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全迴去復命不久就傳旨開宴傳膳了,胖總管吩咐道:「趕緊的把幹果四品裝食盒裏給前頭送去。」


    這幹果四品是極為平常的怪味核桃、水晶軟糖、五香腰果、花生粘,每碟的量是極少的,畢竟這幹果滋味兒雖好也是費牙得很,那幫子老臣吃多了費牙不說也難克化。


    此時胖總管站在一邊兒看著裝盒的小太監,臉上不再是對著李德全時的笑「小心著點兒,要是裝錯了弄撒了明兒就都給雜家去外邊兒長凳上自己個兒趴著去。」


    今日若是犯了錯再小也是大錯,今日是大喜見不得什麽血色,今日一過可就不定會受什麽罰了,這是警告也是提個醒兒了。畢竟這些都是看著教出來的能打下手用的趁手的,少了一個也得心疼好一會兒了。


    幹果四品上完就到蜜餞了,這蜜餞也不似後宮一些娘娘吃的那般甜,是少了些糖的更多的是果子的清爽更合男子的胃口。


    之後的餑餑,醬菜上完了不一會兒就開始上前菜了,前菜七道稱前菜七品,有雞肉、兔肉、鮑魚、三絲、冬筍、茭白,葷素皆有,口味也是多種,必有能讓人想下筷的欲望。


    前菜之後是一道東北菜品,罐燜魚唇。


    罐燜魚唇是燒出來的,用的主要原料也是魚唇,這是一道極為滋養身體的菜餚。


    這菜在上桌之前都是封在小罐子裏的,待到桌子上揭開蓋子便是濃鬱的魚香味兒,一瓣瓣兒魚唇軟軟的飄在肉色的湯汁中晶瑩潔白。


    因著是長時間密封的蔥花自然就不適合用來做點綴了,代替蔥花的點綴物是綠豆,綠豆是提前泡發過後去了皮的,此時在罐子中就是一瓣瓣兒帶著點兒綠色的花兒,入口便是鮮美滑嫩的魚唇和略微帶沙的綠豆清香,各種滋味隻有品嚐之後才能知曉。


    之後便是五道禦菜菜,何謂禦菜就是能時常上康熙飯桌的菜,這菜是禦膳房做過無數次的自然熟悉至極,未避免出錯還是抽出幾個老禦廚在旁邊兒看著把關,確定無一差錯之後才裝進食盒提了出去。


    這菜過後又要來點兒填肚的餑餑,兩品,千層蒸糕,什錦花籃。這兩樣都是宮中的常見點心,畢竟宮中隻用兩次膳,其它時候自然會多些餑餑填飽肚子。


    之後又是五道禦菜,兩道餑餑。


    交替著上既能在這寒冷的初春吃上熱食也能吃的飽,之後是燒烤兩道,八旗大臣出身多是草原燒烤自然是膳桌上常見的,烤的也是極為尋常的雞和魚吃的不過是一種懷念。


    之後便是火鍋,這火鍋是野味為主,鹿肉、麅子、山雞、野豬、野鴨、魷魚、鮮魚……還有豆芽等素菜。


    火鍋是特質的大鍋,足夠一桌的人一起吃個爽快,期間宮女往來添酒加菜,康熙獨坐於上座看著兒孫與陪著自己大半輩子的大臣談笑便覺得胃口都好上了些。


    火鍋一上殿中的氛圍都好上了許多,水汽縈繞於膳桌之上,飲了幾杯酒的老人與同坐一桌的許久未見的以前的同僚暢談,隻是如今談的不再是朝中事,而是家中瑣事。


    兒子長成於期望一般或是紈絝子弟,都能得到桌上其它人的恭賀或是嘆息,談及孫輩無非就是頑劣的行徑,偶有一兩個孫輩已經明曉事理的總能得到別人艷羨的目光。


    除了兒孫還有對於養的鳥兒或是其它動物的心得也是趁著此次一一分享,他們許多雖是已經辭官養老但也是沒多少機會聚在一起的,怕的便是上位者的猜忌,便趁著這次宴席多說些話兒了。


    吃火鍋的時間也是很長的,又是暢飲長談,又是宗室在一旁勸酒加食,待到上膳粥時已經過去了幾個時辰了,在這期間也是有歌舞的,有欣賞的也有繼續交談的。


    荷葉膳粥是吃過火鍋之後降火養胃的,畢竟鹿肉等等皆是大補,若不降降火氣怕是這些大臣身子受不住。


    一碗粥下肚也解了些許燥熱的火鍋帶來的口幹,之後的水果便是解渴消食的好物。


    冬日裏瓜果少,在寒冷的北方更是不多見,這些還都是前不久從南方一路從水路帶迴來好好保暖算得上新鮮的瓜果。吃在嘴中依舊汁水飽滿清香解膩。


    康熙下旨賞了許多銀錢布匹一類的東西給這些老臣,最後上了一杯告別香茗,楊河春綠是康熙命名的,用以記自己的功績,雖有誇大但也無甚不對。


    宴席散去,阿哥們及皇孫、宗室留下隨康熙去了偏殿。


    「今日席間你們舉止都甚好,朕看他們都是笑意不斷的,你們也累了早些迴去歇著吧,明日漢族大臣人更多,怕是較今日更為勞累。」康熙已經帶了些醉意,除了敬酒他也因心情不錯喝了不少。


    「是。」言畢眾人退了出去,一些酒量稍差的已經由小太監扶著了,先前在康熙麵前隻是怕失禮保持著最後的清醒,雖是難受但是能得康熙一句好也是值得的。


    宗室已經走了,剩的都是阿哥們,如今才初二也未上朝,趁著還未醉酒都想去給自己額娘請個安,隻是都是喝了酒的怕衝撞了後宮的妃嬪因此久久未有動作。


    「弘曆,你去給德妃娘娘請個安,我飲了酒不便去後宮。」雍親王對著站在身邊兒的弘曆說。


    弘曆此時也才十二歲,雖飲了酒但是也就兩三杯,也絲毫不見醉意。


    弘曆得了雍親王的話對著幾位長輩告別便離開了,旁邊幾位阿哥也是如此吩咐自己孩子或是身邊的小太監之後便與雍親王一道出了宮。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之康熙陳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懿書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懿書玥並收藏大清之康熙陳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