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太平道崛起
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 作者:世家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洛陽淫雨霏霏。
黨人一直嚷嚷著清君側,重塑大漢乾坤,深深地威脅到了宦官的地位。
他們如鯁在喉,時時刻刻提防著黨人卷土重來。
任何風吹草動,都會驚動王甫、曹節。
永昌太守曹鸞毅然決然上書朝廷,正好撞到槍口上。
“夫黨人者,或耆年淵德,或衣冠英賢,皆宜股肱王室,左右大猷者也。而久被禁錮,辱在塗泥。”
“謀反大逆尚蒙赦宥,黨人何罪,獨不開恕乎!”
“所以災異屢見,水旱薦臻,皆由於斯。宜加沛然,以副天心。”
黨人都是德高望重的好人,犯了謀反大罪的人,尚且能夠得到寬恕。
為何不放過黨人?
現在這麽多天災人禍,都是朝廷無德。
曹鸞的上書,傾動洛陽。
“黨人作亂,王業不安。”
“他們妄圖返迴朝堂,簡直癡心妄想。”
王甫目光冷冽,充滿了怨毒的仇恨。
宦官的力量非常強盛,他們怎麽可能放棄到手的權勢?
“曹鸞背後,必有高人。”
“這是黨人的試探,絕對不能讓他們成功。”
“甚至要絕了他們的念想!”
曹節做事向來心狠手辣,不留後患。
他和王甫編織罪名,向天子揭發曹鸞的惡行。
“益州郡諸夷反漢,是曹鸞在背後策劃,欲圖社稷。”
王甫展示一些莫須有的證據,張讓、趙忠在一旁幫腔。
劉宏本就心煩意亂,隨口下了旨意:
“徹查士人一黨!”
“朕倒要看看,他們在朝堂上還有多少力量。”
王甫領命而去,發動司隸、益州的力量,逮捕曹鸞。
曹鸞剛抵達槐裏,就“畏罪自殺”了。
宦官繼續進讒言,偽造證據。
劉宏又下詔書,凡是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中任官的,一律罷免。
全部禁錮終身,並牽連五族。
黨人隻是一次試探,宦官就發動一切力量,進行反擊、鎮壓。
王甫、曹節借題發揮,將黨錮的範圍擴大,鏟除異己,波及更多的無辜者。
這是第二次黨錮之禍的延續,也稱為第三次黨錮之禍。
王甫誌得意滿,威震黨人。
“誰敢和朝廷為敵,這就是下場!”
京師殺得人頭滾滾,徹底絕了黨人的生路。
起初他們還抱有僥幸心理,覺得朝廷會大赦。
而今看來,一切都是奢望!
大漢十三州、各地郡國的黨人,失聲哀嚎,喝得酩酊大醉。
太學的策試,也被推遲到了年底。
諸生顫栗!
王甫、曹節特地前往太學耀武揚威,逮捕了曹鸞的“同黨”。
他們關押三百太學生,嚴刑拷打,發泄心底的暴虐。
最終以沒有證據為由,又將諸生放了。
每一次黨錮之禍,太學都會倒黴。
潛伏在洛陽的何顒,渾身都在顫抖,露出淒慘的笑容。
“本初,你是對的,大病必須大藥。”
“若病重藥輕,猶兵不勝敵,不能克服。應重不重,反受其害。”
“要清君側,匡扶天下,必須兵行險招。”
何顒讚同了袁紹的方案,決定立即執行。
“那麽。”
“就讓我們一起,創建大時代。”
“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袁紹深邃的目光下,透漏出無窮的野心。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士族將重新掌權。
……
冀州。
巨鹿郡。
張角信奉黃老道和《太平經》,以符水咒法為人療病。
漸漸地,他在民間擁有了無以倫比的威望,遂創立太平道。
“眾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也。”
“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也。”
張角自稱“太賢良師”,開始大量招收學生、培養弟子、吸收徒眾。
冀州天災不斷,糧食年年歉收。
張角的傳道,非常不容易。
太平道發展了幾年時間,張角麾下也不過三十六賢徒,普通弟子幾千人。
為了養活這些人,張角三兄弟施展出了渾身解數。
他們出身庶民沒什麽土地,隻能依靠豪紳地主的讚助以及教眾的捐贈,勉強維持太平道的運轉。
這天下。
病入膏盲。
張角經常前往受災地區傳道,也曾被富貴人家邀請為上賓。
每一次傳道,他的心都會越來越冷酷。
浩瀚的天穹,都無法為百姓遮風擋雨。
他這殘破的道袍,又能庇護多少人呢?
災民渴求的眼神,常常進入張角的夢境。
他們沉淪在黑暗中,摸索著前行,麵如枯槁,宛如行屍走肉。
張角成為了微妙的星光,所有百姓趨之若鶩地匯聚。
他無論準備多少符水、多少糧食,永遠都是不夠的,遠遠不夠。
一個個瘦骨嶙峋的百姓,向張角伸出了求救的手臂。
他根本拒絕不了。
莫名的使命感,催促著張角。
災民呐喊、哀求的麵孔,曆曆在目。
一群完全活不下去的百姓,成為了太平道的道眾。
張角帶著他們,懸壺濟世。
隻有太平道的信仰,能夠拯救受苦受難的百姓。
直到三弟張梁,麵帶憂愁地告知兄長:
“大哥,我們沒有糧食了,甘陵國就不去了吧?”
張角心神震顫,他苦苦掙紮道:
“說好的事,怎麽能說放棄就放棄呢?”
張梁撓撓頭,無奈道:
“我們也沒有餘錢了,買不起糧食。”
“那些奸商囤積居奇,兩百錢一石的糧食,漲到了八百錢。”
“他們都瘋了。”
不。
他們是病了。
張角神情平靜,思緒翻湧,難道就沒有一丁點辦法了?
州郡的官員唿吸著血腥的空氣,卻無動於衷。
百姓的生死和他們政績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曾經讚助我們的商賈、豪紳呢?向他們求助吧。”張角抬眸沉聲道。
“大哥,太平道的信徒越來越多,沒人敢繼續捐助,他們怕引火焚身。”
張梁一次次地粉碎了張角的希望,兩眼一茫然。
說到底,他們都隻是人,而不是無所不能的神。
哪怕在信徒看來,他們都是很有本事的謫仙,是上天派下來拯救人間的。
但張角、張梁都是要吃飯的,他們也會餓肚子。
“既然如此,隻能暫緩前去甘陵過傳道了。”
張角神情如常,他可以走慢一些,隻不過絕對不允許自己停下腳步。
忽然,遠處傳來清脆的馬蹄聲,一名魁梧大漢狠抽馬鞭急急趕來。
“大哥!大哥!”
張寶聲如洪鍾,振奮地呐喊著:“魏郡的豪商請我們去做法,光是定金就給了五百金!”
黨人一直嚷嚷著清君側,重塑大漢乾坤,深深地威脅到了宦官的地位。
他們如鯁在喉,時時刻刻提防著黨人卷土重來。
任何風吹草動,都會驚動王甫、曹節。
永昌太守曹鸞毅然決然上書朝廷,正好撞到槍口上。
“夫黨人者,或耆年淵德,或衣冠英賢,皆宜股肱王室,左右大猷者也。而久被禁錮,辱在塗泥。”
“謀反大逆尚蒙赦宥,黨人何罪,獨不開恕乎!”
“所以災異屢見,水旱薦臻,皆由於斯。宜加沛然,以副天心。”
黨人都是德高望重的好人,犯了謀反大罪的人,尚且能夠得到寬恕。
為何不放過黨人?
現在這麽多天災人禍,都是朝廷無德。
曹鸞的上書,傾動洛陽。
“黨人作亂,王業不安。”
“他們妄圖返迴朝堂,簡直癡心妄想。”
王甫目光冷冽,充滿了怨毒的仇恨。
宦官的力量非常強盛,他們怎麽可能放棄到手的權勢?
“曹鸞背後,必有高人。”
“這是黨人的試探,絕對不能讓他們成功。”
“甚至要絕了他們的念想!”
曹節做事向來心狠手辣,不留後患。
他和王甫編織罪名,向天子揭發曹鸞的惡行。
“益州郡諸夷反漢,是曹鸞在背後策劃,欲圖社稷。”
王甫展示一些莫須有的證據,張讓、趙忠在一旁幫腔。
劉宏本就心煩意亂,隨口下了旨意:
“徹查士人一黨!”
“朕倒要看看,他們在朝堂上還有多少力量。”
王甫領命而去,發動司隸、益州的力量,逮捕曹鸞。
曹鸞剛抵達槐裏,就“畏罪自殺”了。
宦官繼續進讒言,偽造證據。
劉宏又下詔書,凡是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中任官的,一律罷免。
全部禁錮終身,並牽連五族。
黨人隻是一次試探,宦官就發動一切力量,進行反擊、鎮壓。
王甫、曹節借題發揮,將黨錮的範圍擴大,鏟除異己,波及更多的無辜者。
這是第二次黨錮之禍的延續,也稱為第三次黨錮之禍。
王甫誌得意滿,威震黨人。
“誰敢和朝廷為敵,這就是下場!”
京師殺得人頭滾滾,徹底絕了黨人的生路。
起初他們還抱有僥幸心理,覺得朝廷會大赦。
而今看來,一切都是奢望!
大漢十三州、各地郡國的黨人,失聲哀嚎,喝得酩酊大醉。
太學的策試,也被推遲到了年底。
諸生顫栗!
王甫、曹節特地前往太學耀武揚威,逮捕了曹鸞的“同黨”。
他們關押三百太學生,嚴刑拷打,發泄心底的暴虐。
最終以沒有證據為由,又將諸生放了。
每一次黨錮之禍,太學都會倒黴。
潛伏在洛陽的何顒,渾身都在顫抖,露出淒慘的笑容。
“本初,你是對的,大病必須大藥。”
“若病重藥輕,猶兵不勝敵,不能克服。應重不重,反受其害。”
“要清君側,匡扶天下,必須兵行險招。”
何顒讚同了袁紹的方案,決定立即執行。
“那麽。”
“就讓我們一起,創建大時代。”
“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袁紹深邃的目光下,透漏出無窮的野心。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士族將重新掌權。
……
冀州。
巨鹿郡。
張角信奉黃老道和《太平經》,以符水咒法為人療病。
漸漸地,他在民間擁有了無以倫比的威望,遂創立太平道。
“眾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也。”
“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也。”
張角自稱“太賢良師”,開始大量招收學生、培養弟子、吸收徒眾。
冀州天災不斷,糧食年年歉收。
張角的傳道,非常不容易。
太平道發展了幾年時間,張角麾下也不過三十六賢徒,普通弟子幾千人。
為了養活這些人,張角三兄弟施展出了渾身解數。
他們出身庶民沒什麽土地,隻能依靠豪紳地主的讚助以及教眾的捐贈,勉強維持太平道的運轉。
這天下。
病入膏盲。
張角經常前往受災地區傳道,也曾被富貴人家邀請為上賓。
每一次傳道,他的心都會越來越冷酷。
浩瀚的天穹,都無法為百姓遮風擋雨。
他這殘破的道袍,又能庇護多少人呢?
災民渴求的眼神,常常進入張角的夢境。
他們沉淪在黑暗中,摸索著前行,麵如枯槁,宛如行屍走肉。
張角成為了微妙的星光,所有百姓趨之若鶩地匯聚。
他無論準備多少符水、多少糧食,永遠都是不夠的,遠遠不夠。
一個個瘦骨嶙峋的百姓,向張角伸出了求救的手臂。
他根本拒絕不了。
莫名的使命感,催促著張角。
災民呐喊、哀求的麵孔,曆曆在目。
一群完全活不下去的百姓,成為了太平道的道眾。
張角帶著他們,懸壺濟世。
隻有太平道的信仰,能夠拯救受苦受難的百姓。
直到三弟張梁,麵帶憂愁地告知兄長:
“大哥,我們沒有糧食了,甘陵國就不去了吧?”
張角心神震顫,他苦苦掙紮道:
“說好的事,怎麽能說放棄就放棄呢?”
張梁撓撓頭,無奈道:
“我們也沒有餘錢了,買不起糧食。”
“那些奸商囤積居奇,兩百錢一石的糧食,漲到了八百錢。”
“他們都瘋了。”
不。
他們是病了。
張角神情平靜,思緒翻湧,難道就沒有一丁點辦法了?
州郡的官員唿吸著血腥的空氣,卻無動於衷。
百姓的生死和他們政績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曾經讚助我們的商賈、豪紳呢?向他們求助吧。”張角抬眸沉聲道。
“大哥,太平道的信徒越來越多,沒人敢繼續捐助,他們怕引火焚身。”
張梁一次次地粉碎了張角的希望,兩眼一茫然。
說到底,他們都隻是人,而不是無所不能的神。
哪怕在信徒看來,他們都是很有本事的謫仙,是上天派下來拯救人間的。
但張角、張梁都是要吃飯的,他們也會餓肚子。
“既然如此,隻能暫緩前去甘陵過傳道了。”
張角神情如常,他可以走慢一些,隻不過絕對不允許自己停下腳步。
忽然,遠處傳來清脆的馬蹄聲,一名魁梧大漢狠抽馬鞭急急趕來。
“大哥!大哥!”
張寶聲如洪鍾,振奮地呐喊著:“魏郡的豪商請我們去做法,光是定金就給了五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