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啟的話音落下,殿內頓時陷入寂靜當中,朱元璋沒有迴應,也沒有看朱元啟,仍舊低著頭不知在想些什麽。


    外麵的馮國勝與郭興聽到之後,心髒的跳動陡然慢了半拍,隨即一陣狂跳,當即讓人將周邊圍得水泄不通,一副任何人都不能進去的架勢。


    朱元啟看著朱元璋,臉色平靜,他可不相信朱元璋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即便他沒有想過,李善長與劉伯溫也不可能會不在朱元璋耳邊念叨。


    畢竟南方一統是已經無可改變,就這一個基礎,都已經足夠,更何況,當今天下急需一個來繼續扛著誅元的大旗,這個人,也隻能是朱元璋。


    幾個唿吸過後,朱元璋才緩緩開口。


    “這個事,百室與劉伯溫,包括允升都與咱說過,咱也認真想過,如今,也確實該實行這一步了。


    現在正好你提出來了,你也想想,咱要是稱帝了,你當個什麽好?這事咱一直拿不定主意,咱私下也問過百室,結果這人,硬是一聲不吭,說自己愚笨。


    咱還能不知道他心裏想什麽,他李善長要都是愚笨之人,這天下間哪裏還有聰明人?


    而且除此之外,咱稱帝了,下麵那幫人,總得要封賞吧,像湯和、徐達、常遇春他們,最差也得是一個國公吧,但後麵還要北伐呢。


    這北伐一旦開始,他們立功之後,咱又該怎麽封?總不能給他們封王吧?那這豈不是亂套了?


    而且即便就是國公,又該給多少人?也不能給太多了,不然以後誰會稀罕這個?咱深知一個道理,一次給得太多,太容易,反而會讓一些人極為不滿足,到時一個個吵著要讓咱封王,咱該怎麽做?


    除了這些,零零散散的事太多了,這稱帝,並不是那麽好稱的,必須得做好萬全準備之後才能進行,不然不用北伐了,下麵一幫人,就開始內鬥了。


    弟,你跟咱一起想想,先把重要的事解決了,咱們再一個個處理,不然,這稱帝咱寧願再晚一些,免得咱們打下偌大的基業,就這樣分崩離析了。”


    朱元璋也是一臉愁眉,他不想稱帝嗎?他比誰都想,畢竟那可是稱帝了,過後就是皇帝了,想他前幾年還在為一口吃食苦苦掙紮,家中親人相繼離去,他卻無能為力。


    就這麽一個出身,現如今可以當皇帝了,他朱元璋再沉穩,一想到這些也無法保持那顆平靜的心。


    但朱元璋一想到稱帝之後將要麵臨的問題,又很是頭大,在朱元啟出兵北上之後,他就一直在想這些個問題該怎麽處理。


    除了這些之外,朝廷又該以什麽樣的方式建立,又該使用什麽製度,朱元璋很看好六部製,但那三省,他卻是極為反感。


    他也想過朱元啟所說的內閣製度,他也一直有在完善,但這個若是稱帝後就放出,底下的那幫子文人,會不會服?


    除了這些,需要麵對的問題還有很多,但就這幾點才是最為重要的,而其中朱元啟的安排,更是讓朱元璋頭大無比。


    現在他們兄弟,一個是吳王,一個是淮王,難道稱帝之後還能有兩個皇帝?這在朱元璋看來,要是這樣做,那才是真正的亂套了。


    到了現在,他還得為天下百姓而考量,當這個想法被自己否決之後,他一時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安排差了,他自己這關都過不去,但要安排好,還得不能讓新朝亂套,就這個問題,到了現在,他都沒有什麽好辦法。


    朱元啟聽著朱元璋說的問題,也是欣慰的笑了,如今在一切都提前的情況下,他也是真怕朱元璋腦門一熱,就心急火燎的準備稱帝。


    至於朱元璋說的這兩個問題,在他看來不是什麽問題,第一個他已經有了解決之法,至於第二個,朱元璋曆史中也是給出了辦法,說不定朱元璋現在就已經想到了一些。


    在朱元啟看來,稱帝之後真正難的,絕非是朱元璋說的這兩個問題。


    “哥,至於我怎麽安排,我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不過,這個問題我們最後再討論,我們先把其他事宜解決。


    至於下麵的那幫人怎麽安排,我相信哥心中一定也有了一些想法,我說說我的看法吧。


    那就是稱帝之後,已經封爵之人,暫不封賞,待北伐之後,再進行封賞,而對於沒有爵位之人,可根據其戰功,挑選一些出來封賞,至於想進一步者,同樣根據北伐之後來定。


    這樣既不會讓他們多想,也能調動眾人北伐的積極性,畢竟到時的北伐之戰,可是影響著他們最終的地位。


    這個法子哥你認為如何?”


    朱元璋聽完,也是笑了。


    “弟想的,跟咱想的差不多,不過咱以為得選幾個人戰功特別卓著的幾人出來,先封侯,如今他們的爵位都還是低了一些,咱都稱帝了,還是這樣也不像話。


    至於你的安排,既然最後來說,那咱就依你,另外,那內閣,咱們是稱帝之後先建立還是過後建立?”


    在封侯這塊,朱元啟也沒有去反駁朱元璋,畢竟朱元璋說的也確實比他說的要周到一些。


    而聽到內閣之事,朱元啟也是有些愁眉,雖然這個製度在如今可行,但這個人選,可是極度不好安置。


    內閣首輔,必然是李善長,這個是沒有任何疑問的,但李善長一旦知道這個內閣也就那樣之時,會不會反應強烈?畢竟在朱元璋稱帝之後,他就是丞相的不二人選,誰都爭不過他的,而這兩個位置的權力,可是天差地別的。


    然而若是拔高內閣的權重,那跟用三省又有什麽區別?就換了一個稱唿?


    朱元啟都在惡意的想著,要不就還是先不實行內閣,等胡惟庸當上丞相之後,便像曆史一般,讓他膨脹到去架空朱元璋,這樣不僅能宰一批人,還能直接成立內閣,就像原有的曆史一般。


    但這個想法一出現,就被朱元啟否決了,要是這樣做,內耗太大了,一下子就會損失太多人。


    “哥,內閣之事,我覺得還是得實行,不過可以適當增加一下內閣的權威,畢竟是百室要去的地方,等過後我們再削減一番就可以了。


    而且這個也是初次成立,沒有經驗可以總結,不妨先試一試,中途遇到問題,我們再去解決就好了,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能讓權力集中在下麵某一個人的手裏,而是必須哥你自己抓在手中。”


    朱元啟後麵的一番話,朱元璋很是認同,在他看來,底下的人權力太大,一些不該有的想法恐怕都會滋生出來,這個問題已經有許多朝代之人,驗證過了。


    朱元璋也是學習了不少秦、漢、唐、宋等的製度,了解了很多,也都是在為以後做準備。


    “好,這事咱聽伱的,過後咱先跟百室通通氣,看他是怎麽一個說法,畢竟不能寒了他的心啊。”


    朱元啟也是點點頭,這點也是他想要說的。


    這幾個問題解決之後,朱元啟也是說出了他準備的問題。


    “哥,除了這些,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首先就是這個白蓮教,哥你不覺得,他們力量,似乎有些大了啊,隨隨便便就能拉出數千教眾,要是哪天這些人不如意了,要行那造反之事,可是極為容易的。”


    朱元啟的話讓朱元璋心中一驚,以往他還真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他對於白蓮教,也沒有這麽重視,如今仔細一想,還真就像朱元啟說的一樣。


    朱元璋還深深記得,在他遊曆期間,在外的所見所聞,白蓮教的影響,可是真不小,煽動人心,極有一套。


    朱元璋隨即想著,即便這數千人的造反很容易就平定,但最終遭殃的,還是老百姓。


    朱元璋親身的經曆深深明白,當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是真能夠造反的,就當初的他與朱元啟一樣。


    朱元啟看著一臉凝重的朱元璋,隨即將北教之事,以及徐壽輝算計他們的事情講來,朱元璋聽後,也是舒了一口氣。


    “這徐壽輝,咱們還是小看了他啊,臨死前還擺了咱們一道,不過,如今看來,受益的還是咱們。


    至於這白蓮教,確實得收拾一番才行了,北教咱們得盡快引過來,先讓他們自己鬥吧,不過得隨時關注著那些人,畢竟他們可是掌軍的。


    即便他們不會去參與教內的事,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不過這白蓮教之事,現在咱們不宜插手,等後麵,咱們再慢慢收拾他們,而且,這白蓮教當中也有忠心之人,到時得好好安排一番了。”


    白蓮教的事,朱元璋以為自己能掌控得住,經由朱元啟這麽一說,他還是低估了,不過如今有了防備,他也很想看看究竟是哪些人在那裏跳。


    他朱元璋的刀,砍起人來可是一點都不頓的。


    朱元啟也沒有再說這個事,他也知道如今沒有辦法對白蓮教做什麽,不然他們要是有動作,那些不堅定的人說不得就會立刻反叛,這樣的內鬥,隻會牽扯他們的精力,並且消耗他們的錢糧。


    隻要有了防備,過後一一清算,也可以說是一個被迫的好方法吧,畢竟占據主動的,還是他們啊。


    當這個問題解決,朱元啟便說起接下來的一個問題。


    “哥,大軍這塊,你剛剛也說了,大將領兵,很容易就會掌控軍權,這個事,我們可得注意呢。


    我有個想法,就是建立京營,待稱帝之後,在都城應天,建立京營,隻要我們京營強大,任何地方反複,我們都可以平定,也是最有效能防備外軍的法子。


    雖曆朝曆代都有這樣做,在都城大營有大軍,但卻都有兩個致命的缺點,那便是戰力以及指揮。


    京營建立之後,時日一長,戰力就會不斷變弱,其次是大軍的指揮仍然是統兵大將,時日一久,隻識將軍,不識帝王。


    所以我建議,軍士一旦超過特定的年齡,必須進行清理,將其剔除,另外再單獨建立一個隻對哥你負責,且忠心的部門,負責給底下軍士講解他們是為誰而戰,是誰給他們提供了這麽豐厚的待遇。


    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效忠的是誰,同時每一段時間,哥你也親身去往軍營,讓大軍知道,他們效忠的是誰。


    除此之外,對於大軍的待遇,我認為應該加強,就是要鼓勵天下人,紛紛入軍,同時提高待遇,也是讓他們能夠更加忠心,更好的操練。


    其中需要注意的還有很多,但這個法子,哥你認為如何?”


    朱元璋愁眉沉思,朱元啟的這番話,他能理解,建立京營,同樣也是他本有的想法,但朱元啟說的建議,他卻在思量能不能有效的執行。


    經過前宋,且自己親身的經曆,他無比明白大軍的重要性,尤其是忠心這塊,以往曆朝曆代,都是重視將領,然而朱元啟這裏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卻是重視下麵的軍士,這讓朱元璋一時之間難以抉擇。


    至於另外組建一個忠心他的部門,這事朱元璋略微思考一番,便認為很是可行。


    他也是從小兵過來的,他很清楚,將領想要帶走自己部下之軍,簡直不要太容易,因為作為普通軍士,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效忠的是誰,或許也根本沒有效忠之心,隻是為了那一口吃食。


    而另外提高軍士待遇,在朱元璋看來就是為了實行忠於誰、為誰而戰這個問題做的準備,加上現在大軍原有基礎,這些若是實行下去,定然能更加有效果。


    朱元璋想了一會,過後才看向朱元啟。


    “咱弟說得是,不過,若是直接提高待遇,可能會適得其反,當他們隻需要入軍就能得到這些,到時又有多少人願意在戰場拚命廝殺呢?


    而且咱們現在對他們,不夠好嗎?就現在這些,隻要能一直做下去,他們定然會銘記在心。


    當然,也可適當增加一些,不過是在撫恤這裏加一些,另外大軍得勝,也可以增加一些賞賜,這樣便是足夠。


    弟你要知道,當他們不用在戰場上搏命便能擁有的,隻會讓他們越發懈怠,咱們隻要牢牢做好撫恤以及賞賜,他們必然會為咱們拚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兄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恰在時節逢上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恰在時節逢上君並收藏家兄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