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反擊,孔乙己


    朱元璋隨後一臉不滿地說道。


    “咱讓你說你就說,難道你想違抗咱的聖旨不成?”


    李臨淵看到朱元璋的表情之後,也就隻能同意了。


    “既然燕王殿下,涼國公和魏國公都認為北麵的韃子會進攻,那一定會進攻!”


    “雖然蒙元朝廷被推翻了,但是北方的草原上部落還有不少,如今最為囂張的就是韃靼,兀良哈,阿魯台這三個部落!”


    “如今正值秋冬季節,今年比起往年來說都要冷上不少,自然那些韃子的日子也絕對不會太好過,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南下劫掠!”


    “所以他們必然會出手,但是我軍邊境城防穩固,又有燕王殿下,魏國公,涼國公這些戰場上的宿將,論到防守的話,邊境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


    “甚至還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北上,尋找到蒙古韃子的助力並給予重創,這樣的話,這群蒙古韃子沒有辦法獲得糧食就隻能向西遷移!”


    “這樣咱們北方幾十年之內都不會出現問題,當然在這過程當中,不能讓蒙古韃子有絲毫的補給,遷移百姓,哨騎巡邏都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對於糧草的管理一定是重中之重!”


    “隻要我們有足夠的糧食,守在這幾個邊境的邊防重地,咱們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朱元璋聽到李臨淵的話,滿意地點了點頭,果然不愧是被徐達看中的人。


    確實是知道不少的東西比起朝堂上那些隻會耍嘴皮子。


    要送錢送糧的文官好多了。


    “徐達給朕寫信,希望能讓你去北麵負責大軍的後勤糧草輜重!”


    李臨淵聽完之後頓時眼前一亮,這可是一件好事。


    如果朱元璋能夠同意的話,那豈不是說自己可以擺脫京城,到達北方之後有魏國公徐達,還有自己的姐夫連襟燕王朱棣,這樣就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性命的問題。


    而且自己所種的番薯也可以在北麵生長。


    到那時天高皇帝遠至少性命不用著擔心,哪像現在。


    這時朱元璋則說了一句。


    “我已經否決了,如今你在應天府當中還有重要的作用,就算是讓你北上,也絕對不是現在北上,你能明白朕的意思嗎?”


    李臨淵聽完後點了點頭。


    “既然大明需要,陛下需要,臣肝腦塗地也要報陛下隆恩!”


    然而李臨淵內心還在吐槽,不就是想讓自己對付那些文官,好好地敲打敲打他們嗎?這家夥非得把自己利用完了,才讓自己離開。


    不過倒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反正自己看那些文官也非常的不爽。


    正好趁此機會將他們一口氣全部都收拾了幹淨了事。


    這些文官天天在自己的門口叫嚷,可是煩不勝煩。


    朱元璋看到李臨淵的態度尚可,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讓朱元璋離開了。


    這時朝堂上許多的文官對於李臨淵都非常不滿。


    主要是李臨淵竟然質疑了他們的精神支柱。


    要知道,即便是現在孔家的衍聖公爵位依然在,甚至於程家和朱家的人在翰林院都有著不小的官職。


    可見理學對於大明文人的影響之重。


    而李臨淵將程朱理學批判得一文不值,這可讓程家和朱家的許多人心中非常憤怒。


    此時朱元璋的桌案上擺了許多的奏折,這些奏折的內容都是相同的,就是希望朱元璋能夠罷免李臨淵。


    這讓朱元璋感到非常的頭疼,看來文官的力量還是非常的強大,僅僅隻是這一小件事情就引起了這麽大的反彈,若是以後有大事發生的話,那還得了。


    如今文官的力量太強了,必須要有所打壓。


    看到這裏,他立刻命令身邊的太監,將這些奏折全部都送到李臨淵的房間。


    李臨淵看著麵前這麽多的奏折,心中非常的尷尬。


    很顯然,朱元璋是讓自己來處理這件事情。


    隻見上麵將李臨淵說成了十惡不赦之徒。


    仿佛隻要是有一點和他們理學不相幹的,那就是旁門左道,就不應在這世上存在。


    李臨淵看到這些之後,心裏非常的憤怒,既然這些人想和他玩,那麽自己就要和他玩個痛快。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李臨淵基本上沒有出過自己的房間,反而在不停地寫著話本。


    看到李臨淵這兩天都沒有出門,漢林醫院的官員以為是李臨淵害怕了所以這段時間不敢出門。


    一個個的心裏都非常地得意。


    但是每天閑來無事還會把李臨淵罵上一個時辰。


    甚至連朱元璋都懷疑,難道李臨淵真的是怕了不成?朱元璋仔細一想想自己想得還真的是太過了,李臨淵再怎麽有才,也隻不過是一個人,又怎麽可能和天下讀書人相抗衡?想到這裏,他不由得歎了一口氣。


    然而這時李臨淵經過這幾天的努力,終於寫完了自己的話本。


    這一次寫話本就是為了寫那些酸秀才。


    一群自以為是讀了幾本書,認識幾個字卻什麽東西都不懂得讀書人。


    他要做的就是通過這話本的形式,讓天下人知道那些隻會讀書的讀書人究竟是什麽樣子。


    讀書可以明理,也可以讓人開智,但是理學除外。


    它的存在作用就隻是禁錮人的思想,讀多了非但沒有任何的好處,反而是貽害無窮。


    而也仿寫的孔乙己,正是這樣的存在。


    孔乙己相當於程朱理學下的讀書人的一個縮影。


    除了識字和讀幾本書之外,什麽東西都不會。


    甚至都沒有辦法滿足自己的生活。


    每次說話的時候也都是引經據典,結果就是這麽一個人,最終被餓死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


    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而這孔乙己就相當於這一種人,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隻有會讀書的人才能夠有所成就,自然就看不起那些經世俗物。


    卻不曾想到就是因為這些他們所沒有的本事,斷送了他的性命。


    等到李臨淵寫完這些之後,便去尋找徐妙錦。


    徐妙錦這段時間也非常地擔心李臨淵的情況。


    他也沒有想到李臨淵的膽子竟然如此之大,竟然敢和天下的讀書人相抗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更兩萬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更兩萬啊並收藏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