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遊說(二)
看到於博士對芯片代工這個話題感興趣,陳兵馬上就繼續在這個話題上深入起來。
“於博士,代工這種模式,其實在其他行業已經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模式。
例如服裝行業,很多服裝品牌,都在委托香江的工廠,進行生產。是這些服裝品牌沒有能力自己生產嗎?
顯然不是,服裝生產並沒有太多的技術難度,可以說服裝廠生產的進入門檻是極低的,隻要肯投入設備和人力,想要辦個服裝生產並不難。
但能夠生產,不等於能夠賺錢,很多時候,自己組織生產,成本比請人代工生產還要高昂。”
“陳總,代工的模式我還是大概了解的。
但芯片行業的技術專業性太高,沒有足夠的資本投入和技術積累,是沒有辦法來生產芯片的。
而且芯片中包含了很多的保密技術,芯片廠恐怕也不願意輕易的把這些技術泄漏出來,更不要提委托別人去幫忙生產了。”
“於博士,芯片行業確實是比較特殊的行業,但也是製造業的一種,那它就逃不出專業分工越來越細的規律。
我們來舉個例子,估計你們這樣的情況intel應該遇到過。
假設,研發部門研發了一款新產品出來,但這款新產品需要采用一些特殊工藝,想要量產,必須要添置一些專門的設備。
這個時候,就必須衡量這個新產品的銷量有多少,能否把這些設備投入的錢賺迴了。
如果這款新產品的用量並不是特別大,而且這種專門設備的用途又不廣泛,很難在其他產品上使用到,那麽這個產品就很可能被斃掉吧?”
“那是肯定的,這種因為工藝路線成本太貴,被斃掉的設計數量還不少。”
“那麽如果,此時有一家工廠,本就擁有這種專業設備,願意收取一定費用,來幫你們生產這種新品,你們會願意嗎?”
“這個肯定會好好考慮一下,一個新產品的前期研發費用還是很高的,如果條件合適,隻要這個產品能賺到錢,大概率會願意的。
陳總,你是說,這種代工模式,會主要是提供一些專業的特殊工藝加工嗎?如果是這樣話,確實會比較受各個芯片廠商歡迎的。”
“嗬嗬,特殊工藝的專業服務,隻會是代工的一小塊業務,其實未來這種代工服務,一定會以常規工藝為主。
這種常規工藝的代工生產,首先就可以規避您剛剛講的技術保密問題。
其次,常規工藝的代工生產,更容易找到客戶,提升產能利用率,這樣可以把代工生產的費用,做的比芯片廠自己生產低很多。”
於博士對這個方麵深有感觸“產能利用率不夠高,現在確實是芯片廠商很頭疼的問題。”
“於博士,現在的產能利用率就已經讓廠商頭疼了,未來會更頭疼。
現在芯片的生產技術發展的非常快,這就要求所有的芯片廠商都必須跟著進行技術升級,才能跟上行業的發展速度、技術水平。
而每次技術升級,不僅資本投入開支要幾近翻倍,產能更是會被迅速放大。
這種因為產能迅速放大,造成的開工率(產能利用率)不足,如果僅僅是靠市場需求的提升來填補,會越來越難,芯片廠商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幾年之內,必然有很多廠商無法支撐這種技術升級帶來的壓力,而專業的芯片代工就是解決這種困境的最好模式。
一旦這種專業代工模式被廠商接受,芯片公司就不用每年花費大量的資本開支,養設備、養生產工人。
所有的資源,都可以用在新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之上,這樣一來,公司的競爭力和獲利能力自然就會大幅提升了。”
“陳總,按你這個說法,不是芯片廠商把所有資本開支的風險,轉嫁給這個所謂的代工廠了嗎?”
“沒錯,就是風險轉嫁。但代工廠對抗這種風險的能力更強。
現在intel工廠的產能開工率是多少?一半?六成?還是七成?
但專業代工廠通過服務多家客戶,它的開工率可能到達八成、九成,甚至滿產,這種抗風險能力是,是大部分芯片廠商不能比擬的。”
“這麽說,你們英豪是真準備做這個代工業務?”
“當然了,如果不是看好這種模式,我們怎麽會輕易的進入芯片領域哪?
eprom其實就是我們要嚐試的第一個產品品類,這種產品技術成熟,市場規模大,隻要我們能夠穩定量產,生產成本一定會擁有很大的優勢。”
“陳總,芯片的種類很多,你為什麽要優先選擇eprom哪?”
“當然是因為,我們英豪自己就是eprom的使用大戶啊。我們自己的需求,就能保障這個芯片廠最基本的開工率需求,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隻要再承接一些代工訂單,就能夠保證我們的產能利用率,一直在盈虧平衡線之上啊。”
“但陳總,你們這個芯片廠既要給自己生產產品,又要幫別人代工,這中間有利益衝突吧?”
“嗬嗬,於博士,利益衝突在商業領域不是常態嗎?隻要我們與客戶約定好合作條款,這些所謂的利益衝突都隻是細枝末節,完全可以化解掉的。”
剛剛,陳兵說的一直是芯片代工,在商業模式上的優勢,略微猶豫了一下,陳兵還是說出了代工模式在技術上的優勢。
“博士,代工模式會是一種專業化的生產模式,代工廠商的精力一定會放在工藝提升上麵,這還會帶來產品良率的巨大差異。”
聽到“產品良率”這個詞,於博士一下就陷入了沉默。陳兵剛剛說話之前,之所以猶豫,就是因為“產品良率”問題,是intel的明顯短板,提這個詞多少有點打臉的意思。
intel在後世的普遍認知之中,是cpu行業的壟斷巨頭,但早期intel的發展史上,存儲芯片卻具有更核心的的地位。
intel成立於1968年,而在1970年,intel就推出了曆史上第一個成功的商業化dram芯片,1103。
這款芯片雖然存在很多質量問題,但提供的功能卻受到了客戶的歡迎,因此取得了很大的商業成功。
就是憑借這款產品,intel一度占據了dram市場85%的份額,成為70年代初期的存儲芯片霸主。
intel的成功,自然引來了很多的效仿者,這個時代的芯片工藝還比較粗糙,甚至很容易被拆解和逆向研發。
很快,ti、mostek、nec等廠商就殺入了進來。而這時候intel又開辟了cpu的新產品線,精力有所分散,dram產品很快被競爭對手超越,mostek在70年代的後半段,一度占據了市場80%的份額,取代了intel的地位。
如果說燈塔的競爭對手,隻是在存儲芯片領域壓製了intel的話,後來殺入的霓虹廠商,就是直接殺死了intel的存儲業務。
1976年,霓虹啟動了”dram製法革新”國家項目,在政府的主導下,霓虹日立、nec、富士通、三菱、東芝五大企業聯合起來,分工合作,開始了芯片技術的全麵追趕。
僅僅兩年之後的1978年,霓虹的64k dram就開始反向打入燈塔市場,並很快確立了競爭優勢,由此快開始對燈塔廠商一路橫掃。
霓虹的dram,不僅價格便宜,而且產品質量更好,1980年,惠普公司公布dram內存采購情況。燈塔最好dram公司的芯片不合格率,比霓虹最差dram公司的芯片不合格率,高出整整6倍。
不得不說,霓虹廠商在生產管理方麵,是有著巨大優勢的,包括intel在內的燈塔廠商,在生產良率上,已經被霓虹廠商徹底超越了。
隨著霓虹廠商的崛起,intel的存儲業務就開始陷入了虧損,雖然intel也曾想奮起直追,甚至一度把80%的研發經費,都投在了dram上,但卻並未能追迴劣勢。
intel是牛逼,但她的優勢是在產品設計之上,而dram產品更多拚的是生產製造能力,這一塊,intel可以說已經被霓虹廠商完暴。
在連續虧損了六年之後,intel終於無奈投降,宣布徹底退出了dram領域。
intel從從dram領域退出之時,台積電還沒有成立,芯片代工模式,還沒有確立,如果intel再多堅持幾年,把這塊業務采用了代工模式,也許整個芯片產業的格局,都有可能出現極大的變化。
現在是1982年,intel的存儲業務已經陷入了虧損的窘境,此時陳兵來通過於博士遊說intel,就是想嚐試一下這種可能,最不濟也要說服intel轉讓eprom技術。
於博士沉默了很久才重新開口,“陳總,你說的這種代工模式,我確實很感興趣,如果intel真的找你代工,你能保證競爭過霓虹廠商嗎?”
“博士,這個沒有人能夠保證的,但我卻覺得很值得嚐試。
我們的步子不需要走這麽快,可以一步一步來。現在intel隻需要把eprom的生產技術,轉讓給我們英豪,這個不需要intel付出太多的成本,更不需要承擔什麽風險。
但我們英豪隻要芯片製造技術提升上來,卻可以與intel全麵合作,為intel提供專業的芯片生產服務,這不是很劃算嘛。”
“陳總,你知道,我在intel負責的是研發,沒有辦法承諾你什麽,但我迴去,會和安迪好好聊聊,我相信,他對你這個提議,應該會非常感興趣。”
於博士說的安迪,就是安迪格魯夫,intel的現任總裁,他一向以管理嚴厲著稱,而放棄dram業務,全力發展cpu的策略,也是這位安迪在任上拍板決策的。
於博士迴到intel之後,馬上找到了安迪格魯夫,把陳兵的提議仔細的描述了一遍。
安迪格魯夫對此果然非常感興趣,馬上就安排邀請陳兵進行了幾次密談。
這個時候,正是霓虹半導體廠商大舉進攻燈塔的時候,這一段時間,燈塔的半導體廠商被霓虹殺的是潰不成軍。
安迪格魯夫,對霓虹廠商的壓力感觸非常深刻,一次intel內部的會議上,他曾用拖長的聲調說:“英特爾是燈塔電子業迎戰霓虹電子業的最後希望所在”。
曆史上,這一次燈塔與霓虹的芯片競爭,在產業層麵以燈塔廠商的全盤失敗告終。這才有了後來,燈塔政府出麵,對霓虹廠商啟動反傾銷調查,逼迫霓虹簽訂《半導體產業協議》。
而寶島和宇宙國電子業的崛起,也是因為這一次燈塔國芯片廠商徹底敗陣,才轉而扶持這兩個地區,與霓虹進行產業對抗。
安迪格魯夫已經感覺到了生死危機,陳兵此時提出了為intel代工的方案,無疑是給intel公司,在投降和死扛之外,指出了第三條道路。
原本趙平找到intel公司,尋求技術轉讓之時,安迪格魯夫是最強硬的反對派。已經有了諸多霓虹廠商的威脅,他不想再培養出更多的競爭對手。
但與陳兵幾次密談之後,安迪格魯夫的態度出現了180度的轉彎,反而開始積極支持向英豪公司進行技術轉讓。
不僅如此,他還開始積極遊說其他持反對意見的高管。安迪格魯夫的態度轉變,使得intel內部的風向徹底扭轉,支持英豪的意見很快就占據了全麵的上風。
在安迪格魯夫的支持之下,intel表現的非常積極,不但願意向英豪公司轉讓相關的技術,還同意派出專門的技術團隊,協助英豪公司盡快消化相關技術,形成產能。
英豪公司雖然是芯片行業的新兵,但英豪公司本身的存儲芯片耗用量,卻是巨大的優勢,這可以使得英豪公司能夠具有極強生存能力。
“代理人戰爭”,是燈塔人最喜歡的把戲,雖然安迪格魯夫是匈牙利裔,但同樣喜歡這種手段。
華人此時在經濟領域,還處於非常落後的狀態,燈塔芯片廠商的主要威脅就是霓虹。
眼看著行業競爭徹底失敗正在臨近,這時陳兵跳出來給intel提供了另一個選擇,對於intel來說,已經根本無力拒絕了。
這時候,陳兵提出芯片代工方案,對於intel的存儲芯片業務,就象給溺水的人遞上了一根救命稻草,無論這個稻草是否足夠結實,也隻能先一把抓住再說。
看到於博士對芯片代工這個話題感興趣,陳兵馬上就繼續在這個話題上深入起來。
“於博士,代工這種模式,其實在其他行業已經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模式。
例如服裝行業,很多服裝品牌,都在委托香江的工廠,進行生產。是這些服裝品牌沒有能力自己生產嗎?
顯然不是,服裝生產並沒有太多的技術難度,可以說服裝廠生產的進入門檻是極低的,隻要肯投入設備和人力,想要辦個服裝生產並不難。
但能夠生產,不等於能夠賺錢,很多時候,自己組織生產,成本比請人代工生產還要高昂。”
“陳總,代工的模式我還是大概了解的。
但芯片行業的技術專業性太高,沒有足夠的資本投入和技術積累,是沒有辦法來生產芯片的。
而且芯片中包含了很多的保密技術,芯片廠恐怕也不願意輕易的把這些技術泄漏出來,更不要提委托別人去幫忙生產了。”
“於博士,芯片行業確實是比較特殊的行業,但也是製造業的一種,那它就逃不出專業分工越來越細的規律。
我們來舉個例子,估計你們這樣的情況intel應該遇到過。
假設,研發部門研發了一款新產品出來,但這款新產品需要采用一些特殊工藝,想要量產,必須要添置一些專門的設備。
這個時候,就必須衡量這個新產品的銷量有多少,能否把這些設備投入的錢賺迴了。
如果這款新產品的用量並不是特別大,而且這種專門設備的用途又不廣泛,很難在其他產品上使用到,那麽這個產品就很可能被斃掉吧?”
“那是肯定的,這種因為工藝路線成本太貴,被斃掉的設計數量還不少。”
“那麽如果,此時有一家工廠,本就擁有這種專業設備,願意收取一定費用,來幫你們生產這種新品,你們會願意嗎?”
“這個肯定會好好考慮一下,一個新產品的前期研發費用還是很高的,如果條件合適,隻要這個產品能賺到錢,大概率會願意的。
陳總,你是說,這種代工模式,會主要是提供一些專業的特殊工藝加工嗎?如果是這樣話,確實會比較受各個芯片廠商歡迎的。”
“嗬嗬,特殊工藝的專業服務,隻會是代工的一小塊業務,其實未來這種代工服務,一定會以常規工藝為主。
這種常規工藝的代工生產,首先就可以規避您剛剛講的技術保密問題。
其次,常規工藝的代工生產,更容易找到客戶,提升產能利用率,這樣可以把代工生產的費用,做的比芯片廠自己生產低很多。”
於博士對這個方麵深有感觸“產能利用率不夠高,現在確實是芯片廠商很頭疼的問題。”
“於博士,現在的產能利用率就已經讓廠商頭疼了,未來會更頭疼。
現在芯片的生產技術發展的非常快,這就要求所有的芯片廠商都必須跟著進行技術升級,才能跟上行業的發展速度、技術水平。
而每次技術升級,不僅資本投入開支要幾近翻倍,產能更是會被迅速放大。
這種因為產能迅速放大,造成的開工率(產能利用率)不足,如果僅僅是靠市場需求的提升來填補,會越來越難,芯片廠商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幾年之內,必然有很多廠商無法支撐這種技術升級帶來的壓力,而專業的芯片代工就是解決這種困境的最好模式。
一旦這種專業代工模式被廠商接受,芯片公司就不用每年花費大量的資本開支,養設備、養生產工人。
所有的資源,都可以用在新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之上,這樣一來,公司的競爭力和獲利能力自然就會大幅提升了。”
“陳總,按你這個說法,不是芯片廠商把所有資本開支的風險,轉嫁給這個所謂的代工廠了嗎?”
“沒錯,就是風險轉嫁。但代工廠對抗這種風險的能力更強。
現在intel工廠的產能開工率是多少?一半?六成?還是七成?
但專業代工廠通過服務多家客戶,它的開工率可能到達八成、九成,甚至滿產,這種抗風險能力是,是大部分芯片廠商不能比擬的。”
“這麽說,你們英豪是真準備做這個代工業務?”
“當然了,如果不是看好這種模式,我們怎麽會輕易的進入芯片領域哪?
eprom其實就是我們要嚐試的第一個產品品類,這種產品技術成熟,市場規模大,隻要我們能夠穩定量產,生產成本一定會擁有很大的優勢。”
“陳總,芯片的種類很多,你為什麽要優先選擇eprom哪?”
“當然是因為,我們英豪自己就是eprom的使用大戶啊。我們自己的需求,就能保障這個芯片廠最基本的開工率需求,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隻要再承接一些代工訂單,就能夠保證我們的產能利用率,一直在盈虧平衡線之上啊。”
“但陳總,你們這個芯片廠既要給自己生產產品,又要幫別人代工,這中間有利益衝突吧?”
“嗬嗬,於博士,利益衝突在商業領域不是常態嗎?隻要我們與客戶約定好合作條款,這些所謂的利益衝突都隻是細枝末節,完全可以化解掉的。”
剛剛,陳兵說的一直是芯片代工,在商業模式上的優勢,略微猶豫了一下,陳兵還是說出了代工模式在技術上的優勢。
“博士,代工模式會是一種專業化的生產模式,代工廠商的精力一定會放在工藝提升上麵,這還會帶來產品良率的巨大差異。”
聽到“產品良率”這個詞,於博士一下就陷入了沉默。陳兵剛剛說話之前,之所以猶豫,就是因為“產品良率”問題,是intel的明顯短板,提這個詞多少有點打臉的意思。
intel在後世的普遍認知之中,是cpu行業的壟斷巨頭,但早期intel的發展史上,存儲芯片卻具有更核心的的地位。
intel成立於1968年,而在1970年,intel就推出了曆史上第一個成功的商業化dram芯片,1103。
這款芯片雖然存在很多質量問題,但提供的功能卻受到了客戶的歡迎,因此取得了很大的商業成功。
就是憑借這款產品,intel一度占據了dram市場85%的份額,成為70年代初期的存儲芯片霸主。
intel的成功,自然引來了很多的效仿者,這個時代的芯片工藝還比較粗糙,甚至很容易被拆解和逆向研發。
很快,ti、mostek、nec等廠商就殺入了進來。而這時候intel又開辟了cpu的新產品線,精力有所分散,dram產品很快被競爭對手超越,mostek在70年代的後半段,一度占據了市場80%的份額,取代了intel的地位。
如果說燈塔的競爭對手,隻是在存儲芯片領域壓製了intel的話,後來殺入的霓虹廠商,就是直接殺死了intel的存儲業務。
1976年,霓虹啟動了”dram製法革新”國家項目,在政府的主導下,霓虹日立、nec、富士通、三菱、東芝五大企業聯合起來,分工合作,開始了芯片技術的全麵追趕。
僅僅兩年之後的1978年,霓虹的64k dram就開始反向打入燈塔市場,並很快確立了競爭優勢,由此快開始對燈塔廠商一路橫掃。
霓虹的dram,不僅價格便宜,而且產品質量更好,1980年,惠普公司公布dram內存采購情況。燈塔最好dram公司的芯片不合格率,比霓虹最差dram公司的芯片不合格率,高出整整6倍。
不得不說,霓虹廠商在生產管理方麵,是有著巨大優勢的,包括intel在內的燈塔廠商,在生產良率上,已經被霓虹廠商徹底超越了。
隨著霓虹廠商的崛起,intel的存儲業務就開始陷入了虧損,雖然intel也曾想奮起直追,甚至一度把80%的研發經費,都投在了dram上,但卻並未能追迴劣勢。
intel是牛逼,但她的優勢是在產品設計之上,而dram產品更多拚的是生產製造能力,這一塊,intel可以說已經被霓虹廠商完暴。
在連續虧損了六年之後,intel終於無奈投降,宣布徹底退出了dram領域。
intel從從dram領域退出之時,台積電還沒有成立,芯片代工模式,還沒有確立,如果intel再多堅持幾年,把這塊業務采用了代工模式,也許整個芯片產業的格局,都有可能出現極大的變化。
現在是1982年,intel的存儲業務已經陷入了虧損的窘境,此時陳兵來通過於博士遊說intel,就是想嚐試一下這種可能,最不濟也要說服intel轉讓eprom技術。
於博士沉默了很久才重新開口,“陳總,你說的這種代工模式,我確實很感興趣,如果intel真的找你代工,你能保證競爭過霓虹廠商嗎?”
“博士,這個沒有人能夠保證的,但我卻覺得很值得嚐試。
我們的步子不需要走這麽快,可以一步一步來。現在intel隻需要把eprom的生產技術,轉讓給我們英豪,這個不需要intel付出太多的成本,更不需要承擔什麽風險。
但我們英豪隻要芯片製造技術提升上來,卻可以與intel全麵合作,為intel提供專業的芯片生產服務,這不是很劃算嘛。”
“陳總,你知道,我在intel負責的是研發,沒有辦法承諾你什麽,但我迴去,會和安迪好好聊聊,我相信,他對你這個提議,應該會非常感興趣。”
於博士說的安迪,就是安迪格魯夫,intel的現任總裁,他一向以管理嚴厲著稱,而放棄dram業務,全力發展cpu的策略,也是這位安迪在任上拍板決策的。
於博士迴到intel之後,馬上找到了安迪格魯夫,把陳兵的提議仔細的描述了一遍。
安迪格魯夫對此果然非常感興趣,馬上就安排邀請陳兵進行了幾次密談。
這個時候,正是霓虹半導體廠商大舉進攻燈塔的時候,這一段時間,燈塔的半導體廠商被霓虹殺的是潰不成軍。
安迪格魯夫,對霓虹廠商的壓力感觸非常深刻,一次intel內部的會議上,他曾用拖長的聲調說:“英特爾是燈塔電子業迎戰霓虹電子業的最後希望所在”。
曆史上,這一次燈塔與霓虹的芯片競爭,在產業層麵以燈塔廠商的全盤失敗告終。這才有了後來,燈塔政府出麵,對霓虹廠商啟動反傾銷調查,逼迫霓虹簽訂《半導體產業協議》。
而寶島和宇宙國電子業的崛起,也是因為這一次燈塔國芯片廠商徹底敗陣,才轉而扶持這兩個地區,與霓虹進行產業對抗。
安迪格魯夫已經感覺到了生死危機,陳兵此時提出了為intel代工的方案,無疑是給intel公司,在投降和死扛之外,指出了第三條道路。
原本趙平找到intel公司,尋求技術轉讓之時,安迪格魯夫是最強硬的反對派。已經有了諸多霓虹廠商的威脅,他不想再培養出更多的競爭對手。
但與陳兵幾次密談之後,安迪格魯夫的態度出現了180度的轉彎,反而開始積極支持向英豪公司進行技術轉讓。
不僅如此,他還開始積極遊說其他持反對意見的高管。安迪格魯夫的態度轉變,使得intel內部的風向徹底扭轉,支持英豪的意見很快就占據了全麵的上風。
在安迪格魯夫的支持之下,intel表現的非常積極,不但願意向英豪公司轉讓相關的技術,還同意派出專門的技術團隊,協助英豪公司盡快消化相關技術,形成產能。
英豪公司雖然是芯片行業的新兵,但英豪公司本身的存儲芯片耗用量,卻是巨大的優勢,這可以使得英豪公司能夠具有極強生存能力。
“代理人戰爭”,是燈塔人最喜歡的把戲,雖然安迪格魯夫是匈牙利裔,但同樣喜歡這種手段。
華人此時在經濟領域,還處於非常落後的狀態,燈塔芯片廠商的主要威脅就是霓虹。
眼看著行業競爭徹底失敗正在臨近,這時陳兵跳出來給intel提供了另一個選擇,對於intel來說,已經根本無力拒絕了。
這時候,陳兵提出芯片代工方案,對於intel的存儲芯片業務,就象給溺水的人遞上了一根救命稻草,無論這個稻草是否足夠結實,也隻能先一把抓住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