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卻從來都很少人去說說——這個滅了太平國的張驥……


    (這就說明啊——背靠資本,那就是超一線。


    沒有資本,你就隻能為了一日三餐奔波。


    敢壞事,就弄你!


    被弄死了,就像死條狗一樣,沒人管,沒人問……)


    ……


    張驥的年齡,史書上找不到。


    根據永樂中期中舉來推算,死的時候,估計也就四五十歲。


    正值壯年,暴斃而亡。


    朝野漠視……


    張驥的死,已經說明了反叛的幕後真兇了!


    再看看大反賊陳鑒湖的結局——


    朱祁鈺監國後,於謙主政的中央朝廷,立刻赦免了陳鑒湖,並且充為皇城護衛。


    不知為何,陳鑒湖忽然逃跑,被值守宮衛砍殺。


    哦豁!


    造反稱王,竟然如此善待?


    按照大明律,匪首一概誅殺,隻有脅從者,才充軍啊!


    他充軍了……


    誰是匪首呢?


    那麽,他的死,是不是滅口?


    ……


    誰知道,張驥送來的,不是好消息……


    而是文人集團動手的導 火索!


    也是朱祁鎮的喪鍾!


    如果不是朱祁鎮先一步交好也先,他將成為大明曆史上,第一個被外族斬殺的皇帝……


    ……


    六月,浙江反賊頭目陳鑒湖等六十多人,被抓捕進京。


    刑部第一時間就趕緊搶人,全部塞進自己掌控下的刑部大獄,然後立刻上疏,說要斬立決!


    速度快得很!


    這個斬立決,就很有意思了!


    一個已經稱王建製的反賊,這是謀逆大案啊!


    這種案件,本該三司會審。


    審訊幾年之久,也是常態。


    然而,刑部的處理竟然是前腳抓進去,後腳斬立決?


    ——文人集團就要殺人了。


    這是——滅口!


    朱祁鎮是誰,能讓他們得逞嗎?


    於是,他立刻親自幹預,讓錦衣衛將人帶進了詔獄。


    (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一樣馬上被幹掉!)


    文人集團當即慌了。


    初八日,南京皇宮失火,華蓋殿、謹身殿燒毀。


    這也是常態了。


    明朝曆史上,隻要文臣感到受了威脅,第一個動作就是燒皇宮。


    朱棣剛蓋好了北京皇宮,轉身三大殿就被燒了。


    嘉靖正睡覺呢,差點沒給燒死……


    要不是他發小拚死搶救,嘉靖連火化費都不用出。


    天啟在位七年,皇宮就被燒三迴。


    ……


    南京皇宮被燒的同時——


    湖廣、貴州等省的叛亂,再次大規模爆發。


    朱祁鎮隻得讓靖遠伯王驥,帶領十萬大軍鎮壓。


    此時,這裏的總兵力,已經高達近十五萬。


    與此同時,福建、浙江的叛亂,也再次大規模爆發!


    靖難功臣寧陽侯陳懋(涇國公陳亨之子),也率大軍,在西南沿海鎮壓。


    (這三件事,隻能說明是那份供詞,一定事關所有人的生死!


    文人集團慌了。


    逼得他們不得不動用如此大的盤外招,來逼迫朱祁鎮罷手!)


    也就是說,朱祁鎮皇權的依仗——大軍,被拿走了一大半!


    (朱祁鎮被送走後,這些事的處理結果,就很有趣——朱祁鈺朝廷,以叛亂已平為由,不再追問。


    不再追問?


    是怕了?


    使者就在朱祁鈺朝堂?)


    六月二十一日,朱祁鎮忽然下了一份很古怪的詔書。


    這份詔書在《明史》一百七十九卷,中間部分。(國學網可以看到全文)


    詔書很長,我截取了後半段。


    原文最少都有大幾千字,太長了,翻譯下來最少大幾萬字,簡單標注一下。感興趣的可以搜一下


    詔書開頭的前幾句就是:


    “朕以涼德,祗承祖宗洪業,顧惟艱大,罔敢怠遑。


    乃正統十四年六月初八日,南京謹身等殿災,此誠上天垂戒國家!


    朕深思咎省,躬夙夜警懼,允惟敬天之實,必以敷仁為先,其大赦天下……”


    啥意思?


    牽連的人太廣,朱祁鎮不追究了!


    他直接定性——這是天災,是他做的不好,上天在懲罰他。


    你們都沒有錯!


    並且做出了表態——今日之前,不分軍民,不分朝野,所有的罪過,全部一筆勾銷!


    後半段則說——今後要是再犯罪,就要從重處理!


    他不但下了這樣一個古怪的詔書,更是停止了審訊陳鑒湖等人。


    隻是人還沒有放出。


    ……


    朱祁鎮揭過了這一茬……


    他退縮了……


    不過,以他的性子,估計也隻是暫時放過……


    然而……


    朱祁鎮必須要死了!


    他必死無疑!


    知道了這麽大的秘密,他還能活著嗎?


    試想一下,他要是活著,就算他不能動手,難道還不會把秘密繼續傳播下去?


    隻要這個秘密還在皇室,隻要後麵的皇帝能知道這個秘密。


    早晚有一天,朱家人一定會清算他們的!


    一個建立在現在這種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


    以我的底子,都還要花費六天時間,才能找出時間線的真相……


    (還不一定全找完了)


    朝臣能放過朱祁鎮?


    江南利益集團,能放過他?


    朱祁鎮不死,誰死?


    土木堡之變來了!


    很快,朱祁鎮下完詔書的十天後,兵部奏報接連而來:


    遼東、宣府邊關,同時上報蒙古犯邊。


    我尼瑪,一東一西相隔幾千裏呢!


    咱就說,能不能編的圓潤點?


    不對!


    對他們來說,這不是輕輕鬆鬆的事情麽?


    人家一夜之間,席卷四省,二十多萬人的叛亂,都能拉起來。


    更何況是一個小小的寇邊……


    戰敗奏報,一封接一封:


    七月十一日,大同右參將吳浩,於貓兒莊(今山西陽高縣北一帶)迎戰瓦剌,迅即兵敗戰死。


    七月十五日,大同總督宋瑛、駙馬都尉井源、總兵官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四員將領各率兵一萬赴陽和,全軍覆沒。


    石亨單騎逃迴……


    (石亨這裏,有個人很重要,服侍了大明四代皇帝的——監軍太監郭敬。


    他躲在草叢裏,親眼目睹了這一切。


    這位鎮守大同太監,逃迴京師後。


    朱祁鈺的攝政王於謙,不問一個字,直接下令淩遲處死。


    當然,遭殃的不止他一個。


    朱祁鎮親信,隻要沒叛變的,全部都被處死,或下獄。


    大部分——全族都被殺掉。


    並且,開了一個很壞的頭——直到此時,明朝犯官的家眷,未成年的隻能流放。


    這群人——直接全部殺完!


    王振更是被夷九族,連小孩都不放過!


    王振是被冤枉最慘的一個人,他身上的一切罪孽,幾乎九成都是髒水。


    這人對朱祁鎮說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話,感興趣的可以查一下。


    身為宦官,他數次竟然規勸皇帝好好做事,以國為重……有意思吧?


    他的死也不是被人錘死的,英宗親口說王振是兵敗自刎。


    王振全家不是唯一……


    比如——朱祁鎮出發時,安排的皇城守衛將軍馬順。


    這個錦衣衛指揮使,就因為知道了不該知道的秘密。


    就在朝堂上,文臣以他說不能殺王振家的孩子為借口……


    內閣、朝臣蜂擁而上,扯著頭發,對馬順拳打腳踢。


    結果——堂堂天子親軍總指揮——錦衣衛指揮使馬順,被人活活咬死。


    就當著朱祁鈺、孫太後的麵!


    文臣集團竟然如此瘋狂……


    讓他們瘋狂的背後——就是秘密如此之大!


    誰咬的?


    戶科給事中王竑,經此一事,他瞬間名滿天下。


    於謙當場升他為僉都禦史,並督率毛福壽、高禮的部隊。


    錦衣衛指揮使啊,就這樣被活活咬死!


    哦,對了!


    揍馬順的還有一個人——於謙。


    他打的有多狠?


    將自己的兩條衣袖,都弄破了,並且是從手腕處,破到了肩膀處。


    《明史》卷170:“廷臣請族誅王振。而振黨馬順者,輒叱言官……王竑廷擊順,眾隨之……王懼欲起……謙袍袖為之盡裂。”


    說到這裏,崇禎朝時,錦衣衛都指揮僉事、嘉善公主之孫、皇親許顯純,一樣被人當場打死……)


    (我為什麽說於謙是景泰帝朱祁鈺的攝政王?


    他沒入內閣啊!


    《明史》卷170:


    【使者頻至,請歸上皇。


    大臣王直等議遣使奉迎。


    帝不悅曰:“朕本不欲登大位……”


    謙從容曰:“天位已定,寧複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辭矣。”


    帝顧而改容曰:“從汝,從汝。”】


    這一段就很形象。


    也先的使者,頻頻來到京師,要將朱祁鎮送迴來,大臣接受了。


    朱祁鈺滿臉不高興,說:


    “我本來不想當皇帝,你們非要將我抬上皇位!


    現在我當皇帝了,你們又讓他迴來,我不想讓他迴來。”


    於謙淡淡的說:“我同意將朱祁鎮接迴來。”


    朱祁鈺看了於謙一眼,臉色大變,連聲道:


    “都聽你的,都聽你的!”


    “顧”、“改容”、迭聲……


    於謙麵色平靜的說了一句話,又沒發火,又沒咆哮的。


    描繪朱祁鈺的時候,為何是這幾個字眼?


    朱祁鈺的這個動作,說明他害怕於謙。


    身為皇帝,竟然害怕連閣臣都不是的大臣,這說不過去啊!


    於謙為什麽能讓朱祁鈺害怕?


    這是他必死的另一個原因——於謙掌權後,立刻開始改革,製定了以文官掌軍的規矩。


    並且,手握天下兵馬大權,包括京營、皇城、皇宮戍衛。


    朱祁鎮出征以前,就知道要出事,於是,皇城、京師、宮城的統兵大將,都是自己人。


    結果,於謙一上任,打死的打死,下獄的下獄,砍頭的砍頭……


    景泰帝一朝,大權盡在於謙手中。


    三楊都沒於謙會玩……


    上一個這麽玩的是方孝孺、齊泰、黃子澄……)


    ……


    朱祁鎮剛揭開謎底,瞬間東南西北全是敵人!


    說實話——這些消息一送來,朱祁鎮必然就能知道怎麽迴事了!


    朝臣要對他動手了!


    他就算赦免了他們的罪過,人家一樣不放過他……


    ……


    實際上,這個秘密,當時北京城大部分官員都知道了!


    消息流傳的有多廣——小小的翰林院侍講徐有貞。


    翰林院侍講這麽低的級別,都已經知道了!


    《庚巳編·卷六》:己巳之禍前數月,熒惑入南鬥,公私語於劉原博,……公曰:“禍不遠矣。”


    亟命妻孥南歸,皆重遷,有難色。


    公怒曰:“汝不急去,直欲作韃人婦也。”


    遂行。


    ……


    徐有貞說自己夜觀天象,看出了有大禍。


    然而,他對妻子卻說——“你還不趕緊朝南跑,難道要做韃子的老婆嗎?”


    看看……


    土木堡之變的幾個月前,徐有貞就知道是蒙古要打到京師了。


    還讓一家人趕緊朝南方跑……


    這觀星術……


    真的太牛了!


    他這麽牛,咋就沒算到韃子根本就破不了城——不用跑呢?


    城沒破,帝氣就還在,他為何能算出是誰來,卻算不出來這個呢?


    所有,這裏就是一個借口!


    就連動手的人是誰,都傳出來了!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土木堡之變,就是陰謀!


    一個最低幾個月之前,就開始布局的陰謀!


    那麽這個動手的韃靼人,究竟是誰?


    真的是也先嗎?


    我沒找到具體是誰,但是有三個目標。


    第一,脫脫不花。


    朱祁鈺時期,一改朱祁鎮製定的對大明最有利的政策。


    選擇了公開打壓也先,支持脫脫不花。


    就好比兩個公司是競爭對手,難道換了老板……


    你就要打壓你在對手公司裏安插的商業間諜,又反過頭來扶持跟你競爭的老板嗎?


    傻逼都不會這麽幹!


    對不?


    但是,於謙主政下的朱祁鈺朝廷,還就是這麽幹了!


    他不但這麽幹了,還再一次收縮邊關。


    朱祁鎮打下來的天下,全送出去了!


    對待草原,大明洪武皇帝、永樂皇帝是怎麽做的?


    派兵征伐!


    打跑了之後,在地上立上界碑,然後放幾個俘虜,讓迴去帶信:


    “這塊地是咱老子的了,老子的這些界碑,就是一根線。


    你要是敢過來,老子就要打你!


    你過來一隻羊,一匹馬,就是寇邊!


    老子不打到你王庭,就算你瓜娃子跑得快。”


    實際上,看前麵正統六年,石亨北伐那一次的操作,就能看出來了。


    打跑了之後,設立軍屯點,一邊開墾,一邊戍邊。


    石亨都知道這麽做——


    而於謙呢?


    大修邊牆!


    將原本屯紮士兵的長城(這時期隻有土牆、土城),換成磚石城牆。


    直接開啟了明朝自此以後,修建邊防大城的政治態勢。


    ——從此,明朝開啟了修長城模式。


    試想一下,一方麵文人集團拿掉了軍戶糧倉,一方麵又將金錢丟在修建城池上……


    嘿,我左手一個糧倉……能賺錢!


    我右手握著城建……一樣能賺錢!


    ……


    ——建城,那就代表著有錢……


    在農業社會下,餘錢本來就是有限的。


    一個合理的二次分配,能夠保證社會的穩定。


    一個不合理地分配模式……


    社會底層,還會勇於報國嗎?


    錢財如此高度集中,貧富差距隻會越來越大。


    而且,躲在深關厚牆之後,大明初期那種漢兒睥睨四方的霸氣,在於謙手上消失了……


    這就算了,他還製定了一個什麽政策——


    在前線修建城池,敵人來了,就過去打架,敵人走了,就把軍隊召迴京師。


    我……


    無力吐槽了……


    ……


    人無完人。


    在個人品行上,於謙是個無可挑剔的完人。


    然而,在軍國大事上……


    於謙若是隻為一省之長,那是完人,無可挑剔的完人。


    然而……


    他的政治眼光,軍事眼光,戰略眼光,的確不是世人記憶中的那麽完美無瑕……


    ……


    於謙和朱祁鈺的搭配,政治眼光有多差——


    也先和脫脫不花生死搏鬥呢,兩人打破了狗腦子。


    正是大明的千載難逢之際。


    媽的,抄刀子上去捅他啊!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你沒聽過?


    你就算不懂,你看看朱祁鎮行不?


    朱祁鎮哪次北伐,不是跟也先配合的死死的!


    好行!


    你倆的位置,是賣了朱祁鎮才得到的,不能學朱祁鎮。


    那滿朝大臣都看出來了啊!


    人家下坡的梯子,擺的好好的!


    當時——朝野上下群情激昂,紛紛嚷嚷要攻打瓦剌。


    說這是報仇雪恨的時候!


    結果呢?


    主掌朝政的於謙,讓朱祁鈺出麵攔了下來。


    邊將看不下去了,找了個借口,說瓦剌又來襲擾邊關了,要出征教訓瓦剌。


    這一次,又被於謙攔了下來。


    ……


    他的這些行為,讓我無法不去懷疑,這裏麵有內幕……


    就看他的執政方針,就知道配合動手的是誰!


    事出反常就有因!


    就是在朱祁鈺手上,在於謙主政下,朝野坐看也先家族失敗。


    眼睜睜的看著黃金家族,失去了製約。


    被朱元璋、朱棣父子打的四分五裂,年年給大明稱臣納貢的蒙古大小勢力……


    不但再次統一,並且成了大明的心腹大患。


    從此,北邊邊防,變成大明剩餘一百多年的頭等威脅。


    直到朱厚照打崩小王子,蒙古再次四分五裂;


    嘉靖鏟除沿海走私集團,蒙古才再次俯首稱臣。


    現在輿論一邊倒的稱讚於謙……


    為什麽……


    大家就能想的到了!


    就像我屢次三番提起的狼崽子故事。


    他們沒有下場鼓吹之前,誰也無法判斷他的屁股坐在哪一邊?


    這個世上,沒有公平的公平秤,之所以公平秤還能保持公平,隻是因為籌碼不夠罷了!


    正像那句台詞——老爺,他們給的太多啊……


    ……


    前麵說了,跟於謙平級的張驥,無人知曉。


    於謙,天下皆知。


    為啥呢?


    看看籍貫,看看他所屬的團體,就能知道答案。


    ——這世上沒有完人!


    如果有,那一定是有目的的!


    或者有目的之人有目的推出來的!


    ……


    這世上誰都可以說謊,唯一能夠鑒別的,就是他幹了什麽事!


    就看景泰朝這些邏輯不通的執政方式,就已經出賣了那個“聯合作戰”弄朱祁鎮的人!


    這個“人”,雖然被隱藏,被不記於史書……


    但是,卻很好判斷的。


    國內的這幫,我已經說的很清楚——“與外貿有關的朝野集團”。


    外部呢?


    這嫌疑第一位的,就是瓦剌蒙古大汗——脫脫不花!


    我前麵說了,有三個懷疑對象。


    那麽第二個配合文臣集團的外部嫌疑勢力是誰?


    兀良哈,也就是朵顏三衛。


    朱祁鎮在位的時候,快把兀良哈三部打死了。


    都特麽趕到外東北去了……


    洪武皇帝、永樂皇帝在北方的大好局麵,朱祁鎮幾乎已經完全恢複。


    除了沒打到貝加爾湖外,朱祁鎮幾乎恢複了北邊的所有疆域。


    然而,於謙、朱祁鈺這一對組合,竟然不但讓兀良哈再次死灰複燃。


    甚至,還多有扶持。


    這就算了。


    這倆人竟然將朵顏三衛放到了家門口!


    史書上說的很清楚——15世紀中葉,三衛南遷,到了長城邊外放牧。


    土木堡之變的正統14年,就是1449年。


    在此之前,朱祁鎮將三衛打迴了今日黑龍江的北方邊境上。


    那麽,這個15世紀中葉到了山海關外,究竟是怎麽迴事……


    史書雖然沒有記載,卻很好判斷了!


    ——土木堡之變後,景泰朝臣給出的“賞賜”:


    具體的位置,按照《明史》328卷的記載——


    朵顏在山海關以西、古北口以東薊州邊。


    泰寧在廣寧境外。


    福餘在開原境外遼河左右。


    ……


    好不容易趕到北邊的韃子,你倆又給請到家門口了!


    隻要過了山海關,就是大明國都啊!


    是兀良哈對大明很恭順嗎?


    不是啊!


    三楊放棄邊關後,兀良哈三部,就屢屢不臣了。


    朱祁鎮之所以打兀良哈,就是因為這些人南下搶劫!


    這就是明英宗第三次北伐的原因。


    好家夥——五年前,人家搶劫你的子民,前一個皇帝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剛剛給賊子趕到千裏之外……


    轉身,你特麽給人請到自己家門口!


    那麽——兀良哈究竟幫助了景泰朝臣的什麽大忙?


    會被如此優待?


    這是不是——就是朱祁鎮收到遼東叛亂的——真實來源?


    不得不說,江南那群人,修了一百多年的《明史》,還是沒能把真相全部刪除!


    雁過留聲,水過留痕。


    這個世上,隻要是集體行為,就必然藏不住!


    沒有絕對完美的犯罪!


    西方遠程放牧技術夠牛掰吧?


    他一樣藏不住!


    我說過,在金字塔“修建”的時候,全球海平麵是剛好淹住西方所謂的文明來源、產糧區的。


    下圖就是大洪水時期,大禹治水大概距今4100年,看看是不是對上了?不顯眼的輪廓,就是現今海岸線。


    有廣東的兄弟,我隱約記得是潮汕那一帶的,在評論裏迴複過我——他家那邊的山上,還有係船的石頭。


    看看小圖的珠三角,就對得上了。


    而我們神話中共工撞斷不周山,導致洪水滅世……


    恰恰7500年前,有一次堪稱滅世規模的海水侵蝕。


    原因不明,疑似隕石撞擊大西洋引起的大海嘯。


    (隕石撞擊說,是科學界對這次海水侵蝕的主流解釋。)


    這一次,海水上漲60米。


    河北、河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江西……幾乎全部淹沒在了海水裏。


    山東更是直接成了一座島。


    我們的上古文明,大部分都消失了。


    《尚書》這樣形容:\"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現代用電腦模擬的那一次海水侵蝕海岸圖


    ……


    好吧,我們洪水滅世,他們不受影響……


    繼續餓著肚子,躲在幾十米深的水下,搬石頭蓋金字塔。


    哦~!


    好機會,海水有浮力!


    再加上潮汐,一個人就可以搬動幾十、上百噸的石塊了。


    你看我這個解釋,不比他們的靠譜多了!


    ……


    一手捧聖經,一手握牧鞭的黃毛綠眼者,滿臉不屑:


    “不就是大海嘯麽!


    多大點事!


    你看我張嘴一吹,洪水退去,我們就不受影響了……


    大不了,讓我們的狗奴才,去使勁狗叫幾句,混淆他們……


    不!


    他們自發就會這麽做的。


    我西方爸爸是他們的精神信仰,他們豈能看著我們坍塌了……”


    ……


    我們的曆史,和現代氣象研究,是能夠掛鉤的。


    而他們……


    有句話,說出來就有些難聽——


    “老祖宗幫你進化了一個全球最高的腦容量,你非要拿來雜交,讓子孫退化十萬年。”


    這倒是還算了,最起碼精神愉悅了。


    個人需求不同,無可厚非麽。


    關鍵是——最高的腦容量,你卻要拿來裝屎,人說啥你信啥……


    這就不是傻逼可以形容得了的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湯哩哩啦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湯哩哩啦啦並收藏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