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忙忙碌碌,再次匯聚袁紹的庭院。


    大漢將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神州動蕩,誰能執掌權柄?


    於天下。


    於朝廷。


    於漢室。


    都是不可承受之重,令人不寒而栗。


    每一次亂世的到來,都伴隨著思潮的爆發。


    這一次曹操、袁紹、許攸等人,集結大儒之力,對宦官展開反擊,正是從“文鬥”開啟。


    “大儒馬日磾,願上書天子。”


    許攸得意洋洋,他順利地勸說了馬日磾。


    “弘農楊氏,也表達了上奏天子的意願。”


    “我向楊公解釋了孟德遭遇的困境,楊公很器重孟德。”


    袁紹波瀾不驚,就好像做了一件稀鬆平常的事。


    “多謝本初。”


    曹操淺施一禮,銘記此恩。


    楊賜貴為光祿大夫,他要是當眾批判曹操親“宦官”的話,以後曹家的名聲都會受到影響。


    汝南袁氏、弘農楊氏,累世公卿。


    這裏麵蘊藏的政治力量,宦官都無法撼動!


    曹家底子薄,還無法和這樣龐大的家族,相提並論。


    “蔡師聯絡了韓說、盧植等儒門泰鬥,他們都讚同經文刊石。”


    “隻可惜盧府君要遠赴九江郡任職,無法親自加入。”


    曹操將這些天拜訪的人物,一一道來。


    許攸爭強好勝之心,近乎熄滅了。


    馬日磾隻是給出承諾,主要還是謀取自己的利益。


    任誰都看得出,蔡邕是推心置腹,真正地提攜曹操。


    這一次露臉過後,曹操將建立起新的人脈關係。


    別小瞧這些人脈!


    裏麵錯綜複雜的關係,沒人能夠完全捋清楚。


    盧植師從大儒馬融,有弟子劉備、公孫瓚。


    汝南袁氏的袁隗,也就是袁紹的叔父,娶了馬融之女為妻。


    順著這一條師承,劉備都能和袁紹扯上點關係。


    東漢有一條重要的律令,稱為“三互法”。


    也就是朝廷規定,互為婚姻的家庭和兩州人士,不得互相擔任監察官吏。


    這是防止地方州郡相互勾結、串聯,欺上瞞下。


    結果怎麽著?


    大漢十三州,有十一州的人都不能擔任幽、冀兩州的官職。


    二州的官員,大量地空缺。


    最恐怖的是,朝廷寧願讓官爵空缺,也不會讓寒門補上來。


    世家豪門的掌控力,恐怖如斯。


    郡守、刺史大多貪虐殘暴,竭力壓榨百姓。


    宦官能夠崛起,正是因為士人的貪婪,且威脅到皇權。


    鴻都門學在某種意義來說,是宦官拉攏寒門子弟,一起對抗世家豪門。


    兩邊勢力,都是半斤八兩。


    魚肉起百姓來,誰都不會手軟。


    “大漢的儒宗都站在我們一邊,大事可成。”許攸振奮道。


    “恐怕事情不會如此順利。”


    曹操身形如山,目光若淵。


    “莫非,還有什麽阻礙?孟德你杞人憂天了吧。”


    許攸神態倨傲,篤定自己能夠成功。


    “孟德是擔憂宦官阻撓吧。”袁紹一語道破。


    除了宦官,還有傳統的世家。


    刊石經文,牽連甚廣。


    也會傷害到一些世家豪門的利益。


    他們好不容易壟斷了經學,怎麽可能輕易交出來?


    天下人都能拓印,世家子弟的優勢何在?


    袁紹眼神中,滿是擔憂。


    “這……”


    許攸一抖袖袍,也變得不自信了。


    他們都是一些年輕後輩,沒什麽話語權。


    要想參與政治鬥爭,還需要倚靠德高望重的老一輩。


    “走一步,看一步吧。”袁紹苦澀道。


    “暫且隻能如此了。”


    曹操伸了伸懶腰,吐出一口濁氣。


    他放浪形骸,充滿了豁達、樂觀。


    幾天後,蔡邕聯合楊賜、馬日磾、韓說、盧植等人上書朝廷,聲明刊刻經文一事。


    立即傾動京師,傳遍朝野。


    太學生、寒門學子奔走相告,喜不自勝。


    這是好事啊!


    他們絕對支持。


    但宦官就沒什麽好臉色了。


    王甫陰沉著臉色,能夠滴出水來。


    朝堂任何風出草動,都蘊藏著深意。


    “這些讀書人的聲音,越來越大了啊。”王甫沉聲道。


    “混賬!”


    曹節踹翻幾案,神情猙獰道:“絕對不能讓他們成功,否則鴻都門學豈不是成了笑話?”


    王甫深吸一口氣,無奈道:“陛下都同意了,我們能怎麽辦?”


    曹節眼神一瞪,狠厲道:“那也不能讓他們稱心如意,給我拖住他們!”


    拖?


    王甫點了點頭,覺得這是不錯的辦法。


    拖著拖著,說不定就黃了。


    “這些士人,一個個沽名釣譽,屁股一點都不幹淨。”


    “等到抓住他們的把柄,再一網打盡。”


    王甫眼眸陰鬱,他決定好好調查調查蔡邕、楊賜等人。


    隻要將天子權柄利用起來,何愁不能抗衡天下士族?


    宦官紛紛出動,在朝堂上各種攻訐。


    京師洛陽充斥著大量的戾氣,彌漫四方。


    蔡邕本以為此事簡簡單單,沒想到還是遭遇了波折。


    朝中公卿都讚同,那麽宦官一定會反對。


    他怎麽沒有提前料到這一點?


    作為刊石經文的發起者,蔡邕承擔了來自各方的壓力。


    猶如無數把利劍,懸在他的頭頂。


    每一個時代,都有被曆史長河辜負的人。


    很顯然,蔡邕陷入了邊緣的危機。


    人生在世,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曹操眉宇間平靜無奇,昂首挺胸信步而行,登門拜訪蔡府。


    蔡邕驚喜萬分,竟親自相迎,挽著曹操的手迴到堂內。


    他將心中的憂慮,一一和曹操訴說。


    曹操淡然自若,運籌帷幄道:


    “刊石經文,這種利社稷利士林的好事,陛下一定不會阻止。”


    “現在事情沒有進展,十有八九是宦官作祟。”


    “等到陛下恢複清明,一定會促成此事。”


    劉宏貪圖享樂,使得天下群魔亂舞。


    但作為天子,他一定也想過青史留名。


    刊石經文這麽好的機會,劉宏怎麽可能錯過?


    即使蔡邕露出了破綻被宦官拿捏,劉宏也隻會換個大儒主持,絕不會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


    “繼續等待下去,恐人心浮動。”蔡邕遲疑道。


    弘農楊氏雄據朝堂,都有種無力感。


    到底怎麽做,才能突破宦官的封鎖?


    蔡邕一籌莫展!


    “既然如此,隻能求助於宦官了。”曹操石破驚天,竟要與虎謀皮。


    蔡邕愕然失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最新章節