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姑於是解釋道:“沒錯,是我去跟戲班主辦的交接,也是奶奶吩咐我的,沒有讓旁人經手,所以府上的下人也都不知道,奶奶當時隻是叫我把這信送到戲班去,別的也沒有說什麽,信裏怎麽寫的,我也不清楚,隻想著奶奶讓我去,我就去了。”
聽到這兒,王錦樓也算是明白了,他和秀姑成親前,祖母日日夜夜都是秀姑伺候的,許多事也都吩咐秀姑去辦,越過了趙管家和府上的人,自然是沒有人告訴他。
王錦樓手裏捏著那封信,情緒也逐漸緩和。“罷了,既然是祖母他老人家的意願,我也隻能遵從。”隨後王錦樓吩咐趙管家帶著那戲班子的人來到了後院的戲台。
李長生見狀,也上前安慰王錦樓。“王公子,既然是老夫人的安排,我想也一定有她老人家的用意,斯人已逝,千古不朽,我們除了緬懷,也要盡快振作起來。”
王錦樓點了點頭,隨後便繼續跪在祖母的靈堂前。
火盆裏的紙錢唿唿的燃燒著,黑灰飛濺,那火光嫋嫋,似乎像是在跳躍。
王錦樓不由的迴想起自己小時候,陪伴在祖母跟前的一幕幕畫麵。
打小出生就沒了娘,王錦樓的童年,其實並不快樂,父親也死的早,隻有祖母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王錦樓天生六親緣淺,雖然生在富貴家,可卻很難像普通人那樣享受闔家溫情。
祖母是他情感上的唯一寄托,對王錦樓來說,比什麽都重要。
秀姑見他難受,於是便好言相勸。“夫君,你要是有什麽心裏話,就在奶奶靈柩前說出來,她聽得見。”
王錦樓望著那兩盞油燈,燈火幽幽歡唿跳躍,王錦樓憋了一肚子的話,可是到了這一刻,他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夫君,你要是想哭,你就哭出來,不要憋在心裏,會傷身子的?\"秀姑心疼丈夫,可是也不知道該怎麽勸,於是隻能將目光望向李長生。
李長生長歎一聲。”唉,讓他一個人好好靜一靜吧?王老夫人離世,最傷心的就是王公子,我們幫不了他,等他自己想通了,一切也就過去了。“
到了夜裏,後院的戲台上敲響了胡琴和板鼓,戲班子的人也穿上了袍服,扮上了油彩。
李長生和苗采緹以及茅丘青也跟著來到了後園,對苗采緹來說,戲曲她見過的不多,因為這是中原人喜歡看的,因此也頗感好奇。
戲台上那幾個戲子咿咿呀呀的唱著,可是苗采緹作為南疆苗人,卻對這戲文看的不大明白。
這時候王錦樓和秀姑也趕過來了,跟李長生一行人一起,就站在那戲台下,李長生也不知道這戲台上唱的是哪一出?因為平日裏他能夠看戲的機會也不多。
”生哥,這戲台上演的是什麽啊?“苗采緹好奇的問道。
李長生搖了搖頭。”看戲聽曲兒我是外行,有時候權當個熱鬧看,你問我,我也不懂。“
”青兒姐姐,你能看懂嗎?“苗采緹轉頭又詢問起了茅丘青,然而茅丘青也是無奈的攤了攤手,身為茅家弟子,雖然也沒少看過戲,但是戲文那麽多,她也不可能全都了解。
茅丘青搖頭說道:”采緹妹子,你要是問我青詞怎麽寫,我多少還懂點,可是說道看戲,除非問我四叔,他平時經常跟官府的人來往,沒少聽堂會,四叔要是在這兒,肯定會給你講明白。“
話音一落,王錦樓突然走了過來,他望著戲台上,隨後轉身對著眾人說道:”這出戲是《牡丹劫》中春秋亭的唱段,我小時候聽祖母講過,她老人家也經常聽。“
隨後,王錦樓講起了這春秋亭戲文裏的故事。
說是曾經有一個家境貧苦的女子,因為指腹為婚,嫁給了一個窮秀才,這個女子家中也不富裕,出閣的時候,娘家也置辦不起一套像樣的嫁妝,在過去,女子出嫁的時候,娘家人都會給姑娘準備一個包袱,裏麵放著金銀首飾和壓袖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鎖麟囊。
那個貧家女的娘家,給自己閨女的鎖麟囊裏隻放了些幹糧和銅錢,還有一枚母親自己編織的絨花頭飾,沒辦法,這已經是父母能夠給她最好的東西了。
貧家女坐著花轎跟著送嫁的隊伍朝著婆家行進,走到半路上,突然陰雲密布下起了瓢潑大雨,雨水嘩啦啦的,導致地上也泥濘不堪難以行進,出於安全考慮,送親的隊伍背著新娘子來到了一處山亭上避雨。
說來也巧,當天也有一個送親的隊伍趕山路,遇到了大雨,索性也就跟著來到了山亭躲雨。
隻不過這個新娘子家境殷實,身上的那件嫁衣也繡滿了龍鳳,比起那貧家女可要體麵的多。
兩隻送親的隊伍,兩個新娘子,全都聚集在了山亭上,而這個亭子也有個雅名,名叫春秋亭。
避雨的時候,兩家人都覺得陌生,念在都是喜慶事,也都相視一笑,並未多言。
可是這雨一直下,而且越來越大,似乎根本就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轎夫們望著瓢潑大雨,心裏泛起了嘀咕,這要是再不停,怕是會耽擱了娶親成婚的吉日。
富家女這邊的執事很講究,於是便跪在地上虔心祈禱,祈求老天爺不要在下雨了,以免耽誤了新人的好時辰。
而貧家女這邊的執事卻是個粗人,說起話來也很直白,於是便笑著打趣道:”行了行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跟老天爺說不著,這娶親當天下起雨,八成是新郎官小時候騎了狗,所以老天爺才在這大喜的日子下場雨來為難他。“
眾人一聽,哄堂大笑,倒也不是嫌那窮執事說話粗魯,因為在當地的確有這麽個說法,在男孩小時候,頑皮逗狗玩,有的就會騎在狗背上嬉鬧,家中長輩就會告訴他們,凡是那個男孩子現在騎了狗,等他長大娶媳婦那天,就一定會天降大雨,把他跟新娘子都淋成落湯雞。
雖然這是個笑話,也做不得真,可在當地流傳卻很廣,信的人也很多,這窮執事這麽說,也就引的周圍人哄堂大笑。
等了許久,雨一直都沒停,眾人也有些餓了,於是就在那亭子中間生了堆火,順便烤一烤衣服上的濕氣。
貧家女新娘早上起得早,因為要整理妝容,畢竟這一天可是女孩子人生中最大的日子,也是每一個女孩子最美的一天,所以也沒來得及吃早飯。
貧家新娘肚子餓的咕咕直叫,於是隻好打開母親給她準備的鎖麟囊,取出裏麵的一些幹糧吃。
貧家新娘雖然沒有多少積蓄,可是心性卻很善良,她知道對麵坐著的那個富家新娘子也是一樣,肯定起了個大早,沒有來得及吃東西,於是便將自己鎖麟囊包裹裏的煎餅遞給那位姑娘。”這位姐姐,你餓不餓?我這裏有點幹糧,你也吃一點,這雨下的沒個準,可別餓壞了身子?“
富家新娘也是個直性子,見眼前這個妹妹是個好姑娘,於是就接過了那煎餅,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嗯,這煎餅真好吃,怎麽這麽香啊?“富家新娘問道。
貧家新娘靦腆的迴應道:”嗯,是我娘給我烙的,裏麵加了雞蛋,外麵用熱豬油裹了,所以吃著香。“
一來二去,這兩個新娘子也就熟絡了,富家新娘索性就坐在那妹子身邊,兩人有說有笑的聊了起來。
”你要嫁的相公是個什麽人啊?“富家女問道。
”我也不知道,我們是指腹為婚的,聽我爹說,他的父親和我爹是把兄弟,家裏境況也不好,不過去年他剛中了秀才,是個讀書人。“貧家新娘一臉老實的迴答道。
富家新娘一聽,抿了抿嘴,知道這妹妹就是嫁過去,也過不上什麽好日子,可是畢竟是人家大喜的日子,要是說的太直白,可就有點不禮貌了。
”哦,那也算是個書香門第了。“富家新娘委婉的說道。
貧家新娘點了點頭。”嗯,算是吧,對了,這位姐姐,你的如意郎君是做什麽的?“
富家女一聽,臉色有些惆悵。”我也不知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沒見過他,隻知道他家裏是做棉布生意的,我聽旁人講過,說我那未來的相公是個病秧子,可我父母卻說不是,所以我也隻能認了,我爹娘總不會騙我吧?“
貧家女一聽,連忙搖頭。”呸呸呸,不能胡說,姐姐這麽美,你的郎君肯定是虎背熊腰,走起路來就跟那大將軍似的,說起文采,也應該不輸那周公瑾,應當是個文武雙全的人。“
可是貧家女哪裏知道,那三國裏的周公瑾,雖然是個文武雙全的儒家,可也是個地地道道的病秧子。
”好妹妹,借你吉言,但願如此。“富家女笑了笑。
隨後,那富家女的目光落在了那妹妹懷裏的鎖麟囊上。”額,妹妹,你這鎖麟囊裏的嫁妝怎麽就隻有這些銅錢啊?“
這句話,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一下子刺痛了那貧家女的自尊心,不一會兒,貧家女就低著頭悄悄的抹起了眼淚來。
聽到這兒,王錦樓也算是明白了,他和秀姑成親前,祖母日日夜夜都是秀姑伺候的,許多事也都吩咐秀姑去辦,越過了趙管家和府上的人,自然是沒有人告訴他。
王錦樓手裏捏著那封信,情緒也逐漸緩和。“罷了,既然是祖母他老人家的意願,我也隻能遵從。”隨後王錦樓吩咐趙管家帶著那戲班子的人來到了後院的戲台。
李長生見狀,也上前安慰王錦樓。“王公子,既然是老夫人的安排,我想也一定有她老人家的用意,斯人已逝,千古不朽,我們除了緬懷,也要盡快振作起來。”
王錦樓點了點頭,隨後便繼續跪在祖母的靈堂前。
火盆裏的紙錢唿唿的燃燒著,黑灰飛濺,那火光嫋嫋,似乎像是在跳躍。
王錦樓不由的迴想起自己小時候,陪伴在祖母跟前的一幕幕畫麵。
打小出生就沒了娘,王錦樓的童年,其實並不快樂,父親也死的早,隻有祖母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王錦樓天生六親緣淺,雖然生在富貴家,可卻很難像普通人那樣享受闔家溫情。
祖母是他情感上的唯一寄托,對王錦樓來說,比什麽都重要。
秀姑見他難受,於是便好言相勸。“夫君,你要是有什麽心裏話,就在奶奶靈柩前說出來,她聽得見。”
王錦樓望著那兩盞油燈,燈火幽幽歡唿跳躍,王錦樓憋了一肚子的話,可是到了這一刻,他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夫君,你要是想哭,你就哭出來,不要憋在心裏,會傷身子的?\"秀姑心疼丈夫,可是也不知道該怎麽勸,於是隻能將目光望向李長生。
李長生長歎一聲。”唉,讓他一個人好好靜一靜吧?王老夫人離世,最傷心的就是王公子,我們幫不了他,等他自己想通了,一切也就過去了。“
到了夜裏,後院的戲台上敲響了胡琴和板鼓,戲班子的人也穿上了袍服,扮上了油彩。
李長生和苗采緹以及茅丘青也跟著來到了後園,對苗采緹來說,戲曲她見過的不多,因為這是中原人喜歡看的,因此也頗感好奇。
戲台上那幾個戲子咿咿呀呀的唱著,可是苗采緹作為南疆苗人,卻對這戲文看的不大明白。
這時候王錦樓和秀姑也趕過來了,跟李長生一行人一起,就站在那戲台下,李長生也不知道這戲台上唱的是哪一出?因為平日裏他能夠看戲的機會也不多。
”生哥,這戲台上演的是什麽啊?“苗采緹好奇的問道。
李長生搖了搖頭。”看戲聽曲兒我是外行,有時候權當個熱鬧看,你問我,我也不懂。“
”青兒姐姐,你能看懂嗎?“苗采緹轉頭又詢問起了茅丘青,然而茅丘青也是無奈的攤了攤手,身為茅家弟子,雖然也沒少看過戲,但是戲文那麽多,她也不可能全都了解。
茅丘青搖頭說道:”采緹妹子,你要是問我青詞怎麽寫,我多少還懂點,可是說道看戲,除非問我四叔,他平時經常跟官府的人來往,沒少聽堂會,四叔要是在這兒,肯定會給你講明白。“
話音一落,王錦樓突然走了過來,他望著戲台上,隨後轉身對著眾人說道:”這出戲是《牡丹劫》中春秋亭的唱段,我小時候聽祖母講過,她老人家也經常聽。“
隨後,王錦樓講起了這春秋亭戲文裏的故事。
說是曾經有一個家境貧苦的女子,因為指腹為婚,嫁給了一個窮秀才,這個女子家中也不富裕,出閣的時候,娘家也置辦不起一套像樣的嫁妝,在過去,女子出嫁的時候,娘家人都會給姑娘準備一個包袱,裏麵放著金銀首飾和壓袖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鎖麟囊。
那個貧家女的娘家,給自己閨女的鎖麟囊裏隻放了些幹糧和銅錢,還有一枚母親自己編織的絨花頭飾,沒辦法,這已經是父母能夠給她最好的東西了。
貧家女坐著花轎跟著送嫁的隊伍朝著婆家行進,走到半路上,突然陰雲密布下起了瓢潑大雨,雨水嘩啦啦的,導致地上也泥濘不堪難以行進,出於安全考慮,送親的隊伍背著新娘子來到了一處山亭上避雨。
說來也巧,當天也有一個送親的隊伍趕山路,遇到了大雨,索性也就跟著來到了山亭躲雨。
隻不過這個新娘子家境殷實,身上的那件嫁衣也繡滿了龍鳳,比起那貧家女可要體麵的多。
兩隻送親的隊伍,兩個新娘子,全都聚集在了山亭上,而這個亭子也有個雅名,名叫春秋亭。
避雨的時候,兩家人都覺得陌生,念在都是喜慶事,也都相視一笑,並未多言。
可是這雨一直下,而且越來越大,似乎根本就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轎夫們望著瓢潑大雨,心裏泛起了嘀咕,這要是再不停,怕是會耽擱了娶親成婚的吉日。
富家女這邊的執事很講究,於是便跪在地上虔心祈禱,祈求老天爺不要在下雨了,以免耽誤了新人的好時辰。
而貧家女這邊的執事卻是個粗人,說起話來也很直白,於是便笑著打趣道:”行了行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跟老天爺說不著,這娶親當天下起雨,八成是新郎官小時候騎了狗,所以老天爺才在這大喜的日子下場雨來為難他。“
眾人一聽,哄堂大笑,倒也不是嫌那窮執事說話粗魯,因為在當地的確有這麽個說法,在男孩小時候,頑皮逗狗玩,有的就會騎在狗背上嬉鬧,家中長輩就會告訴他們,凡是那個男孩子現在騎了狗,等他長大娶媳婦那天,就一定會天降大雨,把他跟新娘子都淋成落湯雞。
雖然這是個笑話,也做不得真,可在當地流傳卻很廣,信的人也很多,這窮執事這麽說,也就引的周圍人哄堂大笑。
等了許久,雨一直都沒停,眾人也有些餓了,於是就在那亭子中間生了堆火,順便烤一烤衣服上的濕氣。
貧家女新娘早上起得早,因為要整理妝容,畢竟這一天可是女孩子人生中最大的日子,也是每一個女孩子最美的一天,所以也沒來得及吃早飯。
貧家新娘肚子餓的咕咕直叫,於是隻好打開母親給她準備的鎖麟囊,取出裏麵的一些幹糧吃。
貧家新娘雖然沒有多少積蓄,可是心性卻很善良,她知道對麵坐著的那個富家新娘子也是一樣,肯定起了個大早,沒有來得及吃東西,於是便將自己鎖麟囊包裹裏的煎餅遞給那位姑娘。”這位姐姐,你餓不餓?我這裏有點幹糧,你也吃一點,這雨下的沒個準,可別餓壞了身子?“
富家新娘也是個直性子,見眼前這個妹妹是個好姑娘,於是就接過了那煎餅,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嗯,這煎餅真好吃,怎麽這麽香啊?“富家新娘問道。
貧家新娘靦腆的迴應道:”嗯,是我娘給我烙的,裏麵加了雞蛋,外麵用熱豬油裹了,所以吃著香。“
一來二去,這兩個新娘子也就熟絡了,富家新娘索性就坐在那妹子身邊,兩人有說有笑的聊了起來。
”你要嫁的相公是個什麽人啊?“富家女問道。
”我也不知道,我們是指腹為婚的,聽我爹說,他的父親和我爹是把兄弟,家裏境況也不好,不過去年他剛中了秀才,是個讀書人。“貧家新娘一臉老實的迴答道。
富家新娘一聽,抿了抿嘴,知道這妹妹就是嫁過去,也過不上什麽好日子,可是畢竟是人家大喜的日子,要是說的太直白,可就有點不禮貌了。
”哦,那也算是個書香門第了。“富家新娘委婉的說道。
貧家新娘點了點頭。”嗯,算是吧,對了,這位姐姐,你的如意郎君是做什麽的?“
富家女一聽,臉色有些惆悵。”我也不知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沒見過他,隻知道他家裏是做棉布生意的,我聽旁人講過,說我那未來的相公是個病秧子,可我父母卻說不是,所以我也隻能認了,我爹娘總不會騙我吧?“
貧家女一聽,連忙搖頭。”呸呸呸,不能胡說,姐姐這麽美,你的郎君肯定是虎背熊腰,走起路來就跟那大將軍似的,說起文采,也應該不輸那周公瑾,應當是個文武雙全的人。“
可是貧家女哪裏知道,那三國裏的周公瑾,雖然是個文武雙全的儒家,可也是個地地道道的病秧子。
”好妹妹,借你吉言,但願如此。“富家女笑了笑。
隨後,那富家女的目光落在了那妹妹懷裏的鎖麟囊上。”額,妹妹,你這鎖麟囊裏的嫁妝怎麽就隻有這些銅錢啊?“
這句話,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一下子刺痛了那貧家女的自尊心,不一會兒,貧家女就低著頭悄悄的抹起了眼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