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李臨淵:不裝了,我攤牌了


    徐妙錦對於程朱理學這一方麵也是非常不滿。


    可是如今天底下的讀書人都是學的這一個,即便是自己心有不滿,也不敢說出來。


    說出來的話就會麵對天下讀書人的反對,他自然不會傻到做出這樣的事情。


    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李臨淵竟然敢於說出來。


    讓他心裏非常地崇拜。


    尤其是在理學當中,對於女性的禁錮,讓徐妙錦感到非常的惱火。


    就像自己的姐姐被稱為女諸生,無論論到才華還是聰明才智,不比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差。


    但是隻能在後院裏做一個相夫教子的王妃。


    這樣的歸宿比起很多人都已經算得上是好的了。


    經過了如今浙江一行他看到了許多真實的封建禮教下的悲劇。


    自然對這程朱理學,沒有什麽好感。


    讓他知道李臨淵來到這一個地方的時候。


    這讓他心裏非常的激動,甚至於連屏風的事情都懶得準備了。


    反正自己和李臨淵的事情,整個應天府已經沒有人不知道了,沒有必要進行隱藏。


    等到李臨淵把自己寫完的話本孔乙己拿出來之後。


    徐妙錦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心裏麵也是恨得咬牙切齒。


    隻能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孔乙己這樣的人,如果要在外麵的話,好歹也算是一個青壯勞動力,至少也能養家糊口,最不濟也不至於讓自己餓死。


    而這人一直標榜自己是讀書人,反而拿他那些所謂的風骨一套,結果卻沒有任何的能力,隻會寫字讀書。


    最終導致了自己悲慘的命運。


    自從宋朝以來,所有人都在傳,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也都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這一下子就把讀書寫字已經提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仿佛隻有讀書寫字才是真正高貴的職業,其他的全部都是小道。


    於是兩個人商量完之後,準備把這一本書給出出來。


    這一次徐妙錦問李臨淵。


    “李臨淵哥哥,咱們這一次用什麽筆名的好?”


    直接這時李臨淵想了想之後說道。


    “這一次我並不打算用筆名,我打算用我自己真正的名字!”


    徐妙錦聽到之後,不由得嚇了一跳,如果用個假的名字的話,這件事情倒還好辦。


    但是如果用真正的名字,也就意味著李臨淵徹底地向程朱理學宣戰。


    到那時李臨淵承受的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甚至於會遭到天下讀書人的反對,說不定會聲名狼藉。


    想到這一個地方,徐妙錦心中有些猶豫。


    “李臨淵哥哥,你真的確定了嗎?要是這樣做的話,就是相當於和天下讀書人為敵,你寫的故事雖然非常的精彩,但是裏麵的這一個叫孔乙己的,將那些讀書人的醜陋麵孔全部都給揭露了清楚,要是那些人看了,非得要找你拚命不可!”


    “真的到那一個時候,恐怕你承擔的壓力比現在還要多上百倍不止,這孔乙己的名字,甚至有人會把它理解為對山東孔家的宣戰,要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天下讀書人都站在你的對立麵,這天底下到底有多少個讀書人還不知道,但是在這應天府當中,可就徹底沒有你的容身之地了!”


    徐妙錦苦口婆心地說出這些,就是希望李臨淵能夠改變自己的想法。


    畢竟這一步棋實在是太過於危險。


    無論輸贏,李臨淵在讀書人心中的名聲就徹底臭了。


    這樣的事情不是他們能夠承擔的了的。


    李臨淵聽到之後,頓時笑了笑,說道。


    “放心吧,對於這件事情我有把握,你還不知道我嗎?沒有把握的事情我是絕對不會去做的!”


    徐妙錦聽完之後點了點頭隻見他,咬牙帶著這一本書來到了他們的書局,雖然印這一本書會給他們帶來一些收益,但是作為天底下第1個敢刊印這一本書的人,恐怕他們魏國公府也會因此受到影響,但是他根本就不擔心這些。


    如果沒有任何的影響才麻煩,畢竟自己父親魏國公徐達在邊境手握重兵。


    如果一點事情都不發生的話,恐怕該陛下睡不著了。


    李臨淵想到今天發生的事情,心中非常的無奈。


    如果不是到萬不得已的情況,自己真的不願意暴露身份。


    剛剛朱元璋把他找過去說了這麽多的話,意思就是為了讓李臨淵好好地利用這一個機會,打壓這些文官。


    而對於徐達的推薦,朱元璋也隻是暫時地駁迴了,並不代表以後不能夠重新地任用。


    而如何才能重新任用,那麽隻能自己是在應天府當中待不下去了。


    自己這麽做,一方麵是真的看不起這些程朱理學,想要讓天下讀書人看一看他們一直所學的理學究竟是什麽東西?希望讀書人能夠多睜開眼睛看一看世界,多學一些經世致用之學。


    另一方麵也算是給朱元璋一個交代。


    更何況自己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站隊的問題。


    洪武中後期,朝堂上可以說是非常的混亂,再加上最後的繼承者的問題。


    應天府無疑是最危險的一個地方,能夠離開這個地方,對他來說也絕對是一件好事。


    所以綜合這些考慮,他才決定用自己真實的名字。


    很快,李臨淵的書便被刊印了出來。


    這一次他們印出來的數量還是非常的多。


    一聽到他們魏國公府的姑爺在外麵被那些可惡的文官欺負了。


    那還得了,不管怎麽樣,他們可是魏國公府。


    於是一個個的加緊馬力竟然真的印出了不少。


    李臨淵寫的書剛剛一出現在應天府中,就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


    畢竟之前因為考試內容的原因。


    李臨淵和翰林院的人鬧得還是非常大的。


    至少在讀書人當中流傳得非常廣。


    至於那些普通的百姓,根本對這樣的事情就不感興趣。


    他們所思考的隻不過是自己家的柴米油鹽,該怎麽侍弄地裏的莊稼,來年交了賦稅之後還能剩下多少吃食。


    所以許多人對於李臨淵的事情都是非常好奇。


    本來聽說李臨淵躲在自己的家裏麵,以為李臨淵沒有什麽太大的本事,自己感覺沒有這個本事和天下讀書人抗衡,所以才故意躲在自己的家裏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更兩萬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更兩萬啊並收藏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