瞽叟渾濁的眼眸望向窗外,似是陷入久遠的迴憶,“我醒來時,身邊躺著一個嬰孩,哇哇啼哭。我當時又驚又怕,以為是山神顯靈,可仔細一看,那孩子分明是我的骨肉……”
虞舜的心跳如鼓擂般,父親的話語如同驚濤,一波波衝擊著他的理智。
“象兒,快來見過你哥哥。”瞽叟招了招手。那名叫「象」的孩子立刻跑了過來,仰著小臉看著虞舜,奶聲奶氣地喊道:“哥哥!”
虞舜強忍著心中的苦澀,擠出一絲笑容,摸了摸孩子的頭。
“舜兒啊,我知道你心中有疑惑,可這孩子是無辜的,你……”瞽叟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虞舜打斷。
“我知道了,父親。”虞舜深吸一口氣,“我會好好照顧他的。”
接下來的日子裏,虞舜強迫自己接受了“象”的存在。他努力扮演好一個哥哥的角色,教“象”讀書習武,與他玩耍嬉戲。然而,那個突然出現的“弟弟”卻像一根刺,深深紮在他的心頭,揮之不去。弟弟聽從任女蠱惑,爭強好勝,貪圖便宜。
為了逃避心中的煩悶,虞舜將更多的心思投入到耕作之中。他帶著族人開墾荒地,種植糧食,將部落治理得井井有條。
一日,虞舜帶著族人來到曆山腳下開墾荒地。曆山地勢險峻,土地貧瘠,一直無人問津。然而,虞舜卻不嫌棄,他帶領族人披荊斬棘,開墾出一畝畝良田。
“舜啊,這地這麽難種,咱們費這麽大勁做什麽?”族人們累得氣喘籲籲,不解地問道。
“是啊,舜,咱們不如去別處看看吧?”
虞舜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指著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堅定地說道:“不,這裏雖然貧瘠,但隻要我們肯付出汗水,就能讓它變成寶地,就能讓我們的族人過上好日子!”
族人們被虞舜的熱情所感染,紛紛鼓起幹勁,繼續揮動鋤頭,開墾荒地。
在虞舜的帶領下,曆山腳下的荒地變成了一片片良田。糧食豐收了,族人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而虞舜的名聲也漸漸傳揚開來。
然而,虞舜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深知,隻有不斷學習,才能更好地帶領族人創造美好的生活。於是,他離開曆山,前往雷澤學習先進的捕魚技術,又到黃河岸邊學習製作陶器。
無論走到哪裏,虞舜都以謙虛的態度學習新知識,並將其傳授給更多的人。他改進捕魚工具,傳授捕魚技巧,使得雷澤漁獲頗豐;他改進陶器工藝,燒製出更加精美實用的陶器,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
虞舜每到一處,都以其勤勞、善良和智慧贏得了人們的愛戴。他所到之處,人們都紛紛效仿他的行為,相互謙讓,共同進步。
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三年過去了。
虞舜改變了鯀的治水方法,變堵為疏,取得了很好的治水效果。
當初荒涼的曆山腳下,已經變成了一座繁華的都市。人們安居樂業,過著幸福的生活。
這一切,都被一個人看在眼裏,他就是——帝堯。
“這個虞舜,果然名不虛傳。”帝堯站在高高的城牆上,望著遠處熱鬧的景象,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來人,備一份厚禮,我要親自去拜訪這位賢才。”
帝堯的鑾駕浩浩蕩蕩,旌旗蔽日,一路向曆山而來。儀仗隊伍綿延數裏,百姓們夾道相迎,爭相目睹這位傳說中聖明的攝政君。帝堯坐在高高的戰車上,看著眼前繁華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
曆山腳下,原本隻是一片荒蕪之地,如今卻已是一片欣欣向榮。良田阡陌縱橫,房屋鱗次櫛比,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一切都離不開那個叫虞舜的年輕人。
“帝君,前麵就是虞舜的住處了。”一名侍衛恭敬地稟報。帝堯點點頭,走下戰車,在一眾侍衛的簇擁下,向著一處樸素的院落走去。
虞舜聽到帝堯到來的消息,連忙出門迎接。隻見他身穿粗布麻衣,卻難掩其俊朗不凡的氣質。帝堯看著眼前的年輕人,心中更加讚賞。
“虞舜啊,”帝堯親切地拍了拍虞舜的肩膀,“久聞你的能力,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虞舜謙遜地 :“帝君過讚了,舜不過是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罷了。”
“哈哈哈,好一個綿薄之力!”帝堯爽朗地笑了,“走,我們進去說話。”
虞舜將帝堯迎進屋內,奉上清茶。帝堯環顧四周,隻見屋內陳設簡陋,卻收拾得幹淨整潔。
“虞舜啊,”帝堯放下茶杯,開門見山地說道,“朕此次前來,是想請你到朝中輔佐朕治理天下,不光要你繼續治水。”
虞舜聞言,心中一驚,連忙推辭道:“帝君,舜才疏學淺,恐怕難以勝任如此重任。”
“虞舜,你就不要推辭了。”帝堯說道,“你的才能,朕都看在眼裏。你治理曆山,使百姓安居樂業,這難道不是最好的證明嗎?”
“可是……”
“沒有什麽可是的!”帝堯打斷虞舜的話,“朕意已決,你就不要再推辭了。”
虞舜見帝堯態度堅決,知道自己再推辭下去,隻會讓帝堯更加不悅,便不再言語。
帝堯見虞舜答應下來,心中大喜,當即決定在曆山住下,與虞舜徹夜長談,共商天下大事。
夜深了,房間裏燭火搖曳。帝堯與虞舜促膝而談,從天文地理,談到治國之道,兩人相談甚歡,仿佛忘卻了時間。
“虞舜啊,”帝堯放下手中的酒杯,看著虞舜的眼睛,意味深長地說道,“父皇老了,這天下,終究是要交給年輕人的。”
虞舜聽到這話,心中一凜,他知道,帝堯這番話,並非隻是隨口說說。他抬起頭,看著眼前這位年邁的君主,心中激蕩萬分。
虞舜的心跳仿佛在這一刻漏了一拍,帝堯的眼神太過深邃,他仿佛能從中窺見星辰大海,又仿佛隻是一汪平靜的深潭。他按捺住心中翻湧的情緒,微微低頭,掩飾住眼中的波瀾。
“帝君說笑了,您正值壯年,治理天下之事,還需您多多費心。”虞舜說道。
其實,虞舜也知道帝堯想將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丹朱,但是丹朱確實能力不濟。
“哈哈哈,”帝堯爽朗的笑聲在房間裏迴蕩,“虞舜啊虞舜,你還是太年輕了。朕已過天命之年,還能有多少個春秋?這天下,終究是你們年輕人的。”他說著,又給自己斟了一杯酒,一飲而盡,仿佛要把所有的煩憂都衝刷幹淨。
虞舜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看著帝堯。燭光映照下,帝堯的麵容顯得有些疲憊,眼角的皺紋似乎又深了幾分。這個曾經叱吒風雲的華夏首領,如今也已經步入了遲暮之年。
「“你啊,也不用跟父皇這般拘束,”帝堯放下酒杯,語氣中帶著幾分調侃,“朕知道你心中有抱負,也有能力。隻是這天下之大,並非一人之力可以治理,你需要幫手,也需要機會。”
虞舜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帝堯,“帝君的意思是……”
“父皇老了,很多事情,力不從心了,”帝堯長歎一口氣,“我需要一個繼承人,一個能帶領大華夏,走向繁榮昌盛的繼承人。“
虞舜的心髒猛地跳動起來,他知道,這才是帝堯今晚真正想要說的話。他深吸一口氣,壓抑住內心翻湧的思緒,語氣平靜地問道:“帝君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帝堯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道:“你覺得,朕的幾個兒子如何?“
虞舜微微皺眉,這個問題,可不好迴答。帝堯膝下有十子,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為了爭奪權力,早已鬧得不可開交。他沉吟片刻,斟酌著說道:“各位皇子天資聰穎,各有千秋……”
“哈哈哈,”帝堯打斷了虞舜的話,語氣中帶著幾分自嘲,“虞舜啊虞舜,你還是太善良了。朕的這幾個兒子,一個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隻知道爭權奪利,吃喝逍遙,哪裏懂得治理天下?”
虞舜沉默不語,他不知道該如何接話,帝堯的話雖然說得直白,但卻句句屬實。
“朕觀察你很久了,”帝堯突然話鋒一轉,目光銳利地盯著虞舜,“你雖然出身卑微,但卻心懷天下,有勇有謀。更難得的是,你有一顆仁愛之心,這正是治理天下最需要的品質。”
虞舜的心跳得厲害,他感覺自己仿佛站在懸崖邊上,隻要輕輕一推,就會跌入萬丈深淵。他不知道帝堯這番話是試探還是真心,更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
“朕有意,將帝位傳於你,”帝堯的聲音仿佛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卻又清晰地敲擊著虞舜的耳膜,“你可願意?“
房間裏一片寂靜,隻有燭火偶爾發出劈啪的聲響,仿佛在為這沉重的氣氛增添幾分緊張。虞舜張了張嘴,卻發不出任何聲音,他的大腦一片空白,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隻剩下帝堯這句話在耳邊迴蕩。
虞舜的心跳如鼓擂般,父親的話語如同驚濤,一波波衝擊著他的理智。
“象兒,快來見過你哥哥。”瞽叟招了招手。那名叫「象」的孩子立刻跑了過來,仰著小臉看著虞舜,奶聲奶氣地喊道:“哥哥!”
虞舜強忍著心中的苦澀,擠出一絲笑容,摸了摸孩子的頭。
“舜兒啊,我知道你心中有疑惑,可這孩子是無辜的,你……”瞽叟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虞舜打斷。
“我知道了,父親。”虞舜深吸一口氣,“我會好好照顧他的。”
接下來的日子裏,虞舜強迫自己接受了“象”的存在。他努力扮演好一個哥哥的角色,教“象”讀書習武,與他玩耍嬉戲。然而,那個突然出現的“弟弟”卻像一根刺,深深紮在他的心頭,揮之不去。弟弟聽從任女蠱惑,爭強好勝,貪圖便宜。
為了逃避心中的煩悶,虞舜將更多的心思投入到耕作之中。他帶著族人開墾荒地,種植糧食,將部落治理得井井有條。
一日,虞舜帶著族人來到曆山腳下開墾荒地。曆山地勢險峻,土地貧瘠,一直無人問津。然而,虞舜卻不嫌棄,他帶領族人披荊斬棘,開墾出一畝畝良田。
“舜啊,這地這麽難種,咱們費這麽大勁做什麽?”族人們累得氣喘籲籲,不解地問道。
“是啊,舜,咱們不如去別處看看吧?”
虞舜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指著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堅定地說道:“不,這裏雖然貧瘠,但隻要我們肯付出汗水,就能讓它變成寶地,就能讓我們的族人過上好日子!”
族人們被虞舜的熱情所感染,紛紛鼓起幹勁,繼續揮動鋤頭,開墾荒地。
在虞舜的帶領下,曆山腳下的荒地變成了一片片良田。糧食豐收了,族人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而虞舜的名聲也漸漸傳揚開來。
然而,虞舜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深知,隻有不斷學習,才能更好地帶領族人創造美好的生活。於是,他離開曆山,前往雷澤學習先進的捕魚技術,又到黃河岸邊學習製作陶器。
無論走到哪裏,虞舜都以謙虛的態度學習新知識,並將其傳授給更多的人。他改進捕魚工具,傳授捕魚技巧,使得雷澤漁獲頗豐;他改進陶器工藝,燒製出更加精美實用的陶器,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
虞舜每到一處,都以其勤勞、善良和智慧贏得了人們的愛戴。他所到之處,人們都紛紛效仿他的行為,相互謙讓,共同進步。
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三年過去了。
虞舜改變了鯀的治水方法,變堵為疏,取得了很好的治水效果。
當初荒涼的曆山腳下,已經變成了一座繁華的都市。人們安居樂業,過著幸福的生活。
這一切,都被一個人看在眼裏,他就是——帝堯。
“這個虞舜,果然名不虛傳。”帝堯站在高高的城牆上,望著遠處熱鬧的景象,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來人,備一份厚禮,我要親自去拜訪這位賢才。”
帝堯的鑾駕浩浩蕩蕩,旌旗蔽日,一路向曆山而來。儀仗隊伍綿延數裏,百姓們夾道相迎,爭相目睹這位傳說中聖明的攝政君。帝堯坐在高高的戰車上,看著眼前繁華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
曆山腳下,原本隻是一片荒蕪之地,如今卻已是一片欣欣向榮。良田阡陌縱橫,房屋鱗次櫛比,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一切都離不開那個叫虞舜的年輕人。
“帝君,前麵就是虞舜的住處了。”一名侍衛恭敬地稟報。帝堯點點頭,走下戰車,在一眾侍衛的簇擁下,向著一處樸素的院落走去。
虞舜聽到帝堯到來的消息,連忙出門迎接。隻見他身穿粗布麻衣,卻難掩其俊朗不凡的氣質。帝堯看著眼前的年輕人,心中更加讚賞。
“虞舜啊,”帝堯親切地拍了拍虞舜的肩膀,“久聞你的能力,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虞舜謙遜地 :“帝君過讚了,舜不過是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罷了。”
“哈哈哈,好一個綿薄之力!”帝堯爽朗地笑了,“走,我們進去說話。”
虞舜將帝堯迎進屋內,奉上清茶。帝堯環顧四周,隻見屋內陳設簡陋,卻收拾得幹淨整潔。
“虞舜啊,”帝堯放下茶杯,開門見山地說道,“朕此次前來,是想請你到朝中輔佐朕治理天下,不光要你繼續治水。”
虞舜聞言,心中一驚,連忙推辭道:“帝君,舜才疏學淺,恐怕難以勝任如此重任。”
“虞舜,你就不要推辭了。”帝堯說道,“你的才能,朕都看在眼裏。你治理曆山,使百姓安居樂業,這難道不是最好的證明嗎?”
“可是……”
“沒有什麽可是的!”帝堯打斷虞舜的話,“朕意已決,你就不要再推辭了。”
虞舜見帝堯態度堅決,知道自己再推辭下去,隻會讓帝堯更加不悅,便不再言語。
帝堯見虞舜答應下來,心中大喜,當即決定在曆山住下,與虞舜徹夜長談,共商天下大事。
夜深了,房間裏燭火搖曳。帝堯與虞舜促膝而談,從天文地理,談到治國之道,兩人相談甚歡,仿佛忘卻了時間。
“虞舜啊,”帝堯放下手中的酒杯,看著虞舜的眼睛,意味深長地說道,“父皇老了,這天下,終究是要交給年輕人的。”
虞舜聽到這話,心中一凜,他知道,帝堯這番話,並非隻是隨口說說。他抬起頭,看著眼前這位年邁的君主,心中激蕩萬分。
虞舜的心跳仿佛在這一刻漏了一拍,帝堯的眼神太過深邃,他仿佛能從中窺見星辰大海,又仿佛隻是一汪平靜的深潭。他按捺住心中翻湧的情緒,微微低頭,掩飾住眼中的波瀾。
“帝君說笑了,您正值壯年,治理天下之事,還需您多多費心。”虞舜說道。
其實,虞舜也知道帝堯想將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丹朱,但是丹朱確實能力不濟。
“哈哈哈,”帝堯爽朗的笑聲在房間裏迴蕩,“虞舜啊虞舜,你還是太年輕了。朕已過天命之年,還能有多少個春秋?這天下,終究是你們年輕人的。”他說著,又給自己斟了一杯酒,一飲而盡,仿佛要把所有的煩憂都衝刷幹淨。
虞舜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看著帝堯。燭光映照下,帝堯的麵容顯得有些疲憊,眼角的皺紋似乎又深了幾分。這個曾經叱吒風雲的華夏首領,如今也已經步入了遲暮之年。
「“你啊,也不用跟父皇這般拘束,”帝堯放下酒杯,語氣中帶著幾分調侃,“朕知道你心中有抱負,也有能力。隻是這天下之大,並非一人之力可以治理,你需要幫手,也需要機會。”
虞舜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帝堯,“帝君的意思是……”
“父皇老了,很多事情,力不從心了,”帝堯長歎一口氣,“我需要一個繼承人,一個能帶領大華夏,走向繁榮昌盛的繼承人。“
虞舜的心髒猛地跳動起來,他知道,這才是帝堯今晚真正想要說的話。他深吸一口氣,壓抑住內心翻湧的思緒,語氣平靜地問道:“帝君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帝堯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道:“你覺得,朕的幾個兒子如何?“
虞舜微微皺眉,這個問題,可不好迴答。帝堯膝下有十子,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為了爭奪權力,早已鬧得不可開交。他沉吟片刻,斟酌著說道:“各位皇子天資聰穎,各有千秋……”
“哈哈哈,”帝堯打斷了虞舜的話,語氣中帶著幾分自嘲,“虞舜啊虞舜,你還是太善良了。朕的這幾個兒子,一個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隻知道爭權奪利,吃喝逍遙,哪裏懂得治理天下?”
虞舜沉默不語,他不知道該如何接話,帝堯的話雖然說得直白,但卻句句屬實。
“朕觀察你很久了,”帝堯突然話鋒一轉,目光銳利地盯著虞舜,“你雖然出身卑微,但卻心懷天下,有勇有謀。更難得的是,你有一顆仁愛之心,這正是治理天下最需要的品質。”
虞舜的心跳得厲害,他感覺自己仿佛站在懸崖邊上,隻要輕輕一推,就會跌入萬丈深淵。他不知道帝堯這番話是試探還是真心,更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
“朕有意,將帝位傳於你,”帝堯的聲音仿佛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卻又清晰地敲擊著虞舜的耳膜,“你可願意?“
房間裏一片寂靜,隻有燭火偶爾發出劈啪的聲響,仿佛在為這沉重的氣氛增添幾分緊張。虞舜張了張嘴,卻發不出任何聲音,他的大腦一片空白,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隻剩下帝堯這句話在耳邊迴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