞過這些騎兵的眼皮子才行。
宋徽雖然並不過問國事,可是他對於周圍的情況卻還是比較了解的。
“距離這裏數百裏外的雁蕩城是我叔父燕王宋哲的屬地,雁蕩城負責抵禦的是瓦剌,韃靼兩部,燕王也是朝中少有的掌握有兵權的藩王。”
“如果真的要調集士兵,那就隻能前往雁蕩城,請求叔父幫忙!”
聽到燕王二字,胡萬生和左承前的臉色都變得有些陰鬱。
眼見著二人如此表現,李秋遠當即開口問道:“二位大人這是怎麽了?難道你們也和燕王打過交道?”
聞聽此言,胡萬生也不隱瞞:“實不相瞞,我剛剛入朝為官的時候,的確和燕王打過交道。”
“燕王和梁王一樣,全都是由側妃所生。”
“不過唯一不同的一點是梁王小時候很受先皇寵愛,可是燕王從小確實性情頑劣,經常頂撞先皇,可是雖然事情如此,但燕王卻是最像先皇的一位藩王,無論是弓馬騎射還是治國之道,他都不在梁王之下。”
“他之所以會被發配到雁蕩城,那是因為他性情善妒,當初他還是皇子的時候,就曾幾次三番嚐試過毒害梁王。”
“不過因為宮中禦醫發現的早,所以並未釀成太大的事端。”
“先皇那時也曾想過要將燕王貶為庶民,可是在梁王的提議下,燕王最終還是被發配到了雁蕩城,成為了抵禦周邊蠻夷的藩王。”
“對於這位藩王,我們也是知之甚少,不過還請殿下恕我直言,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咱們萬不可以請求燕王幫忙。”
“如今這裏的情況已經是晦澀不明,如果再將燕王請來,這裏的情況很可能會變得更加複雜。”
“而且燕王當初還曾和皇上發生過不少的矛盾,就算您這次真的前往雁蕩城求援,恐怕閻王也不會答應。”
燕王宋哲,這個名字幾乎已經成為了朝廷中的禁忌,從來無人提及。
就算是宋徽,也隻是在奏折中看到過這個名字,而對自己這個皇叔,他也沒有深入的了解。
隻是他剛剛聽到了李秋遠的提問,所以才突然想到了自己的這位皇叔。
如今聽到胡萬生的解釋,宋徽也不禁皺起了眉頭。
最是無情帝王家。
像是這樣的故事,他早已聽過了不知多少。
李秋遠伸手摸了摸下巴,臉上仍舊是一副淡漠的神情。
表情雖然如此,可是他的心中卻已經打起了這位燕王殿下的主意。
如今這裏的情況的確很是複雜,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想要幫助耶律傑返迴遼國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想要達成他之前所構想的目的,那就必須要有外力支援。
隻有打破遼國內部的平衡,他才有機會趁虛而入,從而達成自己之前的養成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