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黨爭無法強國
嘉靖:家有逆子怎麽辦 作者:釣魚狸花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哪怕嘉靖權謀玩的如此精深,修仙十二年來各種亂象依然層出不窮。
比如險些重演宋徽宗覆轍的庚戌之變,韃靼部首領俺答率軍長驅直入,肆意掠奪,襲擊宣府不成,卻沒有退兵,而是直奔京師殺來。
韃靼大軍奔襲古北口,先駐軍大興州,等大部隊集結後,旋即攻破古北口,進抵懷柔,將順義團團圍住,幸好順義明軍誓死反擊,俺答攻打不利,於是又放棄順義,向著通州撲殺而去。
通州是北京城的門戶,這裏一旦失守,整個北京城就暴露在俺答大軍的麵前,而明軍武備鬆弛,十萬明軍甚至打不過一萬韃靼。
在北京城陷入危機之時,朝廷才動作緩慢的開始征集軍馬,這種臨時拚湊的軍隊根本沒有戰鬥力。
而最讓人三觀稀碎的,是明軍去武庫領取兵器的時候,看守武庫的太監居然索要賄賂,敲詐勒索,大發國難財。
有錢有好武器,錢少有垃圾武器,沒錢那對不起了,請自己折樹枝當武器吧。
仿佛京城的安危跟這幫太監沒有關係似的。
當年負責防守京城的丁汝夔終於知道慌了,而他在選擇繼續欺瞞嘉靖的同時,偷偷去請教老嚴嵩。
而此時,老嚴嵩的表現無愧於大明第一奸臣的風範。
他輕描淡寫的表示,俺答不過是個莽夫,沒有攻占京城的膽略,他們韃靼人這次來不過是掠奪些錢財,人口,隻要我們閉門不出,俺答搶夠了,自然就退了。
咱們大明的天子心中裝的是九州萬方,幾個縣的百姓嘛,犧牲就犧牲了,咱們做大臣的要以大局為重...
諷刺的是事實也是如此,韃靼大軍在京城附近瘋狂燒殺搶掠,可憐千萬大明百姓被放在砧板上,任人魚肉宰割,韃靼人為了爭奪女人和錢財時常發生內訌,宴會時當場殺死百姓取樂。
年輕的壯丁、婦女...像牲口一樣牽成一串,從古北口退去,迴到蒙古草原,而老人和可憐的孩童就....
人間地獄不過如此!
至於說房屋田產,不能帶走的一把燒了,大火漫天,衝天的黑煙遮蔽天空,這是繼土木堡之變後,大明的又一個至暗時刻。
事後嘉靖自然震怒,追究責任時,嚴嵩以詭異的速度甩鍋給丁汝夔,第一個彈劾丁汝夔畏戰避戰,身為兵部尚書武備鬆弛到如此地步,上辜負天恩,下辜負黎民百姓。
很明顯,嚴嵩在給丁汝夔出餿主意的同時,就已經開始準備甩鍋了。
嘉靖急怒攻心,草草的把丁汝夔砍了。
這一場庚戌之變,把原本勵精圖治,讓大明恢複中興氣象的嘉靖心氣兒全無,人間不值得,不如去修仙。
嘉靖將主要精力放在修仙上,下麵安排嚴嵩梳理朝局,勉強提拔個徐階作為製衡,但又不給徐階大權,所謂製衡隻能流於表麵。
在嘉靖一番操作之後,朝局就現在這種混亂的樣子。
嚴黨貪腐無度,打擊異己,徐階一派韜光養晦,暗中下絆子,宮中勢力魚龍混雜,其中臭魚爛蝦居多。
其餘的像高拱勢單力孤,胡宗憲不想依附嚴黨,又不得不依附。
至於說清流...這夥兒人就是一群用嘴打架的黑社會,無權無勢無錢,整天搖頭晃腦互相吹捧,張口黎民百姓,閉口聖人子曰,仿佛讓他們掌權,立刻便萬世太平似的,你讓他們出去搞黨爭,他們沒那個能力知道嗎?
清流最大的本事就是打小報告,可嘉靖十二年不上朝,他們連皇上的麵都見不到,想打小報告都沒門路。
朝廷這種政治底色,表麵上似乎平衡了,實際上就是一棟爛房子,不出事時,大家還能平安無事,但凡有事就是一團亂麻。
麵對北方草原部落的掠奪束手無策,麵對東南倭患束手無策,麵對西北大旱束手無策,麵對雲南吐司造反照樣束手無策。
曆朝曆代血的教訓都在講述一個道理,黨爭隻能亡國,它無法強國!
當決朝大小事物都隻問站隊,不問對錯時,國家就離亂不遠了。
但精明的嘉靖卻迷信權謀,始終無法參透這個道理。
治國無捷徑,隻有上下一心,自上而下勵精圖治,才能讓國家強盛起來!
如今,嘉靖想要在太子府複刻一下朝廷的狀況,讓朱長壽也感受一下自己的無奈。
如果朱長壽能在太子府的養蠱吃雞大賽中勝出,擺平所有人,那就有資格到真正的朝堂上盤盤道了。
朝堂是一個比戰場還要兇險的地方,戰場上你至少知道敵人是誰,而朝堂之上嘛,那個丁汝夔在臨死前才知道下刀的居然他最信任的嚴嵩嚴閣老。
當然,想看朱長壽這個小猢猻吃癟,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嘉靖在內心不斷對自己說:朕是要曆練小混蛋,看樂子隻是順帶而已。
朱長壽的疑慮主要集中在嘉靖身上,不過他其實也想早點做些實事,在仙境的時候,他可是信馬聖的。
當然,哪怕是仙境那種高度工業化的時代,馬聖的理想依然沒能實現,他可沒有頭鐵到強推的程度。
朱長壽的想法很簡單,雖然我無法實現馬聖的理想,但稍微推動一下,讓時代齒輪能夠加速轉動,讓仙境早個百八十年到來,這輩子也就值了。
於是一家三口盤坐在榻上,敲定著太子府的諸般事宜。
.....
三日後,消息來了,太子府設在原景王府,擇一個黃道吉日,便可遷入。
三師三少的都安排完了,送了一份名單到了朱長壽手上,排頭第一個名字就是太師嚴嵩。
接下來是太傅徐階,太保呂方,很明顯三師都是虛的,被用來當棒棒糖賞給三個勢力的領袖,讓他們樂嗬樂嗬。
真正有意思的是三少,太子少師高拱,太子少傅張居正,太子少保胡宗憲。
三少才是真正幹實事的,高拱屬於中立派,張居正鐵徐階一脈,最為微妙的還是胡宗憲,他表麵上是嚴黨,但實際上也是個中立的。
下麵太子賓客,詹事府,左右春坊等等,林林總總,總共寫了十幾頁紙,看得朱長壽頭皮發麻。
這麽多人和這麽多事,到底要怎麽擺平?千頭萬緒摸不到個門路。
朱長壽仰天長歎道:“老頭子啊!我知道你想盡快踢開我,但也不用這麽急啊!”
接下來的日子,是在一片忙碌中進行的。
唯一掀起些波瀾的,是高拱去江浙迴來了,他第一件事就是上書彈劾胡宗憲卑鄙無恥。
朱長壽經曆了一場少師大戰少保的風波,體會了一次什麽叫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感覺。
事情是這樣的,高拱去江浙的時候,胡宗憲事先得到了消息,於是整頓軍備打了一場非常漂亮的仗。
可就在此時,倭寇的援軍到來,胡宗憲的大軍麵對倭寇的態勢發生轉變,變成了暫時的均勢。
雙方對峙了七天,胡宗憲先支撐不住,主要是明軍的軍糧和軍餉都沒了。
雖然都說什麽女真過萬不可敵之類的,然而世人都知道,明軍滿餉天下無敵!
然而沒錢的明軍立刻就軟了,如果繼續僵持胡宗憲反而有潰敗的危險,所以他偷偷在包圍網上打開一個缺口。
讓包圍網內的倭寇與援軍匯合,這夥倭寇也不敢再跟胡宗憲打,而是扭頭去了隔壁的福建,好一頓燒殺搶掠!
比如險些重演宋徽宗覆轍的庚戌之變,韃靼部首領俺答率軍長驅直入,肆意掠奪,襲擊宣府不成,卻沒有退兵,而是直奔京師殺來。
韃靼大軍奔襲古北口,先駐軍大興州,等大部隊集結後,旋即攻破古北口,進抵懷柔,將順義團團圍住,幸好順義明軍誓死反擊,俺答攻打不利,於是又放棄順義,向著通州撲殺而去。
通州是北京城的門戶,這裏一旦失守,整個北京城就暴露在俺答大軍的麵前,而明軍武備鬆弛,十萬明軍甚至打不過一萬韃靼。
在北京城陷入危機之時,朝廷才動作緩慢的開始征集軍馬,這種臨時拚湊的軍隊根本沒有戰鬥力。
而最讓人三觀稀碎的,是明軍去武庫領取兵器的時候,看守武庫的太監居然索要賄賂,敲詐勒索,大發國難財。
有錢有好武器,錢少有垃圾武器,沒錢那對不起了,請自己折樹枝當武器吧。
仿佛京城的安危跟這幫太監沒有關係似的。
當年負責防守京城的丁汝夔終於知道慌了,而他在選擇繼續欺瞞嘉靖的同時,偷偷去請教老嚴嵩。
而此時,老嚴嵩的表現無愧於大明第一奸臣的風範。
他輕描淡寫的表示,俺答不過是個莽夫,沒有攻占京城的膽略,他們韃靼人這次來不過是掠奪些錢財,人口,隻要我們閉門不出,俺答搶夠了,自然就退了。
咱們大明的天子心中裝的是九州萬方,幾個縣的百姓嘛,犧牲就犧牲了,咱們做大臣的要以大局為重...
諷刺的是事實也是如此,韃靼大軍在京城附近瘋狂燒殺搶掠,可憐千萬大明百姓被放在砧板上,任人魚肉宰割,韃靼人為了爭奪女人和錢財時常發生內訌,宴會時當場殺死百姓取樂。
年輕的壯丁、婦女...像牲口一樣牽成一串,從古北口退去,迴到蒙古草原,而老人和可憐的孩童就....
人間地獄不過如此!
至於說房屋田產,不能帶走的一把燒了,大火漫天,衝天的黑煙遮蔽天空,這是繼土木堡之變後,大明的又一個至暗時刻。
事後嘉靖自然震怒,追究責任時,嚴嵩以詭異的速度甩鍋給丁汝夔,第一個彈劾丁汝夔畏戰避戰,身為兵部尚書武備鬆弛到如此地步,上辜負天恩,下辜負黎民百姓。
很明顯,嚴嵩在給丁汝夔出餿主意的同時,就已經開始準備甩鍋了。
嘉靖急怒攻心,草草的把丁汝夔砍了。
這一場庚戌之變,把原本勵精圖治,讓大明恢複中興氣象的嘉靖心氣兒全無,人間不值得,不如去修仙。
嘉靖將主要精力放在修仙上,下麵安排嚴嵩梳理朝局,勉強提拔個徐階作為製衡,但又不給徐階大權,所謂製衡隻能流於表麵。
在嘉靖一番操作之後,朝局就現在這種混亂的樣子。
嚴黨貪腐無度,打擊異己,徐階一派韜光養晦,暗中下絆子,宮中勢力魚龍混雜,其中臭魚爛蝦居多。
其餘的像高拱勢單力孤,胡宗憲不想依附嚴黨,又不得不依附。
至於說清流...這夥兒人就是一群用嘴打架的黑社會,無權無勢無錢,整天搖頭晃腦互相吹捧,張口黎民百姓,閉口聖人子曰,仿佛讓他們掌權,立刻便萬世太平似的,你讓他們出去搞黨爭,他們沒那個能力知道嗎?
清流最大的本事就是打小報告,可嘉靖十二年不上朝,他們連皇上的麵都見不到,想打小報告都沒門路。
朝廷這種政治底色,表麵上似乎平衡了,實際上就是一棟爛房子,不出事時,大家還能平安無事,但凡有事就是一團亂麻。
麵對北方草原部落的掠奪束手無策,麵對東南倭患束手無策,麵對西北大旱束手無策,麵對雲南吐司造反照樣束手無策。
曆朝曆代血的教訓都在講述一個道理,黨爭隻能亡國,它無法強國!
當決朝大小事物都隻問站隊,不問對錯時,國家就離亂不遠了。
但精明的嘉靖卻迷信權謀,始終無法參透這個道理。
治國無捷徑,隻有上下一心,自上而下勵精圖治,才能讓國家強盛起來!
如今,嘉靖想要在太子府複刻一下朝廷的狀況,讓朱長壽也感受一下自己的無奈。
如果朱長壽能在太子府的養蠱吃雞大賽中勝出,擺平所有人,那就有資格到真正的朝堂上盤盤道了。
朝堂是一個比戰場還要兇險的地方,戰場上你至少知道敵人是誰,而朝堂之上嘛,那個丁汝夔在臨死前才知道下刀的居然他最信任的嚴嵩嚴閣老。
當然,想看朱長壽這個小猢猻吃癟,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嘉靖在內心不斷對自己說:朕是要曆練小混蛋,看樂子隻是順帶而已。
朱長壽的疑慮主要集中在嘉靖身上,不過他其實也想早點做些實事,在仙境的時候,他可是信馬聖的。
當然,哪怕是仙境那種高度工業化的時代,馬聖的理想依然沒能實現,他可沒有頭鐵到強推的程度。
朱長壽的想法很簡單,雖然我無法實現馬聖的理想,但稍微推動一下,讓時代齒輪能夠加速轉動,讓仙境早個百八十年到來,這輩子也就值了。
於是一家三口盤坐在榻上,敲定著太子府的諸般事宜。
.....
三日後,消息來了,太子府設在原景王府,擇一個黃道吉日,便可遷入。
三師三少的都安排完了,送了一份名單到了朱長壽手上,排頭第一個名字就是太師嚴嵩。
接下來是太傅徐階,太保呂方,很明顯三師都是虛的,被用來當棒棒糖賞給三個勢力的領袖,讓他們樂嗬樂嗬。
真正有意思的是三少,太子少師高拱,太子少傅張居正,太子少保胡宗憲。
三少才是真正幹實事的,高拱屬於中立派,張居正鐵徐階一脈,最為微妙的還是胡宗憲,他表麵上是嚴黨,但實際上也是個中立的。
下麵太子賓客,詹事府,左右春坊等等,林林總總,總共寫了十幾頁紙,看得朱長壽頭皮發麻。
這麽多人和這麽多事,到底要怎麽擺平?千頭萬緒摸不到個門路。
朱長壽仰天長歎道:“老頭子啊!我知道你想盡快踢開我,但也不用這麽急啊!”
接下來的日子,是在一片忙碌中進行的。
唯一掀起些波瀾的,是高拱去江浙迴來了,他第一件事就是上書彈劾胡宗憲卑鄙無恥。
朱長壽經曆了一場少師大戰少保的風波,體會了一次什麽叫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感覺。
事情是這樣的,高拱去江浙的時候,胡宗憲事先得到了消息,於是整頓軍備打了一場非常漂亮的仗。
可就在此時,倭寇的援軍到來,胡宗憲的大軍麵對倭寇的態勢發生轉變,變成了暫時的均勢。
雙方對峙了七天,胡宗憲先支撐不住,主要是明軍的軍糧和軍餉都沒了。
雖然都說什麽女真過萬不可敵之類的,然而世人都知道,明軍滿餉天下無敵!
然而沒錢的明軍立刻就軟了,如果繼續僵持胡宗憲反而有潰敗的危險,所以他偷偷在包圍網上打開一個缺口。
讓包圍網內的倭寇與援軍匯合,這夥倭寇也不敢再跟胡宗憲打,而是扭頭去了隔壁的福建,好一頓燒殺搶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