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在黃帝宮召開了大臣會議,研究遷都問題。
大臣們一致讚成遷都,讚成遷迴橋山。
當時的人們,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遭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如洪水、幹旱等,人力又無法抗拒,隻有遷徙;有的部落或國家,兩三年遷徙一次是常事;像黃帝在具茨山建都十二年,在橋山先後建都達六十年,直到最後去世在橋山、安葬在橋山,在當時來說,是絕無僅有的。
黃帝開會,要研究的是,遷徙中的具體問題;由於有十二年前從橋山遷都具茨山的經驗,加之又建立了井、鄰、朋、裏、邑、都、師、州、中央的中央九級管理辦法,黃帝提出了一個具體遷徙方案,他說:“由大鴻帶一千軍隊,提前十天出發,在前逢山開路,遇水撘橋,保證道路通暢,到達橋山後,整修黃宮和橋山房屋;由常先帶一千二百名軍人,在大鴻出發五天後出發,在沿途設十二個移民接待站,解決移民沿途的吃、住和醫療問題;十二個接待站所需物質,由當地裏、邑、都、師、州解決,年終在上交國家物質中扣除;在大鴻出發後五天,移民開始出發;移民出發的順序,按具茨山山頂、山腰、山下、平原,分期分批出發;移民出發時,按井、鄰、朋、裏的組織機構、由井長、鄰長、朋長、裏長帶隊,有組織、有秩序地遷徙;凡願留下不走的黎民百姓,要給他們留足吃的和種子、工具;遷徒隊伍到達橋山後,基本按原來的居住地居住,井、鄰、朋、裏的組織和領導不變,保證機構正常運轉;炎黃寶鼎是國家和炎黃民族的象征,這次遷都,炎黃寶鼎也要隨遷橋山,安放在橋山黃宮外廣場,供炎黃子孫世代瞻仰;力牧帶兩百軍人,在大鴻出發五天後,按遷徙路線,運寶鼎迴橋山;風後帶農業、糧食、水利、釀造、醫藥、陶正、火正、造房、牧魚等大臣,與寶鼎同行;我和倉頡、王亥等最後離開!”
黃帝的這套遷徙方案,十分慎密,簡直是天衣無縫。
大臣們一致讚成。
力牧建議說:“黃帝,這個方案我完全讚成;我有個建議,不知可否?”
黃帝說:“你說!”
力牧說:“這次運送炎黃寶鼎,可否像上次那樣,組織沿途黎民百姓歡迎和參觀?”
黃帝說:“力牧的建議是個好建議,可這次不能這樣搞;這次,具茨山連遭兩年洪災,黎民百姓的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有的人一家全被泥石流掩埋,或全家被洪水衝走;有的人家人雖未全衝走,但留下孤兒寡母,日子十分艱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心思去搞這種活動;一切從儉,一切為了災民;等迴到橋山後,待國家緩過氣來,一定要隆重地搞一次歡慶活動,把炎黃寶鼎高高地樹起來,供炎黃子孫世世代代瞻仰,子子孫孫繁榮昌盛!”
黃帝的意見得到大臣們的一致讚成。
遷都橋山的行動,按黃帝的部署,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黃帝離開具茨山前,專程去大隗洞拜訪了大仙華蓋童子。
黃帝感謝大仙大隗,十二年來對他的支持幫助,邀請他今後去橋山講學,願意再當他的學生。
大隗知道,在洪水期間,黃帝認為自己工作沒作好,上天懲罰他而降下瀑雨;於是黃帝帶領大臣去具茨山天心石拜天,請求上天寬恕;黃帝還未開口說話,卻大口吐血,昏迷不醒;現在病未全瘉,又要遷都;此時,黃帝對上天仍心存內疚,便安慰說:“天降豪雨,乃自然也,你有何過?迴橋山後,多習‘道’、多講‘德’,橋國之福也!”
大仙大隗的意思,具茨山遭遇兩年洪水,是自然現象,不是你的過錯;今後迴橋山後,多研究客觀自然規律,多宣講、提高人的品德,橋國就國泰民安了。
黃帝謝過大仙,準備動身迴橋山了。
一個月後,黃帝迴到了橋山。
這時的橋山,山更青,水更秀,人更熱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具茨山洪水的陰影,逐漸在人們心中,慢慢淡出。
黃帝迴到橋山後,又聞到了橋山山頂的鬆柏枝香,又喝到了沮水河裏的水,又吃到了黃土地上長出的小米、包穀,又嚐到了沮水河裏的魚蝦,又遇到了一起長大的玩伴,又到祖墳前叩拜了祖宗;他一身輕鬆,在具茨山吐血後的身體,也得到恢複;他如魚得水,決心甩開膀子大幹一場,把橋山和橋國建設得更好,把炎黃民族引導到更加繁榮、輝煌的文明大道上去。
黃帝迴橋山後,接連開了幾次大臣會議。第一次大臣會議,全體大臣到齊;第二次大臣會議,陶正寧封缺習;第三次大臣會議,除陶正寧封繼續缺習外,火正祝融、建房大臣狄貨、造船大臣共鼓、製衣大臣胡曹、伯餘、製帽大臣胡巢、製鞋大臣於則等也缺習會議。
黃帝十分生氣,要處分這些大臣。
倉頡建議:“黃帝,先別處分,去問問他們為什麽缺習會議,再處分不遲。”
黃帝接受了倉頡的建議,一起去問陶正寧封,他為什麽缺習會議?
一到寧封的陶瓷廠,隻見這裏到處是人;陶正,就是陶瓷廠的廠長;廠裏,製陶人員有的和泥,有的製丕,有的燒陶,忙得不亦樂唿;廠外,購買陶器的人很多,有的人提著小米或包穀,有的抱著獸皮,在外等待;當時,還未發行貨幣,買、賣東西,靠的是以物易物,如用一張狐皮,可換五個土碗;一袋小米,可換三個陶罐。
寧封見黃帝來了,來不及梳洗,帶著渾身泥巴來見黃帝,叩頭後說:“黃帝,從具茨山遷徙迴來的人,都是兩手空空迴的橋山;迴橋山安家後,急需陶罐盛水,又需碗、碟吃飯;你看,來購陶器的人很多,我們隻有沒日沒夜地幹;這兩次沒來開會,請黃帝處分我!”
黃帝看了陶瓷廠的現狀,又看了看忙得團團轉的寧封,心中逐漸明白了一個問題,安慰寧封說:“你身為陶正,就是解決黎民百姓用陶器的問題,我處分你幹啥?”
黃帝又去了用火石製火的製火廠,縫製衣裳的製衣廠,縫製帽子、鞋子的帽鞋廠等,情況與陶瓷廠一樣;黃帝看了心想,這件事是我考慮不周,不但不應該處分他們,還應給他們鬆綁,讓他們甩開膀子幹。於是,黃帝心中的一個改變計劃,日趨成熟了,這就是:製陶、製火的事,是具體的一項工作,技術性很強;這些具體工作的領導,不能天天開會,他們隻要搞好他們分管的具體工作就行了;按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政企分開。
迴到黃宮後,黃帝與風後、倉頡等大臣商量,決定將陶正、火正的大臣職位去掉,專職從事製陶、製火工作;他們不再參加大臣會議,但還是享受大臣的待遇;黃帝還決定,將原來的製衣大臣,改為衣正,由胡曹、伯餘任正副衣正;將原來的帽鞋大臣,改為帽正和鞋正,由胡巢任帽正,於則任鞋正;將原來的造船大臣,改為船正,由共鼓任船正;將原來的建房大臣,改為房正,由狄貨任房正;將原來的釀酒大臣,改為酒正,由杜康任酒正;……這些人與陶正、火正一樣,享受大臣待遇,不再參加大臣會議,專職從事他們的技術領導工作。
後來,黃帝還任命了專門煉銅的銅正,專門熬鹽的鹽正,……
陶正、銅正等不屬大臣,他們今後歸誰領導、黃帝的命令誰向他們傳達呢?根據風後和倉頡的建議,什麽正實際就是什麽廠,如陶正就是陶瓷廠廠長;這些廠與黎民百姓的生活習習相關,又是國家提取貢賦的主要來源,是國家的經濟命脈;今後,應設一經濟大臣專管這些工廠。
黃帝采納了風後和倉頡的建議,設立了經濟大臣一職,由風後兼管;並用了近兩年的時間,將此任務一一落實;寧封、祝融、胡曹等十分滿意,他們都集中精力辦廠,廠越辦越好,黎民百姓滿意,黃帝也非常滿意。
五千多年前的黃帝,就把經濟工作和行政事務分開,是一偉大創舉。
大臣們一致讚成遷都,讚成遷迴橋山。
當時的人們,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遭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如洪水、幹旱等,人力又無法抗拒,隻有遷徙;有的部落或國家,兩三年遷徙一次是常事;像黃帝在具茨山建都十二年,在橋山先後建都達六十年,直到最後去世在橋山、安葬在橋山,在當時來說,是絕無僅有的。
黃帝開會,要研究的是,遷徙中的具體問題;由於有十二年前從橋山遷都具茨山的經驗,加之又建立了井、鄰、朋、裏、邑、都、師、州、中央的中央九級管理辦法,黃帝提出了一個具體遷徙方案,他說:“由大鴻帶一千軍隊,提前十天出發,在前逢山開路,遇水撘橋,保證道路通暢,到達橋山後,整修黃宮和橋山房屋;由常先帶一千二百名軍人,在大鴻出發五天後出發,在沿途設十二個移民接待站,解決移民沿途的吃、住和醫療問題;十二個接待站所需物質,由當地裏、邑、都、師、州解決,年終在上交國家物質中扣除;在大鴻出發後五天,移民開始出發;移民出發的順序,按具茨山山頂、山腰、山下、平原,分期分批出發;移民出發時,按井、鄰、朋、裏的組織機構、由井長、鄰長、朋長、裏長帶隊,有組織、有秩序地遷徙;凡願留下不走的黎民百姓,要給他們留足吃的和種子、工具;遷徒隊伍到達橋山後,基本按原來的居住地居住,井、鄰、朋、裏的組織和領導不變,保證機構正常運轉;炎黃寶鼎是國家和炎黃民族的象征,這次遷都,炎黃寶鼎也要隨遷橋山,安放在橋山黃宮外廣場,供炎黃子孫世代瞻仰;力牧帶兩百軍人,在大鴻出發五天後,按遷徙路線,運寶鼎迴橋山;風後帶農業、糧食、水利、釀造、醫藥、陶正、火正、造房、牧魚等大臣,與寶鼎同行;我和倉頡、王亥等最後離開!”
黃帝的這套遷徙方案,十分慎密,簡直是天衣無縫。
大臣們一致讚成。
力牧建議說:“黃帝,這個方案我完全讚成;我有個建議,不知可否?”
黃帝說:“你說!”
力牧說:“這次運送炎黃寶鼎,可否像上次那樣,組織沿途黎民百姓歡迎和參觀?”
黃帝說:“力牧的建議是個好建議,可這次不能這樣搞;這次,具茨山連遭兩年洪災,黎民百姓的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有的人一家全被泥石流掩埋,或全家被洪水衝走;有的人家人雖未全衝走,但留下孤兒寡母,日子十分艱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心思去搞這種活動;一切從儉,一切為了災民;等迴到橋山後,待國家緩過氣來,一定要隆重地搞一次歡慶活動,把炎黃寶鼎高高地樹起來,供炎黃子孫世世代代瞻仰,子子孫孫繁榮昌盛!”
黃帝的意見得到大臣們的一致讚成。
遷都橋山的行動,按黃帝的部署,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黃帝離開具茨山前,專程去大隗洞拜訪了大仙華蓋童子。
黃帝感謝大仙大隗,十二年來對他的支持幫助,邀請他今後去橋山講學,願意再當他的學生。
大隗知道,在洪水期間,黃帝認為自己工作沒作好,上天懲罰他而降下瀑雨;於是黃帝帶領大臣去具茨山天心石拜天,請求上天寬恕;黃帝還未開口說話,卻大口吐血,昏迷不醒;現在病未全瘉,又要遷都;此時,黃帝對上天仍心存內疚,便安慰說:“天降豪雨,乃自然也,你有何過?迴橋山後,多習‘道’、多講‘德’,橋國之福也!”
大仙大隗的意思,具茨山遭遇兩年洪水,是自然現象,不是你的過錯;今後迴橋山後,多研究客觀自然規律,多宣講、提高人的品德,橋國就國泰民安了。
黃帝謝過大仙,準備動身迴橋山了。
一個月後,黃帝迴到了橋山。
這時的橋山,山更青,水更秀,人更熱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具茨山洪水的陰影,逐漸在人們心中,慢慢淡出。
黃帝迴到橋山後,又聞到了橋山山頂的鬆柏枝香,又喝到了沮水河裏的水,又吃到了黃土地上長出的小米、包穀,又嚐到了沮水河裏的魚蝦,又遇到了一起長大的玩伴,又到祖墳前叩拜了祖宗;他一身輕鬆,在具茨山吐血後的身體,也得到恢複;他如魚得水,決心甩開膀子大幹一場,把橋山和橋國建設得更好,把炎黃民族引導到更加繁榮、輝煌的文明大道上去。
黃帝迴橋山後,接連開了幾次大臣會議。第一次大臣會議,全體大臣到齊;第二次大臣會議,陶正寧封缺習;第三次大臣會議,除陶正寧封繼續缺習外,火正祝融、建房大臣狄貨、造船大臣共鼓、製衣大臣胡曹、伯餘、製帽大臣胡巢、製鞋大臣於則等也缺習會議。
黃帝十分生氣,要處分這些大臣。
倉頡建議:“黃帝,先別處分,去問問他們為什麽缺習會議,再處分不遲。”
黃帝接受了倉頡的建議,一起去問陶正寧封,他為什麽缺習會議?
一到寧封的陶瓷廠,隻見這裏到處是人;陶正,就是陶瓷廠的廠長;廠裏,製陶人員有的和泥,有的製丕,有的燒陶,忙得不亦樂唿;廠外,購買陶器的人很多,有的人提著小米或包穀,有的抱著獸皮,在外等待;當時,還未發行貨幣,買、賣東西,靠的是以物易物,如用一張狐皮,可換五個土碗;一袋小米,可換三個陶罐。
寧封見黃帝來了,來不及梳洗,帶著渾身泥巴來見黃帝,叩頭後說:“黃帝,從具茨山遷徙迴來的人,都是兩手空空迴的橋山;迴橋山安家後,急需陶罐盛水,又需碗、碟吃飯;你看,來購陶器的人很多,我們隻有沒日沒夜地幹;這兩次沒來開會,請黃帝處分我!”
黃帝看了陶瓷廠的現狀,又看了看忙得團團轉的寧封,心中逐漸明白了一個問題,安慰寧封說:“你身為陶正,就是解決黎民百姓用陶器的問題,我處分你幹啥?”
黃帝又去了用火石製火的製火廠,縫製衣裳的製衣廠,縫製帽子、鞋子的帽鞋廠等,情況與陶瓷廠一樣;黃帝看了心想,這件事是我考慮不周,不但不應該處分他們,還應給他們鬆綁,讓他們甩開膀子幹。於是,黃帝心中的一個改變計劃,日趨成熟了,這就是:製陶、製火的事,是具體的一項工作,技術性很強;這些具體工作的領導,不能天天開會,他們隻要搞好他們分管的具體工作就行了;按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政企分開。
迴到黃宮後,黃帝與風後、倉頡等大臣商量,決定將陶正、火正的大臣職位去掉,專職從事製陶、製火工作;他們不再參加大臣會議,但還是享受大臣的待遇;黃帝還決定,將原來的製衣大臣,改為衣正,由胡曹、伯餘任正副衣正;將原來的帽鞋大臣,改為帽正和鞋正,由胡巢任帽正,於則任鞋正;將原來的造船大臣,改為船正,由共鼓任船正;將原來的建房大臣,改為房正,由狄貨任房正;將原來的釀酒大臣,改為酒正,由杜康任酒正;……這些人與陶正、火正一樣,享受大臣待遇,不再參加大臣會議,專職從事他們的技術領導工作。
後來,黃帝還任命了專門煉銅的銅正,專門熬鹽的鹽正,……
陶正、銅正等不屬大臣,他們今後歸誰領導、黃帝的命令誰向他們傳達呢?根據風後和倉頡的建議,什麽正實際就是什麽廠,如陶正就是陶瓷廠廠長;這些廠與黎民百姓的生活習習相關,又是國家提取貢賦的主要來源,是國家的經濟命脈;今後,應設一經濟大臣專管這些工廠。
黃帝采納了風後和倉頡的建議,設立了經濟大臣一職,由風後兼管;並用了近兩年的時間,將此任務一一落實;寧封、祝融、胡曹等十分滿意,他們都集中精力辦廠,廠越辦越好,黎民百姓滿意,黃帝也非常滿意。
五千多年前的黃帝,就把經濟工作和行政事務分開,是一偉大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