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學識通達,要是肯在學問上下苦功夫,必為儒宗。”


    鄭玄給予了曹操極高的評價,推崇備至。


    他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浩氣清英、仙才卓犖的年輕儒生。


    “康成,你死了這條心吧。”


    “繼往聖之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光是鑽研章句,可做不到。”


    盧植也是讀書人,他清楚地知道朝廷的腐朽。


    天災人禍不斷,大漢有倒懸之危。


    盧植出任各地郡守,為朝廷平定了不少叛亂。


    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認清了一件事。


    很多百姓都是因為活不下去了,因而選擇反叛。


    他們依托山越、羌氐等,摒棄了中原文化,隻為了逃避官府、朝廷的壓迫。


    大漢的賦稅,執行的是三十稅一。


    按理說,百姓的生活應該不會這麽差勁才對。


    隻可惜苛捐雜稅極多,實際賦稅遠遠超過三十稅一。


    最簡單的例子是,士族、豪紳兼並土地,擴大自己的莊園、塢堡。


    這在州郡非常頻繁。


    他們兼並土地也就罷了,還藏匿人口、隱瞞田產。


    這就非常嚴重了!


    地方官府的耕地都是在冊的,士族、豪紳兼並了土地,又不繳納賦稅。


    官府怎麽向朝廷交待?


    地方官員不敢向士族、豪紳出手,被逼向自耕農征重稅,補充賦稅的缺失。


    這下子好了,自耕農遇到天災更混不下去,日子還沒有佃戶過得好。


    佃戶依托世家豪門,好歹有生存保障。


    於是,自耕農選擇將耕地賣給士族、豪紳,以換取解脫。


    地方官府更收不滿稅了,哪裏還會有自耕農的活路?


    盧植越探究,越覺得心寒。


    “子幹素有宏圖大誌,我不如也。”鄭玄感慨道。


    “康成以經學救世,未嚐不是一條嶄新的道路。隻是這一條路,見效太慢,而我太心急罷了。”


    “刀劍臨身,受苦受難的百姓,怎麽可能等得了這麽久?我能救一個是一個,往後的道路,還是需要康成的指引。”


    盧植朗笑一聲,還沒有對大漢失望透頂。


    “曹操援道入儒,給了我極大的啟發。今古經文之爭,完全可以取長補短。”鄭玄拓展道。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並設五經博士,傳儒講學。


    當時的五經,都是今文經學。


    直到王莽篡漢,扶持起了古文經學。


    東漢古今經文將近兩百年的爭端,拉開了帷幕。


    “看來康成這一趟沒有白來。”盧植調侃道。


    “何止沒有白來,簡直是榮幸。”


    “曹操讓太學諸生駭服,超逸絕塵。他的對手王朗,也是深精儒學。”


    “二人的辯難曠古爍今,曹操要是能夠繼續發展他的玄學,必名冠華夏、為世玄宗。”


    鄭玄心馳神往,他是儒學的脊梁,一麵不可撼動的旗幟。


    但要拯救家國,還是得倚靠盧植、曹操這樣兼具文韜武略的英才。


    倘若曹操因此而錯過發展玄學的機會,鄭玄一定會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


    他理解這樣的選擇。


    唯一的不滿,是滄桑世道。


    神州,終究需要有人守護。


    否則鄭玄這等人,如何能夠安心治學?


    他已經放棄了出仕,唯有書籍治愈破碎的人生。


    “孟德有自己的道路,擁有著無限的未來。隻要他的隊伍不斷地壯大,一步步地影響身邊的人,懷揣著大誌,何愁不能橫掃寰宇?”


    “我們能做的,是為孟德保駕護航。前些日子蔡邕找過我,他決定彈劾佞臣,言辭激烈,恰巧我也正有此意。”


    “朝中佞臣太多,忠臣太少。一次黨錮之禍,不知道禁錮了多少名流。我知道這麽做,能夠發揮的效果微乎其微,大漢衰微的症結不在於此。”


    “可一想到能夠鏟除奸佞,我就興奮得渾身發顫。既食君祿,自當為君分憂。能夠鏟除一個是一個,總有能夠鏟除殆盡的一天。”


    盧植滿臉地不服氣、不服輸,朝廷的衰敗不隻是因為宦官當政。


    士族上層,也都走向了腐朽。


    他們狼狽為奸,沆瀣一氣。


    為了魚肉百姓,無所不用其極。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漢,一定會迎來新的時代,新的發展。”


    鄭玄幫不上忙,隻是和同門盧植暢談良久。


    他沒有在京師待多久,和盧植告別後,轆轆東行。


    盧植沒有送行,他一捋袖袍,奮筆疾書:


    “臣聞漢以火德,化當寬明。近色信讒,忌之甚者,如火畏水故也。”


    “案今年之變,皆陽失陰侵,消禦災兇,宜有其道。”


    “謹略陳八事:一曰用良,二曰原禁,三曰禦癘,四曰備寇。”


    “五曰修禮,六曰遵堯,七曰禦下,八曰散利。”


    用良:讓州郡核舉賢良,隨才任用。


    原禁:凡諸黨錮,多非其罪,可加赦恕。


    禦癘:無辜委骸橫屍,不得收葬,疫癘之來,皆由於此。


    備寇:侯王之家,賦稅減削,愁窮思亂,必致非常,宜使給足,以防未然。


    修禮:應征有道之人,若鄭玄之徒。


    遵堯:按時對郡守刺史進行考績。


    禦下:杜絕設宴請托之類的惡習,責成有關部門辦好薦賢之事。


    散利:天子之體,理無私積,宜弘大務,天子不再蓄積私財。


    光和元年,有日食之異。


    尚書盧植上封事諫,開啟了進諫第一炮。


    劉宏根本不在意,甚至覺得心煩。


    適時交州群盜並起,交趾的豪強梁龍,鼓動烏滸蠻起兵反叛大漢。


    他率眾萬人包圍城池,脅迫南海太守孔芝一起反叛。


    孔芝加入賊黨,洗劫郡縣。


    朝廷任命朱儁為交州刺史,他檢選本郡家兵,得五千眾。


    “建功立業,正在此時。”


    朱儁集結七郡兵馬,襲斬梁龍,逼降叛軍幾萬眾。


    朝廷冊封朱儁為都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戶,賜黃金五十斤。


    朱儁升任諫議大夫。


    洛陽女子生兒,兩頭共身,人人驚恐。


    天下大疫,南宮大災,火半月乃滅。


    接二連三的變故,讓劉宏連續幾夜做噩夢。


    他立即召司空袁逢、司徒楊賜、太尉橋玄,以及馬日磾、盧植、蔡邕、曹操等人至金商門,入崇德殿。


    商討消除災禍的辦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