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曆到了德妃宮裏正好遇見陳繡茗也在,請了安得了德妃的話便出了宮。
「如今宴席也散了,貴妃娘娘還是去幹清宮看看萬歲爺吧,今日萬歲爺怕是飲了不少的酒。」德妃陪著康熙也有許多年了,今日怕是高興了會多飲幾杯。
「那我便去了,明日怕是會比今日更累,合該賞禦膳房還有幹清宮的宮女太監們些東西。」陳繡茗怕德妃忘了提醒道。
「這必定是該賞的,就加在他們這月的份例裏。」都是宮裏的精明人德妃懂得。
陳繡茗聽了便走了,這裏離著幹清宮也不遠,到了幹清宮陳繡茗也沒急著往裏去,讓芳華去端醒酒湯之後才進了殿中。
「奴才給貴妃娘娘請安。」李德全見陳繡茗來了便提高了聲音行禮,正眯著眼靠在椅子上的開心也睜開了眼睛。
「你怎麽來了,這裏滿是酒味兒的。」
陳繡茗上前將芳華手裏的醒酒湯放到小桌上「臣妾給萬歲爺送醒酒湯來了。」
「得,朕原本是覺著這醒酒湯滋味兒不好不想喝,看來是不得不喝了。」康熙端起小碗一飲而盡。
喝了醒酒湯康熙便帶著陳繡茗迴了永壽宮小睡了一會兒,睡醒之後吃了用了些粥果腹,走走消食看了二十四和二十五之後便早早就歇了。
年紀大了雖然覺也少了,但也耐不住這段日子勞累非常覺也多了起來,況且明日也是要早起的,還是早早歇了的好。
陳繡茗本來這些日子就睡得多,這下正好跟康熙一起歇了,雖然她也無甚忙的。
第66章 提醒德妃出宮前
千叟宴歷時兩日, 第二日宴請漢族大臣是與第一日不同的便是加了些地方的知名菜品, 畢竟漢族大臣來自各地人數眾多,還有許多是未辭官養老在職的多年未迴老家, 也能稍解思鄉之情。
這次千叟宴康熙做《千叟宴試》,諸臣屬和。
初三千叟宴結束開始朝會, 後宮眾人也稍稍歇了口氣,許多年未曾如此忙碌連著年關忙了好些時候不論是後妃還是宮女太監都有些受不住。
康熙在初三下了朝會便命李德全開了私庫給後宮妃嬪和眾多宗室子弟賞了好些東西, 算是好好兒的犒賞了他們。至於宮女太監則是拿了銀錢給陳繡茗讓她去賞人,陳繡茗即不想奪了德妃等人的功勞也不想累著自己便將康熙給的送到了德妃那裏。
德妃看到東西再加上聽了芳若的話也沒留下東西,隻是親自去了一趟永壽宮, 此時也就初四。
「德妃?她來做什麽,這才忙過去幾日也不好好兒的歇著, 再說這也不是請安的時候兒啊。快去將人請進來免得受了風,去端杯暖身的牛乳上來。」昨夜有些受寒的陳繡茗正喝了太醫開的藥吃著蜜餞呢,就聽人來說德妃來請安了。
聽了陳繡茗的話方才進來通話的小太監轉身出去請德妃進殿,站在一旁的小宮女則是去了小廚房取了熱牛乳。
「也別行禮了, 說吧,這時候怎麽來了?這可不是請安的時候啊。」陳繡茗揚了揚手, 也不與德妃說些有的沒的直接就開口問了。
「謝貴妃娘娘。」德妃笑著就坐下了,也沒急著就迴陳繡茗的話端著小宮女奉上的牛乳喝了幾口, 覺著身子暖和了過來才將牛乳放下。
「這些都是萬歲爺給你讓你賞下去的, 你怎麽送到了本宮宮裏去?」
陳繡茗原還以為德妃來是為了什麽, 原是為了這個「我的性子你還不知道嗎, 這事兒太過麻煩, 我又沒打理過這樣的事怕是做不好,還是由你們幾個去做的好。再說這千叟宴我也沒出力,你們才是出力的,給賞還是你們來,正好還能施個恩。」
「本宮接的時候萬歲爺就說過了,若是嫌麻煩便交於你們去做了。」
陳繡茗扯出康熙德妃也不再說什麽了,康熙也是了解陳繡茗的性子的,怕是隻是過過陳繡茗的手罷了,若是她再推脫怕是康熙那邊兒就說不過去了。
陳繡茗對著芳若招招手,芳若點點頭進了裏間兒拿出了一個小匣子放在德妃手邊兒的小桌子上。
「這是什麽?」德妃也沒打開。
「這宮裏也沒幾個高位分的妃嬪,年關賞下去的東西不少是從私庫裏出去的,今年這千叟宴賞下去的東西更是不少這也算是本宮給你們加的年禮了。」
德妃聞言打開了匣子,裏邊兒是一高一低兩疊的紙張,隻是這紙張可是價值不菲。
「萬歲爺的意思,本宮就加了些銀子。」
這後宮中的女人說來是很尊貴的,但是這尊貴之下也不是富貴。
後妃的每月份例都是定下來了的,小到米、麵、冰、碳,大到例銀、布匹皆是有數的,除了康熙或是高位妃嬪賞的也就沒別的錢財。
若說母族,除了有手段有關係的能送些銀票進宮便不能貼補了,再說這送銀錢進宮康熙也是知道的,送的也不能太多不然就招眼了,因此這後宮的妃嬪也不富裕。
這幾年太後沒了,康熙也不大往後宮去賞下來的也就少了,陳繡茗每次賞下去的也是按著規矩來的。其他妃嬪除了互相生辰送禮、年關的年禮支出還有平日裏賞身邊兒伺候的,其中最耗費的便是銀錢,因為許多上邊兒上下來的東西是進了冊不能送出去的,此次正好年關和千叟宴湊一塊兒送出去不少東西。
這次說是給德妃幾人的其實她們也不缺,這也隻是康熙想接著陳繡茗的手賞一下後宮低位份的幾個妃嬪罷了,畢竟陪了自己多年總不能到了快養老的時候都不能痛痛快快的。
</br>
「如今宴席也散了,貴妃娘娘還是去幹清宮看看萬歲爺吧,今日萬歲爺怕是飲了不少的酒。」德妃陪著康熙也有許多年了,今日怕是高興了會多飲幾杯。
「那我便去了,明日怕是會比今日更累,合該賞禦膳房還有幹清宮的宮女太監們些東西。」陳繡茗怕德妃忘了提醒道。
「這必定是該賞的,就加在他們這月的份例裏。」都是宮裏的精明人德妃懂得。
陳繡茗聽了便走了,這裏離著幹清宮也不遠,到了幹清宮陳繡茗也沒急著往裏去,讓芳華去端醒酒湯之後才進了殿中。
「奴才給貴妃娘娘請安。」李德全見陳繡茗來了便提高了聲音行禮,正眯著眼靠在椅子上的開心也睜開了眼睛。
「你怎麽來了,這裏滿是酒味兒的。」
陳繡茗上前將芳華手裏的醒酒湯放到小桌上「臣妾給萬歲爺送醒酒湯來了。」
「得,朕原本是覺著這醒酒湯滋味兒不好不想喝,看來是不得不喝了。」康熙端起小碗一飲而盡。
喝了醒酒湯康熙便帶著陳繡茗迴了永壽宮小睡了一會兒,睡醒之後吃了用了些粥果腹,走走消食看了二十四和二十五之後便早早就歇了。
年紀大了雖然覺也少了,但也耐不住這段日子勞累非常覺也多了起來,況且明日也是要早起的,還是早早歇了的好。
陳繡茗本來這些日子就睡得多,這下正好跟康熙一起歇了,雖然她也無甚忙的。
第66章 提醒德妃出宮前
千叟宴歷時兩日, 第二日宴請漢族大臣是與第一日不同的便是加了些地方的知名菜品, 畢竟漢族大臣來自各地人數眾多,還有許多是未辭官養老在職的多年未迴老家, 也能稍解思鄉之情。
這次千叟宴康熙做《千叟宴試》,諸臣屬和。
初三千叟宴結束開始朝會, 後宮眾人也稍稍歇了口氣,許多年未曾如此忙碌連著年關忙了好些時候不論是後妃還是宮女太監都有些受不住。
康熙在初三下了朝會便命李德全開了私庫給後宮妃嬪和眾多宗室子弟賞了好些東西, 算是好好兒的犒賞了他們。至於宮女太監則是拿了銀錢給陳繡茗讓她去賞人,陳繡茗即不想奪了德妃等人的功勞也不想累著自己便將康熙給的送到了德妃那裏。
德妃看到東西再加上聽了芳若的話也沒留下東西,隻是親自去了一趟永壽宮, 此時也就初四。
「德妃?她來做什麽,這才忙過去幾日也不好好兒的歇著, 再說這也不是請安的時候兒啊。快去將人請進來免得受了風,去端杯暖身的牛乳上來。」昨夜有些受寒的陳繡茗正喝了太醫開的藥吃著蜜餞呢,就聽人來說德妃來請安了。
聽了陳繡茗的話方才進來通話的小太監轉身出去請德妃進殿,站在一旁的小宮女則是去了小廚房取了熱牛乳。
「也別行禮了, 說吧,這時候怎麽來了?這可不是請安的時候啊。」陳繡茗揚了揚手, 也不與德妃說些有的沒的直接就開口問了。
「謝貴妃娘娘。」德妃笑著就坐下了,也沒急著就迴陳繡茗的話端著小宮女奉上的牛乳喝了幾口, 覺著身子暖和了過來才將牛乳放下。
「這些都是萬歲爺給你讓你賞下去的, 你怎麽送到了本宮宮裏去?」
陳繡茗原還以為德妃來是為了什麽, 原是為了這個「我的性子你還不知道嗎, 這事兒太過麻煩, 我又沒打理過這樣的事怕是做不好,還是由你們幾個去做的好。再說這千叟宴我也沒出力,你們才是出力的,給賞還是你們來,正好還能施個恩。」
「本宮接的時候萬歲爺就說過了,若是嫌麻煩便交於你們去做了。」
陳繡茗扯出康熙德妃也不再說什麽了,康熙也是了解陳繡茗的性子的,怕是隻是過過陳繡茗的手罷了,若是她再推脫怕是康熙那邊兒就說不過去了。
陳繡茗對著芳若招招手,芳若點點頭進了裏間兒拿出了一個小匣子放在德妃手邊兒的小桌子上。
「這是什麽?」德妃也沒打開。
「這宮裏也沒幾個高位分的妃嬪,年關賞下去的東西不少是從私庫裏出去的,今年這千叟宴賞下去的東西更是不少這也算是本宮給你們加的年禮了。」
德妃聞言打開了匣子,裏邊兒是一高一低兩疊的紙張,隻是這紙張可是價值不菲。
「萬歲爺的意思,本宮就加了些銀子。」
這後宮中的女人說來是很尊貴的,但是這尊貴之下也不是富貴。
後妃的每月份例都是定下來了的,小到米、麵、冰、碳,大到例銀、布匹皆是有數的,除了康熙或是高位妃嬪賞的也就沒別的錢財。
若說母族,除了有手段有關係的能送些銀票進宮便不能貼補了,再說這送銀錢進宮康熙也是知道的,送的也不能太多不然就招眼了,因此這後宮的妃嬪也不富裕。
這幾年太後沒了,康熙也不大往後宮去賞下來的也就少了,陳繡茗每次賞下去的也是按著規矩來的。其他妃嬪除了互相生辰送禮、年關的年禮支出還有平日裏賞身邊兒伺候的,其中最耗費的便是銀錢,因為許多上邊兒上下來的東西是進了冊不能送出去的,此次正好年關和千叟宴湊一塊兒送出去不少東西。
這次說是給德妃幾人的其實她們也不缺,這也隻是康熙想接著陳繡茗的手賞一下後宮低位份的幾個妃嬪罷了,畢竟陪了自己多年總不能到了快養老的時候都不能痛痛快快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