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開個唱片公司玩玩


    陳兵迴到香江之後,將為特區大學募集捐款的事情,交給了李、趙兩家。而兩家也是欣然受命,對於兩家來說,接下這個任務,正是向內地靠攏的好機會。


    李趙兩家在香江,原本也隻是勉強擠入二流富豪的家族,與香江地產五虎那類頂級家族不同,李趙兩家與內地的高層並沒有直接的渠道。


    早在1978年,不少香江頂級家族就曾經前往首都,一直被視為紅色商人的霍大佬就不說了,那位李半城也曾代表香江的華商,參加了國慶典禮。


    然而象李、趙這樣的二流家族,無論財力還是影響力,都不能與那些頂級家族比。很多人以前對內地的態度,其實一直是處在騎牆觀望的狀態。


    李、趙兩家與陳兵關係密切,早就被陳兵說服,相信香江未來必然迴歸內地,因此也更早堅定了向內地靠攏的決心。


    借著陳兵到內地投資的機會,這兩家與特區搭上了線,並在陳兵的建議下,在內地興建了第一個合資的竹園賓館。


    李、趙兩家財力並不算特別雄厚,這個竹園賓館也並不是什麽豪華的五星酒店,按照後世的酒店標準來看,最多算是三星級,與霍大佬在羊城投資興建的白天鵝賓館,完全不再一個檔次。


    但這個竹園賓館,在很多香江商人眼中,卻同樣有著與眾不同的特殊地位。


    改開之後,已經有不少香江商人前往特區進行考察和投資,在竹園賓館之前,特區一直沒有像樣的酒店,隻有一些簡陋的國營招待所。


    竹園賓館開業之後,這裏就成為了香江商人,到特區之後的首選下榻之地。


    不僅是因為竹園賓館的環境和條件更好,更是因為這個竹園賓館有香江的投資,能夠給這些香江商人帶來更多的安全感。


    香江賓館很快就成了香江商人在特區的聚集之地,而作為竹園賓館的股東,李、趙兩家也明顯感覺到了家族影響力的提升。


    這個賓館開業之後,很多有意到特區投資的香江商人,都會先來拜訪兩家,以求到了特區之後,能夠有所依托。甚至很多人還拜托兩家,牽線搭橋,引薦特區的招商人員。


    有了這個竹園賓館之後,兩家在香江商人中的地位提升非常明顯,即使不少家族在財力上超過這兩家,也對李、趙兩家的子弟明顯客氣了許多。


    尤其是今年鐵娘子訪問首都之後,香江的諸多中小商人隻要不想移民遠走,都希望盡快與內地搭上線。


    這幾個月,李、趙兩家的門檻,都快被這些中小商人踏破了。


    香江的華商多年來,一直受到腐國商人的打壓盤剝,早就形成了喜歡抱團取暖的習慣,所以香江的大小商會簡直多如牛毛。


    這些想要投資內地的中小商人也不例外,很快就鼓搗出一個“特區香江商人協會”,並公推了趙平的大哥趙樂為會長,李同山任副會長。


    對於這些中小商人來說,有李、趙這兩個與特區關係密切的二流豪門做依靠,前往特區投資的安全感就提高了很多。


    而李、趙兩家同樣樂於把這些中小商人收為小弟,來提升兩家的社會地位。


    這次李趙兩家接下為特區大學籌款的工作,兩家就迅速以“特區香江商人協會”名義,成立了一個教育讚助基金,開始向協會內的這些中小商人進行籌款。


    香江一直有組織各種慈善募捐的傳統,捐資助學更是常規的慈善捐贈內容。


    李趙兩家各自捐助了500萬港幣做榜樣之後,這些中小商人也開始踴躍加入,雖然單個捐助資金大都在幾十萬港幣的規模,但聚沙成塔,很快這個基金的規模就超過了3000萬港幣。


    而隨著霍大佬聽聞消息,派人送了一張200萬港幣的支票過來,其他的頂級富豪,也紛紛加入。


    這些富豪極有默契,送來的支票基本是在100-200萬港幣之間,沒有來搶李、趙兩家的風頭,等於承認了兩家在此事上的主導地位。


    到了年底元旦之前,這隻助學基金的規模已經衝破了7000萬港幣,其中5000萬港幣,被直接捐贈給了特區大學籌備委員會,剩下的資金,將設立一個獎學金。


    趙平和李世豪,是陳兵的左膀右臂,而李、趙兩家,則是陳兵在香江的僚機,也是英豪公司的外圍勢力。


    通過這次的捐款活動,這兩家成功的奠定了在香江商界的更高地位,對於陳兵未來的布局,都會極有好處。


    陳兵創立英豪公司兩年,一直頗為低調,與香江的商界往來很少。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陳兵白手起家,根基不穩。


    陳兵來到香江之時,可謂一窮二白,毫無資源。之後,憑借略顯神秘的內地背景,成功向李趙兩家借勢,才得以順利賺取第一桶金。


    而陳兵能夠順利在特區紮根,開始整合內地的資源,起步之時,也是靠著頂了一個外資的名號,從李、趙兩家借力不少。


    時至今日,英豪憑借在科技領域的持續擴張,得到了內地真正認可,才算是真正的築穩了根基,羽翼豐滿起來。


    以前,陳兵低調行事,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煩。但英豪公司到了現在這個規模,再想低調隱藏起來,已經幾乎沒有可能了。


    而此時已經羽翼豐滿的英豪和陳兵,也不需要再象當初一樣小心翼翼,四處借勢。


    但在香江,陳兵依然是一個外來的過江龍,很多事情,還是需要李趙兩家這樣的地頭蛇出麵,才更有效率。


    例如這次的捐款,例如之前創辦的it媒體,以及在香江申請一些專營的牌照。


    香江號稱自由港,金融和進出口貿易方麵是極度開放和自由的,但其實很多涉及到當地民生的產業,都是專營,需要向港府去申請經營牌照。


    英豪公司自從開始涉足通訊,就以李、趙兩家的名義,開始申請通訊行業的各種牌照。


    但這一個過程並不順利,除了成功申請到一張無線尋唿的經營牌照之外,對於電話通訊的業務,無論是固話還是移動電話,都被駁迴了。


    百年的殖民統治,這些具有自然壟斷性的行業,現在,幾乎都被掌控在腐國的幾大集團手中。而且,通過這種經營牌照的壟斷,禁止任何對手進入。


    那位商界“超人”後來之所以另得了一個“李半城”的稱唿,可不僅僅是因為他掌握的財富,更是因為他幾乎掌握香江的水、電、通訊等基礎民生服務行業。


    陳兵對於這種結果,並不意外,這種情況也阻擋不了英豪公司前進的腳步。


    在香江,通訊行業被腐資掌控,給英豪公司的騰挪空間太小,但內地卻有更加廣闊的市場,以英豪公司現在在內地受到的重視,完全可以以特區為根基市場。


    未來一年,英豪麵對的外部環境不會特別友好,英豪公司在這一年裏,也會略微穩一穩,將此前的幾個項目基礎先夯實。


    但在香江本土市場,陳兵卻有意去加大商業運作的力度,加大對香江本土市場的融入。


    後世提到香江的經濟,除了地產、金融、旅遊、貿易之外,最經常被提及的,可能就是娛樂產業了。


    香江的娛樂產業非常發達,一度曾經占據華人影視娛樂的龍頭地位,直到進入新世紀之後,才逐漸衰落下去。


    可以說,80、90年代,香江的影視娛樂行業,曾經是中文娛樂的真正標杆,對內地影響及其巨大。


    陳兵前世對香江的影視娛樂產業了解並不多,僅僅是一個作為普通人,看過許多香江影視劇、聽過一些香江流行歌曲而已。


    甚至等到進了新世紀後,進入中年的陳兵,連電影、電視都已經很少看了,也很少再聽什麽流行歌曲,對於那些後來出現的影視明星,幾乎都不怎麽熟悉了。


    在很多普通人眼中,娛樂產業是非常光鮮亮麗的行業,那些所謂的明星,更是光環耀眼。


    但其實,影視娛樂業,從產業規模上,遠沒有普通人想象的那麽誇張。


    尤其是在80、90年代,香江影視娛樂行業雖然看似非常熱鬧,但其實商業利潤的空間非常有限。


    而且這些商業利潤,大都被影視娛樂行業的資本大佬賺走了,大量的影視娛樂從業人員,甚至是所謂的“明星”都是一群苦哈哈。


    影視娛樂行業的進入門檻不高。隨著香江70年代的大規模掃黑,整頓治安,大量的香江社團勢力開始進入這個行業,更是搞的這個行業魚龍混雜,烏煙瘴氣。


    陳兵在科技行業做的好好的,卻突然要插手影視娛樂行業,當然不是自甘墮落,要去這個臭水潭裏打個滾,勾引一些明星什麽的。


    同樣,陳兵也沒有什麽興趣,去整頓什麽娛樂圈,或者引領什麽文化和思潮。


    陳兵隻是把影視娛樂行業,作為他電子產業布局,所需要的一塊拚圖。


    在陳兵看來,影視娛樂產業,其實就是消費電子行業,不可或缺的“內容”。


    經曆過互聯網時代陳兵,可是比這個時代的所有人,都明白“內容”的重要性,尤其是電影、電視、流行歌曲的版權,在互聯網時代更是被少數幾個頭部資本徹底壟斷掉了。


    這個時代,雖然已經有了這些版權的概念,但由於傳播媒介的不足,這些版權的價值,還沒有徹底體現出來。


    未來,陳兵需要大舉進入消費電子領域,需要用這些“內容”來撬動消費電子行業,自然要在娛樂業提前展開布局。


    香江的影視娛樂行業,最主要的就是電影、電視劇和流行音樂三個版塊。其中,電影、電視劇行業已經發展了多年,而流行音樂,其實此時在香江隻能算是剛剛起步。


    對於電影、電視劇,陳兵興趣並不太大。電影、電視劇的時效性太強,除了少數真正達到“經典”水平的作品,大部分電影、電視劇的價值都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快速的貶值。


    陳兵這次真正想要大舉布局的,其實就是流行音樂產業,至於電影、電視,作為與流行音樂聯動密切的產業,陳兵也會略作布局,但不會作為重點。


    從版權價值的角度,流行音樂的保值能力,是遠遠高於電影、電視的。


    而且,音樂產業的門檻,要比電影、電視產業要高的多,也有更加明確的標準,更加的專業化。


    要成為影視明星,也許隻要有一張漂亮的臉蛋,可能就有機會,但要成為一個歌手,卻需要不低的音樂天賦。


    流行音樂的娛樂化特征,固然需要各種資本推手、造星運動,但如果沒有足夠的天賦,這種資本捧起來的是沒有長久生存能力的。


    能夠長期存活下來的,都是那些真正的有音樂天賦的人,以及那些能夠觸動情感的音樂。


    香江的流行音樂可以算得上很發達,但由於香江本土市場的狹小,香江流行音樂產業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產業化,而是一直作為電影、電視行業的附庸。


    限製香江音樂產業發展的根本因素,就是人口不足,市場狹窄,這對於香江的商人,幾乎是無解的問題。


    但對於陳兵而言,這卻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因為陳兵背後,有一個巨大的內地市場。


    雖然因為盜版泛濫的問題,在內地,很難直接從經營音樂產業中直接賺到太多利潤,但陳兵卻可以用音樂產業,去撬動消費電子產品的巨大市場。


    這當中能夠產生的迴報,幾十倍於直接銷售音樂產品的利潤。


    要想達到這種杠杆效應,就是需要掌握這些音樂產品的版權,而要獲得這些版權,最便利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成立自己的唱片公司。


    陳兵經營唱片公司,並沒有想去與環球、索尼這樣的全球巨頭競爭全球市場,他要的隻是在華人文化圈,形成足夠的影響力。


    當然,這種極容易受到媒體、大眾關注的產業,陳兵依然不會放在英豪公司的名下,同樣會以李、趙兩家的名義來運營。


    成立一個唱片公司,需要投入的資本並不多,陳兵也沒有對李世豪太多解釋這種安排的長遠目標,隻是很輕描淡寫的說,成立這個唱片公司的目的,就是玩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八零之低調發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燕難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燕難飛並收藏重生八零之低調發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