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景和二十六年正月十六,林川昨晚迴來就被告知今天要上朝。這是這麽多年來的頭一次,他問了傳話的小公公,小公公隻是個傳話的,具體因為什麽讓林川參加朝會就不得而知了。
林川躺在床上仔細想了想,突然記得三公主林瑩之前說過年後要讓他們兄弟出宮,他想大概就是因為這事情吧,不過這也就是皇帝一道聖旨的事情,沒必要大張旗鼓的參加什麽朝會呀,林川是真不想參加什麽朝會,他怕一不小心卷入朝堂鬥爭什麽的麻煩。
不過,皇帝傳話了,他即便不情願也隻能乖乖去參加了。
正月十六天不亮,林川就在小娥的服侍下穿戴好皇子的朝服,他覺著那衣服除了好看一點也不舒服,看著華麗非凡還不如平常衣服穿著舒適。
穿戴好帶著小順子去往含元殿,這是大朝會舉辦的地方,四周一片漆黑,隻有小順子手裏提著燈籠發出一點昏暗的燈光,偶爾有幾處燈塔亮著燈火,也隻能照亮自己那一片地方,在遠些則超出能力範圍之外,無能為力了。
感覺走了好久,突然聽見前麵有人竊竊私語,一轉彎,突然一片亮光出現在眼前,含元門外已等候了不少的高官,林川都不敢想想他們得來的多早。
環顧四周,一個也不認識,正準備找個不顯眼的位置貓著等待,突然發現四皇子林河正倚靠在一棵大樹上打盹,林川吩咐小順子迴去,自己走向四皇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四皇子一個激靈,叫嚷道:“時間到了嗎?”邊說邊抬腿要往前走,林川一把拽住他,說“四哥,還沒呢。”
四皇子迴過神來,一看是林川,道:“我還以為時間到了呢,沒想到這參加朝會這麽累人,起個大早也就罷了,這麽冷的天還得在這等著,哎...”
林川道:“四哥你就別抱怨了,你看看前麵那幾位胡子都快白了的老大人都不說話,你個年輕小夥發什麽牢騷,小心讓父皇聽見了叫你次次來上早朝。”
四皇子一聽這話,趕緊捂上嘴巴,環顧左右道:“我才不想遭那罪呢,有這時間,窩在被窩裏看會小人書不比這自在、舒服?”
話音剛落,就聽見含元門的大門吱吱呀呀的打開了,緊接著有一個尖細的聲音拉著長音道:“時辰已到,入朝。”
林川跟著四皇子站在隊伍的最後邊,慢慢往前走,林川問道:“四哥,我們待會站哪兒你知道嗎,總不至於排在最後邊連殿都進不去吧?”
四皇子道:“別看我比你大,我也是頭一迴呀,也是心裏慌慌的。”
正在這時,聽見前麵有人在低聲叫喚,“看見四皇子和五皇子沒?看見四皇子和五皇子沒?”被問的大臣都在搖頭說沒看見。
四皇子聽見聲音趕緊道:“這裏,我們在這裏。”話音更落,就有一個老太監竄到二人跟前,著急忙慌的施禮參見,道:“參見四殿下、五殿下,您二位怎麽在這裏呀,趕緊隨老奴到前邊去吧。”
林川二人對視一眼頓時放下心來,總算不是兩眼一抹黑了,林川心裏忍不住吐槽:“這皇帝咋搞的教育嘛,作為皇子的他們事前竟然沒人教導過參加朝會該怎麽做,也是沒誰了。”
在老太監的引導下,二人一直走到群臣的前麵,在文臣的一側站好,一抬頭剛好看到太子走到他倆麵前站好,頓時感覺踏實了不少,趕緊行禮道:“參見太子殿下。”
太子道:“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多禮。”
四皇子道:“太子哥,我倆頭次參加這個心裏沒譜,你在這裏我們就放心了,嘿嘿。”
太子道:“這是宮內司禮部門的失職,我隨後會有處理。待會你們隻要看著、聽著就行,就當沒帶嘴巴。”太子細細交代著,二人不時點頭應和。
“皇上駕到.......”又是一個尖細的長音響起,林川本以為要三拜九叩高唿萬歲行禮的,結果看見太子和眾官員都在行拱手禮,趕忙有樣學樣,含糊其辭的跟著眾人拜道:“參見皇帝陛下,吾皇萬歲。”林川跟著喊道萬歲時差點沒止住喊出“萬歲萬萬歲”。還好,反應快,把到嘴邊的話給憋了迴來。
“眾卿免禮。”皇帝坐在禦座上道。
“謝陛下”眾人收手站定。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站班太監高聲道
隻見一胡子花白的官員出列行禮道:“臣有事啟奏。”
皇帝道:“說吧。
“臣聞,陛下諸皇子均已年長,二皇子和三皇子在外戍守邊關且均已成親,四皇子和五皇子還未得差事留在宮中。臣以為,該是讓諸位皇子遷出皇宮的時候了。”說完後躬身行禮。
太子知道二位弟弟對這些朝臣不認識,低聲介紹道:“這位是禮部侍郎王大人。”皇帝道:“其他愛卿有什麽異議嗎?”
又有一官員站出來道:“臣有話說。”太子道低聲道:“這是禮部尚書李大人。”
“臣以為,為使諸皇子遷出宮外符合禮製,更為彰顯皇帝陛下仁厚,當給諸位皇子封王。”
皇帝點點頭,說道:“那你覺的該封他們幾個什麽王?”林川這時也在打量這些朝臣,看見他們對禮部尚書的提議波瀾不驚,便知道這是皇帝和這些大佬已經商議好了的,朝會隻是個過程。
隻聽禮部尚書道:“臣以為,二皇子能文能武,戍邊寧關,可封寧王。三皇子文采斐然,戍守燕低新關,可封燕王。四皇子孝順仁愛,可封孝王。五皇子心思敏捷,可封靖王。”林川偷偷想到:“我和四哥的這個修飾詞是生生往生湊呀。”
皇帝對於禮部尚書的意見很是滿意,不過還是問道:“眾卿家以為如何?”
眾臣都是明白人,沒人想在這個時候出來找不自在,道:“臣等複議。”
皇帝道:“好吧,那就這樣定了,隨後擬製下發。”
正在眾人以為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的時候,隻聽皇帝繼續道:“朕意,他們四人各領王爵護衛三千人。”
這話一出,朝堂頓時炸了鍋,站在前幾排的大臣都是麵麵相覷,禮部尚書心想:“這之前也沒說過含有這迴事呀。”
“臣請陛下三思”隻見禮部尚書邊上一人出班行禮道。
“這是兵部尚書”太子繼續介紹道。
“臣以為,王爺護衛三千之數過於龐大,三百足矣。”兵部尚書話音更落,隻見頭排一位胡子花白的老臣道:“臣有異議,臣認為,王府不能有私兵,禁軍配屬護衛即可。”
太子繼續道:“這位是兩朝老臣,宰相,秦讓秦大人。”
林川躺在床上仔細想了想,突然記得三公主林瑩之前說過年後要讓他們兄弟出宮,他想大概就是因為這事情吧,不過這也就是皇帝一道聖旨的事情,沒必要大張旗鼓的參加什麽朝會呀,林川是真不想參加什麽朝會,他怕一不小心卷入朝堂鬥爭什麽的麻煩。
不過,皇帝傳話了,他即便不情願也隻能乖乖去參加了。
正月十六天不亮,林川就在小娥的服侍下穿戴好皇子的朝服,他覺著那衣服除了好看一點也不舒服,看著華麗非凡還不如平常衣服穿著舒適。
穿戴好帶著小順子去往含元殿,這是大朝會舉辦的地方,四周一片漆黑,隻有小順子手裏提著燈籠發出一點昏暗的燈光,偶爾有幾處燈塔亮著燈火,也隻能照亮自己那一片地方,在遠些則超出能力範圍之外,無能為力了。
感覺走了好久,突然聽見前麵有人竊竊私語,一轉彎,突然一片亮光出現在眼前,含元門外已等候了不少的高官,林川都不敢想想他們得來的多早。
環顧四周,一個也不認識,正準備找個不顯眼的位置貓著等待,突然發現四皇子林河正倚靠在一棵大樹上打盹,林川吩咐小順子迴去,自己走向四皇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四皇子一個激靈,叫嚷道:“時間到了嗎?”邊說邊抬腿要往前走,林川一把拽住他,說“四哥,還沒呢。”
四皇子迴過神來,一看是林川,道:“我還以為時間到了呢,沒想到這參加朝會這麽累人,起個大早也就罷了,這麽冷的天還得在這等著,哎...”
林川道:“四哥你就別抱怨了,你看看前麵那幾位胡子都快白了的老大人都不說話,你個年輕小夥發什麽牢騷,小心讓父皇聽見了叫你次次來上早朝。”
四皇子一聽這話,趕緊捂上嘴巴,環顧左右道:“我才不想遭那罪呢,有這時間,窩在被窩裏看會小人書不比這自在、舒服?”
話音剛落,就聽見含元門的大門吱吱呀呀的打開了,緊接著有一個尖細的聲音拉著長音道:“時辰已到,入朝。”
林川跟著四皇子站在隊伍的最後邊,慢慢往前走,林川問道:“四哥,我們待會站哪兒你知道嗎,總不至於排在最後邊連殿都進不去吧?”
四皇子道:“別看我比你大,我也是頭一迴呀,也是心裏慌慌的。”
正在這時,聽見前麵有人在低聲叫喚,“看見四皇子和五皇子沒?看見四皇子和五皇子沒?”被問的大臣都在搖頭說沒看見。
四皇子聽見聲音趕緊道:“這裏,我們在這裏。”話音更落,就有一個老太監竄到二人跟前,著急忙慌的施禮參見,道:“參見四殿下、五殿下,您二位怎麽在這裏呀,趕緊隨老奴到前邊去吧。”
林川二人對視一眼頓時放下心來,總算不是兩眼一抹黑了,林川心裏忍不住吐槽:“這皇帝咋搞的教育嘛,作為皇子的他們事前竟然沒人教導過參加朝會該怎麽做,也是沒誰了。”
在老太監的引導下,二人一直走到群臣的前麵,在文臣的一側站好,一抬頭剛好看到太子走到他倆麵前站好,頓時感覺踏實了不少,趕緊行禮道:“參見太子殿下。”
太子道:“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多禮。”
四皇子道:“太子哥,我倆頭次參加這個心裏沒譜,你在這裏我們就放心了,嘿嘿。”
太子道:“這是宮內司禮部門的失職,我隨後會有處理。待會你們隻要看著、聽著就行,就當沒帶嘴巴。”太子細細交代著,二人不時點頭應和。
“皇上駕到.......”又是一個尖細的長音響起,林川本以為要三拜九叩高唿萬歲行禮的,結果看見太子和眾官員都在行拱手禮,趕忙有樣學樣,含糊其辭的跟著眾人拜道:“參見皇帝陛下,吾皇萬歲。”林川跟著喊道萬歲時差點沒止住喊出“萬歲萬萬歲”。還好,反應快,把到嘴邊的話給憋了迴來。
“眾卿免禮。”皇帝坐在禦座上道。
“謝陛下”眾人收手站定。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站班太監高聲道
隻見一胡子花白的官員出列行禮道:“臣有事啟奏。”
皇帝道:“說吧。
“臣聞,陛下諸皇子均已年長,二皇子和三皇子在外戍守邊關且均已成親,四皇子和五皇子還未得差事留在宮中。臣以為,該是讓諸位皇子遷出皇宮的時候了。”說完後躬身行禮。
太子知道二位弟弟對這些朝臣不認識,低聲介紹道:“這位是禮部侍郎王大人。”皇帝道:“其他愛卿有什麽異議嗎?”
又有一官員站出來道:“臣有話說。”太子道低聲道:“這是禮部尚書李大人。”
“臣以為,為使諸皇子遷出宮外符合禮製,更為彰顯皇帝陛下仁厚,當給諸位皇子封王。”
皇帝點點頭,說道:“那你覺的該封他們幾個什麽王?”林川這時也在打量這些朝臣,看見他們對禮部尚書的提議波瀾不驚,便知道這是皇帝和這些大佬已經商議好了的,朝會隻是個過程。
隻聽禮部尚書道:“臣以為,二皇子能文能武,戍邊寧關,可封寧王。三皇子文采斐然,戍守燕低新關,可封燕王。四皇子孝順仁愛,可封孝王。五皇子心思敏捷,可封靖王。”林川偷偷想到:“我和四哥的這個修飾詞是生生往生湊呀。”
皇帝對於禮部尚書的意見很是滿意,不過還是問道:“眾卿家以為如何?”
眾臣都是明白人,沒人想在這個時候出來找不自在,道:“臣等複議。”
皇帝道:“好吧,那就這樣定了,隨後擬製下發。”
正在眾人以為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的時候,隻聽皇帝繼續道:“朕意,他們四人各領王爵護衛三千人。”
這話一出,朝堂頓時炸了鍋,站在前幾排的大臣都是麵麵相覷,禮部尚書心想:“這之前也沒說過含有這迴事呀。”
“臣請陛下三思”隻見禮部尚書邊上一人出班行禮道。
“這是兵部尚書”太子繼續介紹道。
“臣以為,王爺護衛三千之數過於龐大,三百足矣。”兵部尚書話音更落,隻見頭排一位胡子花白的老臣道:“臣有異議,臣認為,王府不能有私兵,禁軍配屬護衛即可。”
太子繼續道:“這位是兩朝老臣,宰相,秦讓秦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