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的人正是林川尋找的那驚鴻一瞥的姑娘,隻見她蓮步輕移,到了那混子跟前,福了一福,道:“我給這位客人道歉。”隨後直起身,冷著臉道:“你們這下滿意了吧,趕緊離開。”
那混子看見這姑娘出來,魂都飛了,根本沒聽見人家說什麽,哈喇子都淌了出來,伸手就要摸那姑娘的臉。
被時刻警惕的老趙頭揮手撥開了,那混子頓時來了勁,叫囂道:“老東西,敢動我,那你姑娘就送給我權當賠罪吧。”說著一腳將老趙頭給踹飛了出去,那姑娘驚叫一聲“爹”,正要去扶倒地的老趙頭,誰知被那混子一把拽住。
看到這裏,林川早已按捺不住,飛步而出,一把擰過那混子的手,混子吃痛,撒開了抓著姑娘的手,道:“是那個沒長眼的敢管老子的事?弟兄們給我揍他。”
其餘幾個混子聞言一擁而上,那姑娘剛將老趙頭扶起,轉身看見幾人衝向林川,頓時大驚,以為要連累這位公子了。
誰知還沒等她迴過神來,那幾個混子已被林川打倒在地,或抱著胳膊,或捂著肚子不停的呻吟。
這時,小順子三人趕緊護在林川身邊,林川推開他,走到剛才那個叫囂的混子跟前,蹲下身拍了拍他的臉,問道:“這家的花燈有問題嗎?”
那混子還想犯渾,一看林川的穿著,還有身後孔武有力的隨從,頓時蔫了,不住的道:“是我眼瞎,花燈沒問題、沒問題,好漢饒過我吧。”
林川道“以後再敢騷擾商戶,尤其是這一家,我把你剁碎了喂狗。”
混子不住的道:“不敢了、不敢了。”
“滾”林川沉聲道
幾個混子連滾帶爬相互扶持著逃離了這裏。周圍百姓看熱鬧結束了也紛紛散去,那姑娘把老趙頭扶著坐到凳子上,來到林川麵前行禮道:“趙燕兒多謝公子援手。”
林川看著這個如花般的美人有些發愣,訥訥道:“不客氣、不客氣。”
小順子道:“我家公子是誰,那幾個小毛賊還敢在我家公子麵前炸刺,找收拾。”
林川轉頭對小順子道:“要你多嘴。”隨後又對趙燕兒說道:“在下林川,如果你想感謝我呢,就把.....”林川沉吟著。
趙燕兒聽著這話頓時有點心慌,怕這公子挾恩圖報,提出什麽無理要求。
隻聽林川道:“就把你邊上的嫦娥玉兔燈送我吧。”
趙燕兒聽他說完頓時鬆了口氣,還好,她家現在什麽都缺,唯獨不缺花燈。趙燕兒轉身取下那盞花燈,遞給了林川,看著盡在眼前的美人,林川頓覺不虛此行,微笑著接過花燈,說道:“我也不是挾恩圖報的人,這盞燈該是多少錢我付給你。”說著裝模做樣的在身上摸了摸,尷尬道:“呀,出來的急,我的錢都在我兄弟身上。”問小順子道:“我四哥呢,怎麽走散了呀?”
小順子一臉懵,心想“不是你要分開的嗎,這會咋又成走散了呢”不過他還是老實的答道:“我也不道四公子去了哪裏。”
林川對他這個迴答很是滿意,點點頭,又對趙燕兒說道:“我看這樣吧,我先把我這塊玉佩押你這裏,等我找到我哥拿到錢,再來換迴來。”說著也不管趙燕兒答應不答應便把玉佩塞到人家手裏。
還沒等趙燕兒迴過神來,林川已經帶著三人匆匆走遠了。
趙燕兒看著手裏的玉佩,觸感極好,一看就知道是一塊上好的玉佩,正想著拒絕,發現幾人已走遠了,張了張嘴也沒好意思大聲叫喊。
隨手把玉佩翻了個麵,隻見玉佩中間有個“川”字,趙燕兒心想這大概就是林川的川字吧。
這時有客人過來買花燈趙燕兒隨手把玉佩放進自己的荷包裏了,幫忙應付著客人。
老趙頭看著女兒滿眼的心疼,本來自家也算是殷實之家,家有賢妻嬌女,經營點酒水生意,日子過得還不錯。誰知天佑不測風雲,寧州府去年夏天發大水,店鋪被淹,一家三口隻能背井離鄉,準備前往安州投奔親戚,走到半路得知安州也遭遇了洪災,無奈,隻能轉道向北到京城找朋友,眼看快要到京城了,妻子重病不治,銀錢花了不少,但仍未留住性命。隻剩父女二人輾轉來到京城,在朋友的推薦下盤了這麽一間小店。總算不至於露宿野外了,原本想繼續做點酒水生意,奈何本錢不夠,隻能倒賣些零碎,勉強度日。
女兒今晚本來是和朋友的女兒一塊出去的,不知道為何自己一個人迴來了,問了幾次,也不願細說,最後他也是大概了解到可能是因為朋友女兒帶趙燕兒參加了一個朋友的聚會,人家都是腰纏萬貫之輩,席間難免擠兌,更有甚者想納趙燕兒為妾,一氣之下匆匆返迴。
老趙頭無奈歎氣,真是人窮誌短、馬瘦毛長,往日備受追捧的女兒,今日薑然被人如此奚落,迴到家了還被混子欺負騷擾。
老趙頭望著忙前忙後的女兒,再看看眼前這熱鬧無比的街道,頓覺所有的繁華、熱鬧似乎都與他們無關,他們隻是流落他鄉的可憐人,本就不屬於這一方繁華,也許他們將這樣平平無奇的過完一生,也許他們明天將身無分文、家破人亡,這世道誰有說的準呢。
老趙頭歎了口氣,起身接過女兒手裏的活,說道:“你先進去吧,外麵有爹就成。”
趙燕兒看著略顯佝僂的父親,沒有多說什麽,轉身走迴店裏。她是心疼父親的,她怕自己待在外邊,萬一再來一撥混子之類的人,平白給我父親招來麻煩。
趙燕兒對目前的生活沒有什麽抱怨,唯一遺憾的是娘親沒能撐到京城,就差了五裏路,都能望見京城那高大的城牆了,但是娘親沒有等到,和無數的災民一樣倒在了那個冬天。
趙燕兒坐在桌邊,昏黃的油燈下麵一幅未完成的山水畫,這是她畫的,但是現在的她怎麽都靜不下心來繼續畫了,一下筆滿眼都是滔天的洪水和無家可歸的災民,她們想等著官府賑災安置,但除了那可照出人樣的稀粥再無其它。她們不想餓死、凍死,於是做出艱難決定,投奔親戚朋友。
也許我們是幸運的,至少他們在京城有了落腳的地方,很多人到現在都無處可去,很多人也許和娘親一樣長眠在那白雪皚皚的冬天。趙燕兒拿起筆,那半幅畫上畫了一隻燕子,格格不入,但是這是她的希望,“正月十五已到,春天應該不遠了吧”趙燕兒這樣想著。
那混子看見這姑娘出來,魂都飛了,根本沒聽見人家說什麽,哈喇子都淌了出來,伸手就要摸那姑娘的臉。
被時刻警惕的老趙頭揮手撥開了,那混子頓時來了勁,叫囂道:“老東西,敢動我,那你姑娘就送給我權當賠罪吧。”說著一腳將老趙頭給踹飛了出去,那姑娘驚叫一聲“爹”,正要去扶倒地的老趙頭,誰知被那混子一把拽住。
看到這裏,林川早已按捺不住,飛步而出,一把擰過那混子的手,混子吃痛,撒開了抓著姑娘的手,道:“是那個沒長眼的敢管老子的事?弟兄們給我揍他。”
其餘幾個混子聞言一擁而上,那姑娘剛將老趙頭扶起,轉身看見幾人衝向林川,頓時大驚,以為要連累這位公子了。
誰知還沒等她迴過神來,那幾個混子已被林川打倒在地,或抱著胳膊,或捂著肚子不停的呻吟。
這時,小順子三人趕緊護在林川身邊,林川推開他,走到剛才那個叫囂的混子跟前,蹲下身拍了拍他的臉,問道:“這家的花燈有問題嗎?”
那混子還想犯渾,一看林川的穿著,還有身後孔武有力的隨從,頓時蔫了,不住的道:“是我眼瞎,花燈沒問題、沒問題,好漢饒過我吧。”
林川道“以後再敢騷擾商戶,尤其是這一家,我把你剁碎了喂狗。”
混子不住的道:“不敢了、不敢了。”
“滾”林川沉聲道
幾個混子連滾帶爬相互扶持著逃離了這裏。周圍百姓看熱鬧結束了也紛紛散去,那姑娘把老趙頭扶著坐到凳子上,來到林川麵前行禮道:“趙燕兒多謝公子援手。”
林川看著這個如花般的美人有些發愣,訥訥道:“不客氣、不客氣。”
小順子道:“我家公子是誰,那幾個小毛賊還敢在我家公子麵前炸刺,找收拾。”
林川轉頭對小順子道:“要你多嘴。”隨後又對趙燕兒說道:“在下林川,如果你想感謝我呢,就把.....”林川沉吟著。
趙燕兒聽著這話頓時有點心慌,怕這公子挾恩圖報,提出什麽無理要求。
隻聽林川道:“就把你邊上的嫦娥玉兔燈送我吧。”
趙燕兒聽他說完頓時鬆了口氣,還好,她家現在什麽都缺,唯獨不缺花燈。趙燕兒轉身取下那盞花燈,遞給了林川,看著盡在眼前的美人,林川頓覺不虛此行,微笑著接過花燈,說道:“我也不是挾恩圖報的人,這盞燈該是多少錢我付給你。”說著裝模做樣的在身上摸了摸,尷尬道:“呀,出來的急,我的錢都在我兄弟身上。”問小順子道:“我四哥呢,怎麽走散了呀?”
小順子一臉懵,心想“不是你要分開的嗎,這會咋又成走散了呢”不過他還是老實的答道:“我也不道四公子去了哪裏。”
林川對他這個迴答很是滿意,點點頭,又對趙燕兒說道:“我看這樣吧,我先把我這塊玉佩押你這裏,等我找到我哥拿到錢,再來換迴來。”說著也不管趙燕兒答應不答應便把玉佩塞到人家手裏。
還沒等趙燕兒迴過神來,林川已經帶著三人匆匆走遠了。
趙燕兒看著手裏的玉佩,觸感極好,一看就知道是一塊上好的玉佩,正想著拒絕,發現幾人已走遠了,張了張嘴也沒好意思大聲叫喊。
隨手把玉佩翻了個麵,隻見玉佩中間有個“川”字,趙燕兒心想這大概就是林川的川字吧。
這時有客人過來買花燈趙燕兒隨手把玉佩放進自己的荷包裏了,幫忙應付著客人。
老趙頭看著女兒滿眼的心疼,本來自家也算是殷實之家,家有賢妻嬌女,經營點酒水生意,日子過得還不錯。誰知天佑不測風雲,寧州府去年夏天發大水,店鋪被淹,一家三口隻能背井離鄉,準備前往安州投奔親戚,走到半路得知安州也遭遇了洪災,無奈,隻能轉道向北到京城找朋友,眼看快要到京城了,妻子重病不治,銀錢花了不少,但仍未留住性命。隻剩父女二人輾轉來到京城,在朋友的推薦下盤了這麽一間小店。總算不至於露宿野外了,原本想繼續做點酒水生意,奈何本錢不夠,隻能倒賣些零碎,勉強度日。
女兒今晚本來是和朋友的女兒一塊出去的,不知道為何自己一個人迴來了,問了幾次,也不願細說,最後他也是大概了解到可能是因為朋友女兒帶趙燕兒參加了一個朋友的聚會,人家都是腰纏萬貫之輩,席間難免擠兌,更有甚者想納趙燕兒為妾,一氣之下匆匆返迴。
老趙頭無奈歎氣,真是人窮誌短、馬瘦毛長,往日備受追捧的女兒,今日薑然被人如此奚落,迴到家了還被混子欺負騷擾。
老趙頭望著忙前忙後的女兒,再看看眼前這熱鬧無比的街道,頓覺所有的繁華、熱鬧似乎都與他們無關,他們隻是流落他鄉的可憐人,本就不屬於這一方繁華,也許他們將這樣平平無奇的過完一生,也許他們明天將身無分文、家破人亡,這世道誰有說的準呢。
老趙頭歎了口氣,起身接過女兒手裏的活,說道:“你先進去吧,外麵有爹就成。”
趙燕兒看著略顯佝僂的父親,沒有多說什麽,轉身走迴店裏。她是心疼父親的,她怕自己待在外邊,萬一再來一撥混子之類的人,平白給我父親招來麻煩。
趙燕兒對目前的生活沒有什麽抱怨,唯一遺憾的是娘親沒能撐到京城,就差了五裏路,都能望見京城那高大的城牆了,但是娘親沒有等到,和無數的災民一樣倒在了那個冬天。
趙燕兒坐在桌邊,昏黃的油燈下麵一幅未完成的山水畫,這是她畫的,但是現在的她怎麽都靜不下心來繼續畫了,一下筆滿眼都是滔天的洪水和無家可歸的災民,她們想等著官府賑災安置,但除了那可照出人樣的稀粥再無其它。她們不想餓死、凍死,於是做出艱難決定,投奔親戚朋友。
也許我們是幸運的,至少他們在京城有了落腳的地方,很多人到現在都無處可去,很多人也許和娘親一樣長眠在那白雪皚皚的冬天。趙燕兒拿起筆,那半幅畫上畫了一隻燕子,格格不入,但是這是她的希望,“正月十五已到,春天應該不遠了吧”趙燕兒這樣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