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膳一起喝了茶陳繡茗也開始睏倦了,康熙便讓陳家人出宮去了,至於二十四和二十五倒是得了康熙的特許能出宮半日,二人的欣喜自是不提。


    轉眼之間便到了除夕,除了守歲,宮中還要連夜準備好初一、初二、初三要用的東西。


    初一,宮中舉行新年朝賀禮,今日便是康熙做了六十年皇帝的見證,康熙很是高興做了一首詩《六十一春齋戒書》。


    此詩是康熙治國得出的心得,短短一首詩,道盡帝王的考慮,朝臣的本職,百姓的期望。


    康熙白日裏高興也是壓著的,夜間與陳繡茗說起時臉上是陳繡茗未曾見過的滿足的笑容。


    「朕勵精圖治六十載,不說功過三皇五帝也是有一番成就了,若是有時間便想著過過普通人家的日子。」康熙在黃昏時喝了不少的酒,如今酒意有些上頭便說出了所想的。


    陳繡茗原是心裏一緊,轉而想著屋內也沒了第三人,留的就隻有在外邊兒守門的宮女便也沒攔著康熙,由他說了。


    「二十四有老四教導,朕想著二十五還小,能親自教他習字為人……」康熙擁著陳繡茗笑得癡癡的「今後的日子都是平平淡淡的,隻是婉婉的身子不大好,還是定居江南的好,江南養人。」


    陳繡茗揪著康熙衣裳的手緊了緊,眼中含著水光。


    待許久之後康熙與陳繡茗相擁睡去,金龍才現身帶著陳繡茗入了夢境之中。


    第二日醒來陳繡茗依稀記得自己做了夢,隻是記不清楚了,越想越模糊便沒想了。


    今日是個大日子,京中的半數八旗官宦之家還有些許久都未開過大門的府邸早早的就開始有響動了。一些警醒的大臣聽著隔壁府邸的響動皆是艷羨之色,就是皇帝專程宴請也是別人一輩子都求不來的福氣。


    除了這些大臣之外,還有京中的宗室子弟也起了個大早,康熙早已下旨在宗室中挑選一些人在宴中授爵勸飲、分發食物,這些人不見得便都是成材的,但是也都在父母長輩的告誡中將規矩熟悉的倒背如流。


    天大亮,車架便陸陸續續的往皇宮行去,一路上車馬數目之多如同匯入大海的河流一般壯觀異常。


    進入宮門前所有車馬按照主人的在職官位的高低依次排好,考慮到天氣寒冷以及這些大臣年紀也不小了,所以早就吩咐了小太監們準備了手爐和熱水,因此這些老臣們在進宮前也沒受什麽苦。


    到了時辰,所有車馬都駕進了皇宮。


    這也是想著這些臣子年紀大了,康熙便給了恩典直接讓馬車進了皇宮,到幹清宮台階下再下馬車進殿中。


    殿中的位子也是很講究的,從離康熙近的位子到快接近殿門的位子都是經過多方考慮之後定下的。


    今日是宴請八旗滿了六十歲的大臣,漢族大臣並不在此列,一是漢臣與康熙關係稍稍遠些,二是漢臣人數眾多,若是與八旗大臣一起怕是要有不少人要在寒風中坐著了。


    殿中暖和,有宮女太監伺候左右又有茶果點心,等待開宴的時間也很是舒適。


    康熙得知眾人已經入了席之後便攜著眾阿哥皇孫往幹清宮去了。


    ※※※※※※※※※※※※※※※※※※※※


    作話--


    emmmmmmm


    晚安,麽麽噠~


    第65章 千叟宴席諸人忙


    千叟宴上的菜品已經不同於康熙五十二年, 康熙五十二年是以各地的特色菜為主, 為的是照顧前來為康熙賀壽的老人飲食習慣,如今的菜品便是京菜居多。畢竟今日前來赴宴的都是八旗大臣, 早已習慣了這樣的飲食。


    數百近千人的席於禦膳房而言雖然不難做到,但是也不容易。


    許多東西都是提前備好了的, 諸如麵點小吃,米飯都是禦廚半夜未睡督促著一起做出來備著的。


    此時宴席尚未開始, 茶水間早已備好了暖身的茶正有宮女有條不紊的一一奉上桌案,許是有些冷、許是礙著規矩,眾人倒是沒怎麽說話, 不遠處為置辦宴席暫圈的宮殿和外邊兒的地界兒倒是熱鬧非凡。


    「準備的如何了?」李德全得了康熙的旨意先行來看看膳食。


    此時離著開宴也沒多長時間了,滿屋子裏都是食物的香味兒, 除了監督的總管也無人空閑。


    「李總管,已經準備得差不離了,您這趕過來怕是受了寒風吧,嚐嚐這湯。」胖胖的總管將小爐子上的湯盅揭開, 盛了一碗給李德全。


    「喲,還有這功夫呢, 看來是弄得差不離了。」李德全喝了口湯覺著骨子裏的寒意總算去了幾分。


    「這湯是子時就燉著了的,想著李總管要跑這一趟受這寒風。」把李德全手捧著的半碗湯又添滿了, 胖總管先是將李德全引到了後院兒「這邊兒是已經燉了兩個時辰的湯, 因著數量多看火也不容易就隔水燉了, 到上膳時滋味兒正鮮。」


    旁邊兒盯火的老太監將竹蓋子揭開, 巨大的鍋裏架了架子數十個小湯盅整齊的放在架子上, 此時鍋裏的水已經隻能沒到湯盅不到一半的位置了,等開宴時正好水是快見底的模樣。看著後院兒裏大鍋的數量,湯盅的數量怕是比用膳的人數多了十幾二十盅,考慮周到。


    「這是娘娘們特地提的養胃的湯,奴才們早早就去找太醫打聽了用什麽藥材,與各位大人的身子都是有益的……」


    李德全走了一圈兒,該備的東西都備好了,涼菜幹果已經切好擺盤算是準備完善隻等傳膳,等李德全迴去復命時正好到了炒菜的時候兒了,頓時整個宮殿裏邊兒的溫度都高了好些,在屋內忙活的眾人不一會兒便出了細汗。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之康熙陳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懿書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懿書玥並收藏大清之康熙陳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