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堯將曆山封賜給了虞舜,這片土地南臨滔滔江水,北依巍峨高山,景色秀麗,物產豐富。帝堯的意思很明顯,希望虞舜能在此地安心治水,不必為其他瑣事煩憂。虞舜明白帝堯的良苦用心,領著娥皇女英,拜謝了帝堯的恩典。


    “夫君,這曆山雖好,卻過於偏遠了些,隻怕委屈你了。”娥皇站在山坡上,望著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秀眉微蹙。


    虞舜握住娥皇的手,柔聲說道:“娥皇,你我夫妻一體,何來委屈之說?我意已決,就在此地建一處宅院,你我再帶上女英,遠離朝堂紛爭,豈不快哉?”


    女英也走上前來,拉住娥皇的另一隻手,笑道:“姐姐,都說這曆山風景秀美,物產豐富,咱們姐妹二人正好可以學學農桑之事,為夫君分憂。”


    娥皇見丈夫和妹妹都如此說,也不再堅持,隻是心中仍有一絲擔憂揮之不去。


    虞舜深知娥皇的顧慮,她是帝堯之女,自幼錦衣玉食,如今要在這偏遠之地生活,難免有些不習慣。但他相信,以娥皇的賢良淑德,定能克服這些困難。


    三人商議一番,決定在媯汭河畔選一處地勢平坦,風景優美的地方建造宅院。虞舜親自參與設計,宅院雖不比皇宮奢華,卻也精致典雅,別有一番風味。


    入住新宅後,娥皇女英不忘虞舜的親人,她們深知虞舜的父親瞽叟雙目失明,生活不便,便想著送些東西過去以盡孝心。


    “夫君,妾身聽說父親大人最近身體欠佳,心中甚是擔憂。身為兒媳想備些禮物,派人送去,不知夫君意下如何?”娥皇一邊為虞舜整理衣袍,一邊輕聲問道。


    虞舜聞言,放下手中的竹簡,看著娥皇,眼中滿是感動:“還是夫人想的周到,隻是父親性情古怪,我那繼母更是心胸狹隘,我擔心……”


    “夫君不必擔心,妾身知道該怎麽做。”娥皇柔聲打斷虞舜的話,眼中閃過一絲智慧的光芒。


    第二日,娥皇便命人準備了一頭健壯的黃牛和滿滿一車的糧食,準備送往虞舜的老家。


    “姐姐,咱們送這麽多東西過去,會不會讓父親和繼母覺得咱們是在炫耀?”女英有些擔憂地問道。


    “妹妹有所不知,父親雙目失明,生活不便。這頭牛可以幫他耕種田地,而這些糧食,足夠他們一家老小吃上一年了。咱們這樣做,並非炫耀,而是為了讓夫君安心。”娥皇解釋道。


    “姐姐想的周到,是妹妹愚鈍了。”女英恍然大悟。


    虞舜自然也明白娥皇的良苦用心,心中感動不已。他派了兩個親信,護送著禮物,前往故鄉。他覺得父親也不容易,因為母親去世而眼睛哭瞎了。雖然小時候他與繼母任女對他不好,但是畢竟他是他的父親。


    幾日後,親信返迴曆山,向虞舜稟報了此行的見聞。


    “啟稟大人,小的們已經將禮物送到,老人家和夫人十分歡喜,再三感謝大人的孝心。”親信恭敬地說道。


    “那就好。”虞舜點點頭,又問道,「家中可還有什麽事情發生?」


    “迴大人,小的們還聽說,老人家最近添了個小公子,已經會走路了,取名叫做‘象’。”


    虞舜聞言,先是一愣,隨即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父親年事已高,如今有了兒子,也算是老有所依。”


    虞舜臉上的笑容漸漸凝固。他想起父親已然花甲之年,而自己到唐都已有好幾年,有個弟弟照顧父親自然是好事情。


    親信愣了一下,他支支吾吾地說道:“迴……迴大人,小的們也不知,隻聽說……隻聽說……”


    “隻聽說是什麽?”虞舜猛地站起身,逼近一步,眼神淩厲地盯著親信。


    親信嚇得一個哆嗦,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顫聲道:“隻聽說……是老人家在山上砍柴時,遇到一位仙姑,仙姑見老人家可憐,便……”


    “仙姑?”虞舜冷笑一聲,一甩袖袍,打斷了親信的話,“荒唐!這世上哪來的仙姑?你分明是欺我遠離故土,不知家中之事!”


    娥皇見狀,連忙上前拉住虞舜的衣袖,柔聲勸道:“夫君息怒,想來是下人們胡亂猜測,當不得真。父親大人年事已高,如今有了孩兒,也是一件喜事,夫君何必動怒?”


    虞舜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怒火,他知道娥皇說得有理,但心中那股怪異的感覺卻揮之不去。他揮了揮手,示意親信退下,獨自一人在院中來迴踱步。


    “夫君,你是不是還在擔心父親?”娥皇走到虞舜身邊,輕聲問道。


    虞舜停下腳步,看著娥皇擔憂的眼神,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我沒事,隻是有些擔心父親的身體,畢竟年紀大了,還要照顧幼子……”


    “夫君放心,我已經命人準備了一些補品和孩童的衣物,明日一早便派人送去。”娥皇善解人意地說道。


    虞舜點點頭,輕輕將娥皇攬入懷中,心中卻更加煩亂。他總覺得這件事透著一股詭異,但又說不出哪裏不對勁。隻能說是繼母要強,鼓意渲染象的出生,希望他長大也能有成就。


    夜深了,虞舜躺在床上,卻翻來覆去難以入眠。娥皇見他如此,便起身為他披上一件外衣,柔聲問道:“夫君,你怎麽了?還在為父親的事情煩心嗎?”


    虞舜歎了口氣,說道:“我總覺得這件事有些蹊蹺,但又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或許是我多慮了。”


    “夫君,你也不必太過憂心,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明日我陪你一同迴去看看,或許就能解開你心中的疑惑了。”娥皇柔聲安慰道。


    虞舜聞言,心中一動,是啊,與其在這裏胡思亂想,不如迴去看看,或許一切就能真相大白了。想到這裏,他心中的煩悶頓時消散了不少,握著娥皇的手,柔聲道:“還是你想得周到,明日我們便一同迴去。”


    第二日清晨,虞舜和娥皇便帶著禮物,踏上了迴鄉之路。


    一路上,崎嶇的山路顛簸不斷,虞舜卻顧不得這些,滿腦子都是那個突然出現的“弟弟”。「象」這個名字,如同烙鐵般深深印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娥皇體貼地握住他的手,柔聲安慰:“夫君不必憂心,或許隻是個誤會,等見到父親問清楚便好。繼母可能對夫君有嫉妒之心。”


    虞舜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心中卻愈發沉重。


    終於迴到了故鄉,熟悉的茅草屋,門前那棵老槐樹,一切都如同記憶中那般親切,卻又透著一絲陌生。虞舜深吸一口氣,壓抑著內心的不安,邁步走進院門。


    下一刻,他卻如遭雷擊般愣在原地。


    院子裏,一個身著粗布麻衣,身材魁梧的男子正手持木棍,教一個三四歲的孩童習武。那孩童虎頭虎腦,揮舞著手中的木棍,口中奶聲奶氣地喊著:“嘿哈!嘿哈!”


    那男子不是別人,正是虞舜的父親,瞽叟。而那個孩童,便是那個突然出現的「弟弟」——象。


    “父親!”虞舜的聲音幹澀沙啞,仿佛卡在了喉嚨裏。


    瞽叟聞聲轉過身,聽到虞舜和娥皇、女英的叫聲,先是一愣,隨即臉上露出狂喜之色,扔下木棍,快步迎了上來:“舜兒!你迴來了!我的好兒子!”


    虞舜被父親緊緊抱住,一股複雜的情緒湧上心頭。他強忍著心中的疑問,拍了拍父親的背,低聲說道:“父親,是我迴來了。”


    “迴來就好,迴來就好啊!”瞽叟激動地老淚縱橫,“你不知道,這些年你不在家,我……”


    他突然頓住,似乎意識到自己失言,連忙岔開話題,“來來來,快進屋,我這就去殺雞宰羊,好好慶祝你迴來!”


    虞舜不著痕跡地推開父親,目光落在那名叫「象」的孩子身上,那孩子也正好奇地打量著他,烏黑的眼珠裏充滿了天真無邪。


    “父親,”虞舜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這孩子……是誰?”


    瞽叟愣了一下,隨即笑著說道:“這是你弟弟啊,你走後不久,他便出生了。”


    “弟弟?”虞舜眉頭緊鎖,“可是……可是……”


    “我知道你想問什麽。”瞽叟歎了口氣,拉著虞舜和娥皇走進屋內,“此事說來話長,待我慢慢道來……”


    他頓了頓,目光望向窗外,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緩緩開口道:“那日,我上山砍柴,不慎跌落山崖,昏迷了過去……此時,一位白發老者說你繼母會懷上孩子。果然,不久你繼母就懷上了象。象生下來,你繼母就跟別人說是上天賜的兒子。”


    虞舜的心猛地一沉,難道父親真的遇到了仙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迴三海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鹹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鹹溪並收藏夢迴三海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